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公主是知道刘彻的态度,也知道张远的想法。
但她对张远是不抱任何希望的,眼下刘彻没有要针对张远的意思,再加上分红一直没有少而且还比以前变多了,平阳公主这才能耐着性子继续等待事情的发展。
那曾想到刘彻做出反应的第一天,事情就朝着众人没有预料的方向发展。
此时在新安侯府内享受宁静的张远也终于有些后知后觉的知道了刘彻颁布的律令。
不过却不是任何一个官员来告诉他的,反倒是清平坊的人从哪些兑换钱币的百姓口中知道后再跑来告诉给张远的。
“陛下上午颁布的命令?”
“对,说是刚刚呈交给丞相府,将于一月后施行。”
一条新的律令总是会等到全天下都知晓后才会施行。
不过话是这么说理也是这个理,各地官府受到丞相府的手令之后便会立即开展打击行动。
先抓人等到一个月后再审问也没有违反条例不是么。
“清平坊到现在兑换了多少五铢钱出去?”
“一亿枚五铢钱已经兑换出去近五千万了,子钱庄子也放出去了一千万的子钱。”
“这么说是抗不到今日天黑?”
“侯爷,别说天黑了,小人估计这时候往回赶就快没了。”
张远心里虽然有欣喜,但是还是有一些担心。
担心的不是事情会失控,而是他并不希望五铢钱就这么轻松地流出去。
这么短的时间内流出去这么多铜钱,只有一种可能性。
“店里兑换钱币是很多小笔交易积累起来的,还是由大笔交易合起来的五千万?”
“侯爷,都是大笔交易,广平侯府都一次性兑换了千万枚五铢钱。”
......
张远整个人都无语了,若是那些有钱的商贾大笔兑换五铢钱,张远并不在意。
可这些诸侯们换来五铢钱估计就只能让这些钱放到金库当中吃灰,就跟张远家里面的这些钱财一样。
若不是打定了主意要推行五铢钱,重建大汉的市场风气,那些钱币估计真的就一辈子不得以见天日。
“你骑着快马去清平坊,让老赵只进行十万钱以下数额的兑换。
那些大宗兑换告诉他们可以先交钱,然后我们新安侯府免费为他们熔铸。
全部熔铸好了后,直接送到他们的府上,而且兑换比例降低为四点五比一,缺的那零点五由我们补齐。
只有一千万钱以上可以享受这个比例。”
“侯爷,小人的话恐怕不能让那些贵人信服。”
张远叹了口气也不多说什么,跟着这人一起出了新安侯府。
现在发生这么大的动静确实需要个人镇场子,在长安城的大街上摔一跤都可能撞倒某个位高权重的外戚。
这话虽然不现实,可撞倒一些勋贵府上的人还是挺正常的。
毕竟长安城的百姓才二十万人,宫里的宫卫还有形形色色服侍皇家的奴仆工匠都有十数万,北阙甲第内的勋贵家养的奴仆也有十数万人。
这样的人口比例是不正常的,却能够极大的凸显出长安城作为政治中心的独特性。
等到了清平坊,张远算是见到了长安城热闹的样子。
上次见到这么多人还是从河套凯旋归来,刘彻举办盛大的欢庆仪式的时候。
“诸位都让一让!”
清平坊门外的守卫见到张远骑着马过来,立即强行疏散人群。
门口大大小小的都是车辆,估计是各家把家里面封存的铜钱都给拿出来了。
“新安侯来了!”
