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爱送走了木白,想着自从宫宴之后已经好些天未见到蒋玉了,也不知他如何,便差人禀了木氏后带着丫鬟和护卫出门朝蒋府而去。
她也不是两手空空而是带了一小筐的咸鸭蛋,国公夫人最是爱吃这个,她虽已经把做法细致的说与她,但国公夫人却说奴仆们做出来的咸鸭蛋味道不如她做的,难道这就是穿越人的不同?不纠结与这个问题,不就是几个咸鸭蛋她有的是时间做。
刚到蒋府大门口撩起帘子便瞧见秦嬷嬷已经撑着伞立在车边等候了,这两天连续下着雨,虽不大但不打伞也是要淋湿衣裳的。
“秦嬷嬷好。”沈爱很有礼貌的朝她打招呼
秦嬷嬷笑着伸手轻扶其下车,给其撑伞道:“郡主安,老夫人已经在里边等您了。”
“劳烦嬷嬷了。”沈爱笑着握住秦嬷嬷的手下了马车
进屋披风刚脱下便听里间国公夫人的询问声传来:“可是小爱儿来了?”
沈爱笑着把披风递给灵翠,拿过其手中的篮子边走边回道:“是爱儿来了,老夫人可想了?”
见沈爱进了来,国公夫人笑呵呵道:“哪能不想啊,我这的咸鸭蛋可都断了两天了。”
沈爱走进送上咸鸭蛋后嘟着嘴道:“原来老夫人是想念这蛋了才想爱儿。”
“哈哈哈,你是小机灵鬼。”国公夫人点了下她的小翘鼻,拉着手坐下
与国公夫人闲聊了会儿,问了德妃娘娘的情况得知已无大碍,沈爱才问道:“今日怎的不见蒋哥哥?”
国公夫人让伺候的秦嬷嬷用帕子包了一块点心给她后道:“你蒋哥哥今日大清早的便被五皇子给拉出去了,也不知这他们在做什么,这几日神神秘秘的。”
沈爱笑着接过垂眉吃了两口,道:“爱儿今日还想找蒋哥哥玩的,可惜了。”
国公夫人笑道:“可去万云楼悄悄,你蒋哥哥除了府上最是爱呆在那里。”
沈爱陪着国公夫人直到要小歇了才告辞出府。
上了马车便让马夫驾车直奔万云楼,等到了一问掌柜却得知蒋玉不在这里,沈爱微微皱了皱眉,谢过掌柜便回了沈府。
次日起身,沈爱便发现昨夜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雪,此刻地上已经铺上了薄薄的一层,但雪还纷纷扬扬的下着,要照着这般趋势入夜定是要没过脚掌。
因着天气渐冷,书院也已经停了课,但课业还是布置了好些,三个哥哥都忙着做完课业才好安心玩耍。
在屋中呆了一天,晚膳时沈国公在桌前告知众人,北面早已经大雪成灾,过几日会有不少难民涌入京城,皇帝让三品以上的大臣都要在门前施粥,他们男人还要商讨赈灾之事,施粥这事只得交给家中妇人去做,张氏和木氏得了公爹的话隔日便商讨着差人买米。
御书房中此刻阴霾重重,皇帝的眉头已经一连十多天不曾展开了,桌子上摆着二十几张标红的加急奏章,都是北面的大雪灾情,因暴雪突下来不及预防,不少房屋被积雪压倒,已经死伤了不少人,而即使未被压死寒冷的天气无遮风挡雪的地方,也让不少人冻死在了街头,在加上少吃少穿赈灾粮成了灾民最救命的东西。
然而此刻却爆出灾情最严重的谭平县竟无一粒赈灾粮,引发灾民暴动,皇帝大怒派钦差前去暗查,查出了谭平县的县令竟把粮食都换成了银子,整日花天酒地压榨民脂民膏而竟无人上报,每年的绩效还都是良,而这场大雪来的突然,谭平县令来不及准备这才捅到了皇帝跟前。
一个小小的县令竟然如此胆大妄为欺君罔上,不用想也知道背后肯定有人撑腰。
面色阴沉的老皇帝扫了眼立在下边一个个垂眉低头默不作声的大臣,能来御书房的都是皇帝看中之人,许久才听老皇帝冷声道:“众位爱卿有何看法?”
一阵沉默过后郑丞相硬着头皮出列,回道:“启禀皇上,臣以为此间最重要的便是赈灾粮,虽方将军短短两日便把暴动镇压,但若再无粮可食暴动怕会不止。”
老皇帝闻言并未表态而是沉思了会儿转头问立在一边的蒋国公和沈国公两位:“蒋爱卿和沈爱卿有何看法?”
蒋国公与沈国公对视一眼赶忙出列道:“臣附议郑丞相所言。”
老皇帝才点头道:“那便从南方调粮,此间先从江城调些粮食过去。”
郑丞相与两位国公跪地一拜,呼:“皇上英明。”
待皇帝挥手示意,他们便便麻利的起身站回了原位,在场的人个个都是人精,皇帝此刻心情正不爽快,自然无人敢朝前凑,连一向最爱拍皇帝马屁和卖乖的中书令、邕宁候、永昌候这几天都歇了声,夹着尾巴乖乖的上朝议事下朝办公,不在如往日一般下朝便结队饮酒作乐。
从御书房出来的郑丞相故意慢了两步等蒋国公与沈国公两人同走,待三人一起走出宫门郑丞相才长舒了口气,道:“两位国公爷觉得此法可行?”
