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经济与社会篇 聚焦金融革命-陈雨露

《经济与社会篇》聚焦金融革命-陈雨露

作者: 字数:9071 书籍:经济与社会篇

  主讲人简介

  陈雨露,1966年11月生,经济学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我国最年轻的金融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

  主要的研究方向为开放经济下的金融理论与政策。即以经济和金融全球化为背景,考察国际资本流动、汇率浮动、国际货币一体化等方面对货币理论和金融政策的影响。

  代表性的学术著作有《国际收支均衡分析》、《现代金融理论》、《国际金融》、《现代金融》、《风险管理实务》、《货币与金融经济学前沿》、《货币理论与政策、《货币经济学手册》等。曾获全国优秀青年教师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专著《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分析》获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专著《欧元与国际货币竞争》获安子介国际贸易优秀著作奖。

  内容简介

  金融通俗地讲是货币资金的融通,就这一个简简单单的概念对那些非常非常执著的学者,以及对很多业界和政府的人士充满着那么多的诱惑。在这次讲座中,陈教授讲述了三个问题:货币革命、金融业革命和金融革命的未来。一条革命之路就这样铺在了我们面前。

  五千年前,在古老的中国夏朝,海贝有幸成为一种被称为货币的东西,开始在人类的文明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金、银、铜、纸币的时代,货币永远伴随着人们的生活。良币驱逐劣币的规律的发现,不光是适合于解释实物货币情况下所存在的一些矛盾和规律,而且也可以用于解释现代货币史,以及我们将来可能出现的类似现象的所有的东西。这个法则成为了货币革命中的里程碑。

  随着货币的大面积流通,银行出现了,1844年英格兰银行的开业标志着银行业的兴起。从此以后,世界各地的银行就像雨后春笋般接踵而至。方便快捷的存取款业务、简单易学的操作方法赢得了全球的消费者的青睐,银行业就这样遍布了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债券最早的出现是1345年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那里的一个赌场发行的公债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债券。到了18世纪,银行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证券方面的需求,于是证券业就应运而生了。

  就这样,一步一步的,全球的经济市场日趋完善,这是一条并不那么平坦的革命之路。

  金融业的革命当中,由原来初级阶段的混业,到分离经营,一直到现在的更高级阶段的混业经营,经过了几次重大的变革。

  未来的全球的金融业要走向更加健康,更加能够承担新的世纪所赋予金融的使命。所以说在金融改革任何一个重大的金融改革之前,需要学术界,需要努力的人尽快拿出思想和智慧来,引导21世纪的新的金融秩序的建立。

  《聚焦金融革命》 (全文)

  欢迎大家能够来光临讲座,题目是《聚焦金融革命》,今天我们同样是讲一个历史的问题,回顾金融的革命。实际上就是和我们在座的同学一起我们来回顾一下金融发展当中的一些重大的变革,这些重大的变革,它的魅力在什么地方呢?为什么金融发展到现在,仍然对我们的同学,仍然对那些非常非常执著的学者,以及对很多业界和政府的人士充满着那么多的诱惑?这些重大的变革的背后和未来是什么呢?在这一个单元的讲座当中,我想讲三个问题。第一是货币革命,第二是金融业的革命,第三是金融革命的未来。一条革命之路铺在了我们面前

