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洪流
就在赵一视察的过程中,也关注了媒体的动向,这是一个积极信号,说明政府高层关于他的建议获得了一个共识,现在他只需要等待即可。
视察完华夏国际石化公司后,赵一又去看了一眼海燕船舶公司,海燕船舶公司成立至今只有四个月的时间,其实对于这种大型重工企业来说,也仅仅只是一个开头。
由于技术含量很高,需要很多高技术工人,所以到现在还没有招募到足够的工人,但是进度还算可以,相信等到第一个船坞建设完成后,技术工人应该可以全部到位。
我国目前造船业本就是比较落后,产业规模并不是很大,工人数量不足也就不足为奇,再加上基本上都在国企,国企的普通员工跳槽的更少。
现在海燕船舶公司的目标是满足基本的建造目标需求,让一个船坞能够运行起来,到时候就自己培养技术工人,之后慢慢发展即可。
在造船行业想要大规模的挖人不太现实,国企造船厂一般都是国家重点企业,对于人员的看管比较严格。
少量的挖还行,同时这样的企业员工的荣誉感都比较强,很少因为待遇提高而跳槽。
在海燕船舶公司转了一圈后,让姜建招保证按照计划进行即可,只是姜建招提出了一项委培计划,让赵一很感兴趣。
委培计划就是海燕船舶公司招募大量的新人,然后和国内国营造船厂签署相关委培协议,让这些造船厂帮忙培训新人,等海燕船舶公司验收合格之后,按照合格人数给予报酬。
现在国营造船厂经营虽然算不上举步维艰,但也说不上过的很滋润,而海燕船舶公司由于刚刚创立,没有足够的机会来培养新人,无法迅速扩大熟练员工数量。
但是海燕船舶公司有钱呀,这就为两者的合作创造了条件,国营造船厂可以通过这个计划获得大量的资金,而海燕船舶公司则是可以获得大量的熟练工人。
既然能够达到快速扩张的目的,赵一没有理由不支持,并同时大加赞赏姜建招,这说明姜建招并不满足于现状,而是积极地想办法,让公司发展的更快更好。
虽然姜建招带有特殊目的进入公司,但是还别说,确实是个人才。
不仅凭借在这个领域的人脉,迅速的将公司框架搭建了起来,同时还能够不引起同行怨愤的前提下,招募了不少的员工。
当然这些都是凭借的身份和人脉来获得的,算不上他真正的本事,如果仅此而已,赵一也不会对他刮目相看了。
所以赵一对他能够想到委培这样的好主意,并不吝啬赞赏,并当场就给他的工资提高20%,现在海燕船舶公司还没有任何产出,也就没有创造利润,只能提高工资作为奖励了。
视察完船坞建设以及公司组建情况后,赵一又来到了公司的研发设计部门,里面更是人数稀少了,而且都是其他造船厂里面的刺头,在原单位并不受待见。
姜建招带着赵一进入研发设计部门,脸色就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神色,技术人员不管是在哪个企业都是出于比较核心的位置,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让出这些技术员工。
正是因为如此,姜建招凭借特殊的身份也只能拉来这些不受待见的刺头,而且数量也不是很多,没有完成计划数量。
对此赵一倒是没有责难,他也知道里面的难度,当初繁星软件公司刚成立的时候,也是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现在海燕船舶公司同样需要如此。
好在不需要这些人员现在就开始设计新的船舶,即使让他们设计新的船舶,也是一些老旧样式,不适应国际贸易的需求。
到时候,第一批船只,还是需要赵一亲自上马,为具有高技术含量的船只设计初级型号,给这些设计人员打个样,让他们在这些技术基础之上,再进一步进行设计。
当然想要让他们具有再设计能力,就需要他们具备新的设计思想,所以这次他还准备给这些设计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
海燕船舶公司的设计研发人员,最主要的还是设计思想,只有对国内外的最新技术有充分的了解,同时了解最先进船只的设计要点,就具备了再设计的基础条件。
他们不需要亲自研发船用钢材,只需要知道那家公司具有满足条件的钢材即可,也不需要研发动力系统,也是引进第三方动力系统,其他部件也是一样。
所以他们从事的其实是技术整合,当然里面的技术含量也不低,因为市面上的部件不可能刚刚好符合你的设计,而是有时候需要你的设计符合别人的部件。
很明显的就是动力系统,人家就是这种动力系统,你想要使用别人的,那么你就需要修改自己的船舶设计,让自己的设计既能够匹配别人的动力系统,又能够达到当时最优解。
