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丁首席话语间充满着一种无法言语的放浪、桀骜,实在不像国家公职人员那种无论背后是什么性格、表现,一旦到了公共场所却总是一副道貌岸然,一心一意为国、为民的面目。
好在他终究不再发疯般的追击个不停,证明张初九的消祸之策已然凑效。
紧绷的神经终于稍稍放松了一些,张初九静待着头顶的雾手离去,却没想到甲丁首席的声音再次响起,“不过你虽然可以放过,你带着的那只怪物我却要抓走,免得它发疯失控,危害公共安全。”
话音落地,根本不容张初九分辨,空中那巨大的雾掌已经遮天蔽月的缓缓向他脚下的巨大水母抓去。
龙有逆鳞,人有禁忌。
张初九自从在伦敦读了足够多的古代先哲思想典籍,以及各个文明古国原文的正史、野传,获得了足够的精神食粮,配合他超高的智商,变得思维成熟后,绝大部分情况下都能够保持着理性的心态。
可人非太上孰能忘情,再理智他性格上也仍有弱点存在。
那大水母黑伢孵化出来之后一直陪在张初九身边,朝夕相处。
他闯荡虚境时,累了、倦了黑伢替他放哨,带去的食物、净水用完了,黑伢替他觅食、寻找水源;
在英国遭遇灭世暴雨,躲在地下避难所的危难时刻,是黑伢帮他猎杀了无数邪恶飞虫;
祖父死后,刚刚由荆南搬到胶澳,夜深人静修炼完‘延煞法’偶尔望着窗外的明月感觉寂寥时,也是黑伢悄悄显形安慰着他。
在张初九的眼中,这只看似恐怖的巨大水母已经变得像自己的亲人一般,此时见甲丁首席竟然要对它下手,不由的五内俱焚,失去了冷静。
脸上露出一丝疯狂之意,张初九没再徒劳的用劝说、威胁、争辩阻止,而是声若枭鸟的‘桀桀…’笑了起来,“看来这世界遇到不讲道理的混账,秩序、法律什么的统统都是马后炮,终究还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来捍卫尊严,保护自己珍视的东西!
甲丁首席你找种种借口,猫抓老鼠一样的一再逼迫我,不就是想要见识一下我的真正实力吗。
既如此我也就不再藏拙了,接我一剑!”
尔后他目光转为清冷,低低吟道:“闻中古有天子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晋卫为脊,周宋为谭,韩魏为夹,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常山…”
张初九的吟唱之声极为低沉,却随风飘散传进甲板上每个人的耳朵中。
而随着他的吟唱,环绕在张初九周围不断飞旋的剑光变成一道道线条,首尾相接着在空中缓缓勾勒出一柄古朴端秀,剑身脊长与两刃平行,至锋处尖削,厚格呈倒凹字形,圆茎有箍的巨大青铜古剑。
望着那古剑的雏形,张初九脸色煞白的继续吟道:“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
此剑出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中兴人伦…”,吟唱至此,巨剑变得形神兼备,宛如实物一般。
此剑一成,本来呼啸的海风噶然而止,邮轮顶上密布的乌云突然像是被斩开一样,裂成两半,左右散开,露出一轮半圆的明月。
皎洁的月光直直洒下,照在张初九消瘦的身上,他似乎对自己能完整的凝现出巨剑十分满意,淡淡一笑,剑指一挥直冲霄汉,最后吟道:“一用镇天下!”
随着这一指,不远处的青铜古剑一飞冲天,刺穿空中弥漫的浓浓水汽,幻出无数古城、原野、水乡、山田,以及数不清的身穿华夏衣冠的先民耕耘劳作的影像。
这时风声复起,隐约有歌声从巨剑中散出,随风飘荡在大洋之上,“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华夏、华夏,伟哉、壮哉!”
歌声消失,巨剑已将半空中擎天巨掌轻而易举的断为两半,光华散尽后只剩下九枚黯淡无光的铜钱,悄然飞回了张初九的衣袖中。
这威力强大到已经隐然超脱剑术巢臼,可以用神通来形容的一剑,乃是张初九目前为止自创出的最强一招。
他的御剑法来自张显刚传授的悬天河,终究目的乃是模拟出苍穹宇宙星海运转这一至强天象,根源上暗合道家‘法天’之旨,自然威力无穷。
可就是因为威力太强,需要无穷的剑器才能淋漓尽致的施展出来,为了不让孙子以后免受搜集名剑之苦,张显刚另辟蹊径,研究出了‘金钱字母剑’来配合。
金钱剑制造简单至极,唯独原料罕见必须华夏历史上可以考证出的9大皇朝开国盛世的钱母。
而这钱母之所以能够化为‘母剑’是因为,金钱乃红尘俗世中无论帝王将相、王公贵族还是升斗小民全都钟爱之物,认为拥有了它便能拥有世间万物。
而亿万人日思夜想意识所系,钱母自然而然便会生出灵异,只要数量够不要说剑器就是长枪、大戟之类的法宝,也能模拟出神韵。
也就是说钱母乃是人伦大道演化出的万应之宝,所以才能化为母剑。
张初九本身算是学道、习剑的种子,将金钱剑炼化为除了本命法宝‘叁生鼎’之外的唯一宝具后,时常使用,慢慢感悟到了人伦之宝潜藏的气韵。
后来在伦敦夜读道家两圣之一,周庄所著的《庄子•杂篇•说剑》时,突有所感,悟出了一式残招,之后慢慢完善感觉威力极强却因为没有合适的试剑场所,一直只在脑海中施展直到现在被甲丁首席逼了出来。
而雾手被斩断后,甲丁首席的身影便在原处浮现了出来,望着张初九久久无语,沉默了足足几十秒钟才开口问道:“此剑明显乃是残招,却煊赫辉煌宛如灿灿盛世倾朝来伐,暗含人伦大道,不知何名?”
张初九轻声答道:“此剑乃是我读《庄子•杂篇•说剑》篇所悟,源自春秋战国故事,故名‘大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