  那么我们知道金融通俗地讲是货币资金的融通,非常非常简单地概括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那么我们用学术一点的话讲,金融指的是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机制,那么也就是说,我们学的宏观经济学里边最基本的原理,一个国家每年创造的财富我们称它为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去了两个方向,一个是被吃掉了,穿掉了,用掉了,这是消费,剩下的部分我们叫它savings,叫储蓄。这部分储蓄只有顺畅地高效率地转化为下一年的投资,才能保证一个国家,保证一个经济体,经济地持续健康地增长。那么谁来承担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这个使命呢?我们说主要的是金融机制,通过货币的形式来转化这部分资金。一条通道我们叫它通过证券市场转化的直接融资的通道,另外一条通道是通过银行或者其他的存款货币中介来转化间接融资的通道。这两条通道它的效率如何,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正是在这样的两个转化的通道当中,我们看到了金融发展的历史,传统的金融和现代金融发展的波澜壮阔的历史。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它所转化的货币的革命。我们知道,在我们脑子里边有一个非常耳熟能详的概念,叫做货币。货币指的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这种商品它有五大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作用的世界货币的职能。那么货币我们说最初经过了一个实物货币的阶段,从理论上讲,任何东西都可以充当这种交换媒介,从历史上来看,恐怕有无数种,现在很难数清楚,曾经充当过这种实物货币的商品。那么我们说,包括了丝绸,也包括了干鱼,也包括了牛皮,也包括了大麦、小米、盐、贝壳、金、银、铜等等,都曾经充当过实物的货币。但是我们脑子里边一定要清楚,虽然它们都充当过货币,但是它们并不一定是有效的媒介物。因为我们脑子里边知道,有效地充当实物货币媒介的,它必须要具备统一性、可分性、可得性这样的一些特征。同时,它必须能够可以细分,这样一来,我们说能够充当有效货币的就不多了。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或者说曾经经历过的,最主要的实物货币的媒介,就是这么四种,两头的一个是黄金,黄金能够充当实物货币。

  第一是因为它具备我们刚才讲的四个性质,特别是它具备了说它的价值比较稳定,同时又相对匮乏,所以它适合于做比较高价值的货币媒介。那么另外一个极端就是贝壳,贝壳在欧洲、非洲的历史发展当中,那么它曾经充当了很长一段时间货币。大家不知道在1976年的时候,在上一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非洲的一些国家,曾经恢复过长达十年的贝壳作为交换的媒介。为什么?一种是因为贝壳它相对比较多,同时,它呢,又能够具有统一性和可分性的特征,所以它特别适合于作为低价值的媒介,所以它是另外的一个极端,处在这个中间的是银和铜。

  所以在人类金融发展的历史长河当中,货币作为币材的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四种。有的国家是几种同时流行的,有的国家始终是一种的,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在这样的一个历史的长河当中,作为实物货币的流通,它遇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两个矛盾。这两个矛盾,是最后由实物货币走向纸币这样一个革命性飞跃的重要的原因,第一个是什么问题呢,我们曾经知道的叫格雷欣法则,也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托马斯·格雷欣是英国人,是一个英国的商人,但他也是英国王室的财务法律顾问。1580年提出了这个理论之后,从此他就变成了一个在货币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因为这个法则不光是适合于解释实物货币情况下所存在的一些矛盾和规律,而且也用于解释现代货币史,以及我们将来可能出现的类似现象的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用这样一个简单的法则来解释。

  在当时的情况下,他说了什么呢?他发现两条,第一条呢,他说,如果一个国家流通的是一种实物货币,或者是金币或者是银币,那么肯定就会出现,如果市面上流通的残缺的货币,或者说不足值的货币,最终一定会留在市场上,而那些足值的货币会被大家储藏起来,退出流通。所以这样的一个现象叫做劣币驱逐良币,这是一种情况。另外一种情况是什么呢?就是如果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货币,同时流通,它们之间本来都是有内在价值的,它们之间的内在价值应该有一个固定的,或者说相对稳定的比率。比方说在欧洲,欧洲在15世纪一直到18世纪这段时间里边,欧洲的金和银的比率大概是1:13。像金和贝壳呢,那么在西非,比方在尼日尔,很长一段时间里边,它基本上保持在1:20000这样的一个比率。如果在流通当中,政府所规定的两者之间的兑换的比率,如果偏离了它们之间自然的内在价值的比率,也就会出现被高估的货币留在货币流通当中,而被低估的货币退出流通,这个就叫做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劣币驱逐良币这样一个规律的存在,它实际上解释了在实物货币流通的三、四百年的历史当中,所出现的很多次的货币流通领域中的动荡。另外的一个矛盾是什么呢,就是由于战争的问题,黄金白银这些充当货币币材的材料在国家之间分配得非常不均匀,有些国家没有参与战争,它手里多了,有些国家军费耗费得非常厉害,它的黄金或者说白银没有了。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以及技术革新的到来,生产的增长,贸易的增长,就显示出来作为交换媒介的贵金属货币,已经不能够适应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通货紧缩的现象。也就是说,货币不够。那么由于这两个原因,所以要求必须对于实物货币进行彻底地变革。这种变革就迎来了纸币的时代。那么在我们国家,中国是发行纸币最早的国家之一,当时是宋代的交子,但是交子发行以后,很快就陷入了困难,这个困难就是通货膨胀,就是货币的贬值和通货膨胀。因为当时它说纸币是可以兑换的,后来实践的结果是不能够兑换的,所以它迅速地贬值。到了元代,元代曾经试图在全球最早实行纯粹的纸币流通制度,但是,也推行的时间不长,也出现了恶性的通货膨胀,最终也不行了。那么到了明代,明代又曾经把它拣起来发行叫做大明通钞,实行了一段时间最后也失败了。一直到民国以后,我们再实行的纸币制度,就是完全不能够兑换的纸币制度,这是在中国的情况。

