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达接近三个多小时的血战,以25团副团长张山为首组成的突击队终于在日军驻太平门阵地处撕开了一道口子,正待队伍集中在城楼一带试图组织火力对城门进行爆破时,尾随追击的日军渡边大队再度咬了上来。还未等工兵对城门完成爆破,敌我两支部队就再次交战在了一起。
张山一边举枪射击一边在心里骂道:妈的,这小鬼子真他妈邪头了,愣是跟狗皮膏药似的甩都甩不掉,还没容老子喘口气的工夫就又粘上来了。
由于张山等人距离爆破地点位置过近,工兵一时有些不知所措,他们心里清楚,一旦就此引爆*,爆破后掀起的气浪和弹片很有可能会给负责阻击的战士们身体造成伤害,这种伤害也许是致命的。
“副团长,请你换个离我们稍微远点儿的掩体,否则我们无法对城门实施爆破!”
“哪那么多废话?你尽管爆破就是啦,不用管我,老子命大着呢……”张山背靠在掩体后面一边给配枪退换*一边嚷道。
工兵表示为难地迟疑了一会儿,只听见三营长曹光朝他们怒吼道:“我说你们他妈倒是快炸呀,老子们快顶不住啦!”
一名工兵准尉无奈地摇了摇头,他猛地擦燃了自己手中的一根火柴,蓝红的火苗直接就引着了*的引信,迸溅出灼人的火花……工兵连的战士们急忙朝两翼散开,紧捂两耳卧倒在地。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城楼下的两扇染着红漆的大门便被炸出了一块巨大的窟窿。*引爆后掀起的气浪将张山及面前的一堵烂墙整个掀翻在地,弥漫在空中的硝烟久久不能散去……
对面的日军并没有因卷起的硝烟而停止射击,相反他们还架来了几只掷弹筒对城门进行火力覆盖,许多刚要冲出城门的战士都惨死在了日军打来的炮弹下。
副团长张山硬是被二营长钱里远带人从碎石堆儿里刨出来的,他的脸部一多半都遭受到了尖锐物的划伤,掺杂着灰尘的鲜血从伤口处渗出,整个人已经昏厥过去。钱里远想都没想便将张山扛在肩上,并指挥部队向城外突围。
警卫排的最后七名战士负责殿后,在大部队全部突围出城后又艰难阻击了日军接近十分钟的时间,期间又有四名战士饮弹牺牲。
对面的日军似乎发现了这其中端倪,大队长渡边少佐下令停止射击,部队呈战斗队形围上去,最好能活捉那三个支那军人。
最后这三名幸存的警卫排战士自然不甘去做日本人的俘虏,他们彼此对视一眼后便从腰间拔出了各自的军刺,将其牢牢地挂在枪口下方的卡榫处后便一齐冲出了掩体。
日军派出两个中队的兵力继续出城追击逃亡的国军,剩下一个中队的日军将这三名战士死死地包围在中间,双方陷入了短暂的僵局。
一名戴着粗框眼镜的日本翻译走出人群,指着这三名国军战士的鼻子说道:“我们是第6师团第5联队第17大队一部,我身边站着的这位是这支部队的指挥官渡边少佐。少佐阁下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委托我,想向你们请教几个问题,如果你们愿意悉数回答,我们可以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
一名叫郑学奎的战士还未等对方把话说完便回头骂道:“保证个屁!小鬼子,想要老子的命就过来,少他妈废话!”他说着便举起手中的武器,直起的刺刀猛地扎进了一名日本士兵的小腹。眼看着那名日本士兵倒在地上痛哭挣扎的惨状,大队长渡边强忍着心中的怒气,朝身旁的翻译低声说了几句日语。
翻译听后点了点头,进而转变成一脸发怒的模样,警告道:“我希望你们记住,要杀你们只是一秒钟的时间,皇军本着宽宏大量的胸怀可以不和你们一般见识。现在开始第一个问题,告诉我,你们的部队番号和长官姓名!快说,我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去你娘的!小鬼子,别在这儿吓唬老子!老子既然被你们给围啦,就没打算活着出去!来呀……”三名战士扬起刺刀分三个方向和围在前列的日军交起手来。白刃格斗持续不到半分钟,除郑学奎外的两名国军战士相继在拼刺中倒地身亡,郑学奎本人的腹部和左腿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刺伤,鲜血浸透了军服。
