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崇祯十三年 第五百八十四章 河淮惊变(七)

《崇祯十三年》第五百八十四章 河淮惊变(七)

作者:响木 字数:2919 书籍:崇祯十三年

  六月下旬,日行不过三四十里的船队到达了凤阳府。牟国栋如约拿来了他爹牟文绶颁下的行文和令箭,这让龙启胜和阎锭长出了一口气。

  有了这份行文和令箭,船队继续前行,通过怀远和蒙城的几道卡子便能一文不花;

  有了这份行文和令箭,船队回程至淮安府便没有官军上船检查。

  更重要的是,牟文绶久任凤泗,是淮河干流上的土霸王。搭上了牟文绶的关系,将来依托淮河运兵 运粮就多了许多便宜,少了许多麻烦。温、莫杨、马四营占住亳州休养生息,便打通了至关重要的后勤通道。

  王省吾在仪陇县讲世子的统一战线,曾经形象地用三个同心圆把统一战线的对象划分为三个层次。

  最里面的是核心层,中间的是紧密层,最外面的是松散层。

  贾登联部在铜城寨之战前是松散层,在战斗中变成了紧密层,全面整编尤其是栓子山之战后,那就是核心层了。按照这个标准,现在这牟家或许还属于松散层吧!

  王省吾还曾道,统一战线的精髓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敌,实现“护国安民、天下太平”的宏大伟业。

  这牟家的二公子牟国栋明面上免了船队的卡费,给了免检的特权,卖足了蜀王府的面子;又以私人赌博的形式收走了纹银百两,结果一个铜子没少拿!

  流民大军入川,施州卫的童家、牟家与容美司的田家都派兵参加保安大队,既是希望尽快地驱祸离境,也是想从中截留些人口钱粮,落下些好处。

  以此种种思之,鄂西湘西的那些汉土土司真是聪明得很!朝廷的恩典样样不少,毗邻的蜀王府也不得罪,八面玲珑,四处讨好!

  不管他牟家是不是玩着一女嫁两夫的鬼把戏,只要是一起打击我们共同的敌人——流贼、鞑子,那就是我们可以团结的朋友!

  想到这里,龙启胜拍了拍船头的栏杆。

  远方,一处建于河边高地上的土寨已经隐隐约约显露出来,那便是此行的第一个卸粮点——隶属亳州的义门巡检司。

  ……

  戏言曰,人生三铁:一起扛过枪,一起蹲过窗,一起嫖过娼。

  其实用不着那么高的成本。

  两个男人要熟,一起出趟差就行了。

  经历了船上林林总总的事情,阎锭与龙启胜已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至少阎二公子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此刻,他与龙启胜并肩而立在首船的船头,迎着扑面而来的晨风,抒怀自己的抱负。若是有第三者站在他们背后冷眼旁观,身高上的一高一矮,情绪上的一动一静,倒显得阎锭与龙启胜如同小孩与大人一般。

  “淮河呀,就是他妈的一条大河沟!可运河比起淮河来,更是条又臭又窄的烂泥沟!”

  情怀满身的阎锭在栏杆上猛拍,大声感叹道:

  “我早就在漕督衙门里打听清楚了。太祖高皇帝讲究‘河海兼运’,就是内陆省府运粮走漕路,沿海的省府运粮走海路。

  比如高皇帝平定辽东,便是以海为主,年运军粮棉衣军械可至百万石!

  谁知到了永乐朝,疏浚了运河,这海运便渐渐废了!

  隆庆万历年间,因为黄河泥沙淤积,漕路遇阻,又曾试过海运,却被朝廷的官们不分青红皂白一应否了!

  为啥?他们的好处都在那烂泥沟里,开了海运他们的好处不都没了?

  还有烂泥沟两边的士绅百姓,做生意的、跑买卖的、收税的、查卡的、管闸的、撑船的、拉纤的、修堤的、掏泥的、种庄稼的,哪个不是靠着运河发财过活?

  若是开了海运,岂不是断了几百万人的财路生计!

  可羊毛出在羊身上!人人都在运河上发财,最后还不是落在朝廷的税赋上?

  朝廷的税赋又从哪儿来?还不是百姓当了冤大头!

  别说当下了,就是万历朝,一石粮食运进京,也要耗费四五石粮的价钱!

  依着小弟的性子……”

  独自冥思的龙启胜被阎锭的一番慷慨激昂打断思路,心里有些不爽。也是他出门在外久了,能够耐住性子。于是他赏给身边人一丝面子,接了一句嘴。

  “没了漕运,就没了官们的油水。怎么种庄稼的百姓没有油水,也跟着当官的瞎起哄?”

  “百姓可不是瞎起哄!

  河淮一家,故而治漕便是治河!

  开了海运,漕运废了,那黄河谁来管?

  要知道,自从黄河夺淮,平均三年黄河便要泛滥一次!朝廷不拨修河银子,黄河一旦决堤,那河淮两岸的田地庄稼村镇……

  千万别以为百姓们是傻子。他们可机灵了!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就是他们腚沟 缝里夹着的金宝卵!”

  喔!龙启胜带着鼻音重重点头,示意他已经懂了,用不着说粗话来强调重点。

  “如今漕运已是千疮百孔,任谁也救不了!

  举例说,过一个关闸,便需等上十天半月!