沈国公撞似不经意一般扫了周围一眼才低声道:“行是行,可从南边筹粮时间过于长久,怕那边的灾民等不及了。”
蒋国公也微叹:“只能靠江城了。”
郑丞相道:“江城也有灾情,只不过比之谭平县要轻,前几日我已写信问江城知州,他说米仓还算丰盈,能分出些。”
蒋国公叹:“北面到处有灾情,只求能撑到南边的米粮运到了。”
沈国公问:“江城知州可是你门生?”
郑丞相点点头:“不然我今日哪敢出策。”
三人相视一笑,眸中都露着些许无奈,挥挥手各自上了马车。
府中张氏和木氏都命下人准备好了,清早便让人在道旁支起棚子架起锅熬上了粥,前一两天各府的主人是不会出面的,只叫管事的在粥棚看着,毕竟这么一大批饥肠辘辘的难民涌进来谁都担心会出事,等城中的秩序稳定了才会出门。
原本也想去施粥的沈爱在第三天才跟随着张氏和木氏来到了沈府的粥棚,下马车便瞧见蒋府的粥棚竟也排在了旁边,只不过只有打过几次照面的蒋府官家看着,不见国公夫人。
道边不止沈、将两府的粥棚,还有其他官员的,瞧见张氏和木氏便过来打招呼,两人只得应付。
木氏交代李嬷嬷和两个丫鬟看好沈爱,因着她们来时正是快到午膳时辰,每个粥棚前都已经聚集了不少难民,而这丫头有最是爱蹦跶,一个不看好出个什么事儿那可就不得了。
沈爱也知道这时候不能乱跑,便只呆在粥棚里,出门时张氏和木氏都已经商量好了,今日午膳便在这里同难民们用粥,这样既能让难民知道他们的善意又能给沈府挣几分好名声,所以说施粥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施粥。
终于粥熬好了,而难民们也自觉的排成了两对,因着今日沈府多备了大白馒头,排队的人倒是比其他府上的粥棚多上许多。
盛粥废体力便由小厮抄手,张氏和木氏便亲手施馒头,一人一碗粥一个馒头,粥也是极为浓稠,饿极一碗也可半饱,再加上大馒头吃饱是没问题的。
沈爱立在木氏身后看着满身污垢衣裳单薄的难民们,在寒冷的风雪中捧着略微残破的碗排着队,有些人都已被冻得面色发青缩着肩膀瑟瑟发抖,不由得皱紧了眉头。
她生活在富足安平的新世纪,见过的难民也都是在电视、网络上离自己遥远的他国,何时真正见过接触过难民,而此刻看着一个个同她年纪这般大的孩子捧着碗跟在人群后边排队领馒头,向她这边频频望来的目光中都透露出满满的羡慕之意。
沈爱扯了扯正忙着布发馒头的木氏衣袖,看着望不到头的队伍仰头问道:“娘亲,这些人住哪里?”
百忙中的木氏并未回头:“住在城外新建的临时棚子里。”
“暖和吗?”
木氏微愣:“兴许...暖和的吧。”
沈爱沉默了会儿又道:“娘亲,我想去看看。”
木氏皱眉,厉声道:“不行,那里人多混杂,不安全,乖乖的呆在后边哪都不许去。”
沈爱默了默,乖乖的退进了棚子里,看着正在忙碌的木氏和张氏眼珠子一转,挥手招来一直跟随自己的赵康朝他耳语。
只见赵康一脸难色拼命摇头拒绝,沈爱泄气的坐在小桌旁,正发愁怎么才能出城外看看呢,正好瞧见沈二爷过来了,双眸一亮。
“爹爹!”
刚下马车的沈二爷脚跟还未站稳便被自己的宝贝女儿扑得一个踉跄后退了两步才稳住身子,一把抱起她道:“怎的才两个时辰未见,我家爱儿就这么想爹爹了?”
搂着沈二爷脖子的沈爱舔着脸拍马屁:“肯定的,爹爹这般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爱儿每时每刻都在想着您呢。”
沈二爷笑骂:“小马屁精,快说又要爹爹帮你做什么吧。”
沈爱咋呼:“爹爹怎么知道的?好聪明哦。”
沈二爷惩罚似的捏了捏她的小鼻子:“就你面上那一脸的贼相,有眼睛的都能瞧出来。”
沈爱嘿嘿笑了两声:“爹爹,我想去城外看看难民们住的地方,可是娘亲不给去。”
沈二爷皱眉:“去那地方作甚?”
沈爱低头戳着指头道:“看他们住得暖不暖和。”
沈二爷微微叹道:“别去了,临时搭建的棚子,哪能暖和?”
沈爱又问:“那爹爹一万两银子能做多少件棉衣?”
沈二爷想了下:“估摸着两千件吧。”
“那现在难民有多少人?”
“听你大伯说有三四万人左右,不过城外的才是第一批,第二第三批都还在路上,加起来得十万人左右吧,这还未算上未满十岁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