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秦容华进宫的那一年,沈茉云因有些顾忌她与秦婕妤的姐妹关系,为了以防万一,便无声无息地安排了一个钉子进去。刚开始她只是想着她们同是候府千金,又有血缘上的牵扯,进宫后势必会扯在一起,以免将来成势后措手不及,不如早早就让人盯着。
只是后宫形势千变万化,同时进宫的秀女,身份高贵只能让你的起点比其他人高一些,可要是想继续往上爬,靠的全是美貌和心计。秦容华先天身份够了,可惜后劲不足,进宫好几年,圣宠一直平平,近两年,更是连牌子都没有被翻过,只差直接打入冷宫了。
因此这么多年来,沈茉云都没有动过这颗棋子,直到顾氏的出现。
对于宫中的诸多美人,只要没惹到她身上,沈茉云向来是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谁敢阻止皇帝拈花惹草啊。
其实顾氏的想法不难理解,好不容易从那个地方走了出来,被送进皇宫服侍帝王,而这个皇帝还挺喜欢她的,平日里待她并不算冷落,想有更进一步的念头也在常理之中。只是她的这个想法,却是和沈茉云的自身利益起了极大的冲突。
得陇望蜀,人的欲·望从来都是无止境的。刚离开那个地方,可能只会想着能安稳过日子就好了。待进了仪王府,想要的就是能过上舒服的生活。再进了皇宫,注意力就会放在让人眼花缭乱的富贵金粉中。那等她生下了儿子,又会不会想到那个至尊位置上呢?
沈茉云从来都不会拿最大的恶意地揣测他人,可有一句话她记得很清楚——人心是世界上最经不起测试的。她并不怀疑宇文熙对她的感情,也不怀疑他对儿女们的疼爱,但是她却不敢将所有的筹码全部压在这一份信任上面。
一边是年华渐渐老去的女子,一边是新鲜粉嫩的豆蔻少女,同样性质的一件事,不同的人做出来,人心很容易就偏向后者。一样是吃醋,鲜嫩美人做这事叫做情趣、可爱;换成惟悴无颜色的中年妇女,那就叫做野蛮恶毒无法理喻。
以美貌为基础的感情,能有几分厚实?
顾芳华刚进宫的时候,就将矛头第一个对准了她,很正常的想法,不弄掉前头的宠妃,后来者如何居上?她跟顾氏是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可是人家已经将她当成了敌人,她再马马虎虎地混过去,等到顾芳华成势,再想掰倒就难了。
于是,在得知秦容华和顾芳华交好时,沈茉云就开始有所动作了。
方法很简单,只不过是让人不着痕迹地挑唆秦容华要努力给皇帝留个深刻的印象,正好北蕃王来使,签下了通关文书,政事顺利,皇帝心情肯定大好,不然就不会设宴招待使团。
这时,趁着皇帝好心情,在他去含元殿的宫道上来个“偶遇”,说上几句讨喜的奉承话,指不定皇帝一个高兴,就会对秦容华宠幸上了。如果担心人单势薄,还可以拉上相好的顾芳华,毕竟后者身份低微,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去固宠,她肯定愿意。
一番话在秦容华耳边叨念个几次,依秦容华目前疯想再次得宠的心态,一定会有所动摇,再适时的刺激几下,答应的机率就更高了。
然后,再刻意截去北藩王在场的那一节消息……
水到渠成。
特别是当天晚上,宴席散后,沈茉云还笑眯眯地对宇文熙说:“我听说北蕃人性情豪爽直率,今日却与顾容华她们一起结伴而行,难为顾容华这样娇滴滴的女子,没有被吓坏吧?”
给你加深点印象,免得转眼就忘了!
那时宇文熙的神情就有一瞬间的不愉,看得沈茉云心中满好奇的——到底北蕃王对宇文熙具体说了些什么?才让对方能有这样的反应。
+++++++————————
那天,北蕃王不仅是好生夸耀了顾芳华的美貌,甚至在以为她是宫女的情况下,向皇帝说道:“都说中原多美女,这话果真不假。皇帝陛下,我愿以十匹好马来换这个宫女,您可愿意?”
