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墨桑 第166章 一队行商

《墨桑》第166章 一队行商

作者:闲听落花 字数:3597 书籍:墨桑

  李桑柔回到炒米巷,天已经黑透了,大常他们已经吃过了饭。

  “没事儿吧?饭吃了没?”大常见李桑柔脸色不大好,忍不住问了句。

  “没什么事儿。”李桑柔坐到廊下,伸直腿,往后靠在墙上,叹了口气,示意大常坐。

  “世子已经打到鄂州城外了,文家那位将军,到了随州城外。

  现在的南梁主帅换了武将军,这会儿守在鄂州城内,说是,带着苏姨娘。”李桑柔声音低缓而沉。

  大常倒了杯茶递给李桑柔,拿了只小凳子坐下,仔细看着李桑柔的脸色,语调中透着几分确定,试探道:“苏清的姐姐?老大认识她?”

  “嗯,早就认识,我和她很说得来。”李桑柔抿了口茶。

  大常喔了一声,并没有太多意外。

  在江都城的时候,他就觉得苏草包对他们夜香帮,以及他们这些人,那份宽容照顾,过于宽容过于照顾了,而且一直很宽容一直很照顾。

  虽说苏草包这个人是以倒三不着两著称的,喜怒无常,莫名其妙的事做得极多,可他对大家那份宽容和照顾,从来没反复无常过。

  “苏清是个明明白白的人,他一点儿也不混帐,能容能忍。苏姨娘,”李桑柔的话顿了顿,“很有见识,很不一般。”

  “说过一回,说苏姨娘姐弟是进了将军府之后,才开始识字念书,不过两三年,苏姨娘能写诗,说她的诗写的很不错,苏清那笔字,瞎叔说写得极好。

  就是,江都城的人瞧不上她们姐弟,明明很好,也说不好。”大常闷声道。

  “嗯,文章和字,也是要看人而论的。

  当初,在江都城的时候,有两个人能跟我说说话儿,一个是米瞎子,一个,就是苏姨娘。”李桑柔低低叹了口气,“她现在在鄂州,我想去看看她。”

  “有什么打算?”大常沉默片刻,问道。

  “没有,就是想去看看她,和她说说话儿,算是,告个别吧。”李桑柔声音低落,顿了片刻,才接着道:“以后,真要是刀剑相向,一刀下去,死活都没什么遗憾。”

  大常看着李桑柔,片刻,嗯了一声。

  ……………………

  第二天一早,李桑柔刚到顺风铺子,时医正就到了,有几分拘谨的跟在老左后面,进到院子后面。

  老左说话的空儿,时医正从对面的角楼,看向护城河,再看看那块菜地,还真跟传说的那样,景色极好,菜地不怎么样。

  “时先生请坐。”大常拿了把椅子过来,欠身让时医正。

  他们夜香帮最尊重的人,一是教书的先生,二,就是治病的大夫。

  “不敢当不敢当。”时医正忙欠身谢过。

  李桑柔已经沏好了茶,倒了杯推给时医正,指了指小帐房旁边那两只大桶,笑道:“茶叶不怎么样,水是好水,御赏的山泉水。”

  “托大当家的福。”时医正一脸仰视的看了看那两只大桶,端起茶,郑重的抿了口。

  “艳娘的病怎么治,商量出来了?”李桑柔笑问道。

  “艳娘?噢!”时医正一个怔神,立刻就反应过来了。

  这个艳娘,必定就是那位卫爷的媳妇儿了,她就请他看过这一个病人。

  “是。昨天晚上回去,在下又叫了几位太医,一起商量了一个多时辰。

  卫爷家这位奶奶,身子过于虚弱,得先调养,要调养,就得先扶胃气,要扶胃气,先要驱虫。

  驱净了虫,再用汤药强健脾胃,药调食养,脾胃健壮了,之后的饮食医药,才好起效,再之后,补血益气,先治内,后治外。

  这头一步,驱虫一事,刘太医最搞长,就由刘太医主理,调理脾胃上头,刘太医也极拿手,也由他主理。

  刘太医昨天没过去,今天一早,刘太医已经过去了。

  在下想着,得先过来一趟,当面跟大当家的禀一声。等刘太医诊过脉,斟酌停当,出了方子,在下再过来和大当家细说。”

