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完了广工合同,刘峰便开始筹划节目的拍摄。
猪圈哪里都有,猪宝可好找,这东西虽然没啥价值,但毕竟还算稀奇玩意儿。
刘峰带着徐婷婷在市里转了一圈的中药店才找到一颗鸭蛋大小的猪宝,后面更是打着市电视台的名义,老板勉强答应借几天。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燃气公司财大气粗跟电视台通了气的原因,尽管只是一个市台节目,该有的灯光,场景,道具师,摄影师一个不少。
拍摄地点就定在市电视台山下的一户农户家。
镜头正对着一个看起来老实巴交的农民。
主持人拿着话筒采访道:“大爷,你们家的猪养了多少年了。”
随后画面一转,切换到了猪圈里那一头两百多斤的大母猪身上。
大花猪颇为配合的哼哼了几声,镜头再次对准大爷。
“两年多了。”
摄像头这次对准大爷受伤的黑乎乎鸭蛋大小的东西。
“大爷,这就是你说的你们家母猪生下的蛋嘛?”
“是啊,昨晚我家母猪叫唤了一宿,今早我刚煮了猪草,一进猪圈就看到我家母猪在那趴窝,我以为要生小猪仔,赶忙叫人帮忙,可谁想生了这么个玩意儿。”
“当时有谁在场呢?”
“我。”
旁边一个大爷举手。
“还有我呢,这蛋还是我第一个捡的,他们都害怕。”
另外一个中年男子不甘示弱道。
二人的穿着打扮一看就是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镜头对准二人,身后是低矮的土墙,主持人人继续问道:“你们是亲眼见的吗?”
“那可不咧,不亲眼见我们敢这么说嘞。”
视频上集就拍摄到了这里,经过简单的剪辑处理,配音背景音乐的添加过后。
送到有关部门审查过后,终于在第三天的晚上九点顺利播出。
。。。。
八零年代能有黑白电视的都算得上富裕家庭,更别提进口彩电。
此时的电视接上天线只能收到中央电视台,有的地方甚至白天都是停播,晚上才能正常收看。
贡城这边在去年的时候已经新添了省台,至于市台多数时候也是有什么重要活动的时候才会增加。
吃过晚饭,一家人围在电视机前,没有可以挑选的电视台,甚至连广告也看得津津有味。
晚上7点,李长福正坐在桌前就着花生米喝酒,两个子女吃完饭端着小板凳坐在电视机前。
老婆还在厨房洗碗,半个小时的新闻联播过去的很快。
接下来便是近十分钟的广告时间。
两个小孩子不知道今天怎么回事,抢起了遥控器。
李长福笑了笑,“你们抢遥控器干什么啊?总共就只有几个台。”
“爸,今天遥控器该我拿了,昨天都是哥拿着的。”小女儿奶声奶气的告状。
说罢又要伸手去抢,两人抢夺的时候按到了切换键,电视居然换了台。
随着画面的变化,一阵闪烁之后,传来主持人低沉的嗓音,以及诡异的背景音乐。
“咦,市台居然有节目了?”李长福制止了两个孩子的打闹。
随着节目的播出,两个孩子也看得津津有味起来。
“母猪下蛋,有这怪事?翠芬,你快来来看,电视里说李家镇盘龙村有一家人的母猪下蛋了,那边是不是挨着你们家啊。”
厨房里的王翠芬在李长福的再三催促下,放下还未洗完的碗筷,擦了擦手,也站在电视机前。
“老李,你说这真的假的啊,母猪还能下蛋。”
“人家电视台播出的,这事能有假?不过这东西说不定不是蛋。”李长福夹了一颗花生米。
“爸,那你说是啥啊?”
“我哪知道,别说话,电视里肯定会说。”
十几分钟后,主持人说道:“这不起眼的玩意儿究竟是不是蛋呢?如果不是蛋,那又是什么东西?下期我们将为您揭秘,再见。”
这一晚过后,贡城市的各个机关单位工厂职工,甚至是村里人之间打招呼的第一句话不再是“吃了吗?”。
变成了“昨天的市台你看了吗?”
“市台?我家又没电视,看啥?”
“啊,你不知道啊,我跟你说李家镇你知道吧,那边有户人家的母猪下蛋了。”
“母猪下蛋?你逗我玩呢!”
“真的,我不骗你,电视上都说了,你要是不信,今晚上来我家吃饭去。”
“那好,我倒要看看是不是真的。”
甚至还有不少好事者,纷纷拿出香烟,白酒开始打赌,赌那玩意儿到底是不是蛋。
短短的一天时间下来,就连家中没有电视的人也知道贡城市电视台爱《走近科学之母猪下蛋》这个节目。
人一旦有了八卦心理,那就跟猫抓似的,谁还俺么有个亲戚朋友呢?
没有电视的家庭,带上礼物托儿带母的走亲串友。
筒子楼里,往日舍不得开灯的家庭,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吃过饭后,一群人便围在电视机前。
随着节目的推进,啧啧称奇。
整整一晚,根据电力局的统计,整个贡城市的居民用电量便是以往同期水平的五倍。
真个城市供电系统差点瘫痪。
千呼万唤始出来,无数个家庭坐在电视机前翘首以盼,《走近科学之母猪下蛋下期》终于如约播放。
电视里一个戴着工作证的兽医,对着花猪就是一番检查,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电视机前一个中年男子,立马起身,大嗓门指着电视,“这不是刘医生嘛?这人医术高啊,那年我家牛难产就是他给救活的。”
其他人则是一脸羡慕,“没想到二哥的朋友还挺多的,连上电视的人都认识。”
男人摸了摸后脑勺,虽说跟着刘医生也就说了说话,但看着一群人看着自己的表情。
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