  那么从中国的情况里边也可以看出来,纸币的发行,如果完全用于弥补一个国家财政亏空的目的,也就是纸币的发行如果不能够适应本国经济的增长,使得纸币的发行量同需求量相吻合的话,它最终肯定要陷入国内货币极度贬值的这样一个泥潭,也就是通货膨胀的泥潭。

  所以我们说,在纸币制度下,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两个。一个在国内的通货膨胀问题;另外一种情况是货币的对外价值,也就是汇率问题。那么本国的货币同其他国家的货币汇率的巨大的波动,是汇率风险。这种风险很显然,是非常不利于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的。那么怎么办呢?那你就把汇率固定,但是一旦汇率固定的话就会出现新的问题。那么我们也就是说可以看到在纸币流通制度下的反格雷欣法则,叫良币驱逐劣币的规律,或者叫提尔法则。它说的是在纸币制度流动下,两国之间,多国之间有些货币是强币,有些货币是弱币。所谓强币指的是货币的价值有上升趋势的货币,所谓弱币指的是有下跌趋势的货币。那么这样的两种货币,或者多种货币之间,在这样的一种价值变动趋势之下,市场的选择是良币留下、劣币驱走,这是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货币革命。

  第二个问题是回顾一下金融业的革命,我们说金融业是买卖金融资产的行业,它的目的是为了赚取利润。但是金融业的客观的功能,是实现储蓄向投资有效率地转化。金融业包括了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这是我们通常的一般的分法。我们这里边要谈的金融业的革命,指的是现代银行业与证券业,由低级走向高级的融合、分离与再融合的重大变革过程,这个过程我们怎么来描述它呢。银行业是13世纪出现在意大利,从13世纪到16世纪,在意大利是银行业最发达的时期。但是后来,最发达的银行体系的现代银行体系的出现,是在英国,也就是1844年,《英国特许银行法》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的也是全球的现代银行体系的形成。我们国家第一家现代银行,是中国通商银行,大家知道1897年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当时是盛宣怀主持创办的。那么债券市场,债券最早的出现也是1345年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意大利佛罗伦萨当时开了一家赌场。这家赌场是合法的,这个赌场它没钱,所以说它发行了一笔债。这笔债是政府承诺的,所以这笔债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债券,公债的开始。那么股票我们知道最早出现的是17世纪,也就是说1600年的东印度公司,它后来发行的股票,这是股票和债券也是有价证券最核心的内容。

  但是,证券市场或者说美国意义上的资本市场的出现,正式的出现是证券交易所的正式开业,也就是18世纪的事情。那么这两大行业,银行业和证券业它们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也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直接融资机制和间接融资机制。银行业存在的理由,三条,银行为什么要存在,而且存在了这么多年。第一条理由,是银行比分散的融资甚至比证券市场更能够获得借款人的信息,所以,它能够防范降低信贷风险,也就是说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来缓解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第二银行在借贷过程当中,可以有效地监控借款人经济和生产的状况,所以它可以通过缩短期限,或者说增加其他的限制性的条款,来减小它的风险。证券市场就相对来说,比较难做到这一点,因为过于分散。第三个是银行在同借款人之间进行合同修正的时候,或者说签订一个多期限的协议的时候比较灵活,因为它是一对一。而作为证券市场来说,它比较困难。因为它的投资人比较分散,要把原来的协议做一些修订,必须还要通过所有的投资人,所有的购买债券的人跟使用这笔钱的债券发行人进行协商,是比较难的。这就是金融中介存在的三个合理的理由。

