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比拉诺终究是落入田中的圈套了,他心甘情愿地当起了老师,当然,他也带了点私货,一有时间就劝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们信天主教。
在信仰方面,远东王国的法律非常宽松,只要不是强迫利诱别人信教,就是合法的,所以斯比拉诺第一次觉得简直是到了自由的天堂,这种宽松的环境,是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没有的。
不过,因为斯比拉诺终生都没有离开过虾夷岛,造成他发起的天主教会与欧州教庭脱节,他死后,自然就是一个独立的教会,后人并不承认欧州的教皇,称自己的天主教是一个本土教派,这一点是斯比拉诺所没有预料到的。
……
“汝成,派人把这个炮模装上,先试着造一根炮管试试。”
杨文礼带着两个护卫抬着一根炮管挤压模具对王汝成吩咐道。
王汝成习惯性的拿卡尺量了内外模具之间的尺寸,惊讶的说道:“陛下,这个炮管模具怎么这幺小?口径只有70毫米了,这和我们的60迫击炮威力差距不大了,是不是有点重合了?”
“朕也想大炮管呀!但是道路太差,我们造出威力巨大的大炮,首先我们自己的炮兵就受不了,我们要考虑到实际使用环境,这是野战炮,而不是守城大炮,首先得考虑便利性,其次才是性能。
另外,这是榴弹炮,炮弹威力、射击精度、最远射程都是迫击炮所不能比拟的。
你就放心吧!在百年之内,这款小巧的野战炮都是够用了。”
“哦!是这样啊!”王汝成若有所思的点头认同道。
杨文礼设计的轻型野战炮,吸取了二战时期日本九二式步兵炮的部分优秀思想,七十毫米的口径就是切合此时古代的道路环境。
当然,因为两者的技术水平不同,所设计的野战炮也有很大的不同,除了口径相同,其它没有任何相似的地方。
如今的远东王国,其工业技术制造水平,特别是设计水准,基本上达到了21世纪的水平,没办法,有了杨文礼这个开了挂的人,其精密工艺水平是和现代不相伯仲的。
设计水准则是因为他是一伪军迷,对大炮的构造原理,后世的大炮理念,发展历程,是一门清,这是二战时期的日本军工设计师所远远不及的,其差距有无法逾越的鸿沟。
首先他设计的这门大炮,就不是上刺刀的大炮,而是远远的吊打敌人的家伙。
所以炮管会适当的加长,不再是九二式步兵炮那么短小无力,像是一门大号一点的高射炮。
要做到这点,炮管钢的材料就不简单,完全是现代的技术,首先就是电炉炼钢,电渣重熔,再加上锑、钨、锰、钒等稀有金属的助力,他所炼出来的炮管钢,是最优质的合金钢。
另外他设计的挤压成形连续锻打一次成形工艺,这是后世21世纪才有的技术,对炮管的性能有了显著加成。
还有他不是采用日本九二式步兵炮那种原始的机械式缓冲技术,而是采用空气弹簧技术炮管短行程技术,原理很简单,而且缓冲效果好,炮管回位快,唯一的难度是套筒材料要求高,工艺精密要求高。
但是有了这种空气弹簧技术,大炮的重量会大大的减轻,构造简洁,不再是一个方形槽上架一根炮管的形状,而就是炮管直接套在炮弹室上,简洁得过份。
另外因为设计的射程有五公里以上的最远射程,所以也没有那土得掉渣的炮盾。
当然,他也保留了高低机,左右方向机,以及水平大角度发射靠调整炮锄的方法,因为大炮很轻,一个人就可以轻松摆动。
炮架完全就是现代小车后桥的样式,两个轮毂也是现代汽车的钢轮毂样式,而且是像吉利QQ的轮毂那幺小巧。大炮的后坐力,主要是炮锄承受,轮毂小一点没有问题。
这么一来,最后设计出来的大炮就是一个四不象怪物,轻巧的过份,只有区区150公斤的重量,炮高只有区区不到四十公分,像一挺重机枪更胜过像大炮。
又射程超远,初速大,精度高,又有那么一点高射炮的感觉。
最主要的是炮速快,和迫击炮有得一拼,完全不是一般大炮的水准。
大炮的难点主要就是炮管和缓冲机构,其次就要数炮弹了。
炮弹是一个大难题,但减决了炮弹的问题,后续的子弹的问题就跟着解决了,因为两者都是被铜工艺,铜质底火,只不过炮弹多了一道踫撞引信工艺。
不过踫撞引信工艺,杨文礼研究迫击炮弹的时候,早就解决了,所以实质上两者是一个问题。
为什么说后世许多国家都造不出一颗子弹?大家想想,你怎么把薄薄的紫铜板冲压成那么尖尖的形状?紫铜那么软,是怎么冲压都会破洞,造成冲压失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军工科学家可费了脑筋,用了一整套复杂的工艺去解决这个问题,光冲压就有好几十道工序。
正因为这么难,所以许多国家都只能造圆头弹,而造不出尖头弹。
其实后世许多军工技术都解密了,子弹的制造工艺,就被一丝不漏的搬上了电视,它其实是分级冲压,前几级的冲压头都是圆的,而不是尖的,只有最后那个尖才是烧红之后才用尖冲压头冲压而成,几乎可以说是挤压模铸了,只不过这个尖非常小,并不影响子弹头的可塑型性能。
说起来好像很简单,其实非常复杂,要知道子弹制造,可是全自动的,仅刚才说的分级冲压就有一套复杂的设备。
杨文礼想改进办法,不去照搬别人的经验,既然最后冲压弹尖的时候,几乎是挤压模铸,那何不直接就一道挤压模铸工艺解决问题呢?
当然没那么简单,热铸工艺的缺点就是造成材料太脆,所以必须有退火程序。光这道退火工艺就不简单,后世还是许多顶级大公司的独家技艺。
可杨文礼是开了挂的,他能用神识观查退火时材料的结晶变化,极其细微的原子级的变化,这个哪怕是21世纪都没有高科技设备能做到。
到底该退火多久?多高温度才是最好的?他只试一次就完全知道了,而别人要经过不知多少次试验,才能得出这个经验,所以杨文礼当然是选择一次热铸成型工艺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