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2004年12月28日 14:39
主讲人简介:吴建民,现年65岁,早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从22岁起,吴建民就进入外交界,经历之丰富超过了众多同龄人。他曾为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当过翻译。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他跻身常驻联合国的第一批工作人员之列。1991年初,他成为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兼发言人。之后,他相继担任驻荷兰与瑞士大使。1998年11月他被任命为驻法国大使。在这个岗位上,他参与了中国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工作。现任外交学院院长。2003年12月12日,当选为国际展览局主席。
内容简介:进入21世纪的第五个年头,2004年的中国外交有声有色,亮点频出。无论是与几个大国的关系,还是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以及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中国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如何看待2004年中国外交的发展?
2004年是中欧关系大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中国国家领导人多次访问欧盟总部及欧盟的十多个成员国,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外交和安全事务高级代表索拉纳,以及多位欧洲政要也相继访华。中欧高层如此频繁的互访,真正反映了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实质内涵。被喻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核心引擎”的中欧经贸合作,一年来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拥有25个成员国的欧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成为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全面欧战略伙伴关系的日趋紧密令世界瞩目。中欧关系发展的动力来自什么?在当前全球化挑战日益增多的大背景下如何发展中欧双方的关系?怎样实现中欧双方多渠道、多层次之间交流的畅通?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周边国家多达29个,其中接壤的邻国有15个。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与周边互为战略依托,推进合作共赢的大周边外交。经过多年的努力,一个南北“两翼齐飞”的放射状区域合作格局基本形成。在北面,“上海合作组织”从初始阶段向实质性合作阶段发展,正在成为中国加强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在安全、经济领域的合作,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的平台。在南面,以“10+1”和“10+3”为龙头,大力提升东亚合作机制水平。中国与东盟在安全对话、非传统安全合作等方面不断拓展,相互依存度空前提高。如何认识周边外交的发展?中国在东亚共同体中将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
从事外交工作42年,曾任我国驻多个国家大使的现任外交学院院长、国际展览局新任主席吴建民,用他深厚的外交阅历与敏锐的外交家视角,回望过去一年中国的外交大事,盘点2004中国外交。
(全文)
中国的外交,我觉得今年是搞得很好的。我的一个基本的看法,中国的外交进入黄金时期。为什么说它进入黄金时期?因为中国的外交舞台从来没有今天这么大呀!在1971年的时候,跟中国的建交国大体上60个国家左右;到1979年之后,跟中国建交国116个国家;现在,165个国家。你看我们的领导人,我们的外交部长,足迹遍及全世界,舞台从来没有今天这么大。你从中国历史上看,在我们古代,大唐时期,我们也没有这么大的舞台呀,舞台从来没有今天这么大。
