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王宫。
外朝。
一场小型庭议,正在举行。
“平遥君身体每况愈下,六国为高杳关守将人选争执不休。”昭国百官之首,相邦姜仲先定主题,“若是平遥君身故,究竟谁接替主将,我昭国夺回高杳关的可能更大?”
昭国最知名的两位老将,蒙元和标公的意见非常一致:“无论如何,断不能让许节接任这个主将。”
众人深以为然。
东方六国之中,厉害的将军屈指可数,郑国大将许节便是其中翘楚。
若不是许节一直镇守郑国北方,抵御狄人,也防御昭国由北方入侵郑国。当年郑国大败,国家指不定都没了,哪有现在恢复元气的机会?
昭国几位将军对许节此人都很了解,知晓对方乃是难得一见的,既擅长进攻,又擅长防守的顶尖将领。
他们本就对许节有些忌惮,假如调此人来镇守高杳关这一雄关天险,昭国拿回高杳关的希望就很渺茫了。
至于六国其他将领……
王干下了判断:“皆不如任、许。”
任是梁国国姓,代指平遥君。
内史只觉此事没什么可能:“五国各怀鬼胎,不会容许郑国将领镇守高杳关,更遑论许节乎?”
郑国本来就是东方六国中最强的国家,又距离高杳关最近,要是派郑国将领去守这里,岂不是把这道雄关送给郑国?
其他五国的君王只要不蠢,就不会让这种事发生——要是郑国强了,他是会先打最强的昭国,还是先把我们这些弱国给吞并了?
但御史大夫却提出了相反意见:“许节坐镇郑国北方十余年,狄人闻他之名,不战自败。郑之北方,二十年之内,再无忧患。”
这也是众人的顾虑。
郑国国土很大,与北方的狄人,就是草原上那些游牧民族接壤。这群强盗时不时就入侵一下郑国边境,就像西方的戎人给昭国带来的麻烦一样。
你说不去管吧,他们有可能越发壮大,甚至威胁国家;去管吧,又会牵扯国内的精力和军力,没办法全力面对周围的国家。
昭国花了几百年,终于将周围的戎人、野人收拾的服服帖帖,举目之内,皆为昭臣。
但这是因为西方戎人虽然也放牧,可大多生活在山岭、平原等地方,只要建设城镇,驻扎军队,控制、同化起来就还算方便。而北方的狄人都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郑国大军无法一直在草原呆着,只能修筑边防线,设重点关卡镇守。
从前,郑国北方的威胁无非就两个,一是狄人入侵,二是昭国走这条线打过来。但现在,这两个问题已经都不存在了。
昭国丢了高杳关,无法东进,而侵郑北,必须从高杳关派兵出去。
至于狄人,被许节用十余年打得闻风丧胆,基本上一代青壮都死在了他手上,没二十年恢复不过来,更威胁不到郑国。
所以,郑国会有非常迫切的需求,调许节为高杳关主将。如果这件事能办成,昭、郑的强弱之势,就算无法彻底逆转,也会比现在平衡不少。
又有人道:“若要推我们看中的人为守将,怕是有些难度,但只是不让许节为守将,这有何难?我们可以派出说客,携重金前往六国。对其他五国的重臣加以收买,对君王陈述厉害,令五国联手,拒绝郑国任何将领继平遥君之后,镇守高杳关。”
“同时,在郑王以及郑国重臣面前,想办法诋毁许节。郑国眼下的军队悉数掌握在许节手里,军中只知许,不知王,郑王难道没别的想法?”
朝臣们各抒己见,都希望自己能说服姜仲,尤其是没有军功的臣子们,表现得更加迫切。因为他们知道,假如姜仲采纳了他们中任何一个人的意见,并因此夺回了高杳关,他们也会被记上军功!
没有军功,又如何加官晋爵?
整个探讨过程中,殷长嬴只字未发,甚至连表情都没变。
没有人会忽视这位少年昭王的存在,因为他气势实在太盛,只是静静地坐着,便给人一种渊渟岳峙之感。
但更多时候,靠近他的人,会有一种本能的恐惧。
包括从小看着他长大的姜仲,最近一两年看到殷长嬴时,心里都不自觉地发虚。
因为姜仲搞不清楚,殷长嬴究竟在想什么。
姜仲与宋太后的事情,天下皆知,沸沸扬扬,不见这位君王发怒;姜仲为了试探殷长嬴的态度,让殷长嬴称他为“仲父”,殷长嬴也很随意地喊了。
不熟悉殷长嬴的人听到这两件事,自然会认为,昭王年少,被权臣所欺,不得不忍气吞声。
否则,光凭这两件事,都足以让姜仲死一万次了。
但问题是,姜仲丝毫没觉得,殷长嬴能与“年少气盛”“懦弱隐忍”之类的词沾边。
姜仲知道,朝中有许多公卿、重臣已经开始向殷长嬴示好,毕竟殷长嬴才是昭王,再过三四年又要亲政,此时不站队,更待何时?
也就是说,这群人默认昭国几年后,君王与相邦会有一场权力之争,并更看好殷长嬴,而非姜仲。
更别说几位将军受先王大恩,本就一心支持正统,这几年对姜仲也越发看不惯,认为他凭借与宋太后的私情,从而操纵国政。
可对这些示好,殷长嬴的态度同样冷淡。
这让许多人都摸不清,昭王到底是什么态度?他难道对夺回权力没有很强的迫切吗?假如有,他为什么不接这些示好?可如果没有……这不符合常理啊!任是哪个亲眼见过殷长嬴的人,也不认为他会怕姜仲啊!
假如殷姮在这里,就会告诉这些公卿,你们想多了。
她非常了解殷长嬴,知道对方为何这么无所谓。
在殷长嬴看来,昭国本来就是他的,目前只是暂时将权力寄存在姜仲的手上。所以他根本不介意让姜仲多打理几年,等亲政时名正言顺收回权力即可。以免提早交接,引发更大的动荡,对昭国不利。
殷长嬴想要收权,随时可以,包括现在,这才是他一点都不急的关键。
再说了,多看几年,朝臣大概是什么样子,什么立场,对昭有无作用,殷长嬴也能看清楚了。
殷姮可以肯定,等殷长嬴真的收回权力,现在的三公九卿至少要被清扫掉一半乃至更多,因为殷长嬴绝不会让无能、平庸之人占据高位。
殷长嬴只用两种人,一种是有能力的人,一种是听他话的人。
就在庭议举行得正热烈时,郑高弓着背,无声地走了进来,站到殷长嬴身畔,就见殷长嬴突然抬起手。
霎时间,所有声音都停止,众人面容肃穆,齐刷刷地看着昭王。
郑高会意,立刻让寺人们给诸公奉上香饮。
显而易见,殷长嬴有事情要处理,让他们喝口水,休息一会儿再谈。
看见殷长嬴去了后殿,众位臣子都在心中揣测,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而此时,郑高毕恭毕敬地呈上一只栩栩如生的木制小鸟:“大王,公主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