张远以一种极其高调的方式出场。
人群立即就安静了下来。
在场来换取钱币的人,没什么大人物,有的只是各府的谒者。
那些高高在上的贵人不觉得有人能在长安城贪墨他们的财物。
“去跟老赵说,写一张纸,贴在门柱子上面。”
“喏。”
片刻之后,一张写了刚刚张远定下的规矩的纸张就被贴在了门口。
紧接着就引起了一片哗然。
不过没人敢贸然询问张远,纸张上写的可不是清平坊担保,而是新安侯府担保。
很快哗然声降了下去,有一小撮人从人群之中退去。
贴出来的纸张并没有耽误普通人兑换铜钱。
张远设置的上限已经很高了,最多兑换十万枚五铢钱,也就是说你家里面得有五十万枚铜钱。
能够达到这个数额的也就只有商贾还有那些勋贵。
普通人能换百枚千枚五铢钱已经算得上是上户。
兑换钱币的事情有条不紊的继续着。
商贾还有普通人换钱最终还是要花出去的,市场就被这么盘活了。
中国人历来都喜欢存钱。
而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市场经济,这就是阻碍发展的障碍。
银行数次降低利率,大肆发行信用卡,就是为了普通人能把存在银行的钱给取出来都给花了消费了。
这样一来国家才能收取大量的消费税,而不至于说一直给普通人补贴造成国家收入大大减少。
当官的很明白老百姓的习惯,也知道中国的传统。
他们从不直截了当的向人们收税,他们会从你不知道的地方慢慢掏空你身上的钱。
最终一场疫情的来临撕破了告诉发展的经济泡沫,人们也懂得了身上没有存款还要去购买价格高昂的各类必需品。
当然这个高昂是相对比较而言的。
资本家还有政客总会忽悠人们去拿本国的物价去跟世界最发达的国家的物价相比。
他们从来不会让普通人知道世界上另一个跟本国平均工资水平相接近的国家商品是多少。
快速发展就是要让老百姓把压力全部扛起来,无论资本家有多么有钱,最终压力是转嫁给普通人的。
张远明白这一点,但好歹汉朝还没有人明白消费税这种最适合剥削百姓的玩意。
拿钱币去购买商品,就是商品原本价值的体现。
紧缺了商品会涨价,增多了商品会降价。
百姓不会吃亏,不管买什么东西,都是那件商品在市场上价值的直接体现,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张远在清平坊等了有一个时辰,眼看着天就快要黑了。
门口的人流虽然还没有减少的样子,可张远却是打算关门了。
从张远来时堵在门口的那些车辆就一直停在那,就在张远打算歇业关门的时候,有人要办理张远的新业务了。
“侯爷还要关门么?”
老赵立马跳上前来询问。盗墓
“天黑立马关门,那些让我们帮忙铸钱的,给他们说七日为限。
每日承接的数额一亿为上限,每到一亿就往后推一日,你懂了么?”
“小人明白,小人这就交代下去。”
铜的熔点低,所以铸钱才能成为人人都能干的事情。
张远现在有蓝田山蓝田县还有长安城的三处铁匠坊。
日夜不休维持高温熔炉运转,勉强一日能够熔铸一亿上下的铜钱。
之所以给出七天的时间出来,就是为了能够在承诺的时限之内把所有的订单完成。
长安城的勋贵也不是人人都很有钱。
像张远这种坐拥数亿身家的已经是最有钱的那一拨人。
当然在这一拨人里面,张远是垫底的存在。
像平阳侯府要是把他们金库的钱财全部拿出来,数十亿肯定是有的。
七十年积累的巨大财富,经历数次战争屹立不倒的勋贵都是有钱人。
打匈奴是赔钱生意,可是在国内进行战争那便是赚钱的生意,当然肯定是赢的一方赚的钱。
汉景帝进行七国之战的时候,连扩充军备的钱都没有,打赢了直接让国库充实了起来。
跟着一起发财的人不尽其数。
田蚡从一个需要自己姐姐卖首饰支持的人,摇身一变能拿着大把金钱贿赂朝臣的大富翁。
这都是明面上能够见到的,战后的势力重组才是瓜分利益的时刻。
张远比不上这些人,也只能吊着这些人的车尾。
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列侯里面穷的估计也就能拿出千万钱。
当然是五铢钱。
张远这个比例一出,让所有人手上的钱都贬值了。