  但是证券市场的存在,也有它非常有利的缘由。一个是,它因为是直接融资机制,所以跨越了中介机构所以成本,中间的这个成本可以节省。第二,银行市场是无法进行股本融资的,银行市场是没有办法进行股本融资的,比较困难。第三个是证券市场更具有流动性,在证券市场上长期的融资可以短期化,所以它比银行的合同相对来说更加灵活。那么这两者的存在,本来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本来可以相安无事,共同履行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使命,但是,中间出了问题。首先出问题的是英国,在1720年,当时的英国政府刚刚经历了一次政府的变更,内阁当时是辉戈党,辉戈党执政,一下子执政不下去解散了。但是在它执政期间捅下很大的军费的窟窿,海军、陆军都借了很多的钱,没法还,所以说它就想办法把这个窟窿堵上。在这个时候英国的一个伯爵哈利伯爵,他就成立了一家公司,成立了一家公司然后募集了一千万英镑的股本,然后找到国王说,就拿这一千万的股本,帮你还债,帮你来堵这个军费的窟窿。当然政府和国王都非常的感动,说可以。那么以此他换得了什么呢?他成立的这家公司就叫南海公司,这家公司就从政府手里边就拿到了特许权,它可以垄断南海的许多商品的贸易权,同时,所有的贸易,对外贸易享有100%的退税的优惠。另外政府用得他这一千万英镑,不是白用,每年还给他付6%的利息。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这家公司肯定这里边,哈利伯爵肯定也是属于他们政府的内部人,也就是他们关系都非常近,在这种情况下,最后就给了他非常大的优惠,这种优惠使他自己呢,利心大动。他就动了心,说我也炒作一个概念,来发一笔财,发一笔泡沫财,所以说他就炒作了一个什么概念呢。

  当时大家都知道,说南美的东海岸智利、秘鲁还有墨西哥的一部分,在当时,他们就开始说,实际上也是,就在那些地方有着非常丰富的金矿、银矿还有其他的矿藏。这个矿藏英国政府全权交给了南海公司,可以过去,可以组织开发,只要挖出来就会源源不断地有巨大的财富运回英国,全部是南海公司的。在这样的一个概念的炒作之下,他甚至得到了英国政府的,英国的议会最后给他通过了,通过立法的形式来通过他这样做。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整个社会一波一波地就把这个概念炒起来,南海公司的股票就开始从100块钱一股,一直炒到700多块钱一股。在这个中间,当时还没有称为典型的中央银行的英格兰银行也一起搅进去。当然,最后是泡沫的破灭,英格兰银行也差一点夭折。这样一来的话,我们说股票市场的泡沫和银行缠搅起来给英国带来了非常大的教训,从那个时候开始英国在股票市场这个问题上,就变成及其慎重、及其保守的金融思想。

  美国在1929年、1933年的危机之前,银行业和证券业是不分家的,两者之间可以兼业,可以混业经营。所以在那个时候,就出现了1921到1928年美国经济八年繁荣期。这八年的繁荣期实际上是八年的泡沫期,八年的泡沫期破灭之后,直接引发了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危机之后1933年3月,罗斯福总统上任,上任三天就宣布整顿美国的银行业。当时指定了一个美国联邦参议院的参议员,叫格拉斯,众议院的一个议员叫做斯蒂格尔,这两个人来调查这次事件。也就是说,泡沫形成和破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格拉斯参议员是奉行稳健银行经营政策的一个参议员,所以他们两个最后提交的报告写了四条。这四条共同的意思是说,美国在1921年到1928年由于商业银行大量的给钱,给投资银行,所以导致了泡沫的形成,最后导致了泡沫的破灭。那么根据他们的调查的报告,最后美国议会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也就是1933年的《美国银行法》。在这个银行法里边,第16条、第20条、第21条、第32条、第4条里边针对他们提出来的四条,把银行,把商业银行同投资银行之间的联系完全卡断,这就是形成了危机之后的美国模式,美国金融分业的模式。