第二,中国的经济从来没有与世界的经济融入得如此紧密。中国经济跟世界的融合度太深了,这也是前所未有的。
第三,这个外交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从来没今天这么大,外交的影响太大了,外交是一个重要的资源,我说有的时候四两拨千斤。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面,中国外交我说搞得有声有色。
第一,我说从中国外交来看,2004年是中国外交的欧洲年,中国同欧洲的关系发展得很快。
1997年10月29号,江泽民主席访问美国,当时他同克林顿总统签署了一个文件,就是把中美关系定位定成什么?当时美中双方商定的,“双方致力于建立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这是1997年10月29号,这个提法叫做“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当时中美双方觉得关系应该定位定在这个地方。完了之后,到2001年10月19号,离四年差十天,布什总统到上海去,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个时候,双方提法就有变化了,这是应美国方面的要求了。变成什么关系呢?“双方致力于发展建设性的合作关系”。这两个提法比较,第一,原来提的“战略”没有了;第二,“伙伴”没有了,这是一个现象。其实我们中国人在这个事情过程当中,我们不是一定要提一个什么东西,最初提“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是美国人的意见,他们觉得应该这样提,那我们说好,你们愿意发展这样的关系,我们也愿意,很好嘛。你说不行,你搞“建设性的合作关系”那也可以呀,这完全是美国人的意见,但提法有变化。
可是另外一方面,1997年5月16号,希拉克总统访华,访华也把中法关系定位,定成什么?叫做“全面伙伴关系”。全面是包括所有各个方面,不是局部的,是全面的伙伴关系,这样一个关系。我1998年11月份到法国,我跟法国人问,我说美国人讲,那个时候我们之间叫做“致力于建立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美国人说伙伴关系还没建立起来呢,大家致力于建设,什么时候建成,我们再看。我问法国人,我说“全面伙伴关系”建立起来了吗?当然建立起来了。我们现在的问题是要丰富、发展它的内容的问题,这个双方提法不一样。
我说就是世界上很多事,可能看不太明白,有时候比较一下就明白了。到了去年11月30号,欧盟领导人,就是指轮值国主席、当时意大利的总理贝卢斯科尼到北京来,然后欧盟委员会的主席普罗迪到北京来,跟中欧领导人举行会晤,当时双方又发表一个文件,中欧关系又重新定位,定位成“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他们觉得“全面”,也是他们提的,觉得“全面”不够劲,一定要加上“战略”,光是“伙伴”关系也不够劲,要加上“战略”关系。今年1月27号,胡锦涛主席访问法国,1997年发表一个联合声明,这次发表第二个联合声明,中法关系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是一个现象,外交上这些提法后面,它的内容就包含着关系在发展。
我觉得今年的中国外交,为什么叫它欧洲年呢?中欧之间的关系交往特别多,我们的几位主要领导同志——胡锦涛主席、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贾庆林主席,今年这四位领导人,已经访问了12个欧洲国家。欧洲国家来访问的也很多,欧洲国家,非常频繁,欧中关系非常好,双方都认为进入最好时期。是什么关系促使中欧关系这么好?
