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李自成的明末游戏 第121章 徽州老汉

《李自成的明末游戏》第121章 徽州老汉

作者:三院老哥 字数:4187 书籍:李自成的明末游戏

  这年头,商人们离家远游商贩,到了外地有同乡同行业会馆照应,可免受欺负,但是走在半路上靠谁?

  毕竟这时代的环境是——

  白昼劫抢,法纪昭彰,拦途打劫,脉络难通。

  狭路相逢,不能躲避,半路截抢,目无法纪。

  沿路纠抢,藐法难堪,藉棍无赖,扰抢为生。

  拦路夺抢,藐法滔天,纠伙打劫,犯法弥天。

  黑夜强抢,器皿一光,地棍伙掳,强狠莫制。

  凶徒刁狡,搅抢横行,恶棍刁猾,劫掳孤庄……道路难通……

  都羡慕商人家资巨万,可背后走南闯北的艰辛之处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隆庆年间徽商黄汴编了本《一统路程图记》,里面的内容是——

  “自湖广至仪真,强盗出没不时。有夹洲处,贼尤甚。夏港口有斜沙入江

  心,未过沙而转尖者浅,其沙上货无粗细,一例而掳掳。凶年贼多。”

  “自宿州至汴城,有响马,宜慎。”

  “自颖州至大名府,响马贼甚恶,出没不时,难防。”

  “江西至玉山,水缓,夜有小贼,可防。”

  “自衡州至长沙,日无强盗,夜宜谨慎。”

  “嘉兴至松江,船昼去而夜不行,此路多盗。”

  “自吉安府至路江,每处十里……中途土豪口称‘粮长’,每挑索银五

  分,不与即打,有司不知,过客甚受其害。”

  “自芜湖县至徽州府,每处十里,早有闷棍,日有调包,夜有盗,宜慎。”

  到贵阳到柳州各地,“瑶贼恶甚,水陆皆难。”

  金陵由漕河到京师,“贼有盐徒,晚不可行,船户不良,宜慎。”

  天启六年出版的《土商类要》,里面记录了不少从商经验。

  “不论陆路、水行,俱看东方发白,方可开船离店。若东方冥暗,全无曙色,寒鸡虽鸣,尚属半夜,若急促解缆陆行,恐堕奸人劫夺之害,不可不慎。

  至于日将西坠,便择地湾船投宿。俗云‘投早不投晚,耽迟莫耽错’也。”

  “乘船登岸,宿店野行,所佩财帛,切宜谨密收藏。应用盘缠少留在外,若不仔细,显露被人瞧见,致起歹心,丧命倾财,殆由于此。”

  “出外为商,务宜素朴,若到口岸肆店,服饰整齐,小人必生窥觊,潜谋劫盗,不可不慎。”

  还有,“船家乃暗贼,往来介意提防”;“谚云:十个船家九个偷…张家湾、河西务车脚,甚是能偷”;“苏、杭、湖船人,载人居上层,行李藏于板下,苟不谨慎,多被窃。”

  商人走在半路,遇到事情不能指望官府,还是要靠自己。

  明清之际,天下最出名的商帮是晋商和徽商。不只是因为他们会做买卖,还因为他们能打。

  嘉靖三十七年前后,倭寇进袭扬州,流寓扬州的数百名西北贾客(山西、陕西盐商家属善射骁勇者)守城自卫,扬州城才免于遭难。

  倭寇进犯杭州,胡宗宪“……悉召城外居民市户及新安之贾于质库者……”

  关键时刻,打倭寇还要晋商、徽商出马。此外,他们到外地经商做买卖为了争夺地盘,大规模的械斗也不少见,尤其是徽商。

  早在南宋时,徽州“其人自昔特多以材力保捍乡土”。

  明末程胤兆在给堂兄《少林棍法阐宗》写的跋也指出:“吾族自晋、梁、唐、宋以来,理学文章之外,间以武功显。即有未显,而不乏其人……”

