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真正开始制作动画,李之鱼才知道在华夏想要拍好一部动画片有多难。
动画制作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分工极为细致。
不过还好李之鱼已经完成了前期制作过程。
所谓的动画前期制作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是剧本,这方面看着没什么特殊的,但其实动画片的剧本和电视剧剧本差别很大。
电视剧的剧本讲究一个台词为主,动作为辅,但是动画片的剧本则需要林亮避免复杂的对话,侧重用画面动作讲故事。
最好的动画是通过动作取胜。越少的台词,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观众的想象。
其次便是画故事板了。
这个一般是动画片导演的工作,功能上有点像画电视剧的分镜图。
主要是根据文字剧本绘制出类似连环画的草图,将剧本描述的动作表现出来。
故事板在绘制镜头的同时,动作、台词、时间、摄影指示、画面连接等都要有相应的说明。
李之鱼估算了一下,一集《小叮当》时长大概在十分钟左右,就需要300幅图画故事版。还好这方面李之鱼这些天跟着白冰冰一边学习绘画技术,一边就把这些东西当做练习作业给画了出来。
故事版对于绘画者的技术要求不高,只要能够合理的表达意思就行了,因此虽然是李之鱼的练习之作,但是充当故事板,也足够了。
最后则是摄制表:这方面有点像电视剧的拍摄计划书。
一般有制片人负责,《小叮当》算是李之鱼自编自导自己制作的动画,了因此摄制表也是需要李之鱼来完成的。
由于不太确定未来的拍摄进度,李之鱼最终也只制定了一个第一集摄制表,决定先把第一集弄出来,看看效果在做完整地摄制表。
到了中期制作过程就更麻烦了。
首先是角色和场景设计过程。
场景的设置还好说,这个并不复杂,相同的几个场景,设置一下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的样子就好了。
角色的设计过程可不是单纯地把角色画出来。
除了基础的角色人物造型、衣装样式外。
更重要的还必须设计出角色的详细模样,画出来角色的脸部特征、眼神、表情等的特写,同时还要设计出数个不同角度观看的角色形象。
喜怒哀乐,以及大喜大怒大哀大乐,微喜微怒微哀微乐,各种表情,每个表情还要至少提供五个角度的呈现结果。
《小叮当》里面更加麻烦的是登场的工具、机械、车辆、武器等设计的工作,除了画出机械的造型以外,出现的细部结构、运动方式等也必须标明。
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会动的,如果李之鱼不画出来他们运动和工作的原理和方式,就没有办法让他们的动作在动画中呈现出来。
然后就是背景设计了,这里的背景设计不同于场景设计,用2021年的话来说,这里的背景设计就是滤镜设计。
设计多层次背景当做滤镜,然后令每层背景移动速度不同,就能表现出逼真写实的远近距离感,这一点是李之鱼最头疼的地方。
设计完成之后,就要开始画原画和中间画了。
原画也叫做关键动画,原画创作是由动画设计师绘制出动作的一些关键画面。
把画面中人物的动作起始与终点画面以线条稿的形式画在纸上,是能够体现一个完整动作过程特征的若干关键动态瞬间。
能有效控制动作幅度,准确具体的描述动作特征。
原画对于画师的水平要求很高,李之鱼肯定是达不到的。
沪州美术电影制作厂的原画师也不擅长画写实的画风。
最后李之鱼多方打听,从王台长那里拿到了人才手册,请到了曾经在港岛留过学,专门学习漫画绘制,画风又以写实但却不失趣味着称的美术设计师黄伟。
中间画是指在两张关键原画之间,把变化过程按必要的运动规律描绘出来的画面。
作用是用来填补各原画之间的过程动作,使之能表现得接近自然动作。
中间画的水平要求不高,大部分画师都能完成,甚至李之鱼这个水平都能画。
一般来说,一个动作最开始用原画,最后也用原画,中间则是用比较省略的中间画,这样当所有的画面连续播放的时候,就能够有动画的效果了。
除此之外,还有的配音,剪辑,合成,印片等等过程都非常复杂,李之鱼暂时没有时间去管。
因为单单之前的各种事情已经足够他去忙了。
平面手绘动画制作的繁琐之处完全超过了李之鱼的想象。
单纯数量说出来就够吓人了。
一集《小叮当》十分钟,一分钟六十秒,每秒钟是24帧数,就需要24张手绘图。
也就是说一集《小叮当》就需要一万四千四百张手绘图!
这些手绘图需要先一张一张的画到纸上,然后拍铅笔稿,好了之后交给描线,描线就是把手绘图的线条描到赛璐珞(动画专用合成塑料)片上面。
然后交给上色车间,根据提前决定好色号涂色。
最后把赛璐珞片放到绢上,绢上画的是背景贴在一起,这样就可以重复使用背景,只需要重画任务即可。
最后才能用摄影机拍出来,其中任何一个地方出了纰漏都要重新来过。
完整走了一遍流程,李之鱼心里直呼:
动画制作,恐怖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