第一,我想是国际形势的发展,国际大气候的变化。国际大气候变化,冷战结束之后,全世界都在考虑这个问题,21世纪的世界应当怎么建立?建立成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是建立一个大家都听一个国家的,听它指挥棒的一个世界呢,还是说建立一个更加和平、更加公正、更加民主、更加法制的世界?在这样一个世界上,大国、小国、弱国、强国都能够发表自己一点意见,也就是说,建立一个建立在国际民主和法制基础上的世界,这就需要多边主义,欧洲人跟中国人在这个问题上意见差不多。你看这次希拉克总统访问中国,今年10月份访问的,他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会上他讲了这段话,当时我在场了,他自己带的翻译,没有完全把意思翻出来,他就讲了个什么观点呢?中国和法国、法国和中国,我们领导人谈得很好,他说我们对21世纪的世界应当建成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我们双方的看法比较一致,这可是个大事,这是个世界发展的大方向的问题。欧洲国家也是,他们讲赞成,欧洲人讲了赞成建立一个多极世界,我们也赞成多极世界。现在国际上的提法慢慢地由多边主义代替多极世界,仔细想想可能也有点道理,有一点道理。因为全世界中小国家是多数,你跟它讲多极化,哎哟,有你,大概没有我,是不是?人家容易有这个看法,多边主义,大家都有,现在慢慢是这种说法。中国赞成一个多边主义的世界,欧洲也赞成。
第二,经济上互补。我们发展关系,我们经济上要前进,如果说互补性不强,这个余地是很有限的。双方互补,可以说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需要高技术,需要比较先进的管理方式,我们需要资金,这个欧洲有;欧洲需要市场,这个中国有,双方很互补。大家注意到没有?中国对外合作,高科技、最高端的科技,跟谁合作?跟欧洲人。前不久讲伽利略计划,那是高科技了,伽利略。什么叫伽利略计划?大家现在都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这是美国人的。美国人从70年代开始到90年代初搞出来的,现在有29颗卫星,距离地球1.7万公里,它形成一个网,你到什么地方它都能定位定出来。欧洲人呢?他是要在2008年搞一个伽利略计划,搞成了,30颗卫星,卫星距离地球大概2.4万公里,它也形成一个网,这就是第二代的GPS.第一代就是美国的GPS,它可以发现地球上的长十米的目标,它这个,伽利略计划能发现地面误差一米。他们讲,开玩笑了,GPS只能找到哪条街,这个伽利略能找到你家门口,搞这个东西。中国和欧洲合作,欧洲合作,我是因为在巴黎,是由欧洲航天局主办的,我当时在欧洲,我在巴黎,是他们欧洲人主动来找我们的,欧洲航天局局长来找我,我开始也搞不清楚什么叫伽利略计划,他跟我花了很长时间跟我介绍,说这个东西,我们觉得很重要,我们想希望能够跟中国合作,我当时就把这个意见报告国内了。吃晚饭闲聊,我就说这个GPS不蛮好的嘛!我们中国人也在用啊!你们为什么要搞第二代?这个航天局长是意大利人,他说,哎呀,完全依靠一家可能靠不住,他说甚至是“危险”的。用了这个词,反映欧洲人考虑这个问题,他说你看伊拉克战争美国人说关就关了,也没打招呼,我一想,他这个讲得也有道理。美国人有时候做事,有的时候就这样,他也不征求你的意见,他说关就关掉了,欧洲人要搞这个东西,搞了之后,美国人很不高兴,说你搞这个东西干嘛,跟我一起搞吧,欧洲人说我自己要搞,欧洲它也有它自身的利益。我就是讲,中欧之间为什么能够合作?不是一厢情愿的,大家有共同利益。欧洲航天局局长也跟我讲得很清楚,他说我为什么呢?我要搞上这个计划以后,我是要有商业用途的,没有商业用途我怎么支撑这个东西呀?中国这个市场这么大,我们当然需要,它也是为了它的利益,我们也为了我们的利益,我们共同来搞。双方利益都能够得到照顾,形成一种共赢的局面。中欧关系非常好,这是一个。
文化上面,中法文化年,大家都看了,搞得非常红火。这个文化年,我在法国期间,参与了搞文化周,1999年9月1号到12号,搞了文化周,非常成功;然后到了2000年冬季到2001年春季,搞了文化季,也非常成功;现在搞文化年,搞文化年成功得不得了。这回去了法国之后,华人高兴,法国人高兴。哎呀,说你们文化年搞得太好了,让我们认识了中华文化。当时我在法国参与了这个文化年的筹备工作,当时我们开始考虑,是不是就展现一下我们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各方面一些成果?后来法国人跟我讲,他说要展现中华文化的全貌,他说有三个内容:第一个是古老的中国,中国古老,不得了;第二个,是多姿多彩的中国,你看中国56个民族,文化多丰富多彩啊!第三,是现代中国,三个层面来反映。结果在法国搞了几百场活动,几百场活动,你不要小看这些活动啊,这些文化活动是什么特点呢?它跟领导人会晤不一样,领导人会晤能够参加这种活动的人很少,文化活动,好处是什么呢?老百姓。
