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文思的出降就像推倒了一块多米诺骨牌,城中百姓纷纷步其后尘,争先恐后地出城投降。扶余泰勃然大怒,可他无论用什么办法也阻挡不了投降的人潮。
趁百济人心大乱之际,苏定方又命士兵悄悄攀上城墙,把唐军旗帜赫然插在了百济都城的城头上。
看着高高飘扬的唐军旗帜,扶余泰傻眼了。
他知道,人心已失、大势已去,再负隅顽抗也没有用了。随后,刚过了几天国王瘾的扶余泰就万念俱灰地打开了城门,向苏定方投降。
就这样,唐军不费一兵一卒便拿下了百济的都城。
百济都城的失陷再次引发了多米诺效应,群龙无首的各城城主纷纷举城归降。稍后,走投无路的老国王义慈和太子隆也乖乖回来投降了唐军。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百济的五部、三十七郡、两百座城池和七十六万户人口就全部归降。
至此,立国达六百七十八年的百济宣告灭亡。
老将苏定方轻而易举地平定了百济,为自己的军事生涯又增添了辉煌的一页。
唐高宗李治大喜过望,随即下诏,在百济设置了熊津等五个都督府,以百济的原有官员担任各地的都督和刺史。
百济的灭亡太迅速了,迅速得让人有些不可思议。
一个立国六百多年、拥有人口将近四百万的国家,会这么容易屈服吗?
答案是否定的。
面对轻松到手的巨大胜利,唐军将士不免都有些飘飘然,于是纵兵劫掠的行为时有发生,此举顿时激起了百济军民的反抗情绪。正当唐军上上下下都还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时候,百济军民就已经悄然打响了一场复国战争。
率先揭起反旗的人,就是百济勇将黑齿常之。
黑齿常之是百济西部人,史称其“长七尺余,骁勇有谋略”。他在百济的官职是达率,相当于中国的刺史。当百济举国降唐时,黑齿常之也归降了唐军。但是不久之后,黑齿常之就发现唐军有纵兵劫掠的行为,许多试图反抗的百济青壮年均遭唐兵屠戮。黑齿常之又惊又怒,随即带着十几个心腹逃回本部,并且召集流亡部众,占据任存山,很快就修筑了一座易守难攻的坚固堡垒,作为反抗唐军的基地。
黑齿常之揭起反旗之后,顿时应者云集,短短十天之间就有三万多人投奔到他的麾下。苏定方得知叛乱的消息后,迅速率军前往镇压,黑齿常之亲自带着敢死队迎击,数次挫败唐军的进攻。
反抗军获胜之后,士气大振,黑齿常之遂率领军队发起反攻。由于百济各地的郡守和士兵都是原百济军队的官兵,所以黑齿常之所到之处无不望风披靡。在短短的时间内,黑齿常之就以破竹之势一连收复了将近两百座城池。
面对来势汹涌的百济复国浪潮,苏定方一筹莫展。他多次出兵试图消灭黑齿常之,无奈却被其一一击败。最后苏定方只好放弃,留下中郎将刘仁愿镇守熊津都督府(原百济都城),然后押着百济老国王扶余义慈和一干高级官员班师回国。
苏定方率唐军主力回国之后,百济的叛乱顿时越演越烈。
除了猛将黑齿常之外,百济僧人道琛、将军福信等人也在周留城聚众起事。道琛自称领军将军,福信自称霜岑将军,四处召集徒众,势力迅速壮大。与此同时,他们又从日本接回了百济王子扶余丰,拥立他为百济的新国王。
至此,苏定方在百济取得的辉煌战果基本上都打了水漂,整个百济名义上是唐朝的五都督府,实则只有一座熊津城掌握在唐军手中。
道琛、福信随后又率大军猛攻熊津,势单力薄的刘仁愿只能拼尽全力困守孤城。
熊津城危在旦夕。
危急时刻,高宗李治紧急起用了一位将领,命他即刻率领留在百济的另一部唐军火速援救熊津。
这个人就是刘仁轨。
被命运之手一把推上风口浪尖的这一年,刘仁轨跟苏定方一样,也已经是六十多岁高龄了。但有一点刘仁轨跟苏定方却大不一样,那就是——苏定方十几岁就开始驰骋沙场,可刘仁轨却一辈子都没有上过战场,更不用说带兵打仗!
高宗起用这么一个人,能够挽回万分危急的百济形势吗?
连身经百战的名将苏定方都不得不知难而退了,这个从没打过仗的刘仁轨,又怎么可能扭转乾坤呢?
