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公元132一192)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
蔡邑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书法精干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 汉灵帝熹平四年蔡邕等正定儒家经本六经文字。蔡邕认为这些经籍中,由于俗儒芽凿附会,文字误谬甚多,为了不贻误后学,而奏请正定这些经文。诏允后,邕亲自书丹于碑,命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碑凡46块,这些碑称《鸿都石经》,亦称《熹平石经》。 据说石经立后,每天观看及摹写人坐的车,有100O多辆。 灵帝命工修理鸿部门(东汉时称皇家藏书之所为鸿都),工匠用扫白粉的帚在墙上写字,蔡邕从中受到启发而创造了“飞白书”。这种书体,笔画中丝丝露白,似用枯笔写成,为一种独特的书体,唐张怀瓘《书断》评论蔡邕飞白书时说“飞白妙有绝伦,动合神功”。 蔡邕因负盛名,所以后世把一些碑刻和论著附合成蔡邕名义的伪作也不少。据说其真迹在唐时已经罕见。 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 ——南朝梁武帝《古今书人优劣评》 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初为司徒桥玄属官,出补河平长,后召任郎中,校书于东观,迁为议郎。因上书论朝政阙失遭诬陷,流放朔方。遇赦后畏宦官陷害,亡命江湖十余年。董卓专权,招邕为侍御史,官左中郎将,人称“蔡中郎”。从献帝迁都长安,封高阳乡侯。董卓被诛后,为司徒王允所捕,死于狱中。通经史、音律、天文,善辞赋,工篆、隶,尤以隶书著称,并创“飞白”书。《熹平石经》的部分文字即由其书丹于石。后人辑有《蔡中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