今年1月24号在香榭里舍大街,中国春节彩装大游行,你在电视上看到,我没去巴黎,我们的华人感动极了,从巴黎打电话给我,哎呀,真高兴!因为香榭里舍大街是法国人每年国庆阅兵的地方,没有其他国家到那儿搞彩装游行的,没有,这中法关系很好,我到法国去,法国的希拉克总统身边的人告诉我,他说围观的人可不得了,一万人游行,围观的七十多万,比法国国庆围观的人还多。这个可不是政府动员来的,我在法国呆了那么长时间,法国人喜欢,他看;不喜欢的,怎么劝他不来,这是非常明显的。弄了之后,正在这个时候,搞民意测验,对中国有好感的法国老百姓一下到68%。你不要以为68%这个数字低了,68%在法国很高了,三个法国人有五种意见,法国人经常争论的,对某一个国家有好感不大容易。文化起了作用,为什么?他们认识了中华文化。像法国文化也是很好的,比如印象派的展览,你们去看了没有?非常好。戴高乐的展览,还有雅尔音乐会,很有特色。我在现场看了,给中国人很多启示。这种文化的交流,它的后面是什么?双方对对方的文化都很喜欢,中国人对欧洲的文明也很喜欢,中国人被人家踩在脚底下,要找救国的出路,跑欧洲去了。当年总理、小平这些老一代革命家不就是在那儿嘛,对它文化有喜欢。欧洲人对中国文化也很喜欢,你到欧洲人家里去,凡是有一点地位的,家里面大概都有几件中国的文物,而且要给你看很自豪,就是双方很喜欢,这个文化交流不得了。文化交流,加深了双方的了解,加深了双方的好感。凭什么对你有好感?他们对你文化了解,发现你这个文化很有吸引力,他就愿意跟你发展关系,老百姓相互了解,这样一来,促进相互的发展。文化交流跟商品交流不一样,商品交流,你给我什么钱,我把什么卖给你完了,对吧?文化交流,你看了我这个东西,看了我这个东西得到启示,我还有我这个东西,这个很好。
而且在今天的世界上,我觉得中欧文化交流更有一层意义,就是什么?就是文明对话。你看看今天世界上有一些地方,是不是有一点文明冲突的影子?有一点。文明冲突会给世界带来灾难,这种文明对话给双方带来了好处,是人类的福音。这些原因交汇在一起,中欧关系非常好。我们双方领导人都认为进入最好时期,我这个话的含义是什么呢?我觉得中欧今后发展关系,发展的余地很大,我们很多留学生去了美国,我想今天呢,可能是一个机会。因为美国很难去呀,我看欧洲对中国的留学生是比较欢迎的,特别是我们一些好的学生,它也有一些好的东西,文明交流,而且欧洲有它的长处,如果我们很好地把它的长处和中国的长处结合起来,第一,双方的合作可以向前发展;第二,对双方都有好处。这是中欧关系,我觉得是一个亮点。这个外交搞得好,中国的领导、中国领导人抓住了这个机遇,没有让它放过,很活跃,所以今年就成了中国外交的欧洲年,很好。
第二个亮点,我们亮点比较多了,我们周边外交搞得很好,周边外交关系在发展。
经贸关系,今年可能是破纪录的。中日贸易今年可能突破1600亿美元,那不得了;中国和东盟的贸易突破1000亿美元,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会晤东盟领导人的时候,说我们2005年能不能突破1000亿美元,2004年就突破1000亿了;中韩贸易今年可能突破800亿美元。这三家加起来,1600亿、1000亿、800亿,3400亿,占我们外贸的三分之一了,今年我们是一万亿美元,关系发展很快。
另外,我觉得我们的领导人在周边的外交很活跃,跟他们接触,外长接触得很多。所以呢,现在东亚共同体要建设起来了。你们想想看,东亚共同体要建设起来,这意味着什么?共同体,你想想这个道理。大家有共同的利益,大家共同来建设。共同体建设起来,这样的话,共同利益发展了,这是东亚地区走向繁荣的必由之路。今年9月12号在北京展开世界经济论坛,北京企业峰会我去了,会上讨论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是今后十五年、二十年有什么大事?世界上有什么大事推动经济往前发展的?我在会上讲了个观点,我说什么大事,就是这个,东亚共同体。这家伙厉害,十三国一起,人口20亿,它掌握的外汇储备占全球二分之一以上,这十三国,它GDP总量大概占世界的四分之一,更重要,这个地方发展迅速,很有活力。我这个讲话,我提出这个观点,会场上有很多人很赞成这个看法,就是啊,东亚正在发生这个事情,值得我们大家注意。东亚。因为什么呢?中国要往前发展,如果没有一个地区集团的支撑,不行的,所以这个集团太重要了,大家都赞成搞,这可是个大事。大家赞成,中国赞成,目标已经确定了,今后是逐渐往前走的问题。而今年我觉得温家宝总理出席“10+3”的领导人会议,另外“10+1”的会晤搞得很成功,温总理在那儿时间不长,会晤了很多人,大家反映很好。周边外交很活跃,关系在发展。
