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传奇从重生开始 第449章 492.发财了

《传奇从重生开始》第449章 492.发财了

作者:肖邦乱弹琴 字数:2918 书籍:传奇从重生开始

  摆古董摊的,是个四十来岁的男人,穿着身九十年代流行的灰色西装,蹬一双皮鞋,打扮的有些土气。

  高崎是行家,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他这身西装是故意弄来穿的。

  在这样偏远的地方,做这种古董生意,既不能过于土气,和当地人打扮一样,让人一看就知道你没钱也没见识,有东西也不肯给你看。

  但打扮过于时髦了,山里人又觉得你是大地方的人,鬼心眼儿多,不实在,不敢和你打交道。

  因此,这男人弄这么一身不土不洋的西装穿着,倒最合适。

  高崎走到那个地摊跟前,伸手拿起一个大洋来,掂了掂,又放下了。

  他对银元太熟悉了,看年代,看外形,看边齿,无论看哪个方面,一打眼就看个八九不离十。甚至把银元拿在手里随便掂一掂,凭着手感,他都能分辨出真假来。

  手里的银元厚薄不对,三年的年字没有点,分量也比真的重一些,说明铸造有误差,或者加了比银重的金属。

  他放下手里那块银元的时候,故意往那一堆银元里一扔,发出“哐啷”的声响。

  声响过于脆了,根本就不是银的。

  他已经可以断定,小贩的这些银元,都是假的,顿时就没了兴趣。

  可就在这时候,他看到了帆布后面角落里摆着的,一个鼓肚的小青花瓷罐子。

  那罐子的釉面有些黯淡,瓷彩比较柔和,边沿有氤氲,不是很清晰。上面的花草也有些潦草,但从釉面光泽和青花的颜色、样式来看,应该是古的东西。

  上一世,高崎曾经跟着岳帆帮人家卖过古董,对瓷器和玉器都有一定认识。这一世出去卖银元,顺便也接触其他古董,知识比一般玩古董的人,强出许多。

  对瓷器来讲,古时候都是用木柴烧窑,现在则是用煤气烧制。这火不一样,烧出来的瓷器釉色就有很大的区别。

  所以,瓷器是不是古的,仅从釉色上,像他这种见识过真东西的人,一眼就能看出真假来。

  当然,这也只是说,他可以应对一般仿品。对高仿的东西,仅仅看釉色当然不行。

  可这山沟里,又哪有什么高仿的东西?

  另外,青花瓷年代不同,青色也有很大的区别。唐代青花青色淡,有些偏绿。元、明两代的青花,青色深,门里叫“苏麻离青”,采用的是波斯釉料,含铁量高,经常会在青色上出现锈斑。

  到了清代,釉料的含铁量明显减少,青色就淡了许多,且颜色浓淡不均,有点像是贴在釉面上的感觉了。

  从青色上看,小贩手里的那个小罐子,应该是元代或者明初,成化以前的瓷器。特别是青色上出现了红锈斑,好像是有残缺一般。

  高崎知道,这正是古波斯釉料的特点,后世无法仿制。

  断定那是真古董以后,高崎不动声色,而是问小贩:“你这银元怎么卖呀?”

  小贩偷偷打量高崎一眼,穿着一般,但看身形气质,脸上气色,不像个山里的农民。

  在这小镇上,不是农民,就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红旗厂的职工,另一种就是这镇上的机关干部。

  镇上的干部,有些权力的,都喜欢穿品牌的运动或者休闲装,脸上身上也干净。一般职员,就和红旗厂那些职工差不了多少了。

  高崎的样子,穿衣比较随便,也不怎么干净利索,不是红旗厂的职工,就是这镇上的一般职员。

  “这都是我从村里收来的,”他就对高崎说,“你看着出价,差不多我就卖。”

  高崎又把银元拿起来,仔细在眼前看着,看半天说:“你这银元成色有些不对啊,看着怎么不像银子做的?”

  听语气,小贩就知道,这位外行。他就说:“我也不怎么懂,也不知道真假。你自己看吧?觉得真你就出个价,只要不低于我的收购价,我就卖。”

  “一百你买不买?”高崎就问他说,“要是卖,我就拿你俩。我就是想买俩放在家里头玩。”

  小贩更加确信,高崎是个外行了。

  这东西是他二十五一个,从城里弄来的,就是想到这山里来,糊弄外行的。

  他摇摇头说:“这个价我收都收不上来。”

  “三百拿你俩,这总行了吧?”高崎做出有些舍不得的样子来,继续和他磨叽,“你这东西,我看着不像是真的,不敢多买。等买回去找懂行的看看,要是真的,下回赶集我再来买你俩。”

  看来,这人有俩闲钱。小贩就想,兴许他看走了眼,这人还真是镇上的干部。

  “卖不着啊。”他故意说,“你要真想买,四百拿俩。”

  高崎就站起来说:“那就算了。”转身准备离开。

  小贩就喊住他说:“算了,卖给你吧,倒个本钱。”

  高崎就又转回身来,盯着小贩问:“你跟我说句实话,这东西是不是真的?”

