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春光和煦的照下来的时候,巴黎的春风却是始终刮不进中国代表团的眼里。
在巴黎召开的战后大会上,中国却始终没有被获得其他战胜国一样的待遇。
巴黎和会牵动着北洋军阀们的心,他们并不全是在关心国家命运,有的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关注到思想政治动态最前沿的,除了那些在位的肉食者外,还有那些高校的学子们。
清末以来,思想激流涌进、学术自由获得发展,在课堂里的学子们早就摈弃了“不闻窗外事”的思想,他们开始以国家命运为己任。
当黄柯那篇《中国是四万万中国人的中国》开始在各大报刊杂志连载的时候,上海、广州、北京、武汉等各大城市的高校里,已经是被同学们翻烂了书页了。这会又传来一个黄柯横扫土匪,让他的名声更大了。
但这个黄柯是什么人,一时间还真的成了一个迷。
国立暨南学校的校园里(注,此时的暨南学校不是大学),一群慷慨激昂的青年学子正在这里讨论着国家大事,同时也讨论着黄柯这个人究竟是何方神圣。南洋华侨之子傅国强正在慷慨激昂和一帮同学讨论着国家的命运。
今年只有十六岁的傅国强在暨南学校读书,虽然只有十六岁的年纪,但他俨然已经继承他父母那种南洋商人特有的精明和一片赤诚的爱国心。
“现在政府组织代表团前去巴黎参加会议,我想这会是我们中国伸张正义的第一步,毕竟我们这次也是战胜国。”一个同学对当前的局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傅国强却不这么认为,他摇摇头表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他以一个和他年龄并不相称的老成说道:“我看未必,今天我看了一篇文章,上面说巴黎和会对中国来说可能就是一场阴谋。文章说的很有道理。”
“这可怎么办?”“那英美法都不替我们做主吗?”
“想得美,靠那些人帮我们中国人做主?”……说完这件事之后,同学们再一次的议论开了,不过傅国强却没有发言。
熟悉他的同学都知道,这就是傅国强,无论什么时候,他都表现的相当冷静,但是他身体上的热血却是早已经沸腾。
“国强同学,你说咱们还真的获取不了战胜国的待遇吗?可是这个欧战咱们是打胜了呀!”一个女同学向傅国强问道。
傅国强不知道说些什么好,看着那个女同学期待的眼神他笑着说道:“我也是看到报纸上有人这样推论,我觉得还挺有道理的,西方国家是不会那么偏袒我们的。”
“什么报纸?让我们也看看”一个男同学把头凑了过来,紧接着,好几个人又都凑了过来向他询问这报纸。
傅国强从书包里拿出这份今天上午在报摊上买的报纸,副刊上却是整版的写了一个关于欧战中国胜利后该何去何从的评论文章。和其他文章不同,这篇文章的后面印上了特大号的署名——黄柯。
“快,拿来让我们看看”几个同学抢过来把报纸翻看起来,虽然只有十几岁的年纪,但这些学生们却是能够看懂黄柯的文章。
文中黄柯对巴黎和会的中国外交进行了大胆的预测,中国的利益在和会上不会得到保障,反而,日本会觊觎中国。文章在最后,还是一如既往的写出了一句总结——日本是我国五十年之大敌!
几个同学看过之后茅塞顿开,转后又都拍手叫好,纷纷询问黄柯其人究竟是谁。
不过有一个留着平头的青年看过之后却有些不屑,拿过报纸看了看之后他笑道:“一个狂妄的书生写出来的酸腐文字罢了。你们竟然还如获至宝,我看真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了。”
“汉生同学,话不能这么说,这篇文章只是一种预测,说的倒是还有几分道理的。”傅国强并不急于争辩,他想一点点的说明白这个问题。
不过他还没有把自己的话说完,那个叫汉生的同学就已经显得有些不耐烦了,他摇摇手道:“你们就跟着这个狂生的话走吧,一群没有思想的人,国人正是因为你们这样的思想太多,才落下了个贫穷落后。今天说学西洋,明天学习东洋,看到哪家好就学习哪家,还真是国人通病!”