当然,周边外交也有一些问题。中日关系大家也看到有些问题,可是,一个是在APEC领导人会晤期间,胡锦涛主席和小泉首相谈了,然后这次,温家宝总理在万象同小泉也谈了,把我们的意见很明确地向日方进行转达。领导人之间的沟通还是重要的,双方能够互访还是不能够互访。现在双方不能互访,因为靖国神社的问题,但是领导人还是能够利用多边的场合进行接触,我觉得还是一件好事情。中日关系很重要。你想想看,中日的贸易突破1600亿美元,为什么能够那么大的数量?对双方都有好处。有一些青年说要抵制日货,我说那些青年想过没有,如果抵制日货,那么你的出口要大量减少,大量减少,结果是什么?肯定有一大批工人要失业,这个不行的。到了今天这个阶段,不是抵制,那是“双刃剑”,你自己也要准备付出很沉重的代价呀,而这样是不是一个世界潮流的发展?不是这样,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我觉得今天这种情况需要中国人理智,什么叫理智?就是懂得我们的利益何在。中国的利益是什么?我们国家现在面临这个发展的机会,远的不说,从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第一次有了发展的机会。现在关系各方面在发展,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不能胡来,不能不理智,不能感情用事,这是最大的利益。如果再有二十年、三十年,咱们铆足这个劲下去,中国慢慢就起来了。现在我们要发展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需要理智,我看我们领导人处理这个问题很理智的,中国外交搞得很好。这是周边外交,周边地区合作在发展,这是另外一个亮点。
第三点,形势。明年可是中国外交的多边外交年。
外交分两种:一个叫双边外交,你譬如说我驻法国,我搞的是双边外交,我是主要负责中法关系;多边外交是什么?联合国。明年为什么是多边外交年呢?它涉及好多国家,明年好几件大事:第一,联合国成立60周年,这是件大事吧?第二,二次大战结束60周年;第三,万隆会议50周年,1955年开的。这些大的周年,必定会导致中国的外交的特点多边外交会多,活动、会议会活跃起来。这是多边外交了,多边外交,我觉得我们中国人要对它进一步认识,多边外交就是很多国家参加,从事一定外交活动。
多边外交有什么作用?1971年,我们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之后,我作为工作人员,第一批去了,对联合国不大了解。临走的时候,总理见了我们两次,代表团全体见了,像我们小萝卜头,那个时候我是三等秘书,也见了,都见了,当时乔冠华对总理讲,说联合国,不大懂。总理说,“临事而惧”,我还记得当时总理讲的“临事而惧”,好的,你就会认真去学习了,就不会掉以轻心了。总理那时候鼓励我们去学习。开始,联合国是什么玩意搞不清楚,觉得它是废话公司,每天讲好多话,有什么用?“清谈俱乐部”,我们当时的认识,是这个多一点。每天文件发很多,你到那领文件,我们这些人都看不过来,一大堆文件,各个委员会都执掌很多文件,到底多边外交有什么作用?后来慢慢悟出一个道理来了,多边外交可重要了。大家都说,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新秩序怎么建立的?要不哪一天,谁宣布新秩序建立了,会这样吗?秩序跟规则是连在一起的,你们想想,是不是?足球场上,你没有规则有秩序吗?没有秩序。它这个踢球不知道怎么踢,你说有秩序吗?没有秩序。所以新秩序是跟规则连在一起的,是不是?
规则谁来定啊?一个国家定,这大概不行,规则是大家定的,这就是联合国。比如WTO,乌拉圭会合谈判,谈了很长时间,最后他们说达成协议,这么厚,那实际上就是规则了,规则定了之后,大家按这个规则办事情,你说好不好?这个好像还是比较民主一点。当然这个规则定的过程当中,由于有些国家力量强,它可能发言权大一点;有一些国家力量弱,它发言权小一点。你说完全公正,也很难说,它毕竟目前这种形式还是重要的。这是多边外交的好处。多边外交定规则,你说我们这个外交,全世界的外交它都要维护自己本国的利益,如果说你在定规则的时候,你就参加进去,你说是不是最大限度地维护了你自身的利益,因为立规矩、规定的时候就考虑我的利益,多好!所以我觉得中国人对多边外交的认识要加深,重要。所以,现在联合国这么引人注目。
联合国,我觉得冷战结束之后,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我在联合国工作期间,基本上是冷战期间,我前后十年了,我在纽约呆了十年,第一次六年多,第二次三年多,加起来快十年,都在冷战时期。冷战时期当时一个感觉是什么呢?由于美苏的对峙,很多事情,你很难动作,僵在那儿,这个不行的。现在冷战结束了,世界进入了一个走向新格局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里面,联合国能够发挥的作用就多了。美国打伊拉克,没经过联合国批准,联合国安理会没有授权,美国人特别想要这个决议,授权,由安理会批准你是合法的,你没有安理会批准,你很难讲是合法的。所以去年6月1号,战争打响了,然后到法国的埃维昂开会,记者问希拉克总统,说现在布什总统来了,你对伊拉克战争怎么看呢?他说了几句话,他说这个战争是非法的,不能因为你打赢了,就变成合法的了。这话讲得,你说他还是有一定的根据的。合法性来自何方?来自联合国,所以联合国重要性在上升,这是一条。
