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100分卷版) 第112章

  庞大的“暖水管”

  大西洋的赤道南北,也有两个与太平洋位置大体相似的大洋环流。

  北大西洋的北赤道洋流,大致从佛得角群岛开始,沿北纬 15°~20°之

  间自东向西流动,至安的列斯群岛附近,称安的列斯暖流。南大西洋的南赤

  道洋流,从非洲沿岸流向美洲沿岸,到南纬 7°附近巴西东部向东突出的罗

  克角,分为南、北两支。

  在大西洋南北两个环流中,以墨西哥湾暖流最著名。墨西哥湾暖流,又

  简称湾流,是世界大洋中宽度最大、流程最长、水温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暖

  流。习惯上,人们把佛罗里达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合称为

  一个湾流系统。

  这个规模巨大的湾流,总流量为 7500~10000 万立方米/秒,比黑潮暖流

  大近一倍,几乎相当于世界陆地上所有河流总流量的 40 倍。

  湾流汇聚了大西洋南北两股赤道洋流,又在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内流动

  了较长的时间,成为热量丰富的强大暖流。据测量和计算,每小时约有 900

  亿吨温暖的海水从墨西哥湾流入大西洋;湾流每供给英吉利海峡 1 米长海岸

  线的热量,约相当于燃烧 6 万吨煤的热量;每年带给挪威沿海的热量,约相

  当于这里太阳辐射量的 1/3 左右,用这些热量可以发出强大的电能,假如用

  石油作燃料生产同样多的电能,那么,平均每分钟必须有一艘 10 万吨级的油

  轮,不间断地为发电厂运油加添油料。可见,湾流的热量非常庞大,人们形

  象地称它为永不停息地输送热量的“暖水管”!

  庞大的“暖水管”,使流经地区的水温和气温显著上升。这样,西欧和

  北欧的西部,便形成了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所以,西北欧的斯堪的纳维

  亚半岛上生长着郁郁葱葱的针叶林和混交林,而北美东北部的格陵兰岛则绝

  大部分是白雪皑皑的冰封世界。湾流对西北欧气候的影响,以冬季为最明显。

  挪威西部沿海 1 月平均气温为 0℃左右,北极圈内的巴伦支海西南部终年不

  封冻,位于北纬 69℃附近的苏联科拉半岛的摩尔曼斯克,成为举世罕见的高

  纬地区的不冻港。你如果到那一带地区去,会发现许多奇特的自然现象:那

  里有南面吹来的凛冽寒风,有北方刮来的习习暖气;有夏季纷纷飘扬的六月

  雪,有冬天阴云缠绵的元月雨;那里有大雁春天向南飞行,海鸥则秋天向北

  展翅。

  受湾流的影响,北大西洋东西两侧海域,气候迥然不同;英国设得兰群

  岛以东海域,1 月平均气温约为 3.4℃;而同纬度的加拿大拉布拉多半岛东北

  海域,却为-19℃,二者相差 22.4℃!

  “转向”环流和北冰洋洋流

  印度洋的大洋环流,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南、北具有不同的组成和特点。

  印度洋南部的大洋环流比较稳定。低纬海区在盛行东南信风的吹送下,

  南赤道洋流自东向西横过印度洋。势力强大,流向稳定。而印度洋北部因受

  大陆限制和季风环流的影响,冬夏洋流要“转向”,形成随着季节转换而变

  换流向的洋流系统。从 10 月到第二年 4 月,这里受东北季风的影响,北部海

  水自东向西流动,形成反时针方向的冬季环流,尤以 12 月和 1 月表现得最为

  明显。从 5 月到 9 月,这里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北部海水自西向东流动,形

  成顺时针方向的夏季环流,尤以 7 月和 8 月最为典型。

  北冰洋地处高纬,面积最小,气候严寒,冰覆盖广,即使是夏季,冰雪

  覆盖的面积也在 2/3 左右。那么,北冰洋里有没有洋流呢?回答是:有。

  北大西洋暖流有一支流向东北。同时,北冰洋海水经过格陵兰岛附近海

  域,分别形成拉布拉多、东格陵兰等寒流。这样,组成了北冰洋这一海域反

  时针的大洋环流。

  洋流的“功”与“过”

  总的来说,洋流对气候、海洋交通、海洋生物、海洋沉积和海洋环境等

  方面都有巨大的影响,其中有“功劳”也有“过失”。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它不仅使沿途气温增高或降低,延长或缩短暖

