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闲话一堆
五十多年前西班牙入侵葡萄牙,开启了所谓“伊比利亚联盟”时代。但是在此期间,葡萄牙人复国的渴望从未停止。
随着西班牙一代雄主费利佩二世逝世,西班牙帝国开始走向下坡路。西班牙盘子铺得实在太大,又要维持天住教大帝国,压制东边奥斯曼;又要解决德意志和尼德兰的叛乱;还要和亨利四世、路易十三统领的法国做斗争……力不从心了。
尤其新国王费利佩四世是哈布斯堡家族数代乱搞的产物,昏庸无能且喜怒无常。他自己也娶了亲甥女,生下来唯一成年的儿子就是后世著名的西班牙哈布斯堡末代国王、大鞋拔子脸的智障卡洛斯二世。
总之,费利佩二世之后,西班牙加重了对葡萄牙的盘剥和压迫,闹到民怨四起。
这时候的布拉干萨统治区和维拉·维索萨就成了葡萄牙人唯一的乐土,许多不堪压迫的葡萄牙人都投入若昂麾下。
去年,大顺外务部派遣的出洋使团成功抵达葡萄牙,见到了布拉干萨公爵。
若昂对远东大帝国的开放兴奋到发狂,因为那里的财富足够令人垂涎八尺。
比如几年前,还未完全从西班牙手中独立的荷兰在海上抢劫了西班牙治下的葡萄牙商船,装载的丝绸、瓷器、漆器、糖、药材、香料等货物被运回阿姆斯特丹,经公开拍卖共得到350万荷兰盾,相当于近百万两银子。
仅仅一船货的价值就如此惊人。
葡萄牙也成立过东印度公司,试图垄断远东贸易。只是葡萄牙人对西班牙国王主导的这玩意儿没兴趣,既不掏钱认购股份还不愿配合。跟闭着眼捡钱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狱。去年,葡萄牙东印度公司不得不宣告解散,商人们继续各自为战。
当前设立在印度果阿的葡萄牙总督原则上主管远东,可奥门的葡萄牙人就不怎么鸟他。
比如为了抵抗荷兰的海上霸权,今年果阿总督同英国东印度公司和解,并邀请对方来华贸易。然而葡澳当局却不认可这一行为,通过椰树会在大明的影响力成功将英国佬排挤出去,对方无可奈何,果阿总督也束手无策。
可见各殖民地的独立性相当强。当然这也和欧洲是传统的封建城邦国家联合体有关,他们可不像天朝这种大一统帝国,倒有些类似春秋战国的状态。
比如崇祯大帝在大明想弄谁就弄谁,可比他小一辈的路易十四尽管是欧洲绝对君主制的代表人物,然而在他统治期间仍然要把贵族的反叛和拒绝服从当成家常便饭。两者权势根本没法相提并论。
所以若昂在葡萄牙的地位相当于天朝的诸侯或者唐末的节度使。葡萄牙的果阿殖民地对宗主国来说也相当于一方诸侯,果阿之下的奥门又是一个小诸侯。姑且可以近似的这么理解吧。
李自成向若昂提出的要求是大顺自由通行葡萄牙所有殖民地;果阿和葡澳当局协助每年给大顺提供五十万石稻谷,持续十年。另外就是推广茶叶等微不足道的小条件。
李自成付出的对等代价是大顺开放国门,葡人可以自由贸易;大顺预备五万全副武装的精锐陆军随时供若昂调遣。
陪同大顺遣葡使的耶会人员为了获得传教权极力向若昂证明短毛的实力,说服对方答应。
若昂深思熟虑后说不敢保证能办到那两条,只能尽力而为。另外通商还行,至于什么提供五万陆军的听听就算了,有兵没船说个求。
总的来看结果还行。若昂拉了一票贵族筹集了三艘大帆船要跟短毛开展贸易——远东不只有瓷器和丝绸,短毛手里还些更霸道的好东西。
大顺遣葡使还去拜会了骡马教宗,不太顺利。
“利玛窦规矩”在罗马的阻力很大,即便是在耶会总会内部都有很多不同声音。
上次奥门耶会自作主张给短毛供应大米已经倾家荡产了,要是得不到总会和叫会支持,接下来啥都不好干。
从理论上来说,整个耶会乃至其他修会的传教经费应由罗马教廷、葡萄牙王室以及各自在欧洲的总会来负担。
事实上这些财政经费的来源都有问题,有时甚至完全没有来源,这就需要各修会自行筹措。
尤其葡萄牙现在归西班牙管,可西班牙有自己的铁杆小弟——动不动就要烧死异端的多明我会,所以压根不可能给耶会拨多少钱。那耶会就只好自力更生了。
比如耶会在巴西和安哥拉的传教事业部分地需要出售砂糖、奴隶及牲口的收入来维持,当地耶会人员也拥有庄园、农场、土地等不动产。
远东耶会则参与对华对日贸易,货物主要包括瓷器、铜、生丝等等。只是挣的也不多,上次给短毛提供了十五万石南洋大米就濒临破产了。
耶会总会和罗马叫廷一来要维护教义二来对那个远东大帝国了解有限,所以不可能正式答应什么“利玛窦规矩”。
总之,这次会谈没啥成果。
