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道德与法律篇 “硫酸泼熊”引发的思考 -袁济喜

《道德与法律篇》“硫酸泼熊”引发的思考 -袁济喜

作者: 字数:8597 书籍:道德与法律篇

  主讲人简介:

  袁济喜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与文论。现任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新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人选,曾多次被学校推举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人选与教育部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奖”入围人选。现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通讯评委,国家社科基金中国文学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同行专家通信评委。

  主要著作:《兴:艺术生命的激活》、《和:审美理想之维》、《传统美育与当代人格》、《古代文论的人文追寻》等 。

  内容简介:

  人格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显示,是一个人行为的表现。当人格缺失时,这个人就会出现一些反常的现象,人格的扭曲最终影响社会整体的健康发展。一起“大学生硫酸泼熊事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德与智、知与行不能顾此失彼!一位轻生者跳楼前围观者不去劝阻反而起哄喝彩,善与恶、美与丑怎能麻木不仁?

  当今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与矛盾启发人们对于人格教育的思考。而缺乏包括美育在内的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就不会有健全的人格。加强传统美育,弘扬优良传统在当前具有现实的意义,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严峻的现实,生命的代价呼唤着人格的回归;悠久的文明,不朽的文化滋润心灵的沙漠。

  中华文化中的传统美育如何看待人格问题?

  中华传统美育的文化内涵体现在哪里?

  中国古人善用松、竹、梅、菊比喻人格,他们为何提倡人格提升与自然之美的融合?

  在追求优越物质生活的今天,我们如何塑造完整的人格修养?

  中国人民大学袁济喜教授从“硫酸泼熊事件” 引发的思考中,论述传统美育,点评当代人格。

  本期节目专家针对当代人格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现象评析切入,从传统美育的主要内容、传统美育的文化蕴涵、传统美育的表现形态、传统美育与当代人格的建设四方面入手,对传统美育做深入浅出的介绍,结合作品和典型事例的分析,使观众对传统美育的深厚文化内涵有全新的认识和感悟,以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内涵,陶冶情操,树立健全人格。

  2004年1月2日《百家讲坛》为您播出《“硫酸泼熊”引发的思考》,敬请关注。

  《“硫酸泼熊”引发的思考》 (全文)

  我们都知道人格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显示,当这个人他的人格出现某些偏缺的时候,它的行为也会随之出现一些反常的现象。那么人们一定还记得,去年北京有一所著名的大学的一位学子,他为了验证他所学专业知识,用硫酸向动物园的熊泼去,造成熊严重的灼伤,也引起了社会公愤,那么据说呢,这位学子后来表白,他是认为呢他这样做是有理由的,他是为了用泼熊的过程来验证他所学的化学知识,那么在我们今天看来,他的人格和他的精神世界是有一定的缺陷的,我们的教育如果只有科技教育,而没有人文教育,那他是不全面的。

  那么从更大的时代背景来看,当今的中国人,他在人格世界当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触目惊心的、一些反常的现象。那么现代化的中国给人们带来富裕的同时,也使一些人的精神世界出现真空现象,所以这个人格的无根现象,人格的缺陷,还有造成精神分裂的这种现象,在现实社会当中,比比皆是。

  一、美育的主要内容。

  那么我们在这里讲述的是传统美育与当代人格,那么顾名思义我们要对传统美育是什么?要做一个基本的解释。那么从一般的意义上来说,美育它是和德育、智育体育相提并论的一个教育的科目,蔡元培先生就谈到:“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最早的我们中国人对美育的解释是来自于蔡元培先生在1930年他主编的《教育大辞书》。但是进入到21世纪之后人们对于美育的理解,就比蔡先生要进一步,从人类学意义来说,美育涉及的教育层次更深,所涉及的人生境界更高,那么中华民族,它是一个有着悠久的美育传统的历史的民族。