“我再问你最后一遍,你的部队番号和长官姓名!如果你还是拒绝回答,下场将会和你这两位同伴一样!”翻译官绷着脸做出最后的警告。
郑学奎咽下含在腔子里的一口血后环视着周围的日军,冷笑道:“老子没啥好说的,光刚才就拼掉了你们两个鬼子,再多几个垫背的也不在乎……”言罢,就再次扬起了手中的刺刀,怒吼一声:“团长,您多保重,奎子我没给您丢人……小鬼子,我操你祖宗十八代,来呀———”话音未落,郑学奎便一瘸一拐地冲向面前的日军。
渡边少佐无奈地摇摇了头,随着他的大手一挥,四下的日军便抱起刺刀一齐涌上前去。十余把锋利的刺刀瞬间就将郑学奎的腹腔捅穿,与此同时,郑学奎的刺刀也刺透了一名日本士兵的胸膛,两人几乎同时倒下。渡边少佐和那个日本翻译惊谔地发现,这个不知名的支那士兵到死都保持着生前的表情,仿佛随着他生命的流逝就此定格了似的……
那是一种复杂的,让作为“胜利者”的他们永远无法理解的,掺杂着一种自带荣耀和轻蔑的眼神。渡边少佐对这种眼神既陌生又熟悉,他不止一次地在各地战场上见到过这种眼神,仿佛是中国军人身上自带的一种独一无二的笑容。渡边少佐打死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在战场上节节败退的中国军人,在死后却会表露出这种只有胜利者才配拥有的笑容呢?
渡边少佐一时间陷入了沉思,他感觉,这可能是中国军队在战场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人文哲学……
……
天微微亮了,摆放在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桌上的一本日历随风又翻过了新的一页,上面白纸黑字赫然写道:农历丁丑年11月11日———民国26年12月13日。更准确地说,今天是公元1937年12月13日。这一天,所有人都像往常一样过着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凡的日子,可唯独南京除外。这一天的到来,无疑是给了这座被历史学家赞为“六朝古都”,久负盛名的千年历史文化古城一记带有强烈血腥味的重锤……
城内的南京市民此时可谓人生百态,逃跑的逃跑;闭门的闭门;自杀的自杀;还有不少人主动向过往的日本士兵示好表示拥护;更有甚者竟然对这场打得昏天黑地的战役一无所知,天一亮照样上街讨生活。
可怜又可悲的南京市民没有想到的是,尽管他们在面临南京沦陷后所做的事情各有不同,但所得的结局却是一模一样,那就是必须付出失去生命的代价。
大街上、巷子里、胡同口、闹市区、湖畔边……几乎所到之处尸横遍野,有的地方尸体甚至堆成了小山。玄武湖、夫子庙、鸡鸣寺、栖霞山、新街口等诸多景地及人文场所均遭到了日军的空前洗劫,每进一步都会闻到一股刺鼻的,令人作呕的血腥味……
整个南京城硬是被丧心病狂的日军当成了屠宰场。甭管你是门户大开还是闭门休客,日本士兵一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解决问题。不管你是出身望族的大家闺秀,还是家道破落的穷酸百姓,只要是撞上了这帮灭绝人性的畜生,那就没个好,几乎所有人都难逃一个死字。
一名来自日军第十六师团第九联队第三大队的名叫野田毅的下级军官,在紫金山一带可谓是出尽了“风头”。身为少尉副官的他同另一个名叫向井敏明的少尉军官相约,在南京城内进行一项美其名曰为“百人斩”的残酷竞赛,规则是看谁先杀满一百名中国人就为赢,胜利者将得到一瓶法国产波尔多葡萄酒。
