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臣们回忆起被太祖支配的恐惧,这可不是一句谬言。
要知道,在明初四大案朱元璋把臣子们杀得心惊肉跳,如惊弓之鸟,每天都担心自己的脑袋不保,甚至有人戏言,如果朱元璋把玉带系在肚皮下面,那他已经磨刀赫赫准备杀人;如果玉带在肚皮上面,表示他今天心情不错。当然了,不排除他闲着蛋疼,杀臣子玩一玩,反正臣子们的屁股都不干净。
臣子杀多了,没人理政怎么办?不怕,那就以犯人的身份理政。于是就会出现诡异的一幕:凡人们戴着镣铐跪在公堂上,抬头一看,哎哟喂,审判自己的官老爷竟然也带着镣铐。
在这种恐惧支配下,臣子们每天上朝,都要在家门口举行仪式,像妻儿们交代清楚家庭状况和自己的后事,然后在妻儿的哭泣声中,慷慨诀别。如果散朝后,自己安全回家,就会庆祝一番。至于散朝后没有回来的人,反正追悼会在上朝前已经开了,后事也交代了,也就没啥遗憾了。
要明末高高在上的臣子们回到明初高压政治环境下,他们肯定是不情愿的,甚至是惶恐的。
虽然说子不语怪力乱神,但面前的崇祯做出的种种怪异举动,宛若天神。你见过凡人能够刀枪不入于千军万马取闯贼项上人头吗?你见过凡人空手一招就能披甲带兵吗?你见过凡人能够凭空变出一个大活人?
没有!统统没有!
这完全违背常识的现象让臣子们战战兢兢。
莫非真的是太祖显灵?天佑大明?
话说这么说,明末的臣子们还是有一种侥幸的心态,又或者称之为投机心态。
姑且接受这一切不合理的现象,姑且接受这凭空出现大活人是三国时期擅长内政的诸葛孔明,但他只是一个人,想要取代我们所有人,这是不可能的。换言之,皇上,您不敢杀我们,您需要我们。尤其是在你个人勇武可以抵千军万马时,更需要我们文官集团为您理政。
看着心怀鬼胎的臣子们,冯昊冷哼。
有能力有抱负的臣子基本上都死得差不多了,剩下还活着的臣子全是墙头草。
作死的东林党,作死的文官集团。
就是你们不断作死,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才让满清奴役了整个汉族,阻碍社会发展,闭关锁国,使中国在200余年里丧失与世界争霸的动力和优势,把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开放发到的中国摧残为腐朽、封建、猥琐的丑恶鞭子形象,将“奴性”深入骨髓,哪怕满清灭亡了,辫子剪了、少部分人站起来了,但大部分人依旧跪着,心中的辫子依旧飘来飘去……
如果我有能力改变这段历史,让这个位面的中国不再重蹈覆辙、受尽屈辱,哪怕耗尽驾照积分,我也愿意。
因为,这值得!
“再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若捐出七成家产,朕便饶你们一命。若抗旨不捐,当墙头草,那别怪朕心狠手辣。你们只有一柱香的时间考虑!”
冯昊发出最后通牒。
然而半柱香后,依旧没人表态。
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不要以为,朕没了你们,大明就没法运作!”
冯昊大袖一挥。
拉出商城界面。
点开三国标签页。
虽然限于明星等级不足,无法兑换三国名将,但可以兑换出普通人,比如说官吏。
“滴滴,老司机消耗500点驾照分数兑换10000名普通官吏。请问是否兑换?”
是!
冯昊毫不犹豫。
即使普通官吏,也比朝堂上这些“衣冠禽兽”要好用得多。
只要有诸葛亮在,冯昊只需要能够严格执行法令的官吏!
看着皇极殿外突然出现的一万名官吏,护卫们慌了,臣子们更是目瞪口呆。
得到指示的王承恩连忙朗声道:“太祖显灵,赐大明一万名能官巧吏!”
护卫们听了后,立刻回归原位,但还是保持警惕。
但对于大殿内的臣子而言,这无异于晴天霹雳。
有了这一万名官吏,他们毫无用途!
终于,有人坚持不住了,出列臣服:“臣有罪,臣愿意捐七成家产。”
有第一个人自然有第二个人。
捐了,还有三成家产,只要大明不灭,他们还有一线生机。不捐,以“崇祯”现在的性子,他们的性命立刻不保。
服软吧。
看着墙头草般认输的大臣们,冯昊的眼底闪过一丝鄙夷。
真以为捐了钱我就会让你们继续当官吗?
那些钱只是你们的卖命钱!
想要继续当官作威作福,那先要问问人民答不答应。
消耗1点驾照分数把明末情况灌顶给诸葛亮,又消耗5点驾照分数给他灌顶最先进政务理论,冯昊便把内政的相关事宜交给诸葛亮,由他接管一万名官吏主导内政。
然后,冯昊又消耗两张卡牌,唤出高顺和华佗。
论个人勇武,高顺恐怕连二流武将都不是,但论练兵能力,他当之无愧位列前茅。其麾下陷阵营,冲锋陷阵,无往不利!
“高顺!”
“臣在!”
“朕命你从十余万大顺军中挑选精锐,训练出一万名精锐之士!”
“臣遵旨!”
冯昊又看向华佗:“顺天府正遭鼠疫毒害,朕命你隔离鼠疫,做好防控善后工作。”
“臣遵旨!”
看着诸葛亮、华佗、高顺三人,冯昊又觉得不妥当。
使用撒豆成兵,唤出黄巾力士,照顾三人安危。
又消耗100点驾照分数,召出1000名虎豹骑供高顺驱使,以震宵小。再消耗50点驾照分数,召出1000名医官供华佗驱使,以整治卫生。
做完这一切,冯昊离开皇极殿。
由诸葛亮总理大明一切内政,冯昊非常放心,他需要整理思绪,在灭绝满清之前,要先教育一下守着山海关的吴三桂。
相比于早就投降满清的耿精忠、尚可喜等贰臣汉奸,吴三桂一直坚持到崇祯自杀后在大顺军和满清的威胁下选择投降满清。
从这点上看,吴三桂还是有药可救。
但他千不该万不该做的事情就是放清军入关,这种行为和把东三省交给日寇的某人如出一辙的令人憎恶!
“王承恩,吴襄何在?”
“回皇上,吴襄被关在天牢。”
“把他带上来,朕要他陪朕去一趟山海关,见一见他的儿子吴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