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这叫线膛枪
想进大明皇宫溜达可不容易。
可怜胡茂祯一边为干死黄彪处理后事闹的焦头烂额一边还要为短毛出的难题着急上火。
众人先是被要求换和尚装束。虽然能进皇宫挺刺激,但多数人不愿意剃秃瓢,黄太极带头反对。
说到这个辫子头,实际上随时都把脑袋刮的锃明瓦亮再拖一根鼠尾巴是很奢侈很不现实的行为,就算是康熙乾隆都受不了三五天刮一次头,更别说现在的鞑子。清代太平时节的士绅这种体面人也就十天剃一次,更别说穷人了,所以正常情况寸头加辫子才是常态。老黄除了拖条小辫,发型跟李自成的短毛一样,可他仍然不愿舍掉那几根毛。
不愿做和尚当道士也行,道装不用剃头而且有帽子遮挡。
僧道进宫做法事常有,再加上快到万寿节和元旦了,这种行为更频繁,到时还能正大光明的瞅几眼张皇后、周皇后。
众人刚扮做道士,还请了白云观师父前来教习,很快又被改主意要当太监。
黄太极又带头反对说皇宫里有我这种体格的太监?
李自成不耐烦的说就他娘你的事情多,让你当太监你配合就行了。
结果马上太监也当不成了,又换锦衣卫装束,接着又改巾帽局杂役,然后又成了光禄寺厨役、送炭工、教坊司乐工、六品官员……。
这几天下来一顿折腾,连李自成都有些心浮气躁了,招来胡香主问到底行不行,要不要老子亲自出马找关系。
胡茂祯硬着头皮说朱由检心情不好不过万寿节了,混进去的难度大增,咱们再换“大汉将军”装束试一试。
“大汉将军”名头挺唬人,其实就是宫廷侍卫,隶属锦衣卫。
明末军籍卫所制度几乎完全崩溃,锦衣卫也不能幸免,与京师三大营一样存在着“占役”、“买闲”等严重弊病。二三十两银子就能向锦衣卫官员购买“堂帖”,证明该人是锦衣卫某所的校尉,此后就可以借此身份敲诈勒索了。
当然,“大汉将军”做为皇宫侍卫,没那么容易冒充。
几十套甲胄摆在众人面前时又遭到了嫌弃,破破烂烂的实在不像话。
胡香主解释说你们还真误会了,穿新的才会露馅,脏兮兮的才是常态,毕竟多数衣装都是传承祖孙三代,皇帝都见怪不怪了。甲胄也只是有备无患,除了宫殿门岗以及护驾之外,其他时候不用穿。
众人一顿唏嘘,俺大明穷成这样了。
眨眼就到了腊月二十四日,万寿圣节,也就是崇祯帝生日,往常是个大典。当天皇帝御殿,文武行庆贺礼,一套繁文缛节后奉天殿赐大宴……
这次因为旅顺总兵发动叛乱,短短几天王爷都折进去三个,尤其襄王朱翊铭竟然发文布告天下要跟逆明一刀两段,捐出所有家产一部分赈济给穷苦百姓一部分报效给大顺,收到信的崇祯帝暴跳如雷,群臣又劝诫让他发“罪己诏”,哪还有心情过生日。
大清早一醒来,二十三岁的小朱首先要做的是看看有没有最新呈送的《大顺时报》,这已经成了习惯。
今天报纸头版是《惩处战争罪犯命令》,具体规定了以战犯论处的各项罪行及其惩处办法,《命令》称:“我大顺军自转入进攻以来,所向无敌,全国胜利屈指可期,逆明懔于覆没的命运,近更绝灭人性……凡逆明军官及衙门各级官吏令其部属进行下列各种罪恶行为中的任一种活动,则皆以战犯论罪……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上述战争罪犯应属于首恶者一类,必须追寻他们至天涯海角务使归案法办,不容漏网。切切!此令……”
崇祯帝看完之后呆若木鸡,奴婢曹太监轻轻呼唤了两声,见爷爷没反应,只好蹑手蹑脚退出去了。
此时李自成一行已经走到了东安门外。
附近有不少勋戚宅邸,随处可见衣衫褴褛的军士冒着严寒为富贵人家修整房舍、院墙。
那帮可怜娃一部分是外地班军,一部分是京营兵。
明初外地入卫京师的班军每年有十六万之多,承担一些防务;如今没能力调动那么多人了,只剩下两万,春秋更换,每班仅止万人。
就这每班万把人来了后还是被当成民工,各处筑城修墙之类勉强算正经工作,可勋戚往往招这些免费劳力给自家修房子修坟干私活。
比如崇祯帝的舅舅嗝屁了,“蒙特恩钦赐造葬,照例拨给班军三千名助工。”
别说“民工”们受罪,领班武官的处境也非常艰难,武官因催班无门,差额甚众,有畏罪自杀者,有自残求免差者。崇祯七年时,许多武官都是戴罪当差,自杀者亦有之:“洪塘所千户裴直言、西海所千户张武臣、邳州卫千户尤承祖,俱已累极自缢……”
明廷千辛万苦抽调进京城的兵丁,没有拼杀在前线,而是被拨去做苦工,还要加班加点给皇亲勋戚们修房造墓,可怜呐!