听了这话,宇文熙还不至于当场发火,可脸色到底还是有些不痛快,至于顾芳华,则是低着头站在一旁,半点不敢吭声,秦容华直接就成了背景,没人注意到。
经过解释,明白了眼前这个美人是天朝皇帝的妃妾而不是宫女后,北蕃王很是失望,他再不熟悉中原的风俗,也知道皇帝的女人是不能随意“交换”的,于是很遗憾地说了几句表达惋惜之意的话后,事儿也就抹过去了。
宇文熙亦不好太纠缠,倒显得他小气了,于是一个忽悠,就转到其他话题上了。
可是才过了短短十几天,短到他还没忘记这桩意外,事情就在宫中闹开了,而且还越传越离谱,将顾芳华与北蕃王私下幽会的经过说得那叫一个有板有眼。
三人成虎。
就是宇文熙知道顾芳华与北蕃王之间是真没有任何暧味私情,可也架不住耳边经常听到的“戏言”。一怀疑,脑子就控制不住地浮想联翩,貌似宫宴那天,北蕃王曾经从宴会上离席数次,而顾氏好像也在同一时间缺席了……
哪怕顾氏是仪王特地寻来献给他的美人,可也改变不了她曾在宜春院待过的事实。曾探究过秦楼楚馆的风流天子自然晓得伎院中的女子,要做些什么事情,顾氏在伺候他之前仍是童女之身,可这并不代表没有其他男人见过她献艺。
要知道,现在除了北蕃王,连他的儿子都跟顾氏扯上了瓜葛。
突然间觉得他头上那顶帽子的颜色有些不对了。
此时,沈茉云还一脸“懊悔”地对他言道:“都怪我想得不周全,刚开始这话从秦容华那儿传出来时,我原以为是她气不过您这般宠着顾芳华,才出言污蔑的。一得知这事,我就把秦容华叫来训了一顿,因是想着特地为顾芳华辟谣,便将江昭容她们一块儿叫上了。谁知秦容华不肯认错,还一口咬定顾芳华,呃,勾引,呃,那个谁,还有私情什么的……恩,就是这样,话越传就越夸张了。”
如果是其他妃嫔说这话,说不定众人就只当她是嫉妒之言,可是那天秦容华和顾芳华确实是与北蕃王一路同行的,作为事件发生时的近距离目击者,秦容华所爆出来的猛料,可信度是相当高的。
宇文熙听得很火大,敢情整个后宫(说不定大臣都风闻了)都知道了他有可能被戴绿帽,却只瞒着他一人。法不责众,总不能一棍棒将所有人打死,所以只能咬牙道:“将顾氏贬为庶人,关进掖庭,禁止她外出。”
直接关了当事人,不让她在人前晃悠,过一段时间,风波自然就会淡下去了。
沈茉云却显得有些犹豫,说道:“论理,这事儿我不该开口,但事关皇家声誉……”
宇文熙头疼了,将顾氏关起来还不成?可是这个时候把人给灭了,岂不是更坐实了事情的真实性?不对,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事。
沈茉云“担忧”极了,“皇上,因为秦容华那一闹,事情已经传开了,宫外兴许都得到了风声。若是这个时候您重罚了顾氏,不就证实了此事为真吗?于皇上名声实在不好。再说了,我相信秦容华只是一时气愤随便说说的,我记得很清楚,顾芳华一直都在宴会上伺候着,除了离席一次去更衣外,其他时间都在位儿上,不曾稍离半步。可见她与北蕃王的事情,只是他人诬蔑,并无此事,皇上您也别太气,万一让顾芳华知道了,说不定多难过呢。”
原来顾氏真的有离席!原本只有三分怀疑,现在已经上升到六分了。
“何必这么麻烦,赏她一条白绫就是了。”毫无疑问,宇文熙对顾氏只余反感了。而皇帝对于让自已不痛快的人或物件,直接就是**消灭,眼不见为净。
沈茉云在心中冷哼一声,面上却是“为难”地说道:“恐怕不妥吧。这种艳,咳,阴私之事,史官不见得会记录下来,但空穴来风,难掩悠悠之口。这宫女返乡,妃妾入庙,还有常往来的外命妇们,总会有些口风流传出去。到了乡野民间,有个什么趣闻野史,咱们想堵都堵不起来。”让你把人弄死了,我从哪儿再弄一个活人放你面前膈应你啊。
这就是民风开放的好处,皇家贵戚有个什么新鲜趣事,很快就能传遍京师,再遇上一个对这些事情有兴趣的文人,将其编录入册,载体为书,再传于后代子孙……
丢脸丢大发了有木有!