  “时先生客气了。艳娘既然托付给时先生和诸位先生,就请时先生和诸位先生做主。

  医药上头,我一窍不通,时先生说了,我也听不懂,就由时先生和诸位先生作主。”李桑柔欠身,郑重致谢。

  “不敢当不敢当,份内的事儿。”时医正急忙还礼,站起来告辞。

  李桑柔站起来,将时医正送出铺子,看着他上了马,才转身回去。

  ……………………

  十天后,李桑柔安排停当,一大清早,大常和黑马,以及孟彦清,带着三十名老云梦卫,启程赶往平靖关,越过平靖关,赶往鄂州城外的世子大军。

  大常这一路,沿途查看路线,要把顺风速递的线路铺过去。

  李桑柔则带着小陆子四个,先往无为,再奔安庆。

  几天后,午后,一行五人到了安庆城外的顺风递铺,将马匹交到递铺,吃好饭歇好,一切准备停当,步行往前。

  天色黑透,五个人趟过高大茂盛的芦苇丛,靠到了江边。

  李桑柔抱着块木板,她能凫水,可她那点儿水性,不足以游过江宽水急的大江,在过江这件事中间,她是个累赘。

  窜条牵着根绳,游在前面一射之地,小陆子和蚂蚱、大头三个,推着李桑柔抱着的那块木板,木板前面系着的绳子,牵在窜条手里,三个人跟着那根绳子,推着木板,顺着急流,游的不紧不慢,往江南过去。

  子时前后,窜条爬上了岸,蹲在浅水中,一把把拉着一头系在木板上的绳子,将李桑柔和小陆子几个人,拽到岸边。

  小陆子和大头爬上岸,一路往前爬,凝神听着动静。

  这一片浅滩荒无人烟。

  李桑柔也上了岸,蚂蚱解下绳子,将木板推入江中,看着木板顺水飘走。

  五个人各自换好衣裳,将湿衣裳用油布裹好背好,各自整理好,李桑柔在前,蚂蚱他们拉开距离,排成一队,悄无声息的一路往东。

  天快亮时,远远的,有鸡叫声传过来,李桑柔调整方向,奔着那片此起彼伏的鸡叫声过去。

  天色大亮的时候,不远处,几缕炊烟在微风中慢慢飘摇,晨雾中的村庄,已经看的十分清晰了。

  李桑柔站住,示意小陆子,“带着大头,去村子里看看,问问这是什么地方,再弄点儿吃的。”

  小陆子点头,将包袱递给蚂蚱,和大头一起,往村子过去。

  没多大会儿,小陆子和大头就一前一后回来了,大头一只手两只,举着四个杂面大馒头。

  小陆子蹲到李桑柔旁边,先从大头手里拿过只馒头递给李桑柔,“刚出锅的,老大尝尝。

  这村子叫李王庄,挺大一个村子,一二百户人家呢,一半姓李,一半姓王。说这里是池州府,前面有个镇子,叫马头镇,今天逢集,村里好些人去赶集。

  这村里挺富,看样子日子好过得很。”

  小陆子举了举咬了一口的馒头,含糊道:“我们问的那家,那个大娘,听说大头是个傻子,就知道吃,说孩子可怜,刚出锅的大馒头,给了他四个!”

  “给我仨,给一个。”大头纠正道。

  “咱们去镇上瞧瞧。还是小陆子带着大头,我和蚂蚱、窜条一起。”李桑柔吃了馒头,开始分派,“还有,都得改个名儿,叫大名吧。”

  “我大名叫啥来?”大头捅着小陆子,问道,“叫啥来?”

  “叫李首,他是陆乘风,我叫李鱼,他是李蝗。”窜条顺手打了大头一巴掌。

  “头,首,窜条,鱼,蚂蚱,蝗。他是风哥,好了,记住了。”大头点了一遍,记住了。

  “看看集上有什么,们两个看看有没有骡马市,要是有,俩看着买一头两头骡子,或是驴,不要马,骡子和驴都尽量要好的。”李桑柔接着吩咐道。

  “好。那我俩先走?”小陆子答应了,见李桑柔点了头,从蚂蚱手里接过他和大头的包袱,分别背上,从林子里出来,往镇子方向过去。

  眼看着小陆子和大头走的快看不见了,李桑柔站起来,带着蚂蚱和窜条,跟在小陆子后面,往镇子过去。

  走没多远,路上的人就多起来。

  看来马头镇这个集,是个大集。

  路上的人越来越多,等到人挤人,人挨人时,前面也能看到马头镇了。

  马头镇外,以及镇子里的街巷里,摊贩一家挨着一家,人头攒动。

  李桑柔挤在人群中,没看路边摊,只仰着头,仔细打量着街道两边的店铺。

  守着镇头的好位置上,一连三四家,都是牙行,不过相比于外面街上的人流涌动,牙行里十分冷清。

  李桑柔挤进了一家牙行。

  “这儿不是铺子,不卖东西。”坐在牙行门口,翘着腿喝茶的老牙人,一脸嫌弃的斜着李桑柔,冲她往外挥着手。

  这娘儿们蒙头蒙脑,逛街都找不到地方!

