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清朝那些事儿 第10章

《清朝那些事儿》第10章

作者:朱景晖 字数:3003 书籍:清朝那些事儿

  康熙听得津津有味,一时兴起,便挥笔给店家写了“宫门献鱼”四个字,落款为“玄烨”。不久,江浙总督路过这里,见店门上挂着“宫门献鱼”署名“玄烨”的牌匾,大吃一惊,经了解原委,果真是当今天子所赐。自此,消息传开以后,“宫门献鱼”自然成为了一道名菜。

  马雄镇满门英烈

  1677年秋天,三藩之乱已近尾声。叛乱的三藩内部同盟发生了分裂。先是耿精忠投降,重新归顺清朝,孙延龄看到耿[文学库·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精忠得到了宽恕,他也动摇了。吴三桂得到消息之后,派他的孙子吴世琮谎称取道广西去进攻广东的安亲王岳乐。等孙延龄到桂林城外迎接吴世琮的时候,吴命人把他当场拿下斩首,于是广西就被吴世琮以吴三桂的名义接管了。

  吴世琮接管桂林以后,发现广西巡抚马雄镇与他的幕僚、家奴以及两个儿子等十二个人一直被孙延龄关押在大牢中,这是孙为了将来万一需要投降时用来讨价还价的资本。吴世琮没有这种打算,但是他一想到马雄镇是辽阳世家的后裔,如果他肯投降,以辽阳世家在汉人中巨大的影响力,势必会影响一大批人,这会对他们非常有利。

  十一月六日,吴世琮精心安排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有他的一些亲信重臣作陪,请马雄镇父子三人赴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吴世琮说明了本意,恭恭敬敬地劝说马巡抚加入他们的事业,并许以高官厚禄。谁知,马雄镇当即拍案而起,厉声叫骂起来:“吴三桂算个什么东西!先叛明室二君,现在又叛大清;贪图富贵,高攀皇亲,而对君王的忠诚却不如对一个妓女陈圆圆!不知他死了之后有何颜面见列祖列宗?!”吴世琮当众受到如此的侮辱,不由得恼羞成怒。他撕下和善的假面具,把马雄镇及其儿子一并关在一间铁匠铺内,威逼他投降,可马雄镇依然破口大骂吴三桂。气急败坏的吴世琮一把拽过两个年幼的孩子,拎起钢刀说:“你如果再不降,我就先杀了你这两个儿子!”马雄镇泪流满面地转过身去,却是直直地站着依然不停地大骂吴三桂为反贼、土匪——他怎么会玷污自己和家族的荣誉让世人唾骂呢?可他又怎么忍心亲眼看着自己的两个孩子惨遭杀戮?吴世琮的钢刀挥下,两颗血淋淋的人头抛到了马雄镇的脚下。马雄镇全身战栗,俯身抱起两个孩子的头颅,突然向吴世琮冲去。吴的随从们举刀便刺。马雄镇向后退去,向着皇帝的方向行礼、祈祷,一遍又一遍,直到被乱刀砍死,终年44岁。吴世琮又提他的随从奴仆,也是各个大骂不止,宁死不降,遂被全部杀害,无一幸免。

  铁匠铺中十二人赴死的消息传到在桂林别的监狱关押的马氏其他成员那里之后,这些人蓦地想起马氏族谱中记载的1621年悲壮的一天。那已经是将近六十年的事了。当时,马家的妇女四十二名,包括家眷和女仆人,在听到一家之主马与进被后金俘获的消息之后,在辽阳集体自杀。而今,马雄镇的妻子李氏又目睹了同样的场面。首先是儿媳董夫人悬梁自尽,没想到绳子断了,跌下来摔破了脸,但她又重新站起来,系好绳索自缢而死。随后,儿子马世济的妾苗氏、马雄镇两个未成年的幼女二姐儿和五姐儿、马雄镇的两个妾顾氏和刘氏,一个接一个地自杀而死。每当一个人死后,李夫人便把尸首取下来,为其穿好葬衣,用被子盖上。然后她又目睹了十八个女仆自杀。自杀从当天夜里一直到第二天清晨一直在进行。其他人死后,李氏面朝北方,行九叩礼,最后也悬梁自尽。

  范承谟忠君赴死

  1674年,福建总督范承谟和他的家人、部属被耿精忠关进大牢。在牢房里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他都要恭恭敬敬地戴上皇帝赐给他的帽子,穿上他最后一次见母亲时所穿的长袍,向北跪拜,以示其对君主、父母的思念与忠诚。在牢里他还写道:“既然出来为帝王分忧,父母之身也就是吾皇之身。皇帝忧虑,对臣子来说就是一种耻辱,如果皇帝受辱,那么臣子就应该以死相报。”

  到1676年9月,杰书攻克衢州,耿精忠意识到自己的日子已经不多了,10月22日,耿下令处死范承谟以及他的随从人员。范承谟为之准备了七百多个日夜的最后时刻终于来到了,一如平时他在狱中朝拜皇帝一样。他穿戴好自己那身神圣的衣冠,平静庄严地走向刑场。

  刑场上,一个刽子手故意轻辱他,把他头上那御赐的帽子掀下来扔到了地上。范承谟勃然大怒,他举起戴着枷锁的双手,疯狂地卡住这个狂妄之徒的喉咙,若不是旁边的士兵相救,那个刽子手可能就被他掐死了。被惊呆了的刽子手吓得站到一边去了,范承谟从地上捡起帽子,认认真真地戴好,整理整理衣服,面北而跪,行完三拜九叩之礼后,挺身受死。同一天被杀害的还有他的全部部属、随从,共计五十三人。

  应予提及的是,耿精忠手下一个出身蒙古、名字叫做嘛尼的打手,受范承谟的勇气与精神的感动,竟要求与范承谟同死。耿精忠气急败坏,将他以磔刑处死。刑中,嘛尼大叫:“我宁愿与忠良一同死去,也不愿和你这叛臣贼子一起苟活!”