穿过东安门就算进入皇城。
皇城处于内城九门环抱的大城与紫禁城之间,高大的城墙将其隔离成一个封闭的独立空间。明代皇城之内只有宫城、御苑和服务皇帝的内官衙门,所以早期皇城同样是禁地。
只是仅仅到了朱棣孙子明宣宗朱瞻基时期,皇城禁令就如同虚设了。
宣德三年皇帝命御史巡察东安门在内的皇城四门,原因就是:“时四门官军玩法怠犯,凡官吏工匠无关防牌者,恣其出入不问。”
到明中后期,皇城之内已无甚禁区。“守卫军人尽为守门内官包占,且纵容诸色人在内,尤为祸本。”比如太液池,也就是北海、中海一带的宫殿到万历年就基本塌求完了,“每于河冰冻后,近京贫民于皇城内外,凡有冰处,拉拖床以糊口。遇雪满林皋,坐拖床者艳素杂遝,交拉如织,亦有兴豪乘醉而频往来者。”
皇家后花园在冬季已成了百姓的采冰以及滑冰娱乐胜地。只有南海一隅仍然算禁苑。
从东安门进入皇城,路上行人如织,前行不多远过东上门靠近东华门处就是个热闹的集市。
东华门虽为紫禁城四门之一,却与其他三门有很大差别。不仅门钉为“八路”,比其他三门的九路门钉少一路,而且终明一代,鲜少有皇帝进出东华门的记载。同时,皇子皇女丧,棺椁从东华门出;新招募的太监也是从东华门入。可见,东华门在四门中规制最低。当年嘉靖帝进京即位被文臣要求从东华门进宫,就因不合帝王礼而被小朱本人严词拒绝。这种特殊性导致东华门管理最为松弛,是皇城之内设置集市条件最合适的场所。
内市在皇城之内、紫禁城之外,从东华门一带开始绵延向北,自御马监以至西海子一带皆是,其中又以东华门附近最为繁荣。
内市每月“逢四”开设,即初四、十四、二十四日,每月三次。安排在这三日,与“此三日例令内中贱役辇粪秽出宫弃之,以至各门俱启”有关。
此时禁城与外界沟通的渠道被打开,宦官、内侍等宫人以此为契机,“陈列器物,借以博易”。因此,每逢开市之时,紫禁城外东华门附近都呈现出一幅熙熙攘攘的闹市景象。
“金玉铜窑诸器,以至金玉珠宝犀象锦绣服用,无不毕具,列驰道两旁。大小中涓与外家勋臣家,时时遣人购买之。每月三市,凡旧家器物外间不得售者,则鬻诸内市,无不得厚值去。盖六宫诸妃位下,不时多有购觅,不敢数向御前请,亦不便屡下旨于外衙门动用,故各遣穿宫内侍出货焉。凡内市物,悉精良不与民间同,朝贵亦多于其地贸易,咸听之不禁。”“诸士绅多行观。”
甚至连万历皇帝每逢此刻,也会令太监“各购摆设、器物、书画、手卷、册页之类进御前。”
可见,内市以王公贵戚以及宦官宫人和土豪士绅为主要贸易参加者。最常见的交易商品从贵重的陈设器皿、锦衣绸缎到“奇珍异宝进入尚方者,咸于内市萃之”,精良程度远远胜于民间市场,“至内造如宣德之铜器、成化之窑器、永乐果园厂之髹器、景泰御前作房之珐琅,精巧远迈前古,四方好事者亦于内市重价购之”。
这些于外间无处寻求的商品出现在内市,可以推断,其中除了王公贵戚处理的旧物外,也存在从大内盗出之赃物的可能。其中亦有“内人赢余之物”。由于朝廷对这种商贸活动的放任,内市逐渐繁荣起来。
然而,繁荣的内市始终伴随着要求将其罢黜的呼声。因为东华门内紫禁城最主要的建筑是文华殿和太子居住的慈庆宫。每逢内市开市,这两处与东华门“一门之隔即属喧场,往时文华讲席,警跸清严,而今之往来杂沓,浑若通衢”,严重影响到禁城的清静与庄严氛围,而且市场上“刀剑弓矢不禁,一切违禁之物显然陈设,略无顾忌”,这可有些危险。
万历年间著名的“梃击案”里,凶徒就是在内市开启时混进东华门,差点把当时的太子、朱由检他爹打死。就这万历帝也不同意取消内市。
胡茂祯将李自成一行人先安置在弹子房吃早饭,等吃饱喝足去内市逛一逛,他先离开去安排进宫事宜。不光要顺利把人送进去,还要安全的退出来,难度之巨,令人一个脑袋八个大。
所谓弹子房,是个官署。话说天启帝有一次在列表里看到这个弹子房之后比较迷惑,觉得应该是作战使用的炮弹,于是叫来魏忠贤确认,结果老魏说这地方是制备弹弓和泥弹之所,用来给皇帝玩的……
临街的弹子房位置绝佳,就跟隔壁的光禄寺合作摆摊,为来逛内市的人员提供饮食,挣点外快。
吃喝完,郭典说对面专为皇子、皇女剃发的篦头房也对外营业,问大统领要不要感受一下皇室服务。
张献忠等人很有兴趣,李自成说快拉倒吧,你们这些粗胚进去容易露馅,咱还是去逛逛街。
街道两旁摊位林立,男男女女游人众多,不男不女的太监更多。
有个摊子上摆卖的号称是天启帝亲自雕刻的木作,确实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有个摆摊的太监看到李自成等人经过,小声招呼说有好东西,军爷千万别错过。
布子掀开,一杆顺军制式遂发枪赫然出现。
“真真好东西,看里面纹路,这叫线膛枪,从这里开枪都能把煤山上的鸟打下来……”
小太监卖力的推销,李自成无语。枪身上的枪号被磨掉了,不知道是怎么流出来的。
黄太极佯装惊讶道:“我糙,这么厉害?那岂不是一枪都能把宫里的皇上开瓢了?”
太监急忙道:“军爷说笑了,这种话可不能乱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