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家派出好几波男仆,女仆,把普光寺上上下下全部清理完毕,该添置的桌椅也提前抬了起来,做素斋的厨子提前派了过去,厨房更是全部清扫。普光寺前后门全部派了成年男仆把守,一个闲人都不能放进去,二层门上,以及几个角门处都各派了十个才留头的小厮,以备里头女眷们要东西传话。
初十那天总领媳妇就过来说已经全部收拾妥当,虞秋荻在家里也是忙的□乏术,罗家这么大的动静去祈福,只怕相熟的各家知晓了,也要添香送礼,封赏也得全部备好了,免得到时候再封,只怕又要麻烦。
正准备着,突然间箫家送来帖子,原本箫云灵前几日归省时,说了十二去祈福的事,箫太太乔氏正因为自己子嗣之事烦恼,正想做法事祈福,听说罗家要做,便想跟着一道去。箫家来京城的时间太短,还没有香火寺,若不是自家的地方,只怕也不方便。
虞秋荻接到帖子,心中也是十分欢喜,罗慕远此时正犯着独断。那天罗慕远晚上去箫家,从箫清和嘴里一句话没探出来,也不知道箫清和是不知道,还是知道了不说。箫清和给人一种油盐不进的感觉,搞不清他是怎么想的,相比较之下贺子章还更好说点,摸到了贺子章的脾气总是能说上几句话,面对箫清和时,就真不知道说什么了。
马上着人写了回贴,表示十分欢迎箫太太,与顾家,郑王府已经约定,各自坐车过去,到普光寺见。不然若是再大集合一下一起过去,只怕一天时间都不到普光寺。箫太太回话也快,说到时候箫清和不得空,会让大侄子箫殇送他过去。
虞秋荻晓得箫家有这么一位爷,虽然有些意外为什么不是箫凌云去送,不过护送之事,哪个侄子都一样,只是吩咐下人多预备一份。
到了腊月十二日,早饭过后,罗家的轿马就已经准备妥当,罗老太太和罗太太,舞阳县主是每人乘坐一抬八人大轿,罗二太太,虞秋荻,唐氏,箫云灵每人一剩四人抬小轿,奶妈们抱着欣哥儿另坐一车,另个一车则是奶妈们抱着旭哥儿,平哥儿,安哥儿他们坐。
虽然说是给孩子们祈福,但这样冷的天,是不可能全抱上的,万一着了凉,反而不好。罗老太太便做主,抱着几个大点哥儿的,其他的几个小的,让奶妈拿着贴着衣服过去就好了。随便身侍候丫头婆子,另外有车坐。
前头罗慕均和罗六爷身骑白马打头,后头乌压压一街的车马,还有给普光寺捐的各色香油物品,虽然罗家处于贵族区,但这样的架式出门,仍然引得无数群众围观。
全副行头摆开,一路行到普光寺门口,主持早就在门口迎着,两旁站着全副装扮的小沙弥。罗慕均和罗六爷扶着罗老太太下轿,众女眷也跟着下来,主持带着小沙弥们见礼。说话间进到庙中,此时庙中已经全部收拾妥当,先在前头起坐厅里坐下。
罗老太太,罗大太太,罗二太太,舞阳县主都坐了下来,虞秋荻,唐氏,潇云灵却是两边站着。丫头端来茶水,三人给太婆婆,婆婆们端茶上去,虞秋荻更要格外留心些。罗家是主人自然要早到的,但也不会多早,只怕其他三家人也要到了,她肯定得去迎。
果然刚把茶水捧上,管事媳妇就过来说,顾家到了。这回罗老太太和长平大长公主都来了,还有顾二太太,顾三太太,以及家中姑娘们,罗老太太虽然不用去接,罗大太太和和罗二太太肯定得去。
“是得去迎一迎。”罗老太太说着。
罗大太太和罗二太太起身,虞秋荻和唐氏,舞阳县主紧跟其后,长平大长公主来了,舞阳县主也不可能房里坐着了,箫云灵则留下来侍候。四人带着丫头婆子到寺门口,只见门口也是一条长龙,先头是长平大长公主的车撵仪仗,其次是顾老太太的八抬大轿,以及顾家太太小姐们。跟着的男人是顾大老爷,罗慕均和罗六爷上前招呼着。
顾家女眷们下车,罗大太太上前招呼,长平大长公主就笑着道:“劳烦亲家辛苦了。”
“我家的媳妇该是我疼的。”罗大太太笑着说。