傅国强一听这话,再冷静的心思也变的有些着急了,他急忙辩解道:“汉生同学说国人没有思想,我看并不是这样的。国人只是在摸索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走路嘛,难免会走错路,但我们终究会选择一条属于我们的道路。”
“终究会选择?”汉生还是轻蔑的一笑:“不知道这个终究到底是什么时候,难道还再等一个一百年?”
傅国强不服气,和他继续争辩起来。
“国强,你们干什么呢?”正在说话的傅国强听到了一声熟悉的声音,转过头去他笑了。
“姐,你怎么来了?”傅国强从上面跳了下来,笑着走到了傅瑾的面前。
“你们讨论什么呢?这么热闹。”傅瑾走向前问道。
傅国强还没有答话,一个留着平头,穿着一身中式长袍的青年就不屑的说道:“在讨论一个狂生,这帮同学正在看他吹牛的文章。”
傅瑾笑了笑,用食指指了指傅国强的脑袋:“你呀,整天什么都不学,净看些和学习无关的书,看我下次不告诉父亲,让他好好教训你一顿。”
本来这是姐弟两人的调侃话,没想到那个叫汉生的同学听后带着讽刺挖苦的腔调说道:“国强同学,我看你还是回家当你的乖孩子吧,还在这里讨论什么国家大事?小心回家挨板子!”
这话一出,所有的同学都跟着笑了,傅国强皱起眉头想要冲上去回骂几句,傅瑾却是拦住了他。
“林汉生同学,你这样说话就像是你父母支持你这样做似的,怕不是你自己回家要挨板子了吧?”
林汉生看了一眼傅瑾,心里竟然没有了半点火气,要是其他人说他,他那张刀子嘴肯定把他损的体无完肤了,可不知道咋回事,每一次见到傅瑾,他一肚子的话却是说不出来了。
看大傅瑾占据了上风,傅国强也笑了:“就是,回家去吧,你别挨了板子,不然明天你上课就只能站着喽。”
围住的同学们又都一哄笑了。傅瑾知道林汉生的性格,照这样下去,他们俩还不吵翻了不可,见好就收,她拉着弟弟傅国强的胳膊说:“下课了吧?走,咱们回家去。”
路上,傅瑾向弟弟询问起那张报纸的事,傅国强把那张报纸递给了她扫过几眼后,傅瑾分明看到下面的署名是“黄柯”。
“黄柯?”傅瑾自言自语的念叨了一句。
傅国强点点头:“对,就是这个黄柯。前些日子我听说,此人率军清剿土匪,还向革命党提出过很多建议不知道父亲认不认识?”
傅瑾喃喃道:“父亲会认识他的。”
回到家后,傅瑾的父亲傅望山也刚回到屋子里,傅望山是南洋华侨,鸦片战争后他的祖父就到了爪哇国当劳工。从小到大,傅望山的祖辈们一点点的积攒,吃过无数苦尝过世间所有辛酸,最终形成了今天这个局面。
但傅望山的父亲却是日夜思念着祖国,他把自己的长子取名为傅望山正是如此。
民国前期,傅望山就来到了广州定居下来,漂泊多年的游子回家,但这个家却是又穷又破。傅望山决心献出一己之力,他先是投资了昌兴机器缫丝厂,接下来又投资了铁路公司,准备兴建铁路。
这些举动不仅解决了当地很多人的就业,并且还带动了国内的经济发展。在这一点上,傅望山是颇为如同自己实业救国的观点。
“父亲,上次遇袭的事,我不是和你说过一个人救过我吗?我现在找到他了。”傅瑾看到父亲正在沙发上看书,就高兴的跑了过去,把报纸递给了他。
傅望山摊开一看不明白的看了看,片刻之后他的表情转着笑道:“丫头,父亲会找到他亲自谢谢他的。”
傅瑾听后羞愧的笑了。
(收藏啊!推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