这就和现在的智能手机生产厂家一样,手机里面的部件都是其他公司研发生产的,都是具有一定的标准,而你想要设计一款与众不同的智能手机,想以此打开市场。
但是人家部件已经是标准化生产,那么就需要你自己来修改设计,让其既能满足自己的目标,又能够用得上现有标准部件。
船舶设计相对于智能手机设计更是难得多,考虑的因素也要多得多,特别是高端船只更是如此。
接下来的日子里面,赵一打算一边关注外面的动向,一边对这些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培训。
赵一对于自己旗下的科技企业都是如此做的,因为他需要的是一批有水平的研发人员,如果他不亲自给他们培训,那么他们成长起来就需要很长的时间,他不愿意等。
就在赵一一边培训,一边编写相关培训资料的时候,政府那边并不平静。
虽然国内媒体并没有向外放出更加详细的信息,但是随着舆论的热情增加,让人有一股山雨欲来的感觉。
在此期间,政府组织了各种研讨会,因为如果执行这种福利制度,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了,首先就是需要改革现在的税收制度。
因为现在的税收制度对于中央财政来说很不利,地方对税收的截留太多,让中央财政捉襟见肘。
如果想要顺利执行这种福利制度,就需要将大部分税收归于中央,然后由中央财政统一支付福利资金。
其实这一直是中央政府想做的,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契机,所以趁着这个风潮,将财政改革提上日程。
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东部沿海以及重点区域城市的经济远远好于一些内陆和偏远地区。
如果要执行免费公平的福利制度,就需要平衡地区差距,这就需要中央财政来支持,而中央没钱,所以新的财政改革就势在必行了。
如果是平时的话,这项工作不是一两年就可以办成的,里面牵扯的利益太多了,但是这次不同,民意已经沸腾了,特别是底层百姓,都对执行这项福利制度表示欢迎。
就是沿海经济发达的省份也不例外,毕竟虽然地区经济发达,但是并不表示他们的福利制度就会好很多。
而那些困难地区的省份更是如此,不仅底层支持,省政府也是支持的,如果执行这项福利制度,不仅自己下辖的百姓受益,省内经济也会跟着受益。
虽然福利的资金最终是到百姓手中,但是钱毕竟是进入了自己的省内,就会在自己的省内循环起来,带动当地经济也就是必然的现象。
既然获得了几乎所有底层百姓的支持,又获得了大部分的省级政府支持,那么有限的几个富裕省份就独木难支了。
这次中央是手握大势,让原本应该有的阻力变得非常薄弱。
另一项重要的改革就是国企改革,现在国企都是一个小型社会了,具有自己的学校、商业设施、住房等等,同时还要负责员工的教育、医疗和养老。
如果想要执行这项福利制度,就必须改革国企,将国企的员工福利从国企手上剥离出来,再执行全国统一的福利制度。
这对于一些经济效益好的国企员工来说算不上好消息,但是对于经营状况不好的国企来说,则是天大的好消息。
相当于原本沉重的负担终于有人接手了,自己的企业就可以轻装上阵了。
纵观全国国有企业的现状,大部分企业都是勉力维持,也就是说如果真的执行这项福利制度,对大部分企业都是有利的,这就是执行这项改革的有利基础。
当然对于不顾企业死活,依然想要享受高额退休工资的企业退休人员来说,则算不上好消息。
接下来就是政府组织改革,这方面相对就要简单一些,因为他们的工资和福利原本就来源于财政。
只是现在需要作出一些流程变更,将原本由单位负责的教育、医疗和养老剥离出来而已。
最后一项就是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以前之所以形成城乡户籍制度,一方面是城市提供的工作岗位有限,无法满足大量的人口涌入,所以干脆就限制了人员流动。
另一方面则是国家提供的福利有限,无法满足所有人,只能采用这种方式来进行区别。
当国家能够提供全民免费福利,当城市经济能够容纳更多的就业的时候,这种二次元的户籍制度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所以说,虽然福利制度的改变,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个相关环节都需要进行讨论和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