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听先生念完这句话,马上断定是先生干的,便按着性子,心里琢磨着报复先生的办法。猛然间来了主意:我何不借对对儿的机会骂他一下?于是站起身来对先生说道:“学生愿来试试。”先生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好吧,你就对吧!”纪晓岚不慌不忙地说:“先生的‘细’字,对‘粗’字可以吗?”说着,他看看先生,又说:“‘羽’字,对一个‘毛’字,如何?”“不错!”“‘佳禽’,我对它个‘野兽’怎样?”“好,这‘细羽家禽’对上‘粗毛野兽’,十分工整。”先生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纪晓岚接着若有所思地说道:“砖瓦的‘砖’,我用石头的‘石’来对,先生看行吗?”纪晓岚以往回答先生的问题,总是非常流利,常常像爆豆似的一口气说完,从没有这样一字一句、啰啰唆唆,先生心中有些纳闷,便说:“行行行,你快点往下对吧。”晓岚略作迟疑,说道“那‘后’对‘先’,‘死’对‘生’也可以吧?”施先生被他啰里啰唆地说懵了,连连点头说好,不过听着有点乱,就对小纪昀说:“再完整地说一遍你对的句子。”“粗毛野兽石先生。”纪晓岚大声读道。先生一听,气得几乎晕倒,但想想又没什么可说的。纪晓岚看到老师气急败坏的样子,更是得意,口中道:“学生遵照先生的教诲,按照对对儿的规矩,一字一字地对上来的,学生愚钝,有哪里不工整的,恳请先生赐教。”施先生想来想去,还是没话可说,只好忍了这口气,让他回家去了。
糊涂刘罗锅
乾隆晚年志得意满,处处炫耀自己的“十全武功”,称自己为“十全老人”。他有一个“本朝无名臣”的理论,说在他的圣明统治之下,朝廷纲纪整肃,没有人作奸犯科,也就没有相对清明尽责的名臣。他还下令杜绝百姓为有作为、得民心的地方官建德政碑、送万民伞等为官员扬名的行为。他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把所有的荣誉归于个人,而大臣所做的一切皆是出自他的安排。虚荣心、权利欲膨胀到如此地步,他再也不需要什么能干的名臣,而只需要像和珅那样巴结奉承、以他的是非为是非的弄臣。再加上和珅弄权,勾结党羽,把持朝政,正直之士很难有所作为。御史曹锡宝就因为想弹劾和珅的家人刘全来达到惩办和珅的目的而被革职查办。在这种环境下,深知其中利害的刘墉又怎么会不知道,乾隆皇帝聪明太过,大臣就必须“糊涂”,皇帝太好名,大臣就必须平庸。他怎么做的呢?
有资料记载,刘墉入朝以后,多次因为疏懒懈怠被皇帝申斥。其中最厉害的一次发生在刘墉任上书房总师傅的时候。乾隆五十四年(1789)二月底,负责教育诸位皇子的上书房的老师因为连续几天阴雨就没来上课。乾隆知道以后勃然大怒,狠狠训斥了刘墉一顿,把他降为侍郎,并且不再兼职南书房。还下了一道谕旨说:因为刘墉是刘统勋的儿子,皇上念及刘统勋为朝廷效力多年才重用刘墉,然而刘墉却不知道感激圣恩,不认真办事。上书房的老师旷工七八天之久,而刘墉却置若罔闻。刘墉这种做法,对国家而言就是不忠,对他的父亲而言就是不孝。
不仅这些,刘墉在这段时间里总是在犯错受指责:乾隆五十二年(1787)主持祭拜文庙的时候不按规定行礼被参奏;五十三年(1782)监理国子监又出了考生贿赂考官的事并因此受到处分;五十八年(1793),作为主考,安排失当,阅卷草率,结果导致违制不合格的试卷很多等等。
乾隆去世的第二天,嘉庆帝解除了和珅的军机大臣、九门提督等职务,把刘墉重新提为上书房总师傅,让他在皇宫内当值,以便帮助解决和珅的问题。刘墉并不以公务泄私愤,反而劝说皇帝免了和珅的凌迟处死,改为自尽,充分体现了群臣领袖的风范。他以前的种种唯唯诺诺、无所建树、小错不断,虽然弄得自己名誉扫地,但是谁又能说那不是聪明之举呢?
状元胡长龄
胡长龄,字西庚,乾隆五十四年(1789)大魁天下。他为官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反对趋炎附势,曾多次智斗当朝权倾一时的和珅,表现出了机智果敢、不畏权势的个性。
胡长龄考中了状元的时候,按礼节,就是当朝宰相和珅的门生,应该去拜谒和珅。可是胡长龄却因为不齿和珅的作为,不愿交结,就没去拜谒和珅。和珅十分恼火,就让胡长龄当了翰林院修撰。这在朝廷是一份没有油水的“清差”,这一晾十年,朋友们看他日子过得太清苦,就悄悄在和珅做寿时,用乌贼鱼的墨汁仿照胡长龄的笔迹写了一副寿联,送给和珅,并解释说,由于胡长龄太穷,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可出门做客,不能亲自来贺寿。和珅这才让他去山东任学政。事后,朋友又同样替他写了一个谢帖送给和珅。
嘉庆年间,和珅倒台,家中被抄,人们发现朝廷大臣与和珅都有往来,惟独没有胡长龄的只字片言。原来用乌贼鱼墨汁写字,时间一长,字迹就消失了。由于胡长龄的正直和才干,得到嘉庆皇帝的赏识,官职逐步提升,位至礼部尚书,兼户部职。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文学库—http://Www.WenXue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