当前位置 首页 父母只做三件事 第21节:成就感

《父母只做三件事》第21节:成就感

作者: 字数:1379 书籍:父母只做三件事

  第三,引导孩子将自己的每一个梦想描述出来,用图也可以用表格,当然也可以写一篇题为《我有一个梦想》的作文。

  第四,与孩子共同探讨研究实现梦想的必要条件以及努力方法,并将学习的意义建构在每一个梦想上。另外,经常与孩子一起温习他的梦想,感受美妙本身正是梦想的根本意义。

  4.成就感

  成就感是怎样形成的呢?

  成就感通常来源于对困难和逆境(概率50%)的不断克服,以及反复成功之后的不断获得认同与反馈,因此,就教育的意义而言,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是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的惟一通道。

  积极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及时准确反馈,发自内心地去欣赏孩子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

  父母需要做一个有心人,注意观察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进步,小进步小激励,大进步大庆祝。优秀的教育者总是能敏感地发现孩子的每一个变化,并及时作出表示,或者是一个眼神,一句赞扬的话,一张表扬性质的纸条等等。

  如果没有这种习惯,那么应当努力去形成这个习惯。孩子在学习上出现问题,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善于发现的眼睛。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反对使用物质奖励,因为它与成就感没有必然的关系,甚至容易转移并削弱孩子对成就感的积聚、感知。

  (2)科学地用别人的孩子做比较

  我们经常会使用比较的方式来激励孩子,比如,“你看谁谁得了100分,你才得80分,你真笨,没出息的东西。”或者“人家就是聪明,智商一定高,而你呢,认命吧,天生就比人家笨”等等。

  比较是很正常的,但消极的比较将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自尊心是孩子最宝贵的东西,没有自尊心就不可能有成就感。所以比较一定要掌握分寸,这个分寸是鼓励,而不是诋毁或者发泄,比如可以这样比较:“你看,他那样做倒不错,你也可以试试这样做,没准你做得更好。”

  (3)注重过程,淡化结果,努力为孩子减少消极压力

  过程评价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只注重一时的分数,而不考虑整个过程,容易将孩子逼进心理的死胡同。高明的父母总是能将过程看得比结果重要。

  5.感恩

  只有懂事的孩子才能好好学习。在求知欲的几个接口中,让孩子懂得感恩,实质上就是培养孩子懂事,这样,孩子就能理解我们的苦心,并通过努力学习回报关心呵护自己的师长。

  也许很多人说,爱孩子是不需要回报的,所以寄希望于孩子的回报心理本来就是不可靠,也是违背教育之责任的。

  我们曾经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100名优秀大学生进行了学习规律个案调查,其中有66名学生在中学时期曾明确地把“回报父母的苦心”作为重要的学习动力之一。

  这是现实的,而且从教育的原则出发,培养孩子健康的亲情体验,形成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样也可以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学习上来。

  关于让孩子懂得感恩,我们为父母亲提出了以下有效方法:

  (1)不要包办

  不能让孩子习惯于被包办代替,这样,孩子就会认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2)不要太容易让孩子拥有想要的东西

  不要让孩子拥有的东西太容易。所有的父母都愿意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尽管父母亲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孩子往往感觉不到它的来之不易。所以,满足孩子的愿望应当学会量力而行,必要时可以设置步骤,一步一步地去满足他。

  (3)让孩子受一些挫折

  特别是让孩子通过一定的努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即使偶尔受挫也是没有关系的。而这样孩子才能体会到父母的苦心。

  (4)和孩子谈谈自己的艰辛与苦恼

  可以经常和孩子讲讲自己的工作艰辛和苦恼。这样,孩子才能在体谅和感恩中健康成长。

  6.发愤

  因为自身明确的缺陷或者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或者评价,将会激发一个人产生自强不息的内在动力,而这种动力的着力点将很稳定地集中到一个方向上来,即通过改变并创造条件实现最佳效果。

  我们都知道张海迪、海伦·凯勒以及保尔的故事,他们拥有不屈的精神和坚苦卓绝的意志,克服无数多常人无法理解的困难,最终成为一个成功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