  我们来看最早的孔子的“六艺之教”,就奠定了美育的基础,孔子的“六艺之教”他包括着德智体美四个方面。比如说“六艺之教”当中第一个是礼,它实际上是包含着礼仪道德,它是德育的内容;第二个是乐,就是音乐和舞蹈,那么这个就是有美育的内容;第三个就是书,所谓书就是书法,练习写字;第四个就是数,就是数学,书和数它包含着智育的内容;第五个项目就是射,射就是射箭;第六个就是御,它就是骑术骑马,所以射和御,它包含着军体的内容。所以我们可以从孔子的“六艺之教”可以看出,它包含着德智体美四方面的内容,而且孔子他最看重的是以诗歌为主导的美育。所以论语当中有一句话叫“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群,可以观,可以怨”。所以以诗、乐来教育人,培养完整的人格,是中国古代从孔子开始的一个悠久的传统。

  那么我们再从人格这个词谈起,今天我们谈的是传统美育和人格,那么人格这个词,在中国古代的辞典当中,它是没有的,现在我们经常谈的人格是从西方这个语词翻译过来的。那么人格的概念它是从拉丁文翻译过来的,在最早的西方的拉丁文当中呢,人格它就是指面具,就是脸上戴的面具。它跟我们中国人传统所说的人格、道德和品格它是不一样的。那么西方人为什么要把人格和面具相结合呢?在他们看来,人格就是一种表演的自我,是一种大庭广众面前的自我的呈现,那么中国人对这个人格的解释呢,最早的来源是从儒家的礼记有一篇叫《缁衣》,《礼记·缁衣》里边就谈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那么《礼记》说的这一段话就出现一个字叫“格”,这里的“格”也相等于中国的人格,中国最早的人格这个词是从《礼记·缁衣》当中得出来的。那么我们从这一段引文可以看出,儒家认为所谓“格”,就是一种坚定的道德追求和人格力量。有了这种内在的人格力量,那么他就“生则不能夺志”,就是孔子说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它是一种坚定的人生志向。然后他这个人死了之后,死而不朽,他可以扬名后世,使人们记住这个人。所以从这一段话可以看出,中国人的文化对人格的认同,他完全是从道德的层面,从修养的层面去认同它的。那么中西文化的这一点差别,就注定了中国人把人格的最高境界是锁定在审美的境界,它是超越的境界,它是一种无我的境界,所以正是在这一点上传统美育和人格它有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

  我们考察中国传统美育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离开了人格教育,中国传统美育也就失去了灵魂,我们也可以说整个中国文化它是围绕着人格建设、人生境界的探讨而展开的。

  二、传统美育的文化蕴涵。

  那么第二个方面,我们就谈一下中国传统美育的文化蕴涵。那么中国传统美育,它有着深厚的文化蕴涵,它不是简单的政教口号与道德教条,它的精髓在我看来就是将人生的理想与人格与审美教育相结合。比如说从孟子开始,他就一直思考:如何为人的道德信仰和人格境界找到一个行而上的根源。孟子说了一段著名的话,叫“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孟子把人格境界分成六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和第二个层面是一般的道德,比如说善就是与人为善,信就是诚信;但是孟子看来人格境界仅仅有这两个层面是远远不够的,所以第三个层面他就说“充实之谓美”,美是一种超越的层面,所谓充实之谓美,就是指道德充实他才是美的; 那么第四个层面它才是“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已经进入到了一种崇高的境界;然后在大之上还有圣,圣就是超凡入圣;然后最后一个层面是“圣而不可之之谓神”,神它就是一种偶像,它就是一种道德的无上的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美育就是注重人生和自然的统一,注重通过体验来实现人和自然的沟通。那么在《周易》当中呢,《周易》的《贲卦·彖传》当中有这么一段话:“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们现在言必称人文,但是人文的最早来源是出自何处?那么实际上它是最早从《周易》出来的。那么“刚柔交错天文也”,《周易》认为自然界是美的,所以叫刚柔交错天文,就是天上的日月星辰,它是刚柔交错;然后“人文以止人文”,在中国传统美育看来,能不能“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区别人类世界和动物世界的一个根本的标准,所以叫“文明以止”。传统的儒家对这个“止”它有很多解释,什么叫止呢?叫“止以其分”。也就是说,文明划分了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的区别。