  《少林棍法阐宗》的作者是程宗猷,字冲斗,南直隶徽州府休宁县汊口人。

  “新都程氏甲于邑里,其族数千人,多业儒,取甲第,朱轮华毂相望。即去而善贾,亦挟儒以行。”

  程氏以当官和经商为主业,两手都抓两手都硬。副业是玩耍刀枪棍棒。

  程宗猷少时习武,二十岁那年,爷爷拿三千两银子让他去经商,不料孙子转头就携款跑到嵩山少林寺学艺。

  本事学到了,但是钱也花光了。程宗猷“惧祖责,不敢归。父遣人访得之,闭诸室,不令他游”。

  此后程宗猷一边习武一边随父经商。经商路上还单挑过几十个劫匪。

  万历二十年,大明抗倭援朝,官府征召程宗猷出山。

  因为程宗猷名声在外——“枪棍俱精,兼及弓马刀弩之术,心手俱化,随心而应,诸般武艺皆有造诣,卓然成家。”

  “其击刺时,虽山崩潮激,未足喻其勇也;烈风迅雷,未足喻其捷也;积水层冰,未足喻其严且整也。”

  官府要程宗猷出山当官,“人皆以此时冲斗当为知己用矣。”

  结果人家不去,“吾方以老母在,而不敢出,又以吾未嗣,而不容出,姑置之。”

  此后,程宗猷陆续有著作《少林棍法阐宗》、《单刀法选》、《长枪法选》、《蹶张心法》(弩)、《射史》等面世。

  茅元仪说:“诸艺宗于棍,棍宗于少林。少林之说,莫详于近世新都程宗猷之《阐宗》。”

  茅还把相关著作收入《武备志》。(程宗猷的棍法已经自成一派,但是他自认为来源于少林,所以还是叫少林棍法)

  尤其《单刀法选》,被后世的“苗刀粉”奉为圭臬。

  一群图样图森破。

  汉代开始出现的双手刀以及相关刀法到宋末就基本失传了。

  到了明朝,中国古代战场中实用的刀法剑法已经绝迹,像何良臣、茅元仪、宋懋澄、戚继光这些名臣良将都这样认为。

  明末清初人吴殳也说“唐有陌刀,战阵称猛,其法不传。”

  需要强调的是,不是没有双手刀以及相关刀法、剑法流传,而是用于两军阵前的那种杀敌刀具、刀法失传了。

  因此戚继光在初版《纪效新书》中不录任何刀剑法。

  后来他缴获了倭寇的《阴流剑法图文》,戚继光研究后将改良的刀法定名为《辛酉刀法》,收录著作中。

  同时他又仿倭刀形制造军刀,这便是现今存世不少的“戚家刀”……等一下,“戚家刀”也是个伪概念。

  戚继光本人的著作和明代史籍中均未有“戚家刀”字眼。所以其实根本没有戚家刀,因为戚继光根本没有发明任何刀型。

  戚家军用的制式军刀就是标准的雁翎刀。雁翎刀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在明代是制式腰刀,明代各军都在用。

  明代中国刀匠参考了倭寇刀的型制,用本土工艺打造了一类腰刀,并配上中式刀装,改为一种单手腰刀。朝廷打造了不少。

  洪武年间、正德年间都有记录,短柄叫“倭腰刀”,长柄叫“倭滚刀”(薙刀)。

  腰刀在当时是特指单手刀,双手刀有叫单刀的有叫长刀的。

  所以,明代在玩倭腰刀的时候戚继光的爷爷都没出生。“戚家刀”这一称呼大概只是后人给“倭刀”的统称。可能因为戚继光名气大,用的刀自然出名。

  戚继光的《纪效新书》里确实记载了一款长刀,是依据倭寇野太刀仿造的。但那玩意儿不仅仅是戚继光独家引进,其他明代著作中也有记载。

  野太刀也叫大太刀,尺寸巨大,但在倭国历史上使用者也较少。原因一是制造不易;二是战国后进入江户时代,那种军阵杀器几乎没用途了。

  至于所谓“苗刀”,是由明长刀发展而来,跟戚继光关系不大。

  那是抿国的事。当时武人为了把长刀与普通单刀做区别,或许因为刀身形似禾苗,所以起名苗刀。

  近代刀法大家马凤图改双手刀为“破锋八式”,传入29军,是为大刀队之刀法起源。(至于有多大用处就不水了……)

