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外作家辞典 威廉·福克纳生平与创作简介

《中外作家辞典》威廉·福克纳生平与创作简介

作者: 字数:2822 书籍:中外作家辞典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 l897-1962),全名威廉·卡斯伯特·福克纳。

  威廉·卡斯伯特·福克纳(William Cuthbert Faulkner,1897年9月25日-1962年7月6日)出身名门望族,是美国密西西比州的小说家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是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以长篇和中短篇小说见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喧哗与骚动》。1949年作品《我弥留之际》获诺贝尔文学奖。福克纳一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与近百篇短篇小说,其中15部长篇与绝大多数短篇的故事都发生在约克纳帕塔法县,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然而他同时也是一名出版诗人和编剧家。他搬到好莱坞后,开始了编剧的生涯,为《夜长梦多》(The Big Sleep,1946)和海明威的《犹有似无》(To Have and Have Not)改编电影剧本。 福克纳生于密西西比州的新奥尔巴尼,从小深受密西西比河畔的影响,在气息浓厚的美国南方长大。当他四岁的时候,他全家搬到了牛津镇的附近,在哪他度过了他的后半生。牛津镇是他的小说中杰弗逊镇的原型。而隶属于牛津镇里的密西西比里的拉菲特郡同样也是他小说中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郡的原型。他的曾祖父威廉·克拉克·福克纳在密西西比州北部是个很有名的历史人物,在当年南部邦联军内任上校,修建过一条铁路,州内一个镇也是以他的名字福克纳来命名。他还著有几本小说和其他一些作品,这种文学传统一直在家中传承了下来。福克纳作品中的“约翰·萨托里斯上校”就是在他曾祖父的基础上创作而来。 福克纳深受家庭传统和南方风土人情的影响。他的作品中有南方人特有的幽默感,深入刻画黑人与白人的地位、相处、矛盾等敏感问题,生动描绘出惟妙惟肖的南方人形象。写作生涯早期,一位编辑错将他的名字拼为“Faulkner”,福克纳本人也决定将错就错使用下去。 大多数福克纳的作品背景被设定为他的故乡密西西比河畔,同时他也被认为最重要的南部作家之一。与马克吐温、罗伯特·潘·沃伦、弗兰纳里·奥康纳,杜鲁门·卡波,尤多拉·韦尔蒂,田纳西·威廉斯齐名。在他获得诺贝尔奖之前,他几乎无人所知尽管他的作品频频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中期被发表。他现在被认为是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福克纳笔下的剧情浸染着人物的复杂心理变化,细腻的感情描写穿插其中。他作品最大的外在特点是绵延婉转、结构极为繁复的长句子和反复斟酌推敲后选取的精巧词汇。他一生多产,令很多美国作家羡艳不已,不过也有很多人对其持批评态度。他和风格简洁明了、干脆利落的海明威更是两个极端。一般认为他是1930年代唯一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美国现代主义作家,与欧洲文学试验者乔伊斯、伍尔芙、普鲁斯特等人遥相呼应,大量运用意识流、多角度叙述和陈述中时间推移等富有创新性的文学手法。 他最著名的作品有:《声音与愤怒(喧哗与骚动)》(1929年)、《我弥留之际》(1930年)、《八月之光》(1932年)、《不败者》(1938年)、《押沙龙,押沙龙!》(1936年)。他还是多产的短篇小说家:他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这十三篇》(1932年)收录了他最受文学界赞誉的(也是频频被各种文集选录的)短篇小说,包括《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红叶》、《夕阳》和《干燥的九月》。 1930年代中,为了赚钱他出版了低俗小说类型的《圣殿》(Sanctuary)。其中邪恶、堕落腐败的主题(伴随浓厚的南方哥特风格)在今日仍然影响着通俗文学。此书续作《修女安魂曲》是他唯一出版的戏剧;引言就是整个一句话,复杂绵延的结构一直拖了几页才结束。他凭《寓言》获得过普利策奖;凭《故事选集》死后获得国家图书奖。 福克纳也是一位出色的推理小说作家,出版过一系列的犯罪小说《马弃兵》(Knight's Gambit),主角为律师加文·施蒂芬斯(Gavin Stevens,也出现在福克纳其他一些小说内),对约克纳帕塔法郡的人情世故了如指掌。福克纳的很多小说都设在这个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郡(Yoknapatawpha County)中,原型是他故乡所在的拉斐特郡(Lafayette)。约克纳帕塔法是福克纳作品的标志,是文学史上有名的虚构地点之一。他在牛津(密西西比州)的故居也改成了博物馆,由密西西比大学管理。 