  小贩一脸诚恳说:“我跟你说实话,我真是从老乡家里收来的,一个一百二。是不是真的,这个谁拿的准啊?你没见那些鉴宝节目上,专家都经常看走眼吗?我是觉得吧,这山里的老乡手里,应该不会有假的,应该是真的吧?不过也保不齐。我做这个买卖,也不论真假。你觉得真你就拿走,我只要不赔钱,有的赚我就卖。这个行当,没有返回来找旧账的。”

  高崎就点点头说:“哎呀,这俩银元你就赚六十,你这买卖挺好做呀。”

  小贩叫苦说:“哪有那么好做啊?平时我得在这山里翻山越岭地,一个村一个村地转悠,也就是挣个辛苦钱。你光看着狗吃肉,没看见狗挨打呀。有时候收上来的东西没人要,砸到手里,赔了本钱,又有谁知道啊?”

  高崎称量半天才说:“这银元我越看越不对劲。要不这样,你再给我搭件瓷器?要不我就不要了。”

  小贩也称量起来。

  俩假银元,卖出去他就净挣二百五。平时来买他银元的,能给出价到七八十,他就烧高香了,今天好容易碰到个棒槌,这买卖不做着实可惜。

  “好好,”他满脸无奈地说,“你自己挑吧,太贵的可不行。”

  高崎就挑了一件彩釉的小茶壶。

  “这个不行。”小贩不给他。

  “这么个小东西,嘴上还缺一块,又不值钱。”高崎说。

  “老弟你外行。”小贩说,“这是真物件。看见这上面的炸纹没有?少说也得百十年才会有这纹路呢。”

  高崎心里就暗暗笑了。这小贩还真是个外行,难怪他收到好东西也不知道。

  这东西叫手壶,从上面画的花卉图案看,明摆着就是民国年间的大路货,连五十块钱都不值。至于那些个炸纹,那倒是因为冬夏交替,热胀冷缩造成的。但这不是判断瓷器年代的唯一标准。

  他挑这手壶的时候,还真怕小贩懂些古董知识,知道这东西不值钱,直接送给他。可不试探一下小贩的深浅,他不敢直接奔着那个青花瓷罐子去。

  他又指着一个紫砂的小手壶,小贩依旧不答应。然后他又指向一个铜手炉。

  小贩就笑着说:“你不能总挑我的好东西呀?这铜香炉,少说也是清代的,光卖废铜也卖不少钱了。”

  其实那东西也不值钱,现代高仿的,炉底有明显的车削加工痕迹。就是再做旧,这机械加工痕迹也很难弄干净,过不了高崎这种行家的法眼。因为古物上不可能有现代加工的,有规则的纹路。凡有规则加工纹路的,都是车削或者角磨机留下的,古代没这种加工手段。

  小贩连手炉和香炉都分不清楚,这古董买卖,也不知道他怎么能够挣钱?

  高崎指划半天,就指到了那个青花瓷罐子。

  “把这东西给我搭上总行了吧?”他把那瓷罐子拿过来说,“你看这上面这么粗糙,这里瓷都掉了,变成红的了。还有这罐子底,也锈糊糊的,做工这么差,一看就是假的。我拿回家当盐罐子去。”

  你还别说,这件瓷器原来还真是当盐罐子用的,它上面还有个带边的圆盖。这是小贩从一个村里的老太太手里,花十块钱买来的。

  小贩买这个罐子,只是因为他没见过这种造型的罐子,觉得新鲜,十块钱也不贵。买到手里以后,摆在那里也没人要,他看着也不像是个好东西,做工的确有些粗,花纹也挺难看,模模糊糊的。

  殊不知,正是这种连贯而又边沿氤氲的特色,才是元、明年间,青花瓷固有的风格。

  终于,高崎如愿以偿,捧着那个盐罐子,手里捏了两块假银元,从小贩的摊位上离开了。

  高崎买东西的时候,陶洁一直在他身后站着,不言不语。

  从高崎过去给她讲的,她失忆的一些故事里,她已经知道,高崎懂古董。他这么认真地蹲在摊子边上,和小贩对付这么半天,肯定是看到值钱的东西了。

  从集东头往回走,陶洁就问他:“你买着宝贝了?”

  高崎眉花眼笑地瞅她一眼,笑而不答。

  陶洁就不再问,专心买自己想买的东西。她本来就话不多,高崎不说话,她自然也就不多说。

  直到买好了所有需要的东西,高崎把小拉车和东西都放到三轮摩托车后斗上,陶洁也坐上去,他开了摩托车走出去,离开镇子一里多地,这才把摩托车停在路边上,小心谨慎地把那个青花瓷罐子拿出来,给陶洁看。

  “这是绝对真的明初青花瓷!”他对陶洁说,“虽然器型我没见过,可我知道,越是稀有的器型越值钱。咱们发财了!”

  陶洁明明看着他是和人家讨价还价地买银元,这罐子就是搭上的,这怎么又变成专门买罐子了?

  看着陶洁一脸疑惑,高崎就得意地笑了说:“这叫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障眼法。我就是奔着这罐子去的。”

  陶洁就问:“那你买的银元呢?”

  高崎咧着嘴笑说:“两块破生铜,留着给你玩吧。”

  这个高崎,处处透着心机,根本不是她心里的那个高崎。

  她心里的那个高崎,是傻乎乎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