  那么后来像中国的一些经典的美学理论著作,像《文心雕龙》,像《礼记》、《乐记》,像《沧浪诗话》,包括像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基本的思路很多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相关的。所以“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中国传统美育的一个文化蕴涵当中的最有价值的一个观念。大家都知道人文和人文关怀它最早是从欧洲的人文传统和宗教相关的,那么但是中华民族呢,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一个没有多少宗教情结的一个民族,从《周易》开始就确立了所谓的“乐天知命而不忧,生生之谓易”的这种人生价值观念。所以也有学者指出,中华文明是一种乐感文明,而西方文明是一种罪感文明,就是基督教认为人生来就是有原罪的。那么中华文明的这种乐感文明那么它是如何解释人的灵魂安顿,如何安顿人在痛苦当中的这种人格的整合呢?

  鲁迅先生也说过,中华民族实际上是一个多灾多难,它是一个历经战乱,历经苦难,但是能够维持住自己的心里平衡和人格的整合,那么这里的奥秘呢,在我看来,中华民族找到了一种可以用文艺的美育来净化灵魂,来整合人格的这么一个途径。那么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中国古典诗歌当中就谈到人生不幸的时候,他往往离不开这个诗歌和文学的自我安慰,那么近代著名的学者和作家林语堂,在他著名的一本书叫《中国人》这本书当中,他就提到了:诗歌实际上是一种宗教的作用,他就谈到了,“诗歌教会了中国人一种生活观念,通过谚语和诗卷深切的渗入生活,给予他们一种悲天悯人的意识,使他们对大自然寄予无限的深情,并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人生。诗歌通过对大自然的感情,医治了人们心灵的创痛,诗歌通过享受简朴生活的教育,为中国文明保持了圣洁的理想” 。这一段话,林语堂是以一个文人的眼光,看到了诗歌使中国人保持了圣洁的理想。那么他这段话实际上指出了,中国人实际上把诗歌散文和艺术作为一种宗教来信仰来实施的。 那么下面呢,比如林语堂进一步谈到,诗歌通过一些具体的途径,也就是美育的途径来熏陶人们安慰人们的心灵,使人格得到整合。他就说,“它时而诉诸于浪漫主义,使人们超然于这个辛勤劳作和单调无聊的世界之上,获得一种感情的升华,时而又诉诸于人们的悲伤屈从克制等感情,通过悲愁的艺术反照来净化人们的心灵”。林语堂在这里列举了诗歌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这种净化和安慰,然后下面一段他就以文人的笔触写到了诗歌是如何对人们生活产生影响的。比如他谈到,“他教会人们静听雨打芭蕉的声音,欣赏村舍炊烟缕缕升起,并依恋于山腰的晚霞融为一体的精神,它教人们对乡间小径上的朵朵雪白的百合花要亲切,要温柔,它使人们在杜鹃的啼唱中体会到思念游子之情,它教会人们用一种怜爱之心对待采茶女和采桑女,被幽禁被遗弃的恋人,那些儿子远在天涯海角服役的母亲”。那么最后林语堂就说到,他说:“假如没有诗歌生活习惯的诗和可见于文字的诗,中国人就无法幸存至今”。所以他认为,诗歌实际上是维持住了我们中国人的精神的平衡,使人格不至于分裂。

  那么就这一点上来说呢,中华文明当中这个美育意识和美育理论和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学艺术呢,它实际上有着如此深厚的,它这个文化的蕴涵它是上升到一种信仰的层面,和灵魂的关注。我们可以说,中华文明能够在五千年当中,不至于像其他国家的一些文明像玛雅文明,包括古埃及的巴比伦文明,都出现过断裂。中华文明能够五千年一以贯之,源远流长,和这种审美的传统和这种文学艺术的源远流长它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三、传统美育的表现形态。