顾老太太也是满心的欢喜,罗家是很不错的人家,文姐儿定亲之后,也确实如高人所说,病疼少了许多。这回罗家又张罗着祈福,这门亲事她实在是满意得很。
众人说话间正要进庙里,只见右边又来了一马一车,两个丫头两个婆子跟车,马背上的是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生的英俊不俗。虞秋荻认出来了,是箫家的车驾,车里坐的是箫太太,骑马的应该是箫清和大侄子箫殇。
罗大太太和罗二太太陪着顾老太太和长平长大公主,虞秋荻自然带着唐氏去迎箫太太,聂殇下马,箫太太也从车上下来。箫太太甚少出门,认识她的并不多,但虞秋荻早与顾家说了,箫家人和郑王府也要来,不是郑王妃,那自然是箫太太。
箫清和自从升了中书舍人之后,在朝中地位又是一步飞跃,他的太太来了,顾家众人自然也要停下脚步来招呼。本来该招呼箫太太的,顾老太太的目光却留停在箫殇身上,连顾大老爷都不禁看向箫殇。
箫殇把车交给罗家的小厮,也上前过来见礼,顾老太太目光一直随着箫殇转,似乎有几分疑惑的模样。众人都察觉到顾老太太的异样,箫太太不禁笑着道:“我这侄儿可有哪里不对?”
顾老太太笑着摇头道:“没什么,我老了,眼睛也有些花了。”刚才看到箫殇一瞬间,她还以为看到早就过世顾老太爷,其实与顾老太爷也有几分不像。顾老太爷酒色才气齐全,三十岁的时候就已经胖的不成样子,箫殇比较像顾老太爷瘦着的样子。
不过这也是乍一看的感觉,细看起来又觉得相差许多,再加上顾老太爷去世许多年了,她有也有些记不清了。想想也只是眉眼间有几分相似,再加上都是身材高大。
众人听顾老太太如此说,再看看箫殇,也确实看不出像谁。顾大老爷和顾惜风都随母亲,至于顾家其他的爷们也没有像顾老太爷的,顾老太爷又去世太多年,像罗大太太这种都没有见过顾老太爷。
罗大太太引着顾家女眷们进去,至于顾大老爷和箫殇自有罗慕均和罗六爷招呼应酬,另外有去处,并不跟女眷们一起。
进到前头起坐的厅里,罗老太太起身相迎,各家厮见完毕,推让了一番罗老太太坐了主人席位。这厢屋里坐下来,郑王妃顾惜颜也来了,虞秋荻过去迎的她,虽然是王妃,但因为是罗素的儿媳妇,倒不用罗大太太去迎。
又是一番厮见,闹腾了大半日虞秋荻,唐氏,萧云灵也终于坐下了喝了口茶。众人叙了几句闲话,正庙祈福大礼也准备好了,主持请自过来请,众人移驾过去。上香祈福,又把几个孩子的生辰八字写好,一起供起来祈福。
依次上了香,各家准备的香油礼品全部抬起来摆在正殿里,另有其他相熟亲友,晓得罗家大做法事,顾家,箫家,郑王府都来了,都打发了婆子送上猪羊香烛茶银之类,虞秋荻早就备好封赏,让管事媳妇接待应酬。
礼成已经是中午时分,后头素斋已经准备妥当,罗老太太这个东道主引着众人到后头殿里,桌椅已经摆放妥当,众人分席而坐。十二个七、八岁的小沙弥端斋菜上来,每个小桌上都是四菜一汤,罗老太太动筷,众人才开始吃。
虞秋荻虽然入席,几乎没摸着筷子,实在忙不过来。虽然素斋,但个人都有个人喜好,也有忌讳,每桌饭菜皆不能上错。再有吃完还要净手,丫头盆器东西皆要提前准备。再有来送礼的亲友许多,虽然是管事媳妇接待应酬的,虞秋荻总得要知道。
饭完众人移步后园,因为是香火寺,常有家祭活动,普光寺的后园是才翻修的,就是给上香祈福的女眷们准备的。冬天天冷,众人也没有游园的心情,只在后园楼里坐下,戏台早就搭好,众人入座点戏,看了两出,时候就不早了。
顾家先告辞的,然后顾惜颜,箫太太也都要走了。罗大太太,虞秋荻,唐氏,箫云灵,都出去送,看着众人上了车,车驾走远了,罗大太太便对虞秋荻道:“准备准备,我们也回去吧。”
“是。”虞秋荻笑着答应着。
