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退了那些守城兵士,李继隆坐在马背上,用马鞭朝杨荣一指,向他问道:“小将军何人?为何在京城厮闹?”
刚才李继隆过去,杨荣恰好瞥见了他的面相,见李继隆向他发问,连忙行了一礼说道:“回将军话,末将乃是山后军军都虞侯杨荣!”
“杨荣?”李继隆皱了皱眉头,随后满脸惊愕的问道:“可是那位曾与潘惟吉一同在雁门关上,以区区两千五百人,抵抗五万辽军三天三夜;后又在代州先后两次大破辽军的杨荣?”
五万辽军?听了李继隆的话后,杨荣愣了一下,不过旋即他便想明白了,这是大宋朝廷为了神话宋军而刻意夸大的描述。
“此乃军士们与潘将军之功,杨荣仅仅只是从旁策应而已!”杨荣也不道破雁门关上与他们战斗的辽军其实只有两万多人,只是很谦卑的躬着身子,对李继隆说道:“虽是在下,却不敢贸然居功!”
“哎呀!”一听说是杨荣,李继隆翻身跳下马背,双手扶着他的肩膀,将他仔细端详了一遍,才满脸笑容的对他说道:“杨将军若是不敢居功,恐怕也无人敢于认功了!走,将军随我一同入城,你我边走边说!”
进城的时候,杨荣还不敢翻身跳上马背,李继隆却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说道:“汴梁分为内外两城,在外城骑马无妨,只是莫要纵马飞驰,到了内城,进了宣德门再下马不迟!”
听他这么一说,杨荣才翻身上了马。
进城之后,二人沿着靠城墙边上的街道并骑缓缓走着,一边走,李继隆一边对杨荣说道:“早先知代州事张齐贤曾将功劳让于卢汉赟,那卢汉赟倒是脸皮厚实,居然认了功劳,当今圣上贤明,查清他并未出战,已将他取消军功削官为右监门卫大将军,就连铃辖刘宇也一同被贬。此番陛下召见你,恐是有要务安置,杨将军或会一路高升啊!”
听了李继隆的话后,杨荣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卑职乃是平民出身,并未参与过科考,恐怕这前途……”
“当今陛下贤明,任人唯才,就连北汉降将杨业都曾受到重用,何况杨将军身家干净!假以时日,自会成为陛下股肱!”李继隆说着话,悄悄的向杨荣靠近了一些,压低声音对他说道:“不过有句话本将还是要提醒杨将军,莫要与那班老臣走的太近,恐会耽搁了将军前程!”
在李继隆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杨荣心头一紧,看来这次进京,也意味着他的人生将不再是简单的与辽国人厮杀,而是要陷入到纷繁复杂的宫廷斗争去了。
不过杨荣却占了个先机,他虽然对历史了解的不多,却知道宋真宗的名字叫做赵德昌,这也让他将来在真宗即位的问题上没有像李继隆那样站错队,始终在朝纲上立于不倒的境地。
当然,这都是后话,眼下杨荣面临的,将是在觐见了宋太宗后,如何应对朝中那些老臣。
与李继隆并骑走到了靠近内城的地方,杨荣和李继隆都翻身跳下了马背,李继隆朝他拱了拱手说道:“杨将军且去面圣,本将还有些许事务处置,暂且告辞!”
给李继隆回了一礼,目送着这位北宋战神领着一群兵士离去的背影,杨荣心内多少有些翻腾。
他曾在潘惟吉那里听过李继隆的名字,从潘惟吉的描述中,他能感觉的到,李继隆在大宋是有着相当高人脉的。
原本他还以为这位百战不败的将军必然是天性骄傲,却没想到,李继隆给人的感觉并非只是刚猛,反倒还有几分儒雅之气。
告别了李继隆,杨荣先让徐保去外城找处客栈,将阎真安置了,他自己则带着两名兵士,沿着御街步行向宣德门走去。
到了宣德门门外,杨荣再一次被守门军官拦住。
只不过他这次并没有与那军官吵闹,而是很顺从的解下了佩剑交给军官,将两名兵士留在宣德门外,独自一人走进了宣德门。
他原本以为进了宣德门,离皇宫也就不远了,可出现在他面前的,却是一大片汉白玉铺就的平整广场,在这片广场的尽头,有着一排不知多少阶,也是纯由汉白玉铺起的阶梯。
在阶梯两侧,排列着两队手持长枪、目不斜视,纵然是精锐禁军与他们相比也要逊色好几分的兵士。
还没走到阶梯前,杨荣就看到从阶梯最上面跑下来一个人。
那人穿着一身与文官不太相同的官府,跑下阶梯的时候,也让杨荣感到他的步伐好像与寻常人有些不一样。
看到有人跑了下来,杨荣也就没敢抬脚朝阶梯上走,只是仰头看着正向他这边跑过来的那个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注册会员推荐该作品,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卷血火河山第57章加官进爵
“可是杨荣杨将军?”下了阶梯,那人朝杨荣微微躬了躬身子,问了一句。
“正是在下!”见来人向他发问,杨荣连忙躬身抱拳应了一声。
“陛下这几日盼将军可是盼的辛苦!”一听说正是杨荣,来人脸上挂着笑对他说道:“陛下正在文德殿等候将军,请将军随杂家来!”
