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真实的视角 414章:马谡之死(2)

《真实的视角》414章:马谡之死(2)

作者:鲁油 字数:2006 书籍:真实的视角

  自然,王平明白,这个时候已经多说无益了。

  与其继续触怒如日中天的马谡反倒不如寻求一个自保之策。

  毕竟,从大局来说,蜀国已然输不起。

  自然,后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司马懿和张合在街亭成功的摧毁了马谡的营地,不幸中的万幸则是王平则通过疑兵计防止了进一步的损失。

  回去之后,自然就轮到马谡迎接诸葛亮的怒火了。

  看着不成器的马谡的杰作,诸葛亮自然心里是滴血的。

  毕竟,在诸葛亮本来的规划中,这次马谡只要守护好了粮道就能往自己的继任者上升。

  但是,随着街亭的丢失,一次最具有威胁的北伐失败了。

  诸葛亮明白,很可能自己终其一生再也没有机会了。毕竟,曹魏的防御只会随着生产力的恢复越来越强大。

  但是,除此之外,更致命的问题则是继任者的任命也显得棘手了起来。要知道,这个时候整个蜀国的军政大权都是握在诸葛亮一人手中的。

  虽然将领之中魏延功劳最大,但是,毕竟是一介武夫,而在蜀中这个地方必须要一个文化程度高的人才能调和好荆州上层和益州本土人士的矛盾。

  其他的人中杨仪等人又资历不太够,而李严则是属于益州本土人士,诸葛亮并不放心。

  于是,经过了充分的思考最终发现很难再挑出其他人来。

  似乎这些人都显得参差不齐,仔细挑都毛病不少。

  接着,目光就放到了更年轻的姜维身上,姜维虽拥有所有诸葛亮喜欢的一些优点,但是姜维终归来说还是魏国的降将,而且资历尚欠。所以,诸葛亮并不敢就这么直接委以重任。

  于是,综合来看,思索再三,诸葛亮发现似乎在这些人中就蒋琬比较可以信赖了。

  但是,就之前的表现来看,蒋琬似乎还是不如马谡善解人意。

  所以,这么一来,充分分析了这些人的优缺点之后,自然就最终还是认为马谡是比较合适的人选。

  而且,在诸葛亮看来,马谡受了这么大的打击后自然会痛改前非。

  毕竟,本质上来说,其实马谡是个聪明人,要不然,诸葛亮也不会看重他并一直着重培养。

  自然,接下来我们所熟知的事情就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而蒋琬则成了托孤的唯一人选,姜维则学习了诸葛亮的军事思想,与此同时蒋琬和姜维所镇不住的魏延也就成为了牺牲品。

  毕竟,魏延的功劳确实太大了。

  但是,马谡之死却又是比较离奇的事情。

  因为,在陈寿的《三国志》中,马谡之死其实有几个不同的记载。

  其一则是《三国志·蜀传·向朗传》的记载,在这里面的记载中颇有马谡自知重罪难逃,于是选择逃亡的意思。而在这个过程中向朗由于知情不报于是也被诸葛亮生气的免了官。

  自然,这一记载和我们所熟知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有着很大的出入。

  而第二则则是《三国志··蜀志·马良传》的记载,在这里面的记载则是马谡被关起来了,病死在狱中。

  自然,这也显得比较含糊。

  第三则则是《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记载,在这里面,记载的则和我们所熟悉的比较接近。

  第四则则是《三国志·蜀志·王平传》的记载,在这里面,有着“丞相亮即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这样和第三则类似的记载。

  由于,一本史书几种记载,这么一来,整个事件就显得模糊不清了起来。

  有人尝试将这些内容结合起来,也就形成了新的观点。很可能,马谡自知重罪难逃,于是在得知了不利的消息之后慌乱的选择了逃跑。

  不过,运气似乎不好,没过多久又被抓到了,接着就关了起来。

  自然,马谡其实身体也不好,兵败之后又下了惊吓。所以最终在狱中还没等到行刑就这么一命呜呼了。

  这么看,似乎按原本的情况,马谡其实很可能会被从轻处理的。

  毕竟,从某方面说诸葛亮确实是个任人唯亲的人,所以对于马谡这个唯一可以作为继任者来培养的人自然就是非常优待的。

  而且,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很明显,聪明人不会在一个地方不断的摔跟头。

  但是,让诸葛亮错愕的则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候,马谡选择了完全不承担责任的逃亡。

  自然,这样的行为就进一步寒了诸葛亮的心,诸葛亮甚至都会由于这事情而怀疑人生。

  因为,诸葛亮本意是要培养一个能继承自己的意志,担得起天下的人。

  而马谡这样狗急跳墙的逃亡行为就完全的背离了诸葛亮的本意。

  毕竟,在当时的情况下,刘禅没有培养好已经够难受了,而更加难以接受的则是自己辛辛苦苦选择的继任者也是这样一个关键时刻丑态尽出的样子。

  于是,盛怒之下自然就只能给马谡判死刑了,毕竟马谡这么一逃亡,简直将诸葛亮的脸丢尽了。

  接着,好不容易抓起来之后自然就准备不留情面的行刑了,毕竟,哀莫大于心死。这个时候,马谡必死无疑。

  不过,身体脆弱的马谡最终没能等到行刑。

  自然,听到马谡在狱中死之后,诸葛亮则还是会感觉到无比的痛苦。

  毕竟,诸葛亮正是因为重用了马谡才导致了北伐中最有希望的一次战争的失利。

  而正是因为诸葛亮没有看清楚马谡的为人,所以最终才导致蜀国又一次丧失了决定自己命运的机会。

  抱着马谡的遗体,诸葛亮只会不断的骂自己,为什么没有将马谡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为什么没有早早的发现马谡的缺点。

  但是,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蜀国的大小事务都由诸葛亮决断,短期确实是井井有条,但是,长期来看,不出问题必然是不可能的。

  这么一来,思考了再三之后,诸葛亮自然也就明白了,以后这军政大权必然要分开。

  毕竟,随着自己越来越老,也无力以一人之力去全速运转这庞大的国家军政机构了。

  于是,最终思索再三之后,诸葛亮最终决定将政治上的事情悉数交付给了蒋琬,并开始细心的培养姜维的军事才能。

  毕竟,这么一来自己的压力也小些。。

  但是,似乎已经晚了,蜀国错过了在魏国经济未恢复的时期西出长安的机会。因为,魏国随着曹叡的一系列改革,军事实力和将军文化水平已然一日千里,留给蜀国的时间已然不多了。

  毕竟,面对人口上这数量级的差距,即使拥有再精妙的军事计策也难以做到反败为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