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洪流
《生化危机》这款游戏的创意当然是赵一提供的了。
其实一开始赵一是准备将自己旗下的所有公司都取名为保护伞XXX公司,希望自己旗下的公司最终都能够达到高度垄断的程度,只是后来想想,这样做太招摇了。
做不大还没什么,到时候做大了,全世界都知道只要带“保护伞”三个字的公司都是他赵一的,到时候不得天天住在新闻里面。
不说惹来的麻烦,就是天天这样上新闻也不是他想要的,他是一个喜欢清静的人,更喜欢躲在幕后。
后来因为便于管理,将在香港的公司都放到了一家公司旗下,赵一再次想起“保护伞”三个字,所以就干脆用上了这个名字。
顺便将《生化危机》里面的剧情整理了一份,交给北极星公司,让他们开发一款游戏出来。
虽然这款《生化危机》的剧情大致和前世的差不多,但是里面的角色形象和细节等等当然是不同的。
这款游戏能够这么短的时间就推出市场,还是多亏了北极星公司自己内部使用的最新一代幻光智能游戏引擎。
这款引擎不同于给外部授权使用的星河通用游戏引擎,通用引擎虽然在世界上也是最先进的,但是却没有进行智能化,制作速度要慢很多。
而且对于一些模糊逻辑的推理存在一些问题,而幻光智能游戏引擎兼具这两个优点。
幻光智能游戏引擎的一些成果是来自于赵一负责编写的影视特效智能制作软件,特别是里面的智能化模块和特效智能制作模块,不仅让幻光智能游戏引擎制作游戏的速度很快,而且游戏画面效果更好,同时还能够赋予NPC一定的智能。
正是由于这么多优点,使用它制作的《生化危机》一经推出就轰动了整个世界。
不仅仅是游戏圈,它里面的特效还引起了全球电视电影公司的注意,同时里面的智能化NPC引起了全球软件公司的注意,他们都从中看到了未来行业发展的方向。
而给游戏行业带来的冲击则是最直观的,之前北极星公司不是没有推出过3D游戏,但是画面还是相对粗糙一些,剧情方面也差强人意,主要还是凭借代际优势碾压其他游戏,销量也是不俗。
但是这款游戏的推出,不仅画面特效炫酷到爆炸,同时剧情就和看电影一样,而且还是没有统一结局的电影,这样的一款游戏,不管是给游戏从业者还是游戏玩家带来的都是颠覆性的。
游戏从业者从这款游戏中评估技术实现难度,发现如果要达到这样的画面效果,资金的投入是天量的,在当前游戏行业投入巨资不是一个划算的买卖。
而里面的NPC智能化更是无法达到,他们不知道北极星公司怎么做到的,反正他们知道以目前的技术,他们是制作不出来的,而剧情路线多样化设置,投入的资金也是成倍增加的。
经过评估,他们都得出来一个结论,那就是暂时不适宜跟风制作同样级别的游戏,因为他们很可能还没有将游戏制作出来就已经破产了。
《生化危机》推出短短一周的时间,全球销量就达到了1000万份,而每份价格100美元,价格比之前的游戏都高,但是还是阻挡不了全球玩家的购买热情。
根据北极星公司的预测,整个1984年里面,这款游戏有望卖出去1亿份,实现销售额100亿美元,将成为史上最赚钱的游戏。
这款游戏的热销,不仅仅是给北极星公司带来了游戏本身收入,还连带着扩大了他们的家用游戏机的销售。
毕竟因为想玩一款游戏而买一款家用游戏机的事情不是不可能,而这款游戏则是具有这样的魅力。
他集合的元素太多,有恐怖、正义和邪恶、有和命运抗争的不确定性等等元素,如果对这些都不感冒,还可以当做特效电影来看。
北极星公司虽然预计这款游戏肯定能够大卖,但是还是远远低估了它的市场潜力,在一周销售结果出炉后,这个游戏的项目组,马上就决定再制作一款《生化危机》的个人手持版本。
适配北极星公司的个人手持游戏终端,剧情当然不是一模一样的,但是人物和主题是一样的,这叫深挖潜,让这款游戏的价值最大化。
与《生化危机》这款游戏一同开发的,还有《古墓丽影》和《使命召唤》,当然游戏剧本也是赵一提供的,和《生化危机》游戏剧本一起给的。
这批出自他之手的剧本还有很多,像魔兽世界游戏剧本也是其中之一,这么多剧本不可能同时进行开发,所以第一批就挑选出来上面三个。
只是由于开发人员有限,后面两款游戏完成的时间有点靠后,不过现在《生化危机》的市场表现出乎北极星公司的意料,估计后续他们会增加后面两款游戏的人力投入。
只是国内目前软件人才还是匮乏,具体到游戏人才更是稀缺,就算是想要加快进度,估计也不会很快。
其实赵一也清楚目前国内软件行业的情况,所以赵一已经让繁星软件公司开发一款可自定义程序编译器。