张远铸钱肯定是挣的,而且是暴利,这也是张远为什么能提出以四点五的比例补贴大笔交易。
即便是四点五的比例,张远仍然大赚特赚。
若是五换一的比例张远只是保本,那么改成四点五的比例,七天的时间一到张远就要破产。
赚这个钱没有别的意思。
将来若是刘彻没有接手铸钱的事情,张远为把五铢钱推行到全国,还有把纸张普及到平民生活当中需要花费的钱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老赵刚刚才接下两单大宗生意,天色就彻底的黑了。
张远没有给任何人情面还有情分,直接下令关门。
来清平坊的一众勋贵还有张远貌似都忽视了一个最大的问题。
今日来清平坊的勋贵,排面最大的自然是广平侯,可广平侯家寥寥几人在长安从政。
其他权势滔天的亦或者是正当红的勋贵没有一人来清平坊。
最有钱的平阳侯府讲道理以平阳公主跟张远的关系直接来要铸钱的模子都有可能。
可张远却没有发现这一点。
大汉最顶尖的那些家族跟官员集体在第一天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这态度当然是给刘彻看的,而不是给张远看的。
这一刻张远像是成为了一个瞎子,什么都不知道,也没有给他通气。
清平坊的生意持续了一个月。
流出去的铜钱最终达到了二十亿之数。
这里面普通人跟商贾兑换的铜钱勉强加起来有两亿。
放出去的子钱也才一亿五千,其余的全都是勋贵们按照四点五的比例达到的数量。
这一个月张远的财富翻了个倍。
看起来少,但这是加上张远那快十万斤的金子一起算的。
除去放出去的子钱,张远还剩下了六亿的五铢钱,放出去的子钱全都收回来,张远就能凑快八亿的五铢钱。
这一个月将长安市场上面流通的其他钱币一扫而空。
五铢钱甚至已经流向了内史地界,最起码长安城的卫星城都已经开始使用五铢钱了。
对于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刘彻没有提也没有问。
张远这时候心里面才忐忑了起来。
长安城可是在刘彻的脚下,发生的一切刘彻都能立即知道。
可刘彻也没有召见过张远,张远有几次心里面不安的时候去参加早朝,也没有人询问。
至于卫青早就被刘彻调去边疆应付匈奴人的报复了。
匈奴大单于军臣的报复注定又是无疾而终。
平阳侯府除了正常接收来自清平坊的分红,便没有其他的动静。
这期间张远收到了卓王孙的答复。
卓王孙说可以为张远提供相当于十亿枚五铢钱的钱币。
得到消息之后,张远大喜过望。
这估计不是卓王孙全部的财富也是一半了。
无盐氏借给汉景帝千金,汉景帝还给他们家族万金。
这万金是无盐氏发家的本钱,几十年来,这万金翻个十倍也是可能的。
毕竟高利贷家族,利滚利就那回事。
临邛卓家肯定是要比无盐氏有钱的,这也能侧面为张远提供一下卓王孙究竟有多有钱。
可没过多长时间,张远却遭到了一拳重击。
蜀郡那边又送来消息,说官府勒令卓氏一族在一月之内动身前往茂陵邑。
至于说法当然就是刘彻号召天下豪杰入茂陵邑。
之前那一次,卓王孙给官府塞了数百万钱,然后通过平阳公主的关系运作最终将自己家从名单上消除。
其余家族也同样如此,有钱的商贾谁还没有一点官方背景。
大的牵扯上黄家,小的也跟当地官府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皇帝又能知道谁是谁,一下子迁入几十万人,刘彻还能把名单上所有的人全都看一遍?
可现在基本上就是直接点名了。
收到通知的不止临邛卓氏,卓王孙的好兄弟,临邛的程郑一家也收到了通知。
蜀郡还有黄氏,其他地方连孔仅自己的家族都收到了通知。
反正只要全天下的有名的铁商盐商都收到了通知。
最冤的当属黄氏跟程郑,这两家一家是半路出家还是因为刘彻的命令才插手冶铁,另一家从卓氏发展壮大之后就把生意全部扔给卓王孙了,然后一心经营对西南夷这些小国的贸易生意。
可现在就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