  为啥?水少船多,堵得一塌糊涂!

  别以为赖在运河里就四平八稳。遇到黄河涨大水,浊浪滔天,过河就如硬闯鬼门关!每年在黄河里翻掉的船,比大海里沉掉的还多!

  险则险矣,更让人发疯的是慢!

  一船漕粮进京,年底便要出发,五六月方能到京。然后回程,十月方能回家。一年十二个月,倒有十个月耗在船上!妈的,这过的啥日子哟……

  前两年,几个崇明人给朝廷上书,要重开海运,后来准了。具体的路线嘛,就是从淮安府经旧黄河到东海,然后绕过山东成山以东的白蓬头进入北海……

  崇明县你知道吗,就是长江口的一个小岛……

  结果呢,两艘船只吃了五天风,用时半个月,几百石粮就到了天津!

  粮是运到了,谁知官们又闹起来,要取缔海运!

  当今皇上也是个傻瓜。他不想不想官们为啥闹腾,就傻里傻气下了个旨意说:海运是权宜之计,今后停了……

  龙大哥你想想,崇明人海运,用的是运河上的漕船,不是海船!漕船又小又平,尚能如此,将来小弟贷款几万两银子,造出两千料……不,至少五千料的大海船。岂不是一船便能运粮数千石,运费还可以省去十之七八!

  从此以后,每年四百万石的漕粮生意,小弟便可以一家包干!”

  “你的雄心不小呢,只怕是做梦哩!”龙启胜嘴里嘲笑着。

  不过,他的脑袋里如电光火石般一闪,掠过了李翠兰前几天无意间的一句话:河淮事情一了,她就要启程到上海去。

  上海县,太仓州所属普通一县,正在长江入海口,与崇明县隔江相望。

  如今那里正是松江府的重灾区,李翠兰说去上海,龙启胜原本以为她是代表蜀王府去赈灾,不过阎锭这番话……

  海运京师,能运粮就不能运兵?

  一船数千石的运量,打两个对折也能运一营兵……

  难道刘小姐与阎锭闭门密商,谈的便是这事?

  “做梦?对,小弟正是在做梦……龙大哥,知道刘小姐为什么要把这趟生意交给我吗?”不知道龙启胜心思的阎锭神秘地啧啧嘴。

  “为什么?”龙启胜明知故问。

  “现在不能说!那是……军事机密!等到小弟返回淮安,向刘小姐交卸差事。那本公子便通过了考核!将来你我一家主子,你自然就明白了!”

  阎锭半遮半掩不肯明说,龙启胜却没有放弃。他要套出更多的话来。

  “你呀,既然要入护国军为啥不早说?省得我一路上揣着担心!”龙启胜装作很吃惊很关心地样子道:“不过啊阎老弟,我们护国军规矩大,第一便是铁的军纪!就你那花天酒地玩女人养戏子的德行,早晚要犯在军纪上!你还是当你的商人比较自在……想干啥干啥……”

  听见龙启胜这般贬低自己,阎锭当即反驳道:

  “谁说小弟花天酒地玩女人养戏子?

  那是付出!

  那是奉献!

  那是工作需要!

  那是刘小姐亲自批准的!

  知道牟家老二最喜欢什么吗,就是这套哼哼哈哈的调调!

  小弟出发前,专门派人去了扬州瘦西湖,连花船带瘦马一并租来,前后花了不少的银子!”

  “这船不是你阎家的?”龙启胜双手紧扣栏杆,十分吃惊。

  “不光脚下这艘,后面所有船都不是阎家的。小弟是被阎家赶出来的不孝子,怎能用阎家的船?

  所以呀,我阎锭就打着汇通钱庄的招牌,挨家挨户去找船。听说是汇通钱庄运粮的大生意,别人都巴巴地把船和人给本公子送上门来。这年头,生意是越来越不好做呀……”

  “你这个骗子!”龙启胜咬牙切齿骂道。

  “这不是骗,这是生意!这也是本事!”

  阎锭放肆地大笑起来,嘲笑龙启胜的老实。

  “甭说船和人了,就连船上的五千石粮食,也不是阎家的!

  知道粮食从哪儿来的吗?

  实话靠诉你龙大哥,这五千石粮食全是今年进京的漕粮。小弟在漕军那儿略施小计,便来了个偷梁换柱……”

  “私卖漕粮,那可是抄家杀头的罪呀!漕军哪有那么大的胆?”

  “这运河上的名堂多得很,龙大哥你不知道很正常!漕军卖了粮食,换了银钞,一路悠哉游哉耍到京师。然后把银钞一挥,在通州粮市上再买回来就行!

  京师粮价高,漕船夹带私货入京那是几百年的规矩,只要给足了钞票,啥事都能干……

  若是巧遇鞑子入关,那就更好了。正好报个鞑子劫掠,漕粮全失,钞票揣进了兜里,哈哈哈……”

  可是,洋洋得意的阎锭没有等来预想中的应和。因为龙启胜的心思已经不在他的身上了。

  龙启胜微昂下巴,专注的目光带着凝重与焦虑,越过平静的河面奔向远方高地上的土寨。

  那里,几缕黑烟在晨曦中摇摇晃晃,直上云霄,犹如一个不详的预兆,预示了河淮地区未来还将不得不承受的苦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