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的拍摄很顺利,现在的李明极毕竟不是原来的李明极了。
经过了这么多个角色,他虽然做不到“演谁是谁”,但起码也是“演一个是一个”。
而且有着导演把控大局,“影”的拍摄现场气氛很好,大家也不吝惜对于李明极的鼓励。
他刚好又是那种正需要鼓励的人,越得到鼓励越容易进步,所以后来状态是越来越好,让人简直都不敢相信跟刚进剧组时候那个还会多几次NG的是一个人。
当然这么一来,剧组的效率自然就提升了,本身李明极过来的时候,就正好是拍摄的中期,大家早就已经磨合到了一定的默契,所以等到他也进入状态之后,整个剧组的运转就越来越自如。
除了刚开始因为到了一个新的取景地,在场地的协调方面耽搁了些时间,其他时候都是进度飞快。
最后比预期还要早的结束了拍摄,李明极更是只入组了一个多月,就结束了自己全部的拍摄任务。
这在外头当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些人认为拍的这么快会不会太过赶工了,但有些人也是相信这个阵容,觉得他们不是那种糊弄人的电影人,排的快只能说明状态好。
当然具体怎么样,还得要看到时候出来的成品。
就像是先前大家对于“丰元录”也不是那么乐观,只是相信那些老戏骨和企鹅的付出,后来结果证明果然是好的。
不过李明极虽然结束了这一场的拍摄,却没有停歇下来,马上就要转入另一部电影的拍摄中去。
当然,刚开始得先跟剧组一起做好准备工作。
其实相对于“影”,李明极为这部“我不是药神”做的准备工作一直都要更多。
在拍摄影之前,他就已经是一边准备“影”,一边准备着“我不是药神”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影”再怎么说,就算不是虚拟的作品,但就那个古代时代,他要代入进去其实就很虚,既然如此那就干脆按虚的走。
反正观众们也没经历过那个年代,还不是导演怎么拍、演员怎么演就什么样,只要不是太扯,其实都能接受。
但是“我不是药神”不同,这是现实题材,而且还是现实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虽然李明极扮演的这个,同样是虚构出来的一个角色,但毕竟还是有现实的东西可以参考,所以他在做准备的时候,也需要了解一下这个病症,同时去接触一下这方面的病人,甚至是体会一下他们的痛苦。
当然,还有一个他觉得不得不见的人,那就是这个故事主人公的现实原型。
李明极跟电影中其他几位主创都与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交流,每个人私底下都有说过话,主要是问一些自己有兴趣的问题,希望能够加深理解。
李明极也是将自己心里的疑问问了出来:“老师,那按照您自己看法,您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跟您的亲身经历符合么?”
“这哪有什么符合不符合的,有些事情我说出去,别人都不信,你也不会信。你们写的故事,不是还要讲什么逻辑、条理么?但是现实是不讲逻辑的,所以我不觉得你们能拍出我的人生经历来。
“你们拍的,只是这么一个故事,也只能是这么一个故事……”
这口音听久了,李明极倒也蛮适应了,不会觉得不懂。
只是听完他的话,却不由沉默了一阵。
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他也专门了解过他的经历,发现剧本里面确实有不少和事实有出入的地方。
虽说可以以剧情需要来解释,不过本人看到了未必会高兴,也难怪刚开始看他看到他们到来的时候,那态度怎么看着也不像是欢迎。
如果不是因为他们几个态度还不错的话,估计他也没那么容易接纳他们。
“其实吧,我觉着你现在这种体验,没有球用,你根本体会不到,那种病钻心的那种疼,还有当时经历的那种落魄感。你现在看着感觉苦,实际情况只会比这更苦。没有经历过的人,说什么都只是一厢情愿……”
的确,故事里面的主角没有病,他只是单纯做生意,为了赚钱,然后后来慢慢被感动了。
李明极不知道徐晨他们是基于什么考虑做这样的改编,不过显然他本人最不满意的就是这一点。
他甚至说:“取这么一个破名字,电影完全不是这么个意思。我觉得我不是药神很符合我本人,但是不符合这个主角,你说是不是?
“因为我本人就是为了我、也为了病友才这么去做的,也莫有电影里面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我也从来莫觉着我自个儿这经历有什么传奇滴。还有结局,那是啥子结局呦?”
看来他还真把剧本看完了,不过也不知道是他只这么抱怨过,还是因为之前反应过也没有用,所以现在只是稍微抱怨下。
毕竟剧组的出发点还是好的,而他不能理解的一些东西,他也能用自己不了解这行来宽慰自己。
不过对于,他说自己的体验无用,李明极却还是得辩解一下:“我这是为了更入戏,不是说真来体验生活来了……”
“那也莫得用,你都没有真正的那种经历、感受,你入得什么戏?”
李明极哭笑不得道:“这是演技流派的不同,是一种演技方法,我只是在用自己的身份,感受那种经历之后,到时候我就能演出来,而不是说让自己完全变成那个角色。”
这就是方法派与体验派的区别所在,如果说体验派是“让自己成为角色”,然后遇到了特定情况,他就成了那个角色,那方法派就是“让角色附身自己”,只要随时有需要的时候,我都可以是角色。
哪怕现在是在勇哥的面前,不是在拍戏,他也可以直接代入到角色的那种感情去,因为他已经在自己心里模拟好了那样一个角色出现,只需要代入进去就可以了,不需要特定环境或是对象来触发。
这里必须说明一下,李明极(实际上是作者)一直弄混了表现派和体验派、方法派,但后来才发现,自己更适合也更熟悉的其实是表现派,包括他日常喜欢在镜子前练习演技,都是属于表现派的体征。
当然了,除了在演技上达到顶峰的那些大师,大部分演员其实都可以说是“博采众长”,而并非只局限于一个流派,主要还是看需求。
比方是李明极去拍一部霸总、或者是人设类似的角色,那他就可以拿出表现派来,因为这是他有过成熟经验和可靠模板的角色,除非导演对角色有另外的要求,不然他都可以直接套用。
再比方说,“我不是药神”里的这个角色,他就需要用到方法派,需要去体验、去经历,然后去形成一种表演方法,或者说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