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商界大佬我的百亿危机 第207章 大胆的转型尝试

《商界大佬我的百亿危机》第207章 大胆的转型尝试

作者:平和心境 字数:2833 书籍:商界大佬我的百亿危机

  毕竟黄千倩与陈西峰是第一次正式见面,除了有李如烟这个人居间担保外,如果想要进行深入合作,还需要双方今后加强了解。

  为了尊重起见,陈西峰把丽人会加盟的事情向副盟主秦子杰、沈超进行了通报,秦子杰惊讶之余,也向陈西峰引见了一个人。

  过了二天,秦子杰亲自陪同唐增龙、陶宁二个人来找陈西峰。

  唐增龙居然是东方盟里的一名理事,他成立的青山会会员人数不多,只有九个,而且一直是九个,除非有人退出,才会进行增补,但这九个会员个个资产丰厚,均是百亿以上资产的大老板,当然还都是年轻人。

  不过,这里所说的年轻人是指四十岁以下的人,四十岁以上才会被称为中年人。为了经济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也为了经济组织的规模与实力以及平稳过渡,经济组织内的理事及以上管理层人员一般到四十五岁才会正式退出这个经济组织或盟会,加入由中老年企业家组成的经济组织。

  唐增龙这一次来找陈西峰,不是为了谈生意,而是为了加入天一盟!

  说实话,陈西峰不太愿意接收从其它盟会退出来的经济组织,感觉总像在接收叛变的人。

  当初是十会盟的盟主吴明和副盟主李家凡居然与五湖会的会长肖挺联合起来派杀手暗杀自己,自己是被迫无奈成立天一盟,而接受十会盟里的四季会与东海会,也算是向十会盟进行叫板。

  丽人会原先没有加入过任何一个盟会,接受丽人会入盟不存在叛盟的纠葛。

  不过,详细了解了唐增龙的发家史后,陈西峰还是决定让他加入天一盟,并担任副盟主,由此天一盟内经济组织的数量从四家增加到了五家。

  唐增龙给陈西峰的解释是,他的观点与秦子杰一样,希望与聪明人同行。

  当然,唐增龙是个名副其实的富家子弟,他是在其父辈打下的经济基础上,踩中了国家每一步经济发展的节奏,从而带领唐氏集团进一步发展壮大,以致于全国闻名。

  唐氏集团的发迹史在市面上有三个版本。在三个版本中,唐增龙父亲唐平正的出身、创业年龄都不一致。

  第一个版本说唐平正出生于普通工薪家庭,高中毕业后当了一名木匠,后来在岳父的帮助下去做了石化生意。

  第二个版本里的唐平正则是贫困家庭里的子弟。年仅14岁便辍学,带着借来的200元做起了木材生意,靠着勤劳奋斗积攒起了第一桶金,后来他转行利润更高的化工行业,给本地钢铁厂生产耐火涂料。

  第三个版本里的唐平正是一家小化工厂的老板,通过生意伙伴牵线,从火爆的香江楼市中赚得第一桶金,后来还与香江伙伴联合创办了美唐公司。

  江湖上的传说虽然真假难辨,但是唐增龙自己承认化工生意和香江伙伴是唐氏集团崛起的重要方面。

  当然,唐平正在当时完全搭上了政策红利的便车。

  先从化工生意说起。唐平正转行做化工生意时,全国的市场正逐步开放,推行一种叫“价格双轨制”的经济政策,就是同种商品允许国家统一定价和市场调节价并存的价格管理制度。

  这一制度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推行,到九十年代初全面结束。虽然仅实行了十年,但成为了经济史上一次重要的机遇,许多人通过人脉关系低买高卖而暴富。

  唐平正踩中这个风口,他赚到了很多钱。

  公开的资料显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价格从双轨变单轨之后,年轻的唐平正随即创办合成树脂化工厂并任厂长,又先后创办了阳林钢制品厂、乐享积塑等企业。

  另外,举办合资企业又是唐平正搭上的另一趟便车。当时,政策规定合资公司可以享受额外的税收优惠。

  唐平正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创办了东江省美唐公司,正是由阳林钢制品厂和香江美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筹建的。

  这为日后庞大的唐氏集团打下了最初的基础。

  这家公司创立之初,走的是建筑钢材的生产路线,得益于当时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升温,务量堪称芝麻开花节节高。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未,公司产能便上了十万吨;在新世纪初,美唐公司年利润超过了十个亿,并且引来了国外一家公司的橄榄枝。