  那么第三个方面呢,我们要谈一下传统美育的表现形态,那么中国传统美育呢它有一套完整的表现形态,我们想从两个方面来论述。

  第一个我们从自然美的表现形态来谈一下这个问题。那么中国传统美育非常重视自然之美对人格的培育。那么中国很多的文学艺术家酷爱自然,并且强调通过自然之美对人格的陶冶呢,来提升人格境界。那么从先秦时候的儒道两家开始,它就认为自然和人的感情是可以沟通的,比如像老子就提出过叫“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么儒家它也非常重视自然之美对人格的陶冶,它最早用的一个范畴就叫“比德”。所谓“比德”就是用自然界的事物来比喻人的道德境界,从而进一步唤起人们的人格境界的自我提升,比如《诗经》当中有一首诗就谈到“嵩高维岳,骏极于天”,那么这是用这种高耸的泰山来比喻君子的人格。所以孔子也有一句话叫“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那么这种比德说,成为中国传统美育当中对人格境界进行教育的一种常见的方式。比如说我们现在看三国时候刘桢的《赠从弟三首》, 那么其中这一首呢,他是用自然界的松树他来比喻君子的人格,勉励他的弟弟在战乱频繁的汉末三国时期保持一种坚定的人格。这首诗像“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特别是第三句和第四句,它继承了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的这种思想,勉励他的弟弟要学习松柏,越是风声凄惨,那么越是要挺立风中;所以最后的一联 “岂不罹霜雪,松柏有本性”,这里用 “松柏有本性”,实际上是一种“比德”之说,那么他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他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所以中国后来的古代的士大夫,他喜欢用松、竹、梅、菊来比喻人格,所以日本有一个美学家就谈到,如果说西方人他欣赏自然物当中的这种形式感,而中国人呢,他是欣赏这个自然之物当中道德象征的蕴含。

  那么中国传统美育这个实施的第二个途径,就是艺术之美。虽然中国传统的文学家和美育家认为自然之美有一种对人格的培养的魅力,但是他们认为呢,更深的层次它还要通过艺术之美。为什么呢?孔子说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艺术之美它是心灵的创造,反过头来它对人的心灵的穿透力,它对人格境界的陶冶,它和自然美相比呢,它是更深,所以就是中国传统美育呢,它把最高的一个范畴就称作为意境,那么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和中国古代艺术理论一个常用的概念,在现代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也经常引用。

  什么是意境呢?我觉得佛教当中有一句话说得《佛学大辞典》当中它有一句话说得比较言简意赅,叫“心之所游履攀援者,谓之境”。所谓 “心之所游履攀援者,谓之境”,也就是说,心灵攀登体验到的那个层次,它就叫做境,所以,这里所说的意境的核心它是一种体验的境界,它启发我们,意境一定要产生一种使人回味无穷,能够对人的人格产生一种感召力,和一种穿透力,南北朝著名的诗人庾信,他就写过一首诗,这首诗主要是写庾信被强留在北朝的时候,思念江南故乡的一种爱国主义的情怀。那么他就写到他在北朝的时候,叫“阳光万里道,不见一人归,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在这首诗当中他就婉转的抒发了自己被强留北朝的时候,他不敢公开的抒发内心的故国情思,它只能用“秋来南向飞”的大雁来表达自己魂牵梦萦的故国情思。所以杜甫有一句诗,叫“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所谓“意纵横”就是指庾信的诗文,晚年的时候老来弥辣,像庾信的这首诗他就表现出这个境界。

  那么不仅是中国传统的诗歌是这样,那么即使是中国古代的书法作品绘画作品它都追求一种淡远超脱使人感觉韵味无穷的意境,那么比如说像范宽的《雪境寒林图》,它所以成为一个经典的中国古代绘画的作品,那么它就表现出一种关中地区,就是终南山地区下了大雪之后,雪境寒林的一种萧条的气氛和那种境界,那么还有像元代倪瓒的《鱼庄秋霁图》,它也表现出一种,一个渔村秋天下了雨之后的这种淡远的意境。那么还有像中国古代的书法,像著名的王羲之的《兰亭序》,人就称王羲之的书法是“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那么这里的“飘若游云,矫若惊龙”实际上也是王羲之书法创造出一种内在的神韵。像东晋王洵的《伯远帖》,他也表现出潇洒自如的这种神韵。所以我们说中国传统的艺术的意境,它来源于人格的陶冶,反过头来又对人格的培育起了一个作用。