程序说到底最后都是被编译成二进制码,计算机只认识二进制码,那么这个编译器就充当高级程序语言和机器码之间的语言翻译官。
等这款自定义程序编译器完成之后,那么就可以专门定制一款中文高级程序语言,让一些英文不是很好,但是逻辑能力很强的人,能够轻松的上手编写程序。
这样就可以扩大编程人员数量,减少学习成本。
当然这款自定义编译器不仅仅是可以定制中文高级程序语言,还可以根据需要定制其他编程语言,让全世界的程序不再是都使用英文编程了,有可能彻底终结英文最适合编写程序的谬论。
就像前面说的,机器语言说到底是二进制码,和英文没有半毛钱关系,只是之前芯片指令和汇编语言都被美国掌握,自然他们就推崇自己的语言来编写程序。
说到底最后还不是需要翻译成二进制。
现在不同前世,天行半导体公司的芯片已经垄断了全球个人电脑的芯片,那么繁星软件编写这么一款自定义编译器就方便的多。
因为能够获得全部的芯片底层逻辑,编写出来的自定义编译器不仅不会出现各种不明原因BUG,而且还能够更加流畅的执行程序。
只要这款自定义编译器一经推出,必将打破全球软件编程届的固有英文编程思维,让各个国家的人都可以使用自己的语言自由的编写程序。
将会给全球软件行业带来新的一波繁荣期,同时也打破了英文在编程界的特殊地位,使得英文的影响力有所降低。
当然有利必有弊,当全球的编程人员都习惯使用自己的母语来编程,那么就会造成全球编程交流的阻碍。
因为英语不是必须的语言,那么程序员,特别是层次较低的程序员,完全可以不用学习英文,那么他们就很难突破本国的程序圈子,了解全球其他国家的软件发展情况。
即使是个别程序员学习了英文,但是其他国家的软件行业也不一定使用英文编写软件,那么他还是无法了解非英文国家的软件技术发展。
这可能不仅不能够促进全球软件技术的发展,还有可能阻碍软件技术的发展,毕竟有充分的的交流才能够让新技术流传开来。
这个弊端对越是软件产业发展晚的国家越明显,越是人口少的国家越明显,对于我国来说,这种弊端暂时还不是很明显。
毕竟我国现在的软件产业发展很快,可以说是领先全球,同时人口数量庞大,后面进入软件行业的技术人员也会很多,闭门造车的弊端不是很明显。
这么做的另一个弊端就是给全球软件研发合作带来了困难。
A国的软件公司需要开发一款软件,那么就需要寻找使用同一种自然语言的程序员,不然在这个项目中就没法交流,也无法看明白对方的编程代码。
这样对软件全球外包业务造成巨大的阻碍。
以此发展,最后的结果很可能还是会在全球软件界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选择一种语言出来作为全球软件编程界的交流语言。
这个趋势在赵一看来是一定会发生的,因为技术交流是必然的趋势,是人性和科技的性质决定的。
所以后期赵一还准备让繁星软件公司给这款自定义编译器开发自然语言翻译软件,这不同于我们常说的语言翻译软件。
因为编译器不是人,想要编译器工作就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来组织编程代码,而这些编程代码不管是什么自然语言,他最终还是编译器需要的结构语言。
而根据这款编译器共性的结构语言,将各自的自然语言和结构语言做成一个语言映射,根据映射表就可以翻译成其他编程语言了。
当然这么做的话,代码注释是没法翻译的。
想要解决注释也一并翻译,则需要一款自然语言翻译器了,这个的难度就很高了,凭借繁星软件的实力是做不出来的。
即使做出来了估计也是错漏百出,这个必须要赵一亲自出马才行。
但是赵一并不准备就马上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现在我国的软件技术在国际上是最先进的,世界软件行业出于沟通的需要,肯定要选择一种语言来交流。
那么中文被选中的概率会很大,毕竟软件行业中文环境的技术水平是最先进的。
以后繁星软件的技术资料和帮助文档也会只提供中文版本的,以繁星软件公司在全球软件行业的地位,其他国家的编程人员将不得不学习中文,不然就没法写出好的程序,毕竟技术细节都是用中文写的。
这些都是赵一自己的战略规划,倒是没有给繁星软件公司提过这些,毕竟他们只需要按照赵一的指示,研发相关软件即可,这种战略性的东西,没必要让他们知道。
其实还有一种方法达到目的,就是建设开源基金,这是这需要等到互联网时代开能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