第二条,多边外交很重要是什么呢?我不知道你们了解APCE是怎么诞生的吗?APCE就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怎么诞生的?最早是澳大利亚总理提出来的。他是因为亚太地区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要搞这个组织。后来是美国人把它,克林顿总统把它接过去了,他为什么要接过去?当然第一,他看到这个地区的潜力,潜力很大,亚太地区,当时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说是19世纪是地中海世纪,沿着欧洲这些国家,地中海这些国家起来了;20世纪是大西洋世纪,美洲和欧洲起来了;21世纪是太平洋世纪,这是当时很流行的,现在讲得少了一点。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国家会起来,这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个说法很多。然后呢,克林顿看到这个潜力。另外一个原因,1989年美国对中国制裁,双方高级领导人没地方见面,美国它也不能来访问我,你也不能去。1992年1月30号,当时李鹏总理去出席安理会的首脑会议,跟布什总统,老布什,在哪儿见的?在安理会见的。安理会旁边找了一个会场,在联合国见面的。多边外交就能见了。当时克林顿要搞APEC,考虑之一,中国领导人没有办法见面,怎么办?搞一个APEC吧,真是这样。1993年11月份,当时我是在外交部新闻司工作,江泽民主席去,去了之后,当时一件重要的任务,就是江主席跟克林顿会见。双边碰到的难题,多边能解决。你再想一个道理,就是法国和德国,欧洲是世界上战争打得最多的地方。欧盟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它最早在二战后四、五年,战争结束之后,德国有远见的政治家都在考虑,你杀过来我杀过去,你要报仇我也报仇,这还有个头吗?打了多少年,法国、德国打了多少年?打了一千多年了。公元800年,当时查理曼大帝把欧洲这块地方大体上统一,查理曼大帝是公元814年去世的。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和孙子们就打起来了。一打,法德之间,当时德国也不叫德国,法国那个时候也不一定叫法国,反正是两大民族吧,他们统计打了200多仗,大仗打了23仗,平均50年打一仗,损失最大的是两次世界大战,损失最大,死人最多。所以这个事,领导人就想,怎么办?这样打下去不行的。双边,你说法德之间能解决吗?然后,欧洲有远见的政治家就提出来,这样吧,打仗需要钢铁,对吧?炼钢需要煤炭,钢铁、煤炭,我们搞联营,行不行?当时法德不再战。欧盟的目标,当时发展最初衷是两个目的:一个是和平,法德不再战;第二是繁荣,追求这两个目标。结果,1951年搞了煤钢联营,六个国家,主要是法国、德国,加上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个国家搞起来了,1951年搞起来,搞得很成功。1957年,说在这个基础上再扩大吧,搞一个叫经济共同体,再搞一个原子能共同体,我们后来叫欧共体,往前走,搞了货币联盟,搞了共同货币,搞了大市场,到今天发展了欧盟。
我们从1951年到现在,53年了,回头一看,它给人的启示是什么呢?双边解决不了,在多边里面解决了。上千年的仇恨在这里解决了,你说这是不是给人一个启示?这是一;第二,有人类社会就有战争,人类社会打了多少年战争,现在这个办法,你说法国、德国之间还能打仗吗?打不起来了。你想想看,这是不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创造、创举?这些东西,我觉得多边外交值得我们思考,多边外交有很大的余地。而2005年,由于有很多多边外交的场合,很多重大的活动,我们领导人都要去,我相信我们中国人有智慧,能够用好各种多边外交的场合,推动我们中国同世界的合作。同时,在合作过程当中,我们寻求的是共赢的局面。总而言之,我们希望这个世界更加太平一点,更加发展一点,全人类更加幸福一点,这也是中国外交追求的目标。
(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
(编辑:兰华?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