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031章 墨家巨子
龙锋驾驭着战马风驰电掣的奔腾,一边高声朗诵庄子的《逍遥游》一边尽情的抒发自己的情感,忽然之间,龙锋的心头产生了一种奇神圣的使命感------那就是要在自己手上,结束这战乱纷争的时代,早日完成华夏统一的千秋大业,既然上天如此安排自己穿越轮回,不正应验了那句俗语:天降大任于斯人么!……
一念至此,龙锋的身躯竟然随着战马行进的速度似乎轻快的要飞了起来,不知不觉中,已经将一众侍卫远远的抛在了后面,就在这酣畅淋漓的奔跑之中,他任凭清风吹拂着自己的面庞,一边仰天大笑,一边催促着战马“快!快!再快些!”急驰的马蹄声以及龙锋的吼叫声,将官道两旁的树林的宿鸟,惊得四散飞起。
在速度中宣泄自己心中激情的龙锋,忽然之间觉得耳边有个苍老的声音响起:“天意啊!天意!……
龙锋一勒缰绳,战马恢律律的一声长鸣,他警觉的喝问道:“谁?谁在说话!”战马立定之后,龙锋寻声望去,看见青葱翠绿的树丛边缘,赫然伫立着一个黑色的身影,定睛一看,此人黑袍竹冠,白发胜雪,一身装扮黑白分明,浑身上下清澈得直如天人一般。
“原来是位老前辈,在下有礼了!”龙锋在马上一拱手,一边心想,这个老者好精神啊,不知道又是何方神圣?
“得遇雄主。老夫不胜荣幸!”明明迎面而立,彼此相距不过十几步之遥,但这苍老的声音却是显得那般旷远。
“雄主?你说我么?”龙锋觉得这老者有些神秘,竟然一眼就将自己身份瞧破,不觉低头自己打量了一番,黄金软甲,金丝斗篷这绝不是一般普通地将军能够拥有。想通之后,禁不住仰天大笑:“哈!哈!前辈好眼力!”
“老夫略通易理。雄主可否愿占得一卦?”
“易书不正是文王所书,太公姜尚所注的么?”
“然也!”
“呵呵,姜太公自己尚且不信,又何以教人?”龙锋呵呵一笑,接着又道:“况且天道无常,前辈好意在下心领,但我不信那些虚妄之说。”
黑衣老者闻言微微一笑。说道:“武王伐纣,太公踩龟甲而止卜。非不信也,乃是胸有成算。雄主不信,可见亦是成算在胸。如此,到是老夫多此一举了,虽说世间有天道无常,人定胜天之说,然天道、人道。天心、人心之具体所指,还望雄主多思!”
龙锋一听,顿时肃然起敬,翻身下马,拱手说道:“巴虎愿受教!”
“雄主龙骧虎步,九五之数。不似凡人气象。如今一见,便觉得已无物可教,如定要追问,唯‘天道、人心,兼爱、尚同’八个字字而已,老夫遍游天下,如今终遇雄主,平生之愿已了,今后当退隐山野,得几贤才而育之。不亦乐乎!哈!哈!哈!……”黑衣老者竟是悠然而去。瞬间便不见身影,但他那苍老豪迈的声音却还是旷野里回响。
急切间。龙锋大声的向旷野中喊道:“前辈高姓大名?”
“无名无姓,老墨子是也……”身音已经显得异常遥远,但还是清晰的传到了龙锋的耳中。
尽管老墨子的话,充满了令人鼓舞地玄机,但龙锋还是很快就将它抛在了脑后,他觉得可惜的是,自己竟然没有机会多向他请教一些机关技巧之类地技艺。墨家一直是个神秘的学派的,这派的许多的书籍著作都未能流传下来,在历史的长河中淹没了,流下来的只有那么几句话: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再就是许多关于他们能制作诸多精巧机关地传说,流传最广的就是,他曾制成‘木鸢‘,据说三天三夜飞在天空没有掉下来。简直就是飞机的始祖,要是能和这个老墨子多探讨一些,说不定就能弄出古老的飞机。
老墨子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一般的人物,,就这么失之交臂了,就此一别,很可能是相会无期了,想到这里,龙锋不禁默然怅惘!……
老到这个世界,这么些年,通过与诸多士子的交谈,龙锋对于这个时期的学派思想有了相当的认识。对于“天道,人心”,龙锋最赞赏两个人地话。一个是稷下名士荀况,他说:“天行有常,不为桀存,不为纣亡。”一个是孟老夫子,他说:“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民心即天心。”
说到底,天为何物?就是天下人心。顺应人心做事,就是天下大道。行天下大道,自当以大道为本,男子汉大丈夫有所不为,有所必为,何言吉凶?若天下人皆以吉凶决事决命,何来慷慨成仁舍生取义?既然上天给了这样的一个机会,我龙锋定然要叱咤风云,结束这种战乱纷争的天下格局,六年多来,他反复思虑的就是这个问题,但一直都被心里的那几句话给压抑着,潜龙在渊,蓄势待发,但何时才是这个爆发的时机呢?