宇文熙或许无所谓民间流传记载他的风流韵事,可是事关男性尊严,却是他无法容忍的,或许说,绝大部分的男人都无法容忍。这种阴私之事,捂在暗处怎样发烂都可以,但暴出来凉在太阳底下爆晒,那是绝对不行的。
宇文熙气得磨了磨牙,稍微平了平怒火后,问道:“那依卿之见,该如何处理?”
沈茉云道:“我打算遣人澄清流言,只说北蕃王看中的并不是顾芳华,而是站在顾芳华身后的一个宫女,秦容华不过是一时眼误,错将宫女看成了顾芳华,才引起了这些误会。日后再有谈及此事者,不管对错,杖十以示惩戒。”
妃嫔外出,都有宫人们相随,这个话倒也圆得过去。她顿了一下,又道,“至于顾芳华,此事真是飞来横祸,她也受委屈了,依我看,皇上不如下旨安慰她一番,再给她提个位分,正好能让外人看到您的心意。如此大大方方,众人见了,定会觉得之前的流言不过是无稽之谈,不再相信。”
对于给他带了绿帽的女人,不但不能杀,还得给她嘉奖晋位?宇文熙一口气堵在胸口,下意识地想反对,可是一想起那些可能流传出去的流言蜚语,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
“就依卿所言吧。”宇文熙实在无法对为他“分忧解难”的淑妃说,顾氏可能真的给他戴绿帽偷人了,这话实在是太伤他自尊了。
当初他一时起带了顾氏进宫,哪能想到会给他引来这种无妄之灾,末了还暂时杀不了她,得留着她在宫中碍眼。生平第一次在女色上栽了跟头的皇帝只觉得非常憋屈,算了算了,不就一个女人嘛,他还养得起。待过个一两年,风波淡化后,解决顾氏就是一句话的事。
吃了暗亏的宇文熙在心中发话,以后再也不随便带人进宫了,不然再来上一出类似的戏码,他的头顶就真是绿色的了。
就这样,在外界的揣测中,顾氏不但没有被贬,还在这次的风波中升为了正三品婕妤,再加上沈茉云适时放出的新风声,众人一见顾氏非但没倒下,反而更进一步,倒还真信了是秦容华眼误这个说法。
如果顾氏真与北蕃王有私,皇帝知道后哪有可能不降罪,反而还将她晋封为婕妤?
宇文熙听到手底下的人报上来的消息,稍稍松了一口气。
这口气松得太早了。
后续发展比沈茉云预料的还要好。
“娘娘,玉照宫那边传了话过来,顾婕妤有了两个月的身孕。”素月一得到消息,便赶紧过给她汇报。
“运气真好!”沈茉云自言自语地说道,就不知道她是在说顾氏,还是在说自已。
沈茉云轻咳一声,清了清喉咙,道:“去,给两仪殿报信,就说恭喜皇上,又要再添一个麒麟儿了。”
“遵命。”
她就不信了,有了这么一段“前情”,宇文熙还能对顾氏肚子中的那个孩子视如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