罗大太太和唐氏,箫云灵回去收拾,虞秋荻并没有跟着,则是开始调派车驾。等到罗大太太扶着罗老太太出来时,来时的车驾已经全部摆好,奶妈们抱着哥儿姐儿也出来了,另有丫头拿着衣服,这么大的排场做法事,怎么也得给小孩子一人一身衣服当回礼。
前头太婆婆,婆婆们上了车,奶奶辈的也都跟着上了车,直到车上虞秋荻才长长地吁了口气,只觉得满身的疲惫。她早有经验了,但凡有大型活动时,她是摸不着吃饭的,早饭吃到撑至少能多坚持一会。
回到罗家,罗老太太便让各人回屋歇着,晚上也不用过来请安。虽然她没做什么,不过年龄大了,这样的走一趟也是够累的,尤其是冬天,衣服穿的再厚,总不如在屋里舒服。
虞秋荻坐车回屋,刚把大氅解下来,都不等虞秋荻去吩咐厨房准备饭菜。管事媳妇就匆匆来了,主要是欣姐儿的事。欣姐儿一天天的大了,按罗老太太想的,把自己正院旁边的小跨院收拾出来给她住。
姑娘大了分院子出来是平常事,但既然分房,屋里的家具摆设肯定得收拾,更得再添丫头嬷嬷,有专门的院子了,其他的不说,打扫收拾屋子的人肯定得添。再就是欣姐儿也大了,以前只有衣服份例,还要再添头面首饰,以及每月的脂粉份例也得有。
“那就按照份例添置就是了。”虞秋荻说着,欣姐儿虽然是二房的庶出女儿,但罗老太太很喜欢,一直带在身边,再者是她的小姑,当嫂子的如何能少了小姑的东西。
管事媳妇答应着,却不由的道:“还是从下头挑上来吗?”
虞秋荻点点头,道:“也问问欣姐儿,看看有没有她中意的。”
“是。”管事媳妇应着,又道:“是年前搬还是年后?”
虞秋荻揉揉太阳穴,道:“既然老太太吩咐了,那就年前吧,挑个好日子。”家务事是料理不完的,一件完又一件出来了,她的办事原则是,事情出来了就马上解决,不然越积越多,反而更麻烦。
“是。”管事媳妇答应着,就要往外走,赶紧去办。
“一会把家中花名册拿过来。”虞秋荻说着,又道:“去吧。”
已经半下午,眼看着就要晚饭,虞秋荻只让丫头端了点心上来,也懒得再叫厨房弄。虞秋荻让丫头把家中总账拿出来,罗家一直都是按照老宗祖手里的规矩办事,每个主子份例多少,使多少丫头婆子。人情世事那部分是固定的,但其他的日常开销,却决定与家庭主子数量。
就罗家现在的局势,罗老太爷虽然身体不好,但看样子也能活上十年以上,罗老太太更是身体棒的很,那就是说罗家没有主子分出去,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罗慕远五个兄弟除了罗慕白外都已经成亲,再生儿女,主子数量将要成倍数的增加。
就目前罗家的日用已经直逼万两了,再过两年只怕还要增加。而罗家的收入,爵位,永业田,祖产,田庄,这些大头之外,还有就是三个勋官的俸银,少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罗家经过这些年积累,家底是很丰富,但日用开销就要动用老底,这样很不好。
“唉……”虞秋荻看着帐本叹了口气,她这个大奶奶管家没多久,上头两层婆婆,旁边三个妯娌,罗六爷眼看着也要成亲了。若是她此时说省检,别说下人抱怨刻薄,只怕上头罗老太太那里也不好说。
幸好罗家的家底够厚,唯今之计只能用家底去买更的田地,置些能生钱的产业来,每年多了笔收入不说,还能留给子孙后世。不过若是田产买多了,也有许多问题,土地兼并严重也是各种麻烦。
或者可以买祭田?但罗家男人们都忙与沿海战事,那才是罗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派谁去打理合适呢?
“大爷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