  经过几年的尽职调查与谈判,国外一家天钢公司开出了45亿元人民币全部收购美唐公司的价码,但同时提出的要求是,唐平正继续为美唐公司工作三年。

  收购价款相应分批次交付:达成收购交易后先支付20亿元,第一年后支付10亿元,第二年后支付10亿元,第三年后支付5亿元。与其卖掉再为别人工作三年,不如自己接着做,唐平正于是拒绝了天钢。

  主要是心高气傲的人不愿意寄人篱下工作,而愿意自己做主、自己谋划。

  这场夭折的外资并购,却意外地启动了美唐公司的转型:在与天钢公司往来交流的同时,已经来公司锻炼的唐增龙已经到嗅到了工业钢型材市场的巨大前景。

  “我和父亲到天钢公司去,天钢总裁也过来,互相聊了很多,他的思路、想法让我受到很多启发。他也看到我们国家的发展方向,觉得钢行业需求肯定会逐渐转向工业。”

  “我跟你说,读万卷书,都不如行一千里路。”唐增龙对陈西峰说道。

  唐增龙看过很多管理书籍,能随口就说出八佰伴因家族内乱而没落、丰田因设计创新而赚钱等故事。

  为了印证当时的想法,唐增龙陪着父亲主动前往几个国家的同类企业进行考察。半年后,唐增龙在公司内部开了一个管理层会议,提出要转型做工业型材。

  这个超前的想法一提出,举座皆惊。

  当时正是建材供不应求的时候,公司门口排着长长的货车队伍,生产出来的建材还来不及入库,就被经销商们抬进车厢直接拉走,而工业钢型材,在当时还是一个看不到发展迹象的领域。

  以风险太大为由,没有人愿意表态支持。

  “当时建筑市场很好,我提出转型的想法,大家都不吱声。觉得当面说吧,怕我的面子下不来。反正问到谁,谁都不说话。”再次提起当年那个决策,唐平正对陈西峰如此说。

  唐增龙又这样解释当年的力排众议:“按我们当时企业的业绩,高层觉得听起来市场很好,市场增幅、产品结构都挺好,有钱赚,但要老是围着现有的产品来转,这个企业不会有发展前途的。”

  最终,唐增龙在父亲唐平正的支持下,决定压缩公司的建筑型材生产,转向工业钢型材。

  自此,美唐公司先后投入了20多亿元资金,用于兴建厂房和向外国订购6台大型挤压机。

  其中最大一台125MN的挤压机,对应的型材产品目标市场直指火车与飞机配件。这台设备的生产工艺在国内同业里无人可出其右,但对应的代价是3年漫长的制造期和2年设备完工后的安装与调试。

  为了把这台大型钢型材挤压机顺利运到公司厂房,从港口到厂房的一路上的高速收费站都给拆除了,如此新闻一时惊动全国。

  唐增龙回想道:“有人当时是这样说我的:别人不敢上那么多挤压机,唐增龙就敢上,设备一多他就能接不同的单。别的企业可能只能接小批量的单,他各种产品都可以接。”

  “这需要有市场的承受能力,市场不好怎么办,机器转不开怎么办,都需要考虑进去。”

  在这期间,随着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升温,全国建材市场越来越火。“看着人家挣钱,我也后悔。但开弓没有回头箭,钱已经拿出去了。”目前再去说当年的事情,唐增龙已是调侃。

  从现在来看,不得不说,这次转型显示出了唐增龙非凡的商业头脑。

  在当时,国内这片市场尚属一片空白,工业、交通等领域用到的特大型特种钢型材全部依赖进口。已经在建筑领域做的如鱼得水的唐增龙,察觉到了其中的商机,并进行了一次大胆的转型尝试。

  后来的数字证明忍耐一时的寂寞是多么值得:随着美唐公司定制的工业型材制造设备陆续到位,受惠于当时“4万亿”大基建的刺激计划和铁路大提速的庞大需求,公司签下了十几个国家级重大工程。

  工业用型材的质地要求与建筑业不同,每一单的合金配比与性能都各有区别。

  唐增龙早就用高薪把5个外籍技术专家从其它公司挖来,投资数亿元设立研发中心,用以积攒庞大的技术储备。

  在美唐公司上市之前的重组时,他又把自己手中制作钢型材模具的资产也一并装入了上市公司,这些自有供应链完成整合之后,美唐公司的交货周期得以缩短到半个月至三周。

  唐增龙的经营策略就是放弃围堵经济发达地区的建筑业客户,专心进攻工业市场。由于没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美唐公司的年度净利润让整个行业大吃一惊,产能更是与国内产能第二的公司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