  季或寒季的持续时间,而且能够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和季节分配。

  北太平洋西部的黑潮暖流,尽管没有贴近亚洲大陆边缘流动,但对中国

  的气候却有明显的影响,有这样几件事引人深思:1953 年,黑潮的平均位置

  向南移动了大约 170 公里,第二年,我国的江淮地区雨水滂沱,出现了百年

  未见的水灾;1957 年和 1958 年,黑潮的平均位置又较之往年北移了,结果

  1958 年,我国的长江流域梅雨减少发生旱灾,而华北地区大雨倾盆形成水

  灾。

  有些科学工作者研究了黑潮变动与旱涝灾害的相互关系,发现中国东部

  沿海地区的气候受黑潮暖流的影响很大。

  洋流还可以影响海洋生物资源的分布。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

  到扰动,可把下层丰富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各种鱼

  类到此觅食。同时,两种洋流汇合可以形成“潮锋”,是鱼类游动的障壁,

  鱼群集中,形成渔场。在有明显上升流的海域,也能形成渔场。此外,洋流

  的散播作用,是对海洋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影响,它能散布生物的孢子、卵、

  幼体和许多成长了的个体,从而影响海洋生物的地理分布。

  鳗鲡,是生活在欧洲河流和湖泊中的一种鱼类,体型圆长,又粘又滑,

  样子似蛇。人们发现,它们虽然生活在淡水中,可秋季完全成熟以后,就成

  群结队地离开淡水到大洋中产卵,繁殖后代。鱼群游向大海的意志非常坚决,

  当沙洲挡住去路时,它们会趁黑夜跃上河岸,在洒满露水珠的草地上滑行,

  绕过障碍重新跃入水中,继续勇敢地向前游去。人们又发现,每年春季长仅

  6~7 厘米的小鳗,又成千上万地从欧洲沿海涌入河川之中生活。几个世纪以

  来,关于鳗鲡到哪里产卵,小鳗又怎样游回河湖之中,一直是个费解的谜。

  本世纪初,有人在地中海发现了一种透明的叶片状小鱼,经研究是鳗鲡的仔

  鱼。根据这个线索,海洋生物学家从 1904 年开始,进行了长期的调查工作。

  他们在北大西洋不同地点,采集了数百个浮游生物的样品,发现鳗鲡仔鱼的

  个体,自东向西逐渐变小,到百慕大岛的东南方海域,个体长度还不足 1 厘

  米,这就是鳗鲡洄游 4000~5000 公里而集中“生儿育女”的场所。同时刚孵

  化出来的幼鳗又必须从降生地开始,游经遥远的路程,到欧洲大陆的淡水中

  生长。这种游泳能力很弱的幼鳗,很难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漫长的游程。它们

  就借助北大西洋暖流缓缓东去,大约经过 3 年左右的时间,幼鳗才能到达欧

  洲沿岸,此时幼鳗已发育成小鳗,于是进入河川栖息。在淡水中生活 5~8

  年以后的鳗鲡,又要奔向新的征程,再游到海洋中产卵。可见,强大的湾流

  系统,已成为欧洲鳗鲡生活周期不可缺少的条件。

  洋流对海洋航运也有显著的影响。一般,顺着洋流航行的海轮,要比逆

  着洋流行进的海轮速度明显加快。例如,1492 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

  到美洲,用了 37 天才到达大洋彼岸;1493 年,哥伦布再次作环球旅行,从

  欧洲出发后,他先向南航行了 10 个纬度,然后再向西横渡大西洋。结果,只

  用了 20 天就完成了横渡的全部航程,其实是洋流帮了他的大忙。原来,第一

  次航行时,哥伦布的船队是从加那利群岛出发,逆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的,

  所以,航速较慢;第二次航行时,先是顺着加那利寒流向南航行,然后又顺

  着北赤道洋流一直向西。同时,哥伦布船队远航时,正好偶然进入了盛行的

  东北信风带,顺水顺风,速度自然比较快。

  人们认识和掌握了洋流的特点,可以把洋流运行的规律应用到航运上,

  从而节约航运时间,缩短运转周期,节约燃料和减少不必要的海上事故。潜

  艇还可以利用表层和深层洋流潜航。

  当然,有的洋流给海上航运也带来了不少麻烦。例如,北大西洋西北部

  从加拿大北极群岛与格陵兰岛附近海域南下汇聚成的拉布拉多寒流,在纽芬

  兰岛东南海域同墨西哥湾暖流相遇。冷暖海水交汇,使这里经常存在一条茫

  茫的海雾带。它还从北冰洋或格陵兰海每年带来数百座高大的冰山,漂浮市

  下,有许多进入湾流或北大西洋暖流中,给海上航行带来严重的威胁。

  此外,陆地上许多污染物随着地表流入大海,洋流可以把污染物携带到

  更加广阔的海洋之中,从而扩大海洋污染的范围,以致造成更大的灾害。

  海中“老大”

  西南太平洋上的珊瑚海,是个半封闭的边缘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