  四、传统美育与当代人格的建设

  最后一个问题,我们就谈一下美育与当代人格建设。中国人在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精神文明的失落,它表现为一个人格的空缺,那么在审美的文化领域和美育的教育当中,它就出现了很多反常的现象。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传统美育,对我们当代人格的塑造,可以从三方面起到一个启发和提升的作用。

  1、那么第一个是说美育和当代人生价值的启发。那么我在这里,我们可以看这么一段例子,1998年10月7日的《南方日报》它刊登了这么一个事情,它就谈到了“在成都这个地方,有的年轻的女性为了促销女性用品,它可以把这个模型模具放在脑袋上”。那么这种情况显然我认为是不美的。但是呢,促销的小姐她有她的想法,所以这段新闻就记载,一位穿旗袍的小姐撇撇嘴说:“心里不好受,但一天可挣几十元钱,就不管那么多了”。这一则报道它是非常典型地反映了中国人的人格境界,在目前商品经济的大潮下,在利益的驱动下,它是非常薄弱的。所以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以丑为美,在这方面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那么前不久媒体就停播了一则广告,洗衣粉的广告。那么它一开始就是用隐性的暗示,用“漂”了没有,你“泡”了没有,用这个“漂”和“泡”它来隐喻有些色情的一些举止。那么像这则广告它后来被停播了,因为很多社会上都有意见。那么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下,这个金钱的诱惑促使大众审美它对人格产生了一种扭曲。

  所以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美育提倡独立的人格,提倡艺术对人生价值的重新认定,像陶渊明他有首诗,就提出“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他把世俗社会比作为樊笼,是牢笼。他认为回归自然,在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当中,他的人格可以得到解放。那么像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念,至少我认为在目前,它是有它的价值的,是可以为我们所汲取的。

  作为人来说,他固然物质上的生活是需要的,但是我认为对一个完整的人来说,一个人的自尊自爱,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它同样是他生存的一个重要的层面。所以,包括在现实生活当中和历史上,有很多人甚至为了维护他的自尊,他不惜牺牲物质的利益,我们认为这种人格追求它同样是有价值的,所以这里边牵涉到一个价值观念判断。但是我们确实也认为,在现代的审美教育当中,如何协调这二者是非常难的,也是需要一个综合平衡。所以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美育它如何把“义”和“利”统一起来,来整合人格、提升人格,是非常重要的。

  2、第二点,传统美育对人格的提升,我认为表现出对人格境界的一种重新的认定。那么市场经济下人格境界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是什么样,它和美育的关系怎么样?这是我们人文社会科学和我们今天面临的一个困惑的问题。一方面我们认为市场经济和人格它并不矛盾,古代人就谈到“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矣”,我们认为市场经济下,完全把人格和市场经济和金钱对立起来呢,用审美和人格来排斥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比如说市场经济讲究商品交换利益互换,我认为这个也不全面,在市场经济下,没有经济实力有时候我们的人格也很难完全保持独立。所以,我们也不赞成那些古典的理想主义者,把人格和市场经济的一些法则绝然对立,用道德和义愤的态度来对待市场经济下人格的建设,这个我并不赞成。

  但是另一个问题,也不可避免的就说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和人格观念,它是以利益驱动为基础的,俗话说“无利不起早”,这就和审美的和美育的无功利的境界它是矛盾的。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认为,传统美育所提倡的超越功利的人格境界,它和市场经济下的人格境界,它至少可以起到一种互相平衡,起到一种抗体的作用。它和科技理性下的科技主义和人文主义,它是必须互相抗衡的,互相制约的,缺一不可。就像我们刚刚谈到的那位清华的学子,他的人格境界当中只有科技的人格境界,而没有人文的境界。那么这种人格他是有缺陷的,那么出现在他的人格境界当中的视野,如果发展下去那是非常可怕的。以后如果按他的逻辑可以用硫酸或者用别的东西,也可以把人作为实验品,既然熊可以试,人为什么不可以试。那么这就和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和人格精神它是矛盾的。

