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认识以直接性为特点,它依靠生动、
具体、直观的形象来反映客体。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基本的
反映形式。这些形式反映的是事物的具体特性、表面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
及其外部的联系。感性认识是很重要的,它是认识的起点,是理性认识的来
源和必经阶段。没有感性认识,就不可能有理性认识。而要反映事物的本质、
事物的全貌和事物的内部联系,必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哲学史上
的经验论和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片面夸大感性认识、感性经验的作用,认
为感性认识无须上升为理性认识,轻视科学理论。这是我们进行认识和从事
实际工作时要防止和纠正的形而上学的片面性错误。
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对感性认识材料的抽象和概括而
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以
抽象性、间接性为特点,以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它同感性认识有着质的区别。
理性认识有三种基本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是
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在人的理性认识中,任何一种形式都不能孤
立存在,三者往往结合在一起。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人们以感性认识
为基础,对感性材料进行整理,经过科学抽象,从而达到理性认识。没有感
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坚持这一点,在哲学史上
就会出现唯理论的错误,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真理与谬误
真理与谬误是标志主观与客观是否相符合的一对范畴。真理是人们对客
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歪曲
反映。真理与谬误的区别在于:它们是否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凡是
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就是真理,否则就是谬误。二者检验的标准是
实践。真理是具体而全面的,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
的统一。谬误则相反,它是人们认识的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所造成。在
一定范围内,真理和谬误有着原则的界限,不能混淆。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
的。真理总是同谬误相互依存,二者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并在一
定条件下能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真理同其他认识一样,是主观形式和客观
内容的有机统一,但真理之为真理,不在于它的思想形式,而在于它借助这
些思想形式正确地揭示了客体的客观内容。因此,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而
任何客观真理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真理
的绝对性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任何真理都包含有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的内容,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承认客观真理也就
等于承认绝对真理。第二,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
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承认人们对发展着的物质
世界的。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承认人们对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认
识有着无限的可能性,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同绝对真理相比,相对真理是
指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具体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
的、具体的。从广度上说,世界上尚有未被认识的东西,人们的认识有待于
扩展;从深度上说,人们对客观事物只是达到一定程度和一定层次的正确反
映的,认识有待于深化。真理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人
们认识的任务和目的就在于不断地排除谬误获得真理,并在真理的指导下改
造客观世界。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也称唯物主义历史观或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不
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
学。同历史唯心主义相反,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物质生活资料
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它决定着人们的社会
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发展是由其内部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所推动而
发展的,而这个发展的本身又是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的。在阶级社会中,社
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激烈的阶级斗争,表现为社会
革命。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
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人类思
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它是无产阶级制定战略和策略的理论基础,也是无产阶
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
历史唯心主义
历史唯心主义又称唯心主义历史观,是和历史唯物主义根本对立的关于
社会历史发展的非科学的历史观。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是第一性的,
社会存在是第二性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从这一基本原则出发,历史
唯心主义把人们的思想动机、卓越人物的意志或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看做
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它否认社会发展的物质根源,否认社会发展有
其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否认阶级社会中存在的阶级斗争及其推动社会历
史发展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历史唯心主义掩盖历史
发展的真相,通常代表着剥削阶级的利益。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历史唯
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占据统治地位。有些旧唯物主义者曾力图用他们的
唯物主义观点来解释某些社会历史现象,对反动的信仰主义、神秘主义进行
过斗争,但是他们的历史观在整体上仍然是唯心主义的。只有马克思主义的
历史唯心主义,才第一次把社会历史的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即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生
活条件,主要是指作为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此外也包
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等。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
反映,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和科学等社会观点和学说。
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
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
存在具有巨大的能动的反作用。腐朽反动的思想和理论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
用,进步的思想和理论对社会发展则起促进作用。历史唯物主义既与历史唯
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又避免了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
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也称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人们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
的谋得方式。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
内容,是说明什么样的劳动者,采用什么样的生产工具作用于什么样的劳动
对象来进行生产;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是说明劳动者在什么样
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下,在什么样的人与人的关系和什么样的分配关系中来进
行生产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
产关系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既统一又斗争,构成生产方式内部
的矛盾运动,进而引起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社会发
展的决定力量。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生产
方式的变革必然引起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变革。这种变革
是通过社会革命实现的。人类社会依次出现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
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更替,正是生产方式不断
变革的必然结果。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它体现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
间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其基本内容是: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
关系是否应当变革以及变革的方向与形式,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
这一点是客观的、必然的。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
用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状况之
间,是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基础上的基本适合这样循环往复、
由低级到高级的无限发展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
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
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