  20世纪70年代以后,就出现了两大现象。第一个现象是脱媒的现象或者说金融非中介化的现象,在两条转化机制当中,大家都去走直接融资机构,而不再看,或者说比较少的走银行中介,银行越来越艰难。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两条,第一条是银行的融资成本,到银行去融资的成本越来越高。这个成本来自于什么地方呢?一个是管制的成本,美国要求商业银行缴纳非常高的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率比较高,另外一个就是存款保险也是一个成本,还有一个成本是70年代的美国经济滞障造成的非常高的名义利率。这么高的利率企业到银行里边去借钱,然后再经营,赚不了多少钱,成本太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开始转而走向直接融资市场,直接融资市场因为有很强的流动性,同时在七八十年代,证券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的创新。这些创新包括欧洲债券市场,包括美国国内市场上都存在,像认股权的债券多中货币债券等等。那么这些融资非常得方便,成本又不高,同时又非常得灵活,流动性也非常强。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脱媒的现象,和证券化的趋势并行的这样一个时代。

  那么银行业走到这个时候,在全球主要发达的市场上都受到了考验,毕竟银行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必须要给它出路。那么这种出路就是首先是在英国,1986年在英国爆发的,1986年10月27号英国通过了《金融服务法》。这个《金融服务法》一下子在英国,给英国的金融制度,给英国的金融市场采取了一个“大松绑”的措施。那么从那个时候开始,英国的金融业就变成了一个基本上银行和证券走向混业这样的一个开端。美国会不会也走这一步,甚至将来我们国家是不是也会走这一步,我觉得,这是一个趋势,除非你找到了这几个分头兼管或者多头兼管的一个非常良好,非常平滑的一个协调机制,否则一个机构当然是好的。所以到了现在,我们就可以看到,金融业的革命当中,有原来的混业,初级阶段的混业,到分离,一直到现在的更高级阶段的混业经营,经过了几次重大的变革。这种变革现在的趋势是进一步地模糊了银行、证券和保险业的界限,甚至下一步,也可能会进一步地模糊它同产业的界限。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是金融革命的未来,金融革命的未来要解决什么问题呢?全球的金融业要走向更加健康,更加能够承担新的世纪,所赋予金融的使命。在三个方面是必须要革命的,第一个方面我们叫它理性革命;第二个方面叫做金融当中的伦理革命;第三个叫做金融领域当中的视野的革命。那么理性革命我们说,美国现在最成熟的也是美国金融界最赖以骄傲的理论,就是美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上一个世纪50年代开始的现代金融理论。那么这些理论的一个基石或者说他们共同的一个前提假设,就是有效市场的理论,那么这个理论实际上它的一个假设就是理性人的假设。就是在金融市场当中,在资本市场当中,投资人或者其他的参与的主体都是理性的。那么同样资本市场上价格的变动,价格的任何的变动,都反映了新信息的发布,这样的一个假设。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上,去做证券价格波动的预测,未来的金融市场的发展要保持健康发展的话,必须解决市场理性的问题。因为两、三百年前,所爆发的泡沫的现象,以及泡沫给经济机体所带来的损害。我们现在仍然在不断地看到,并且随着金融全球化的趋势,这种影响显得越来越大。

  第二个是我叫它伦理革命,金融当中的伦理问题,目前是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金融当中的伦理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委托代理人关系,第二个是一些虚假行为,对整个市场带来的损害,第三个是考虑到伦理的需要而做出的经济利益的损必要的损失的代价。这三个问题大家都在研究,现在我们所经历的所看到的金融市场中的伦理问题,主要是第二种,丑闻的问题。资本市场上,银行领域中所出现的丑闻,这些丑闻有的是造假,有的是违规,造成了一系列的对整个市场的损失。甚至直接成为全球经济不能够由低谷走向复苏的最重要的原因。所以我们讲,现代金融要在21世纪获得一个健康的发展,也要进行伦理的革命。