  所以在市场经济下,人格境界的整合在美育的表现当中,我认为,美育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目前市场经济这种人格境界追求,但是它至少可以起到一种抗衡,起到一种提升,起到一种超越。一个社会的文化它必须是互相组合,互相抗衡,它表现为一种和谐。所以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情况下,人格境界的提升,我认为,科技的和人文的它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它和我们中国传统美学所主张的超越世俗,它并不矛盾,那么这是第二点。

  3、 传统美育对我们当代人格境界的培养另一点呢,我认为是对人格境界当中个性意识的弘扬和恢复。那么健全的人格是以个性为基础的,健全的审美文化它是以个性作为它的前提的,但是我们目前面临的大众文化和大众文艺,从本质上来说,它和个性意识,我认为是矛盾的。所谓大众文化它是借助于高科技和电子传媒而涵盖社会的一种文化体系,那么它的制作,它是一种工业化的程式,它没有个性,现在我们讲包装,讲打造,所以也有人认为,西方大众文化和中国目前一些大众文化,实际上它是一个复印机,它把一些概念和一些理念加以复印。那么,在这种审美文化氛围当中,如何通过古典艺术的教育真正恢复大众他那种审美文化当中的个性意识?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我们的文学艺术和大众文化有一句时尚的口号叫“跟着感觉走”,我认为这个“跟着感觉走”,它是以牺牲个性为前提的。所以我们真正的美育不仅不牺牲个性,而且是以个性为前提。像孔子说:“兴观群怨”,这里的“兴”,是一种个体化的体验,所以我们要通过当代的审美教育,特别是通过古典艺术,通过一些高品位文学艺术的熏陶,使人们恢复内在的审美的感觉,那么梁启超就说过这么一段著名的话,他说:“爱美的本能,是我们人人都有的,但感觉器官不常用或不会用,久而久之麻木了,一个人麻木,那个人便成了没趣的人,一个民族麻木,那各民族就成了没有趣的民族,美术的功能,在把这种麻木状态恢复过来,令没趣变成有趣”。我想梁启超的这段话是语重心长的,对我们当代中国人也是有着警醒和提示的作用的。中华文明当中,传统美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是一个爱美的民族,中国五千年的文学艺术是在世界上它可以独树一帜的,是值得我们引以为豪的。我们也不可否定的看到这一点,我们当前的审美倾向和审美趣味,存在着很多低俗、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那么我们的文学艺术现在很多表现的境界都是很低下的。那么客观上来说,对国民精神的腐蚀造成了负面的作用,所以如果这么发展下去,也可能我们的人就变成了梁启超所说的没趣的人。

  如何把这种麻木状态恢复过来,如何把美育和我们现在的人格紧紧的整合在一起,真正建设成我们现代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先进文化?我觉得这个任务它是任重而道远的。那么不仅是中国,其实在世界的范围当中,全世界都面临着一种教育的改革,教育的以人为本。所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编著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当中,它就提出来了“未来的教育它必须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在这个整体当中,社会的一切部门都从结构上统一起来,这种教育将是普遍的和继续的,从个人的观点来说,这种教育将是完整的和赋予创造的,因而也是个别化的和自我指导的,这种教育既是保障专业活动,促进专业的动力,又是文化中的堡垒和推动力,这个教育运动是不可抗拒的和不可逆转的,这是我们时代的文化革命。”他把它提到了一种文化革命,他这里面提到了既是专业的创造的,同时它又是文化中的堡垒和推动力,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谈到的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打造两个轮子的作用。所以面对这个艰巨的教育的任务,我们传统美育和当代人格,它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那么它在将来的、未来的和中国的发展过程当中,它会时时引起我们的关注,时时对我们日常生活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