  李桑柔回头看向蚂蚱。

  “这位爷。”蚂蚱一步上前,拱手见礼,“这是我姐,这是我小弟,这行里,怎么不热闹了?”

  “来过?有点儿面生。”见蚂蚱拱手说话,老牙人忙放下腿,站起来,一脸笑,拱手接话。

  “好几年前了,我记得……那时候热闹得很,是们家吧。”蚂蚱看起来有几分迟疑,往后退了两步,仰头看招牌。

  “是我们家,不用看啦,几年前那时候,可不是热闹得很!小哥面生,是跟着长辈过来的?小哥贵姓?”老牙人热情起来。

  “免贵姓李,是跟着我二舅过来的,后来又跟着我大舅去了一趟成都府,成都府那边热闹得很呢,这边,怎么这样了。”蚂蚱一幅初出茅庐的行商模样。

  “往成都府可都是大生意,李爷家里必定是做大生意的。李爷进来坐吧。”老牙人热闹的往里让蚂蚱和窜条。

  李桑柔一声不响的跟在后面。

  “北边真去不了了?”蚂蚱一边往里走,一边关切问道。

  “零零星星的能跑一点,得趁夜里。

  象对面药材行,偶尔走上一船两船,走的都是值钱的东西,不用不行,一船货上万银子。像咱们这种,早就不往北边走了,都是往南,李爷打算往北边去?”老牙人沏了两碗茶,递给蚂蚱和窜条。

  “二舅和大舅都交待了,不许往北,说为了挣点儿小钱,把命搭上了,可不划算。

  我和弟弟这趟出来,就是学学怎么做生意,您这里,还有什么生意么?”蚂蚱虚心请教。

  “听李爷这一说,就知道李爷是大家出身。

  大家都是这规矩,小老儿见过的多了。们这样的人家,爷们大了,先跟在长辈身边,学上几年,差不多了,就给些本钱,先学赔钱,再学赚钱。”老牙人呵呵笑着,十分热情。

  这样学生意的行商,可都是大户,这时候搭上几个,这可都是一两辈子的交情。

  “我给李爷出个主意,我们行里有一车细绸子,不多,也就百十匹,前年就堆在这里了,原本想着,江南江北,也就是闹一闹就过去了,谁知道这一回不是闹一闹,是打大了,这货就一直堆在这里了。

  上个月,这家掌柜递了话过来,便宜出,七成的价,李爷不如把这百十匹细绸子拿下,这绸子可是硬通货,七成的价,您随便拉到哪里,至少两成的利。

  两成的利,可不能算少了。”老牙人欠身过来,这一翻建议,推心置腹。

  蚂蚱拧着眉,看向窜条,顺便扫了眼李桑柔,李桑柔似有似无的点了下头。

  “真要是七成的的价,那我就拿下,咱先看看?”蚂蚱拧着眉想了想,攥起拳头,一幅下定决心的模样。

  “李爷爽快,咱们先到后面看看绸子。”老牙人站起来,带着蚂蚱和窜条往后面去。

  李桑柔没跟过去,坐在牙行里,侧头看着外面的热闹。

  这百十匹绸子的生意谈的快而顺利。

  蚂蚱付了绸子钱和牙行钱,老牙人热情无比的帮忙,现买了辆大车,两头大青骡,将绸子装好盖好,再将货税凭证写好,顺便又给蚂蚱三人弄了张往池州府的路引,愉快的挥手,送走了蚂蚱三人和一车绸子。

  李桑柔坐在大车边上,窜条赶车,三个人一辆车出了镇子,没走多远,小陆子牵着头骡子,大头牵着头驴,不紧不慢的跟在了后面。

  马头镇离池州府不远,第二天中午前后,小陆子、大头两人,和李桑柔三人聚在一起。

  李蝗兄妹三人,带着两个下人,凭着那张路引,顺顺当当的进了池州城。

  李桑柔一行五人,像所有的行商一样,心里眼里只有挣钱这一件事,进了城,直奔牙行,卖了绸子,再添了一辆大车,买了两辆细布,换了货单、路引,直奔江州府。

  在江州府卖了细布,再买了两车丝棉,到阳新城,再换了两车厚绸料,直奔鄂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