这次上柱之行,白起地一番话,让龙锋觉得时机应该到了。但是万一北伐失败,这个后果就太可怕了,可以说这六年的努力就白费了,那些归附的部落民众都会离去,秦、楚自然会大举反攻倒算,自己又可能将要带领巴国的民众钻山林打游击了……想到这里,龙锋不禁打了个寒颤。
就在他沉吟思忖间,侍卫们大队人马已经随后赶了上来,龙锋也暂时停止了想这些头疼的问题,带着他们一起,马不停蹄的赶回江州。
*********
龙锋第一次遇到了令他难以决断的局面。
白起的论战,提出了对楚国作战的可行性,无论是局部战争,还是深入楚地,直插郢都,实行大穿插的斩首行动,作灭国地全面战争。白起地两套方案听起来都是那么的诱人,如果真地可行,那么自己将在一年内攻取楚国全境,三年内吞灭吴越之地,五年后便可以大出天下,逐鹿中原,十年内廓清四海!
就龙锋本心而论,非常的赞赏白起的大气魄、大手笔。果真如此,他也是成就千秋大业的一代英主了。可是仔细揣摩之后,龙锋便极力的压抑住自己内心的冲动,总觉得有些虚处。毕竟,龙锋对自己的巴国还是了解的,若是全面战争,巴国这些年虽然经过改革之后国力大长,但与扫灭六国所应当拥有的实力,应该还有一些距离,毕竟这是个冷兵器时代,杀敌三千自损八百,眼下自己手中这十几万兵士,经过了几年的训练,虽说是兵强马壮,但这些毕竟都属于那种短时间不可再生资源,没有必胜的把握,龙锋决不愿意轻动。
基于这一判断,龙锋便暂时没了立即奋起与楚国一战的想法。
然而,白起之言实在是太诱人了,作为一个发迹于行伍之中的猛将,曾追随司马错与中原诸侯多次交手的人,龙锋相信他绝非轻言冒进之辈,他能提出如此方略,自当有他的道理。莫非是自己低估了自己巴**队力量?或者是中原诸侯的军队确实是不堪一击,而自己偏居西南一隅却闭锁不知?反复思忖,龙锋都不能作出最后的决断。为此,他痛苦异常。
经过几天反复考虑,最后,龙锋想到了一个办法:将白起的论战方略分抄三份,用快马分送给田双、巫山和覃毅,叫他们对白起的论断作出评议,以供自己决策。
龙锋之所以不召开朝会公开议决,是因为将如此重大国策骤然交给朝会众议,定然会引起纷纷扬扬的议论,对楚开战,原本就是巴国氏族的多年梦想,消息传开,不但是江州上下群情沸腾,就是巴国朝野也一定是民情激奋。若是传到楚国反而打草惊蛇了。万一此策可行,便是让楚国有备无患,岂不是错失了一次机会。
再则,朝会之上,这些氏族长老,原本就都是尚武冲动之人,众人聚集到一起,群情激奋,很容易只想着报酬雪耻,而不顾自身的厉害关联。单独上书,则上书者必要有深彻思索,且可免去当面相争的诸多顾忌,利害剖陈必然彻底;再则,田双、巫山与覃毅都是自己信得过的肱股大臣,观察事务的能力也在众长老之上,看问题都是高瞻远瞩,不会是只顾眼前。
想定之后,龙锋便吩咐下去,不多时,三名劲装信使骑着快马,如同流星一般的飞出江州。
信使走后的这几日,龙锋忐忑不安。这件事的关系实在是太重大了,关系到他毕生功业能否登峰造极,实在令他不能等闲视之。虽然他表面上一如既往的沉静稳健,但贴身侍女们却从他进食减少、寝枕梦呓、书房长踱中觉察到了大王内心的焦躁不安。于是,一个个谨小慎微,轻言轻语,不敢弄出些微声响,偌大宫廷竟沉寂得如同深山幽谷一般。
焦急的等待中,龙锋隐隐约约的希望自己原先的判断有错,希望看到田双、巫山、覃毅三个人异口同声的赞同白起的宏大方略。那么,自己便能放手一搏,拉开这个统一华夏宏伟战略的伟大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