  他儿子说:“先父…认为…称苗刀…应该就在曹锟设置苗刀营时期。当时很可能是出自对日笨刀的忌讳…如沿用程宗猷、吴殳的单刀,又容易与一般的单刀混淆,于是便改了名字。然而不能不说这一字之改很不高明,十之八九出自某位浅人。”

  “武人往往不学,晚近以来传统武术术语多有被妄改者,如改‘闪赚腾挪’为‘闪展(或作‘战’)腾挪’之类,例不胜举,‘苗刀’之改当属此类。”

  中秧国术馆成立之初,马英图(马凤图兄弟)、郭长生两人将原有的双手刀法改进,参照古谱修定了一个套子,为便于流行于是继续使用“苗刀”名,改称为“二趟苗刀”。

  其主要刀势与程宗猷的《单刀法选》大部相同。

  也即是双手刀法的源头,都应出自程宗猷,或是直接源自“浙人刘云峰”,再往前就是继承的倭刀法。

  所以,“苗刀”之名,起自抿国。(未必是定论。祖大寿投降,进贡给皇太极的礼物中就有“苗刀”,只是不清楚形制。)

  苗刀的形制和刀法,传自明清时期程宗猷、吴殳,源头都是倭寇,实际就是改动过的倭寇野太刀法。

  “戚家刀”则是源自普通倭寇刀,无论是形制还是技法,都和所谓苗刀没有关系。有关系的,只是都来自倭寇,而已。

  石电,号敬岩,曾跟随常熟知县耿橘学剑法和双刀法,继从少林僧洪纪学棍术,后又拜“枪法近祖”刘德长为师。他又和刘云峰同习倭刀。他有个徒弟是吴殳。

  程宗猷同样也跟洪纪、刘德长学过武艺。他的倭刀法则来自刘云峰传授,之后写成《单刀法选》。其中记载的单刀图样也是仿制的倭寇野太刀。

  倭刀法本来“有势而无名”,还是程宗猷给起了个名字。

  (刘德长初为少林僧,又遍游天下,从程真如学得峨眉枪法,技艺大成。后受朝廷召还俗,由军功授职游击将军。他后来依然与少林寺来往密切,并将枪法传于少林。程宗猷因为老师“洪纪与德长较技,而手中兵器为德长拔去,乃心折,百拜请受教。”)(程真如也是徽州人,他早前去了峨嵋山学艺。)

  之前提过,程宗猷因为“声震南北,当路者屡物色,而欲爵之,终不应。”

  然后到天启年,侯安国上任休宁知县。

  侯老爷看了次表演,“程氏子弟十余人,各手持其器至,刀戟犀利,鞭简皆重数十斤。始命之独舞,再对舞,继之群舞,飘花飞雪,回若旋风……”

  侯老爷问程宗猷,你一身本事,为何不给朝廷效力?

  程宗猷说,我家财万贯,在家里享福不好吗?

  有道理!

  这年四月,李邦华接替毕自严巡抚天津。

  天津巡抚是万历二十五年从保定巡抚中分立,专门事务海上防御,最初并无陆地管辖。当时因为倭寇侵朝,大明一方面要发兵援朝,另一方面“外防海口,内护神京”,所以在天津设巡抚。

  两年后一看倭寇也就那样,又罢制天津巡抚。

  天启元年又重设天津巡抚,毕自严是第一任。因为这时后金崛起,天津巡抚要“专饬海防”,防备后金从海上攻入,保卫京师安全。直到明亡。

  天津巡抚辖河间府全境,顺天府的武清、宝坻二县,永平府的滦州、乐亭二地及附近海岛。天津兵备道各军事单位也归天津巡抚节制。这种初置仅管海上防务,复置才有陆上辖区的现象,在明代巡抚中仅此一例。

