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九十二章将朝鲜拦腰斩断(第二更)
“这没问题,但是在歼灭了这二十万人之后,我们如何进攻那些朝鲜城市。这个国家到处都是山地,炮兵不队行进速度会非常的慢啊!”
熊五斤对朝鲜的地形是头疼,轻兵快行是没问题。但是没有后勤的保证,台湾步兵的攻击力可能还赶不上后金大军。
“慢一些又有什么关系!等其他方向的战事稳定了之后,就会抽调兵力过来的,我们只需稳扎稳打就可以了。而且我们第一舰队将会全面封锁朝鲜通往海外的航线,朝鲜小朝廷上下根本没得逃。”郭勇毫不在意的说道。
“司令,我想是不是可以这样,我们可以将几个师的侦查连集合在一起,通过海军快速的投放到汉城,直接控制朝鲜王室,如此一来,我们进入朝鲜的速度应该会更快一些。”提到海军,熊五斤的双眼一亮,立即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
听到熊五斤这么说,郭勇立即趴在地图上仔细的量测着距离,发现汉城距离海边非常的近,登陆之后急行军的话,只需一天时间便能够抵达汉城。
这样的话,似乎可以发动第二个类似于攻击安南时,所采用的首先端掉对方高层,使得对方失去统一部署的作战方式。
“熊五斤,看你平时一副五大三粗的样子,关键时候还真能说到点子上。不过,我们不会仅仅排除几千人的侦查连,我想我们可以上报督军大人,让大人利用海军将数万大军一次性的投放到仁川。
如此一来,我们不仅可以实现快速控制汉城的计划,而且还可以将整个朝鲜拦腰截断,切断朝鲜南北两个方向的各支军队的联络,将他们各个击破。”郭勇兴奋的提出了一个新的战术计划。
“可是这样的话,海军那边就需要延迟进攻朝鲜沿海的城市,特别是汉城附近的城市了。”熊五斤自然知道这样做的好处,但是这样一来,很多以前的布置就要推到重来了。
“海军可以攻击南部沿海的城市,甚至可以派遣海军占据一部分城市,将朝鲜的一部分兵力吸引到南方,使朝鲜出现两头兵力集中,而中部虚弱的哑铃状的局面。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将在南北两个方向集中的兵力在短时间内将其歼灭,以防止他们分散到各地而为以后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郭勇是越说越兴奋。在此之前,他还在为怎么对朝鲜这个山区面积占国土的80的国家感到伤脑筋了,熊五斤的一句话,就让他有一种拨开云雾见太阳的感觉。
他在第一时间,将这个想法上报了了萧明干。萧明干自然很快的给予了肯定的答复,并命令海军在对朝鲜的战争期间,暂时归属郭勇调派。
消灭朝鲜的那二十万大军真的不怎么出彩,同消灭蒙古人比起来,根本就不再一个档次。
六万大军首先出现在进攻盖州的朝鲜大军的身后,然后的事情就简单了。联合护卫军的战士们只需要摆出攻击阵型,便可以将冲上来的朝鲜大军变成一具具尸体,随后又像是撵鸭子一样,将崩溃的朝鲜军队向着铁州方向驱赶着。
到了铁州,同样的场景,同样的杀戮,所不同的是,这次有第十一野战师这个特别的野战师的配合,这些朝鲜人再也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可以再逃了。
因为第十一野战师因为是原义勇军转变过来的,所以不同于其他野战师的,他们还保留着近三千的骑兵。这是一时之间改变不了,只能暂时性的保留这种步骑混合的师级单位。
不过也好,这样一来,在朝鲜战场之上,似乎还蛮适合的。既保留了一定的激动能力,又不像大规模的骑兵,需要在广阔的平原地带才能施展开来。所以说,不分具体情况的强调专业化,有时候并不一定就能取得好的效果。
最终,二十万朝鲜大军,别歼灭十一万多,八万多人投降。而这八万多的投降的朝鲜人,便成为了其后一段时间,辽东大地上的筑路兵团。
至此,来势汹汹的七十多万四方大军就这样在短短的六天内,被消灭了近三十万,另外的三十多万明军一直被困在大凌河堡固守。只有四万多的后金大军见机得早,逃了回去。
这还是在萧明干将战略的重心放在朝鲜这边,他们才有这个机会,不然一样得留下来。
局势在短时间内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将各方给吓得半死。大明紧急调动正在陕西围困农民起义军的洪承畴大军,并再次从各省调集了十数万大军进驻山海关。
朝鲜在接到前线二十万大军被灭,台湾六万大军正在缓慢的向南推进的消息之后,立即慌了。虽然还没接到其他几路的消息,但不管怎样,朝鲜这次是有大难了。
朝堂之上,立即有很多原先反对参战的人站出来对那些主战的大臣进行弹劾,而朝鲜国王李倧这才想起来,自己上位还是有台湾人的帮忙呢。
他紧急寻找当初帮助他的那些人,但这个时候他才发现,那些人已经从朝鲜彻底的消失了。
慌了神的他立即同他的大臣们商议是否派人去沈阳,向萧明干求降,甚至是承认台湾的宗主国地位也在所不惜。
可是,这一提议一经提出来,就遭到了绝大多数大臣的反对,他们还没意识到局势到底到了什么地步,还寄希望于大明后金和蒙古那边能够传来好消息呢。
当然受到影响最大的是蒙古人,十二万大军死在了沈阳城外,对于拥有三四十万控弦之士的蒙古人来说,或许并不算是毁灭性的灾难。
但是包括林丹汗在内的几乎所有的蒙古高层在沈阳城外集体战死,这样的事情就是最为恐怖的灾难了。
谁来当大汗,谁来当小汗,谁又能当台吉。黄教开始了对红教的反攻,被林丹汗压制的部族开始了反抗。总之,在那一千多人逃回蒙古之后,整个蒙古就彻底的热闹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