  第三个我们叫视野的革命,视野是指的一个全球化的视野。在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的进程就已经非常的明显,21世纪肯定是一个金融全球化的世纪。需要有一个全球化的视野,为什么?有两个证据,第一个证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通货紧缩和金融危机并存的一种状态。这种情况怎么去理解它呢,我们说,全球物价都很低,这个在以往的任何一个年代都是没有看到过的,通货膨胀全球性的很低,包括我们国家在内。那么你说它物价稳定也好,说它是通货紧缩也好,严重一点,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这种现象我们说,是金融全球化的一种重要的表现。

  因为在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有这样的三个原因,决定了价格的降低。一个是对于限制通货膨胀的一个国际共识,在全球化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通货膨胀的危害,所以在限制通货膨胀方面,已经在认识上达成了一致。第二是许多国家加强了财政的约束,包括欧元实行过程当中的欧盟地区的财政约束标准,加强财政约束也就是减少了货币贬值的重要的一个推动原因。第三个是贸易的自由化,金融的自由化,国有企业的民营化,以及放松产业管制这一系列的措施所带来交易成本的降低。包括税收的成本,包括货币兑换的成本等等。这些交易成本的降低,也使得产品的价格,服务的价格下降,而金融危机之所以越来越严重。20世纪90年代比20世纪80年代多,20世纪80年代比20世纪70年代多,主要的原因就是金融全球化条件下的危机传染,就是危机传染的渠道越来越多,传染的速度越来越快,最典型的就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系列的危机。所以希望我们考虑问题的时候,恐怕对原来一些固有的金融规律要重新反省。

  第二个证据就是大家知道的,关于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这个案例,LTCM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按理说它是不应该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它的管理团队包括了世界上最精锐的管理团队,我们叫它梦幻组合,已经不可能再强了。他们要钱有钱,要理论有理论,要技术有技术,要实践经验有实践经验。所以这样的一个团队就做了自动投资模型,这个自动投资模型根据他们的理论,根据历史的资料,根据他们做的研究报告,根据现在市场的信息,把它都组合到一块。做大量的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得出来的结论自动地形成投资组合。应当说它在前几年还是成功的,每年的基金资产净值的增长率在30—40%,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在1998年它一下栽掉了,栽到了小概率事件上,也就是说历史永远也不能够涵盖未来所有的事情,用历史的数据,用理论,用发达的计算机技术,所做出来的模型它肯定会忽略一些小概率事件,这些小概率事件,在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在危机传染非常快的情况下,它就会发生。

  那么这也说明我们在21世纪对金融的发展需要有一个更加宽阔的视野,但是21世纪的金融,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所讲到的三个问题,会在新的金融秩序当中,如何能够反映出来,如何能够重建?需要时间来告诉我们。但是21世纪的金融,我认为有两个基本的准则,一个是罗伯特·席勒在他的新书里边他所谈到的一个思想,就是金融毕竟是金融,金融经济还是应当为实体经济服务。所以现在在全球的实体经济中,所出现的重大的矛盾,金融应当有所作为。

  比方说由于技术的重大创新,所带来的经济结构的调整过程中,所出现的失业问题,怎么办?因为每一次重大的技术调整,都会带来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都会带来巨大的失业。这些问题金融怎么办?另外还有在年度之间,一个国家在这几年和未来的几年,整个国民收入总体的变动,比较大的变动,能不能够通过金融的工具来给它平衡,来缓解这种巨大的差异,给这个国家的经济带来的不稳定,还有这一代人和下一代人之间的责任分担问题,还有南北国家经济的差异问题,这些问题能不能够通过金融创新,或者说一个新的思路所创造的金融工具来为它服务呢?我认为,可以去想。但是他提出来的理念是正确的,金融应当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应该植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之中,而不应该形成新的泡沫,新的虚幻,新的面纱是不行的。

  另外一个的话,我们觉得21世纪的经济发展肯定也是一个新事物,新的要素,新的技术,不断出现的一个事情。在这个时候金融要发展,是需要有智慧的,是需要有思想的。所以说在金融改革任何一个重大的金融改革之前,需要学术界,需要努力的人应该尽快的拿出思想和智慧来,像闪电应该在雷鸣之前出现,行动之前应该有非常高的卓越的智慧,来引导21世纪的新的金融秩序的建立。所以说也寄希望于在座的各位同学了,大家作为的空间是很大的,只要大家热爱金融就可以,谢谢大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