  江南人的“于青菜”

  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清山西永宁州(分离石县)人。清顺治十八年(1661)出仕做官,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被当时的清廷誉为“天下廉吏第一”。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聊斋》的《于中丞》一节中,就曾叙述有关他的故事。

  于成龙少有大志,自幼过着耕读生活,受到较正规的儒家教育。后来虽然于成龙的官阶越升越高,但生活却更加艰苦。为扼制统治阶级的奢侈腐化,他带头实践俭朴的生活作风。去直隶,他把米糠和米一起熬成粥,和仆从一起食用。在江南的时候,一天吃一盆粗粮,就着青菜喝几碗粥,终年不知肉味。江南的老百姓因而亲切地称他作“于青菜”。他天南地北地做了二十余年的官,只身天涯,不带家眷,只一个结发妻阔别二十年后才见了一面。他的清操苦节享誉当时。据载,当他出任两江总督的消息传出后,南京人家婚嫁不敢再大肆地铺张浪费;士大夫纷纷减少仆人随从;有些坏人甚至惊恐喘卧不能出门或者逃离当地。他死之后,在他的居室中只看到一些冷落菜羹、旧衣破靴,除此之外,再没什么东西了。

  于成龙逝世后,南京无论老少男女,都停下生意、活计,自觉地到大街上悼念他,持香膜拜的每天达到数万人,一些卖菜的、挑脚力的甚至和尚都伏地而哭。康熙帝破例亲自为他撰写碑文,这是对他廉洁刻苦一生的表彰。

  于成龙讨饭

  于成龙做知县的时候,和老百姓“如同家人,亲如父子”。他离任走的时候,百姓痛哭流涕,拦住马头不让他走。他说,朝廷任命我到别处为官,我怎么能抗旨不走呢?于是百姓散开让出道路,跪在路旁痛哭失声。有一个瞎子仍然不肯离开,跟在于成龙的后头。于成龙问他为何不走,瞎子说:“于大人您为官清廉刚正,没有捞一文钱的好处,而自己的饷银又多周济了穷苦百姓,平时都是一日两餐吃青菜稀粥,如今离开罗城县上任走到半路没有钱吃饭怎么办?我是个瞎子,别的帮不了你什么忙,但是我会算命,你没有饭吃的时候我就给人算命,得来点算命钱,好作为于大人餐饭的开销。”于成龙听得热泪长流,点点头说:“那你就跟着我走吧。”果不其然,走到半路,于成龙就没了饭费,只好靠这个瞎子给别人算命,得点算命钱,解决途中的吃饭问题。

  于成龙审官司

  于成龙在广西罗城任县令时,曾经审理过一个离奇的案子。当时,有一个姓曾的客商,外出做买卖,一年多以后赚了不少钱,就从异乡回来。谁知,回来不到一个月,一天晚上喝完酒回家的路上就被人杀死在荒郊野外,随身带的大量银钱也不见了。曾家人告到大堂上,并向于成龙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线索:曾家的隔壁住着一个屠夫,名叫孙二,这个人和曾家因为坟地的事曾经打得不可开交。孙二多次放话说要杀曾家人泄愤。于成龙验过尸体,曾某身中十几刀,刀伤就是杀猪刀的刀伤。想起这些,于成龙命手下人,把屠夫孙二带到堂前,问他说:“曾家状子上,说得明明白白,你曾经‘一再扬言,非杀曾某人不可’,可有这回事?”“那是小人喝了酒胡说的,怎么能当真呢?”孙屠夫回答。

  “俗话说得好,‘酒后露真情’。如果不是你心里一直在想着杀姓曾的,喝醉了酒,就不会说那种话!”

  “青天大老爷明鉴,想归想,做归做。譬如说,有那讨饭的,走过小人的肉案子,每每望着架子上的猪肉流口水,也许他心里在打算着偷一块走,莫非小人就能因此说他是贼?”于成龙听了不但没生气孙二顶撞,还觉得他的话说得极有道理。于是他平静地对孙二说道:“只是光凭这句话,没有别的有力的证据,洗刷不了你的嫌疑。不要等我用刑,你自己说实话吧!”

  孙屠夫情急之下脱口而出:“我有证人!”

  “有证人?”

  “小人是睡在姘头家。”孙二吞吞吐吐,“小人的姘头就是证人,只是……”他突然磕个头,“求青天大老爷不要问下去了。”于成龙知道他的姘头肯定是良家妇女,不忍占了人家的身子,还叫她来出乖露丑,所以不肯露来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