后来他在好莱坞开始了编剧的生涯,为《夜长梦多》(The Big Sleep,1946)和海明威的《犹有似无》(To Have and Have Not)改编电影剧本,导演都是霍华德·霍克斯(Howard Hawks)。福克纳和霍克斯的秘书梅塔·卡彭特还有一段恋情。 他也是个出名的酒鬼,纵贯一生都浸泡在酒精之中。据传他在喜事之后会更豪饮,一喝就会持续很久。而且经常躺在床上喝,还要家人带酒来陪他。有一则趣闻这样描绘:1949年得知自己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他准备在去斯德哥尔摩之前喝得酩酊大醉。通知的当天,他侄子也拿酒来拜访,庆祝在一场橄榄球比赛中大获全胜。虽然当时醉得神志不清,福克纳还是将这两件事的时间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子意识到家人是在骗他,改动了去瑞典的日期,为的就是怕他在领奖的时候还醉醺醺的。知道真相后,他还是一直喝到了真正启程为止。 他在斯德哥尔摩发表的得奖感言是诺贝尔文学奖最精彩的感言之一。他说道:“我拒绝认为人类已经走到了尽头……人类能够忍受艰难困苦,也终将会获胜。”这席发言和他的性格十分吻合。他捐献了自己获得的奖金,要“成立一个基金以支持鼓励文学新人”,最后建立了国际笔会/福克纳小说奖。 福克纳从1957年起担任弗吉尼亚大学的驻校作家,直到1962年去世。 作品 《士兵的报酬》 (Soldiers' Pay)(1926) 《蚊群》(Mosquitoes)(1927) 《萨托里斯》(Sartoris)(1929) 《喧哗与骚动》(The Sound and the Fury)(1929) 《我弥留之际》(As I Lay Dying)(1930) 《圣殿》(Sanctuary)(1931) 《八月之光》(Light in August)(1932) 《塔门》(Pylon)(1935) 《押沙龙,押沙龙!》(Absalom, Absalom!)(1936) 《不败者》(The Unvanquished)(1938) 《野棕榈》(If I Forget Thee Jerusalem (The Wild Palms/Old Man))(1939) 《村子》(The Hamlet)(1940) 《去吧,摩西》(Go Down, Moses)(1942) 《闯入坟墓的人》(Intruder in the Dust)(1948) 《修女安魂曲》(Requiem for a Nun)(1951) 《寓言》(A Fable )(1954) 《镇》(The Town)(1957) 《大宅》(The Mansion)(1959) 《掠夺者》(The Reivers)(1962) 《Flags in the Dust》(1973) 短篇小说与诗集 《春景》(1921) 《大理石牧神》(1924) 《这片大地》(1932) 《绿枝》(1965) 《密西西比诗歌》(1979) 《海伦与密西西比诗歌》(1981) 威廉·福克纳-诺贝尔文学奖 1949年作品《我弥留之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威廉·福克纳-福克纳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的致辞: 我感到这份奖赏不是授予我个人而是授予我的工作的, ——授予我一生从事关于人类精神的呕心沥血的工作。我从事这项工作,不是为名,更不是为利,而是为了从人的 精神原料中创造出一些从前不曾有过的东西。因此,这份 奖金只不过是托我保管而已。作出符合这份奖赏的原意与 目的,与其奖金部分有相等价值的献词并不难,但我还愿 意利用这个时刻,利用这个举世瞩目的讲坛,向那些可能 听到我说话并已献身于同一艰苦劳动的男、女青年致敬。 他们中肯定有人有一天也会站到我现在站着的地方来的。 我们今天的悲剧是人们普遍存在一种生理上的恐惧, 这种恐惧存在已久,以致我们已经习惯了。现在不存在 精神上的问题,唯一的问题是:我什么时候会被炸得粉身碎骨?正因入此,今天从事写作的男、女青年已经忘 记了人类内心的冲突。然而,只有接触到这种内心冲突 才能产生出好作品,因为这是唯一值得写、值得呕心沥 血地去写地题材。 他一定要重新认识这些问题。他必须使自己明白世间 最可鄙的事情莫过于恐惧。他必须使自己永远忘却恐惧, 在他的工作室里除了心底古老的真理之外,不允许任何 别的东西有容身之地。没有这古老的普遍真理,任何小 说都只能昙花一现,不会成功;这些真理就是爱情、荣誉、怜悯、自尊、同情与牺牲等感情。若是他做不到这 样,他的气力终归白费。 他不是写爱情而是写情欲,他写的失败是没有人失去可贵东西的失败,他写的胜利是 没有希望、更糟地是,甚至没有怜悯或同情的胜利。他不是为遍地白骨而悲伤,所以留不下深刻的痕迹。他不 是在写心灵而是在写器官。 在他重新懂得这些之前,他写作时,就犹如站在处于世界末日的人类中去观察末日的来临。我不接受人类 末日的说法。因人能传种接代而说人是不朽的,这很容易。说即使最后一次钟声已经消失,消失在再也没有潮 水冲刷的映在落日余晖里的海上的最后一块无用礁石旁时,还会有一个声音,人类微弱的、不断的说话声,这也很容易。但是我不能接受这种说法。我相信人类不仅 能传种接代,而且能战胜一切而永存。人之不朽不是因 为在动物中惟独他永远能发言,而是因为他有灵魂,有同情心、有牺牲和忍耐精神。 诗人和作家的责任就是把 这些写出来。诗人和作家的特殊光荣就是去鼓舞人的斗 志,使人记住过去曾经有过的光荣——人类曾有过的勇气、荣誉、希望、自尊、同情、怜悯与牺牲精神——已达到不朽。诗人的声音不应只是人类的记录,而应是使人类永存并得到胜利的支柱和栋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