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奋斗在五代末 第一百一十九章 决战开封(完)

《奋斗在五代末》第一百一十九章 决战开封(完)

作者:有点混蛋 字数:2044 书籍:奋斗在五代末

  赵匡胤完了。

  随着尹崇珂大笑着带领五千兵力撤出战线、消失于漫天尘土中。

  赵匡胤的一切都完了。

  匆匆赶来的两千骑兵压根堵不住五千兵力的缺口,更何况这五千兵力让出的空当早已被步军司牢牢占据。

  李重进观察到了一切变化,他毫不犹豫,立刻将余下五千预备部队也投入前线,配合本就占优的己方右翼对殿前军左翼发动了更为猛烈的冲锋。

  殿前军的崩溃起始于右翼尖端,随即波及整个右翼,而后将殿前军的两翼全部带崩。

  赵匡胤身为主帅,哪怕声嘶力竭也无力回天。

  大获全胜的步军司并不赶尽杀绝,而是在战场上就地招降。

  都是大周朝的子民,在开封当了多年兵,口音也是大差不差,招降起来那叫一个快。

  崩溃的殿前司阵线成片成片投降,甚至就地拿起兵器反过来打没投降的同僚,这大大加快了步军司的招降流程。

  此等情况下,赵匡胤的左膀右臂们也都纷纷放弃了抵抗。

  石守信、韩重赟、王审琦等人接连带兵投降,石守信近水楼台先得月,他领着两千骑兵反手就将赵匡胤一众亲兵的械给缴了。

  “太尉,你我是兄弟,你就帮我最后一个忙。”

  石守信望着刀兵胁迫下的赵匡胤,脸上露出了讪讪的笑容。

  当年军中十人义结兄弟,号称“义社十兄弟”。Iqùlu.ΝěT

  李继勋是大哥,赵匡胤是二弟,石守信则排老三。

  在现实的压力下,这兄弟情终于是走到了尽头。

  “无妨,你拿我头颅去换功绩便是。”赵匡胤头发凌乱,甲胄蒙尘,脸上还带着条条血痕,他即将失去一切,已经无所谓了。

  赵匡胤的确是一时人杰,便是落到这步田地,他依然维持着基本的体面,没有怒火冲天也没有歇斯底里,有的只是眼中化不开的浓郁悲伤。

  殿前军一败涂地,主要武将中会死的却只有他赵匡胤一个主谋,其余人只要投降得够快,依然能够享受荣华富贵。

  石守信翻身下马,亲自将缰绳套在了赵匡胤身上:“我也不想变成这样,但局势逼人,还请二哥谅解一二。”

  赵匡胤嘴角黑须轻轻颤抖,他闭上了眼:“我能理解,若调转位置,我要做的与你别无二致。”

  “那就好。”

  石守信松了口气,熟练地将绳索捆牢,完了还仔细检查一番,生怕好兄弟赵匡胤挣脱绳索。

  ......

  战事上午结束,到了下午,招降俘虏的工作就已基本完工。

  这年头的禁军士兵大多是没有田地的月光族,他们除了当兵就没有别的出路,原本跑远的乱兵也都三五成群地返回战场投降。

  步军司的将领们一番清点,这场耗时不到一个时辰的大战统共死伤其实也就两三千人。

  对于周朝禁军来说这点损失根本无足痛痒,毕竟可以吸地方州军的血,一纸征召令就能恢复原样了。

  而早在正午时分,李重进就在三千骑兵的簇绒下压着赵匡胤先行返回了开封,他并没有提前派传令兵入城传达捷报,而是要亲自将消息带进皇宫,带进紫宸殿。

  进了城,李重进与一干亲信领着五百亲兵径直入宫,直趋紫宸殿。

  昨夜被叫来紫宸殿的官员们已经等了一宿,人人疲倦不堪。

  小皇帝郭宗训一早就坐在了帝位上,符太后则一如既往地隐于帷幕之后。

  突然,沉闷的金铁之声由远及近,殿中官员们无不为之一振。

  城外有结果了?

  官员们纷纷朝门口看去,只见身披重甲的李重进迈过紫宸殿的门槛,左手扶住剑柄,步履沉稳步入殿内。

  二十名兵甲齐全的步军司高级武将紧随其后,将紫宸殿大门牢牢堵住。

  “李使相。”

  范质顾不得其他,疾步从群臣间穿过,来到李重进面前。

  然而李重进的视线压根就没放在这位首相身上,他抬头望向皇位上的幼帝,高呼道:“臣幸不辱命,赵匡胤逆党已被臣悉数剿灭。”

  小皇帝只是怔怔望着面如黑炭的李重进。

  帷幕后的符太后轻轻叹息,回道:“有劳李使相了。”

  “既然逆党已被剿灭,那李使相......”

  范质话音还未落,步军司都指挥使张令铎突然上前三步,横在李重进身前。

  锵!

  张令铎腰间长刀出鞘三寸,声若冰息:“逆党是被解决了,但还有一件事离不开李使相。”

  范质被宛若实质的杀意吓得连退两步:“你说的...可是北上支援?”

  虽是一国宰相,但范质终究还是怕死的。

  “北上支援?”

  张令铎笑得肆无忌惮:“哈哈哈哈,事到如今,范相公还要跟我装糊涂吗?哪有什么北蛮入侵,这都是赵匡胤逆党捏造的假军情!”

  范质沉默了,他已经预料到了即将发生的一切。

  张令铎拔出腰间长刀,直指皇位上的幼帝,于大庭广众下朗声道:“今幼主在位,难以服众,军中将士皆盼明主,今日必须要有一位可堪服众之天子!”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毕竟这个戏码已经在短短六十年间上演了数次。

  在范质的率领下,殿中众臣皆拜服于李重进身前,共迎新帝。

  翰林承旨陶谷在半个时辰内写好了一封郭宗训的禅位诏书,宣判了周朝的死刑。

  又半个时辰,经群臣商议,新朝的国号与年号也已定下。

  李重进节镇在曹州,国号取齐、魏、楚皆可,最终定“齐”为国号,年号“开明”。

  显德五年八月初二的下午,郭威建立的周朝走到了尽头,国祚八年。

  齐朝于当日建立,李重进登基为帝。

  三子李延庆在新朝创立中立功良多,授任京兆尹、永兴军节度使、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获封秦王。

  其中后三个只是虚衔,头两个才是实衔。

  总的来说,李延庆成了长安京兆尹兼永兴军节度使。

  赴任长安后,李延庆积极谋划对后蜀以及定难军的军事行动,于开明二年伐蜀,在三个月内全取蜀地,并于蜀地镇守两载。

  开明四年李延庆带兵攻破夏州,全取定难五州。

  定难军北面的府州折氏以及麟州杨氏随之归顺。

  同年,齐军南下,收荆南与湖南。

  开明五年,皇长子、开封尹李延顺病故,皇位争夺战随之初现端倪。

  同年,齐军再度南下,平定南汉。

  开明六年,在皇后翟氏的运作下,其长子,时年十六岁的李延僖就任开封尹,成为了齐朝的皇位继承人。

  开明八年,翟氏病故,召李延庆与其兄李延福入京,在其病榻前逼两位继子承认李延僖的继承之位。

  开明十年春,李重进病重,李延庆与其兄李延福于开封发动兵变,杀李延僖,囚李重进,后李延福继任皇位。

  当年年末,李延福在压力下禅让于其弟李延庆,于是李延庆继任大齐皇帝位。

  (全书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无下一章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