一位名叫铃木的日本随军记者在“竞赛”期间一直跟在野田毅身边,对方每杀一人,他都会在第一时间内增加屠杀数量。这其中包括杀人时间、杀人地点、杀人手段等一个不落全部记录在册,并将这些血淋淋的真相和资料以最大篇幅,一字不漏地刊登在了日本的《东京日日新闻》上,引得国际政坛一片哗然唏嘘声不绝于耳。这也为日后搜集这场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在南京市民绝望面对日军大面积屠城的关头,城内未能成功突围的中国守军也自然而然就成了进城日军的重点排查和屠杀对象,只要发现一律杀光,绝不留活口。
例如坚守在挹江门一带的国军第36师,这支部队就倒了血霉。身为督战队,在几乎所有作战部队都接到撤退命令的同时,唯独第36师没有收到一封来自司令部或是来自78军军部的手令,这自始至终连个通讯兵都不曾来过。最后还是由第78军军长兼第36师师长宋希濂主动向司令部电台发报询问后,才正式确定的撤退命令。那时,唐长官已经在煤炭港坐上自己的小火轮游往由顾祝同亲自坐镇的江北防线了……
当第36师一众官兵集中至下关码头准备渡江时才猛然醒悟,原来早在战役打响前唐长官就已下令将停靠在江边的所有渔船和皮筏全部捣毁,目前的下关码头用“有名无实”这个词来形容亦不为过。
既然从水路突围已然无望,那就只好硬着头皮突破挹江门防线向城外进行正面突围了!作为此次战役的“督战部队”,第36师的总体战斗力却并不强悍。虽然在部队扩编前师长宋希濂曾从87、88两个王牌师里各抽调出一个团进来用以提高36师的整体战斗力,但不幸的是,这两个团的精锐基本都在之前的淞沪会战中打光了,剩下的不过是一帮由地方部队临时组建起来的乌合之众。按照杨龙菲的说法,这就是支乌七八糟,鱼龙混杂的队伍,论起战斗力撑死也就是个二流水平,不过就是仗着人多罢了。
宋长官一逃,第36师迅速变作一盘散沙,有规律的建制和队形早已不复存在,干脆就是班自为战,人自为战算了。到了这个关口,能活着逃出去才是真的,至于别的,都他妈是扯淡!
有些自作聪明的士兵干脆就换上了老百姓的衣服,妄想凭着一身布衣就能瞒过日本人的眼睛,事实证明他们错了。不知是出于经验还是在攻城前曾受到过这方面的培训,所有的日本兵在确认中国市民身份前,都要检查一下对方的手心手背和头饰发型:
一旦发现有人手背是黑的,日本人将会严重怀疑对方是否练过武术;要是发现对方手心上长有厚厚老茧,那不用问了,他们会当即下结论,你肯定是个长期摸枪的军人,而绝非是一个只会扛着锄头耕地的庄稼汉;至于针对发型如何来判定一个人的身份确实显得有些武断,但刚愎自用的日本士兵可不管这些,他们铁了心地认为只要是留着寸头或是头发不长的百姓肯定就是军人化妆的。
更有甚者,日本士兵会通过嗅觉来确认你身上是否存在着浓厚的*味,一旦发现*味过重的百姓那十有八九就会被判定为支那军人,二话不说抬起枪口便扣动了扳机。如果哪支部队拥有翻译,他们甚至会通过分析市民的南北口音来区别对方身份的真伪,凡是在问话的过程中听出对方是用北方口音,翻译就会立刻向日本士兵下令射击。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军队大部分兵员都来自于北方。
这场惨绝人寰的屠杀“竞赛”并非野田毅和向井敏明两人的专利,事实上,整个南京城内每一个角落,每一寸土地无时不刻都在出现杀戮,无论白昼。
南京,这个在八年抗战中最为绝望的城市,此刻仿佛正默默地流下本不该属于它的眼泪。眼泪中掺杂着各种不尽相同的情绪,有愤恨、有恐惧、有绝望、有压抑,还有对将来某一天的无限渴望和企盼……殊不知,这一等就是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