  新任天津巡抚李邦华是能臣,一边整顿兵备,一边访求贤良。

  休宁知县侯安国又劝说程宗猷出山,老程不愿意。侯就推荐了他侄子程子颐。

  李邦华直接授程子颐为守备,又致书邀请程宗猷。

  老程还是不愿意,侯知县就忍不住骂了他一顿,什么“食肉麋、饱糟醴,无用之匹夫……”

  程宗猷一把年纪,老脸挂不住,终于出山了。

  “父子兄弟并带其家丁八十人,自携粮饷赴军门从戎,以所创强弩及刀枪诸法日夜训练官兵,颇见成效。”

  天津巡抚李邦华说,程家子弟虽八十人,但可当数千之用,极为推崇。他上报朝廷后,天启帝下圣旨答以义勇可嘉等语。

  天启四年,李邦华抵京。时朝中传言,李邦华和正在赶来的孙承宗要于万寿节朝见皇上时“清君侧”。

  天启皇帝立刻勒令孙承宗返回驻地,李邦华见机不妙则请病假回家,后来被罢官。

  在天津军营效力的程宗猷一看这情况,也就回家了。不过他侄子程子颐继续当官,并且屡次升迁。

  崇祯元年李邦华起复,先为工部右侍郎,后任兵部右侍郎,协理军政。当时程子颐协助设计了一款“工部刀”。(无官方正式名号,刀身上錾刻有铭文“工部制造”。)

  “工部刀”被程子颐称为朴刀。

  “其朴刀用法,与单刀同,然撩劈之势大于单刀,故军伍中不可少也。余昔所造者,无剑脊,砍去偏软,若厚又难运用。故今制如倭刀样,亦起剑脊,但刀不宜太阔,今绘刀式于后。其用法照后单刀图势用之,故不重赘。”

  “工部刀”是双刃大刀,应当是专为破后金重甲所研制。

  自万历年后,明军军政日益败坏,军械当然也不能幸免,品质一路下滑。但是崇祯年的“工部刀”却异常精良。

  刀身通体都由两片皮铁夹刃铁的夹钢造法,且那两片皮铁由两种不同的钢材折叠打造而成,因此成品有非常明显的团花。而它刀身上那种特殊的异形清根,做起来也相当费工。再就是它双面开刃、全身起镐线的作法,使得锻打和研磨很费劲。就不提刃尖也需要开刃了——这种刀三面开刃,在制式雁翎刀形制中甚至可以说是仅见。

  流传到后世的“工部刀”几乎都无太大锈蚀,可见其品质。

  崇祯二年,皇太极率兵破关南下。程子颐受南京兵部尚书胡应台之命,以游击身份率军北上抗鞑。兵至涿州一带,后金已退出关外。而守卫京师的李邦华因故再次被罢官。人走政歇,“工部刀”也就停工了。

  崇祯五年,程子颐出版《武备要略》一书。书前四个序言分别为李邦华、侯安国、毕懋康、金凤文所作。(后被乾隆焚毁)

  李邦华不用说了;此时侯知县已经升到了山东右布政使;毕懋康做过兵部侍郎,还是火器专家,有书《军器图说》;金凤文大概是个出版商。

  程子颐将来会是太子东宫属官,任都指挥佥事。

  做为一个江湖出身的武人,程子颐如果没点真本事能升到高位?还能被那些大牛看重?

  程子颐是幸运的。因为九成九的民间武术家已经被历史长河所淹没,有些仅有个名字,有些甚至连名字都没留下,以至连一点痕迹也无从寻觅了。

  至于,或许比程子颐更厉害的程宗猷,他已经是七十岁的老汉了,做不做官的也不在乎。他原本就不想出山。

  那程老汉为啥跑到了郑王府?

  或许经商路过,或许跟着和尚来的,或许听说了武林大会……管他呢,反正他就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