说着话,来人转过身,先朝楼梯上去了。
杨荣这才明白过来为什么看这个人怎么都觉得有些不对劲,敢情是个阉人,难怪说话嗓音尖细,走路时总让人感觉没个男人气势。
跟在宦官身后,杨荣登上台阶,当他走上最后一层台阶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宏伟的宫殿。
后面的宫殿自然是只能远望,而几步开外高大的门楼却是实实在在就在他的眼前。
门楼顶上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着金黄的光芒。飞檐上的两条游龙,金鳞金甲,爪指微微上扬,两颗龙首仰视苍穹,活灵活现,似欲腾空飞去。
在湛蓝的天空下,皇宫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殿顶,格外辉煌。
到了门楼外面,宦官回过头对杨荣说了声让他少待,随后推开朱红的镂空大门,小跑着进了殿内。
来到皇宫,杨荣就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看哪里都觉得新奇,看哪里都能感受到一股宏伟的气势。
没过多会,宦官跑了出来,躬身对杨荣说道:“陛下召见将军,请将军觐见!”
向宦官谢了一声,杨荣抬脚走进殿内。
进殿的时候,他心里还一阵阵的疑惑,皇帝召见臣子,竟然半点威仪都没有,反倒像是个大户人家在等待宾客上门一般。
进了殿内,杨荣抬起头,看到宫殿的龙椅上正坐着一个身穿黄袍的人,这人大约有六十来岁年纪,头发斑白、就连下颚上的胡须,也现出了几缕银白,杨荣进殿的时候,他正用朱笔在批复着奏折。
听到杨荣进殿时发出的脚步声,穿着黄袍的人抬起头,他先是看了看杨荣,随后用一种虽不是很大,却威仪十足的语气问道:“你就是杨荣?”
其实没等对方发问,杨荣心内已是早如明镜一般,坐在殿内正批复奏折的,一定就是宋太宗。
“微臣参见陛下!”虽说是从后世过来的人,可杨荣却很清楚,在他如今置身的这个时代,见到皇帝不跪,那是一种怎样的后果。
他山呼了一声,单腿跪下,就在另一条腿也要跪下的时候,宋太宗朝他虚抬了一下手说道:“杨爱卿平身吧,今日乃是你我君臣私下会面,无须如此多的繁礼缛节!”
杨荣谢了一声,站了起来,低着头面朝宋太宗站着。
“爱卿眼下只得差遣并无实职?”杨荣站起来后,宋太宗放下手中的奏折和毛笔,慢条斯理的向他问了一句。
“回陛下,臣眼下仍是一介草民!”杨荣躬着身子,双手抱拳说道:“军都虞侯之职乃是战场临时委派,并未受到朝廷册封,实不敢以朝廷命官自居!”
“很好!”宋太宗赞许的点了点头,对杨荣说道:“以往你并无实职,眼下朕论功行赏,却是要给你个实职!”
听了宋太宗的话后,杨荣双手抱着拳,身体保持深躬的姿势,并没敢当即谢恩。
“侍卫马军都虞侯,忻州都部署如何?”宋太宗一只手托在下巴上,做出沉吟了一会的模样才说道:“若论战功,这个职务恰好合适!”
“臣谢陛下恩典!”从宋太宗嘴里说出这个官名,杨荣心内顿时咯噔了一下,这个官可不小,轮官职,与眼下的李继隆却是不相上下了,可要比他先前那个草根军都虞侯高上了不知多少,于是连忙跪下领旨谢恩。
让杨荣起身后,宋太宗又慢条斯理的向他问道:“杨爱卿,早先曾听说你与辽国林牙耶律齐云之间还有着亲眷关系?可有此事?”
在宋太宗面前,杨荣是绝对不敢耍小聪明编瞎话的。
虽说这位宋太宗在军事上吃过辽国不少的亏,可他无论怎样说,都是一位明君。
明君自然是有着一双常人没有的法眼,只要稍微编一点瞎话,恐怕立刻都会惹得龙颜大怒,尔后就是人头落地。
可宋太宗这个问题问的又是十分尖锐,若是有半点答的不好,恐怕也是要人头落地。
后脊梁上冒着冷汗,杨荣身子躬的更低,对宋太宗说道:“回禀陛下,臣早先与耶律齐云并不相识,只是凑巧曾经在死人堆里将他救了,才为他所亲近,后又在辽国娶了他的妹妹耶律休菱,因此才攀上了亲戚!”
“好的很啊!”宋太宗点着头,一语双关的说道:“若是将来委派杨爱卿去辽国出使,或许会促使宋辽两国早日罢兵!”
“回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