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殷楚这句话,诺大寝宫霎时变得针落可闻。
阿蘅能感觉到,这一刻,许多人身上的“气”都为之一变。有人紧张,有人兴奋,有人恐慌,还有人极度不安。
为什么?
阿蘅有些疑惑,但她很快就懂了——除了她和殷长嬴之外,没人知道昭王会怎么处理姜仲这个“权相”。
主少臣壮,这是不祥之兆。
所以,很多人都猜,昭王会不会将姜仲赐死,以绝后患?
姜仲一死,整个昭国政坛就将面临一次大洗牌,许多人将万劫不复,也有许多人一飞冲天。
事关身家性命,子孙前程,在场所有人都牢牢盯着昭王殷楚,看他究竟会怎么处置姜仲。而蒙、王、标三位将军也早就做好了准备,只要殷楚一声号令,他们立刻就将姜仲拿下!
阿蘅好奇地抬头,打量位于风暴中心的姜仲。
这位大昭相邦鼻直口阔,相貌堂堂,鬓发乌黑,眼睛炯炯有神,一看便知此人心志坚毅,胸有成算。
只见他缓缓走到殷楚榻前,伏地大拜。
殷楚吃力地伸出枯瘦如柴的手,试图握住姜仲的手,却因为没有力气,只是轻轻点了一下:“长信侯,你……襄助寡人于寒微之时,又对我大昭忠心耿耿。寡人,要去见先王们了,太子——”
姜仲原先还有些忐忑,但现在,他心中只剩下了痛苦和酸涩。
虽然当年,他投资殷楚是出于“奇货可居”之心,却也做好了兔死狗烹的准备。谁料殷楚却始终对他委以重任,深信不疑。
即便姜仲心中清楚,这是因为殷楚不信昭国公卿,更愿意用他这个毫无根基之人。
但士为知己者死,殷楚既能重用他,让他实现理想和抱负,又为他挡下一切非议和责难,临终的时候还将太子托付给他。
这是何等信任,又是何等大恩?
姜仲立刻行了大礼:“臣,为太子,为大昭,粉身碎骨,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殷楚听见姜仲的承诺,似乎松了一口气:“太子。”
殷长嬴立刻跪下来:“儿臣在。”
殷楚似乎想要说什么,却再也没有力气,嘴唇动了几动,声音极其微弱,微弱到只有跪在父亲身边的殷长嬴,和六识过人的阿蘅听清了。
他在说,“大昭”。
这位昭国的君主,生命中最后两个字,还是“大昭”。
霎时间,悲意席卷了阿蘅全身。
她以为自己不会落泪,因为她就是个外来者,一缕穿越时空的孤魂野鬼,又与此间的血脉之亲并没有深厚的感情。
可眼睁睁地看着殷楚咽气,阿蘅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悲痛。
她不知道自己为何落泪,是遗憾?是惋惜?是感同身受?还是其他感情?但这一刻,她真的很难过,非常难过。
阿蘅忍不住想,上辈子的她,是不是也像现在这样,死在病床上?有没有亲人在她身边,认真倾听她最后的絮语,为她悲伤,为她哭泣?
“我想回家。”眼泪大滴大滴地滚落,阿蘅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真的好想回家。”
不做公主,不要有超凡力量,当一个普通人,回到那个平凡温馨的家。
默默流泪的阿蘅并不显眼,因为寝宫里的每个人都在大哭,哭刚刚驾崩的昭王,一个比一个表现得更悲伤。
殷长嬴心中犹如刀绞,仿佛被切成两半。
一半是火,失去父亲的悲伤与痛苦化作楚楚烈火,似乎要将他吞没。
另一半则是冰。
明明是如此悲痛的时刻,他甚至都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可他却比之前的任何一刻都要清醒。
这位少年君王撑着跪到摇摇欲坠的身子,缓缓站起,回望身后跪着的人,清楚地知道,这些人,没有一个是真正为殷楚的死而全然悲戚。
群臣自不必说,心思各异,哪怕姜、蒙、王、标四人,也不可全信。
而殷楚的至亲……
寿阳太后空有“母亲”之名,此时也哭得很美,但心里在想什么,只有她自己知道;
王后宋姬看似悲伤,可在一旁夏太后的衬托下,却显得无比虚假;
夏太后倒是真心实意地大哭,毕竟亲儿子死了,但悲伤之余,更多的是恐惧和茫然,因为她和殷长嬴这个孙儿并无感情,不知道孙儿会怎么对待她。
成桥已经八岁,宫中从来容不下孩子的天真,他知道父亲在位和兄长在位,对他而言完全是天上地下,脸上是掩不住的紧张、茫然。
最后,殷长嬴的目光落到亲妹妹身上。
他看见阿蘅在哭,无声地哭。
妹妹还那幺小,不懂昭王的死代表什么,如果她知晓父王临终时候将她当作工具,安排好了去处,她还会为父王而哭吗?
殷长赢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孤家寡人。
从未有哪一刻,殷长嬴对这四个字,有如此深的感触。
而就在这时,有侍人躬着身,匆匆走来,禀报道:“冯夫人追随大王而去了。”
冯夫人就是殷长赢异母弟成桥的母亲,出身名门,当年与宋姬角逐正妻之位。因成蟜天真稚嫩,不如殷长嬴聪慧刚烈,从而落败。
他们母子,一向是宋姬的眼中钉,肉中刺。
冯夫人深知,殷楚一去,他们母子就落到了宋姬手上,性命难保。所以她听见殷楚死了,立刻吞金自尽,用自身性命换儿子一命。
虽说百年前,昭献公就废除了活人殉葬的制度,但妃嫔“自愿”为大王殉葬,这是美谈啊!
宋姬挑了挑眉,刚要落井下石,就听见殷长嬴沉声道:“孤之王弟,年幼丧母,孤不忍也,特封王弟为长安君。令冯媪暂代女职,抚养王弟成人。”
众臣闻言,不由陈陈称是。
按照昭国惯例,君王继位,那么他的兄弟就不该住在宫里,甚至不该留在庐龙,否则就有窥伺王位的嫌疑。
何况昭还有个“公子无功不得封”的制度,不能单独为成桥破例。
可如果父亲尸骨未寒,做儿子的就急匆匆将唯一的弟弟赶出去,什么都不给,吃相又太难看了。
从这点上看,殷长嬴的处理方式无疑是非常合适的。
他封成桥为君,却没说封邑在哪,户数多少,可见这就是个虚衔,是否能落实要看成桥未来的表现。而成桥的外祖家,既是昭国公卿,又能养出冯夫人这种自愿殉葬的好女儿,可见家风良好。
放成桥到冯家教养,也算对得起这位公子了。
正当群臣以为这事就这么了了的时候,殷长嬴又道:“先王仁德,布惠于民。诸姬、宫妇、宫人,为先王守孝三月后,可放归回家;无家可归者,由太后作主发嫁。若不愿离宫,便侍奉三位太后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