遣葡使窦云章和李守义还要留在欧洲打探形势,顺便给伽利略送架新望远镜;给笛卡尔讲下解析几何;给费马送点有关微积分资料……事情很多,所以先派人跟随若昂的三艘大帆船回归给大统领报信。他们到达奥门时正巧遇到郑芝龙的船队也要北上。
郑芝龙已经被宋献策成功说服了。
尽管如今的李自成不大看得上牛金星、宋献策,但平心而论,那两人确实有做开国功臣的资格。他们当然有缺点,不过最后留下不好的名声无非是成王败寇罢了。
宋献策的贡献很多,比如他搞了针对贫苦百姓的宣传,也就是占领舆论阵地。虽然这不是什么新鲜招数,但老宋加入农民军后确实起到了很大作用。
比如对老百姓解释为什么要造反,怎么造反,造反之后会有什么样的生活……
宣传的重要性不要多说了,努尔哈赤反明时不仅搞出了“七大恨”,还有“有田同耕,有房同住,有粮同食,有衣同穿”这样非常能蛊惑人心的口号。
虽然鞑子的实际操作是另外一回事,但口号先要喊的响亮——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夜壶理论”永远不过时。
所以其实宋献策的水平还是不错的。
只是他能想到的良策这回都被李自成用完了,老宋豁出去拼一回又不甘心在大顺只做个小吏。富贵险中求,所以宋献策就领命去找南霸天郑芝龙了。
可怜的老宋当时刚进入福建就病倒了,李自成从他的信里都能看出字字血泪,不甘心呐!
疟疾俗称“打摆子”,在云贵、两广、海南、湾岛以及东南亚、中南美洲、非洲等地可以说达到了泛滥的地步。
疟疾以其发作症状酷虐而得名。“疟”繁体为“疟”,从“疒”从“虐”,意为“酷虐的疾病”。一般疾病的症状为发冷或发热,唯独疟疾以寒热往来为特点。典型的发作是先发冷,后发热,“冷来发抖,热来发吼(热得气喘的样子)”,冷和热出现在同一人身上,使病人好像受了一场酷刑一样,十分痛苦,因此称之为“虐(疟)疾”。
疟疾的普遍症状是一天发作一两次,身体忽冷忽热,持续少则四五天,多则几个月,孱弱者可能会送命。即便康复也有复发的可能。更让人沮丧的是,找不到病因,也找不出解决的办法。
欧洲殖民者在16-17世纪开始侵略非洲、美洲、东南亚,起初没有深入内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疟疾的存在。
甚至可以说苏格兰都是间接毁于疟疾。
1698年,内忧外患的苏格兰倾举国之力准备在巴拿马地峡建立海外殖民地。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当地潮湿的热带环境中隐藏着疟疾这个“隐形杀手”。三千多人里的半数到三分之二都被疟疾放倒。再加上西班牙趁火打劫,“达连计划”最终以惨败收场,苏格兰整个国家雪上加霜,几乎破产。于是苏格兰贵族们一拍大腿,去他娘的主权独立吧,老子先吃饱了再说。最终含泪卖国,苏格兰并入英格兰。后来吃饱饭的苏格兰人为这事唠唠叨叨了三百年,直喊当年太亏了。
闲话不提。
疟疾在时人眼里是绝症,在李自成看来顶多算个毛毛雨啦!
宋献策在南方艰难苦挨,终于等到了大统领的神药。药到病除。
金鸡纳霜或者说奎宁还在南美丛林里没开发,指望不上。但是李自成有更好的选择。
奎宁仅在疟疾晚期效果较好,而在早期和中期则往往没有效果,经常反复。奎宁对疟原虫的红细胞前期,红细胞外期及配子体期均无作用,不能根治良性疟,对疟疾的传播、复发、病因性预防均无效。最要命的就是它的副作用,仅在治疗用量下,就能产生严重的毒副反应,包括:呕吐、腹部疼痛、腹泻、眩晕等,奎宁敏感病人小剂量也能发生金鸡纳中毒。
反观青蒿素与奎宁对比优势非常明显,抗疟作用强大且迅速、毒性小、产量高。
李自成暂时没空研究氯仿,不过用70%乙醇粗提青蒿素也足够应急使用了。还可以制成栓剂,直肠吸收效果比口服好,又安全。
可可豆脂是良好的栓剂基质,李自成同样没有,可以用桕油代替。
限制粗提青蒿素的不是工艺,而是产能。比如生产二十斤成品大约需要七吨酒精。好在大顺治下红薯亩产已经超过了九百斤,用来做酒精正好不损失主粮。
汉代《神农本草经》、东晋《肘后备急方》、李时珍《本草纲目》等都提到过青蒿能治疟疾。只是因为他们提取方式不对,再就是青蒿因产地不同所含青蒿素有差别等等原因,所以效果不大好。
另外还有个传统方子是常山水煎,对疟疾确实有效,但它和奎宁有一样的问题,副作用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