人们对此充满了疑虑。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个从没打过仗的六旬老人刘仁轨,最终不但彻底扭转了百济的危局,而且一不留神就成了一代名将。
谁也不会料到,苏定方在百济战场上的得而复失和功亏一篑,到头来居然阴差阳错地成就了刘仁轨的传奇人生。
在高宗时期的战争史上,有一个现象特别突出,那就是老将特别多。这些人中有的是年轻时代便建功立业的元勋宿将,如李世勣和程知节等人;有的是戎马一生,老来才有机会崭露头角、扬名立万,如苏定方;有的是遭到政治迫害,被流放边疆却因祸得福地成长为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如裴行俭;再有就是刘仁轨这种人,一辈子都与战场无缘,到老却一不留神变成了一代名将。
那么,在敌众我寡、形势异常严峻的百济战场上,刘仁轨究竟是如何力挽狂澜,成为一代名将的呢?
【独臂擎天:刘仁轨传奇(上)】
刘仁轨原本在朝廷担任给事中,因参与审理大理丞毕正义自缢一案,在审理过程中秉公执法,差点挖出了幕后主使李义府,因而得罪了李义府,旋即遭到报复,被贬为青州(今山东青州市)刺史。几年后,高宗下诏征讨百济,刘仁轨承担了东征军的后勤保障工作,负责海上的粮食运输。就在刘仁轨准备督船出海的时候,突遇海上气候变化,他便推迟了出海日期。
可是,一直想把刘仁轨置于死地的李义府在得知情况后,却严令刘仁轨按时出行,不得耽搁。刘仁轨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出海,结果遭遇暴风,船只沉没,大多数水手葬身海底。
李义府立刻抓住把柄,命令监察御史袁异式前去调查刘仁轨失职一案,并且特意叮嘱袁异式说:“君能办事,勿忧无官。”
李义府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袁异式利用这个案子整死刘仁轨。袁异式抵达青州后,对刘仁轨说:“您在朝中得罪了什么人,心里应该很清楚。依我看,您最好早作打算。”
袁异式其实是在暗示刘仁轨——既然你已经犯在了李义府手里,那迟早也是个死;与其被朝廷明正典刑,弄得个身首异处、家破人亡,还不如趁早自我了断,留一个全尸,保一家平安。
可是袁异式的“忠告”却遭到了刘仁轨的断然拒绝。他说:“我为官失职,理当接受国法的制裁,你如果依照法律将我处死,我绝不逃避。可是,如果要我自杀而让仇人称心快意,我绝不甘心!”
袁异式奈何不了刘仁轨,只好把他绑了,押回京师复命。案件上报朝廷后,李义府马上对高宗说:“不斩刘仁轨,无以谢百姓。”旁边的一个朝臣源直心听了,当即替刘仁轨打抱不平,说:“海上突起风暴,非人力所能及。”认为刘仁轨失职情有可原,罪不当死。
高宗随后作出裁决,将刘仁轨罢官,让他以布衣身份随军东征。
就这样,刘仁轨来到了战火纷飞的百济。可他已经无官无职,连普通士兵都算不上,充其量就是一个推车挑担的伙夫。
在官场上混了大半辈子,到头来居然落到了这般田地,刘仁轨内心的痛苦和失落可想而知。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消沉。
即便只是当一个随军出征的伙夫,刘仁轨胸中的报国热情也丝毫没有减退。
当然,如果不是因为百济形势风云突变、急转直下,刘仁轨这一生恐怕就再也没有出头的机会了。
当高宗李治任命刘仁轨为检校(代理)带方州刺史时,刘仁轨哈哈大笑地说:“天将富贵此翁矣!”其乐观和自信的心态溢于言表。
高宗给刘仁轨下达的任务是:会同新罗军队,火速率部驰援熊津。
出发之前,刘仁轨特意向州司请领《唐历》及唐朝历代皇帝的庙讳名册。然后,这个两鬓斑白的老人满腔豪情地说了一句话:
“吾欲扫平东夷,颁大唐正朔于海表!”(《资治通鉴》卷二○一)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区别于其他朝代的一个显著特点,就在于它涌现的人才特别多,而最令人瞩目、最值得后人称道的就是——其中大多是才兼文武、出将入相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在初唐时期,帝国的政治舞台上就活跃着一大批这样的人。他们上马便可杀贼,下马即能治国,在朝堂和沙场之间纵横捭阖、游刃有余,展现出了高度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军事才华。
而刘仁轨正是其中的一员。
他虽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官,可带领军队却是一把好手。史称他“御军严整”、指挥有方,因而极大地提升了部队的战斗力。龙朔元年(公元661年)三月,刘仁轨率部驰援熊津,一路上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百济复国军在熊津江口修筑了坚固的防线,并派重兵布防,企图阻止他的攻势,结果一战而溃,被杀和溺死了一万多人。正在围困熊津城的道琛听到前方惨败的消息,不敢与刘仁轨交锋,仓促解围而去,退守任存城。
刘仁轨一出手就解了熊津之围,顿时让留守百济的唐军士气大振。刘仁轨随即与刘仁愿合兵一处,共守熊津城。
稍后,百济的军事高层出现了内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