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唐朝贵公子 第586章 王道

《唐朝贵公子》第586章 王道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字数:4420 书籍:唐朝贵公子

  陈正泰想密谋的,显然是一桩极为机密的买卖。

  可想要保守秘密,却哪里有这般的容易!

  任何一个环节上出了问题,都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结果。

  百济那里有娄师德,娄师德是个聪明人,绝不会声张。

  至于长孙冲,倒是让陈正泰有点疑虑,这家伙毕竟是长孙家族的人,可以完全信任么?

  而这边,主要还是陈家人为主,陈家的人有一个很大的优点,他们的能力好坏暂且不论,但是可靠,而且是绝对的可靠。

  毕竟这个时代的人,都必须攀附于家族而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对于家族的背叛,就意味着这个人已社会性死亡,所有的社会性关系统统都被切断。最后只能沦为流民,生不如死。

  三叔公对于任何的买卖,都是有兴趣的,毕竟……谁会嫌钱多呢?

  现在陈家可在大规模的鼓励大家多生孩子,为啥?钱太多了啊,资源这么多,不多生一些,怎么说的过去。

  如今陈正德已经完婚,这个家族中的近支,未来前程也是不可限量,而对方的家族……虽是郡望不及五姓七宗,却也算是出自名门,至少西平鞠氏,在关外那个地方还是很响亮的,何况又封了国公,陈氏与高昌的巨族进行联姻,便大大的巩固了陈氏对高昌的控制力。

  三叔公心里欢喜,也没什么过多想法了,就希望家里更多一些盈余。

  只是陈正泰依旧还卖着关子,没有把话说透,这让三叔公嗅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东西。

  他鼻子一向很灵,如果一件事,连陈正泰都秘而不宣,那么这肯定是大事,其中也一定有利可图,只要事情办成,一定有着惊人的暴利。

  因而三叔公便识趣地没有继续追问,陈正泰却已一溜烟的跑书斋去了。

  此次是陈正泰跟着李世民先行回长安,武珝却还未回,书斋里一片宁静,却也只有人打理。

  陈正泰端坐在这书斋里的书桌跟前,沉吟片刻,便修了两封书信,而后道:“来人,来人。”

  一女书吏进来恭谨地道:“殿下有什么吩咐?”

  陈正泰抬头之间,见这女书吏,不禁恍然。

  往日里,在这书斋,他习惯了武珝在旁侍奉,现在反而有些不习惯了。

  陈正泰随即一笑:“将这书信,快速送去天津和百济吧。”

  “喏。”

  ………………

  天津。

  这三河汇海之地,一座水寨早已拔地而起,娄师德的职责,便是在此兴建水寨,操练水师。

  如今,水师的规模已越来越大,足有舰船上百多艘,都是能穿越汪洋的大舰。

  娄师德几乎每年都要巡海一次,当然,主要的目的地,则是百济、倭国,附近海域的海盗,几乎都一扫而空,而这天津,也出现了大量的商贾,他们将货物运输至此,而后再由商船出海,有了水师的保护,源源不断的货物,自这天津,输送天下各处。

  即便如此,大唐依旧对于水师并不看重。

  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三省那里,要处理的事太多,大唐疆土广袤,实在对于汪洋大海,生不出太大的兴趣,只要海外不出事即可。

  娄师德终于盼来了陈正泰的亲笔书信,只是看了书信里的内容后,他面色凛然,不由自主地皱着眉。

  若有所思地拿着书信来回踱步,半响后,他才突的叫起来:“来人,来人……”

  一个校尉匆匆进来:“将军有何吩咐?”

  娄师德面上扑簌不定,口里则道:“半个月之后,会有数十艘船抵达天津,这数十艘船的货物,上头有陈氏的标记,若是对方拿出了陈氏的牌票,让将士们不得检验,直接放行,在换船出海的时候,你要亲自带着人,保护左右,要亲眼看到货物送上海船!还有……确保所有搬运货物的脚力,都是牢靠的人。所有的货物都有封条,若是有人偷偷开箱,便军法从事。”

  校尉听罢,心中一凛,他很清楚,娄师德如此看重这件事,那么此事绝对的非同小可,而此事交给自己去办,显然也出于娄师德对他的信任,因而校尉忙慎重地点头道:“喏。”

  娄师德则又道:“以后……每隔一个月,都会有这样的舰船来,此事,你务必办妥。若是有失,唯你是问。”

  这校尉肃然道:“将军放心。”

  娄师德颔首点头,他脸色好看了一些,这个校尉,他注意很久了,乃是当初第一批的海员出身,没有什么复杂的关系和背景,而且人也机灵和踏实,让人放心。

  只是交代完了之后,娄师德却是揉了揉太阳穴,他露出了几分谨慎的样子。

  显然,他心里依旧有着忧虑啊!

  他到现在依旧不明白……殿下这到底是要做什么?

  难道殿下不知道……干这些事,可是触犯了大唐的国法?

  要知道,一旦此事若是泄露出去,就算不是抄家灭族,那也够杀头的啊!

  越想,娄师德就越觉得匪夷所思。

  若换做是其他人,是绝不敢承担如此巨大的干系,冒这样巨大的风险去干这样事的,风险太大了,一旦泄露,自己也得跟着玩完。

  可对方是陈正泰……

  娄师德很清楚,他今日的一切,都来源于陈氏,陈氏交代的这些事,自己是无法拒绝的。

  那么现在唯一要考虑的事,就是让此事如何做到不会消息泄露了。

  娄师德坐了很久,也沉思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心修两封书信,一封是给陈正泰的回复,他没有多问,只是表示了事情已经办妥,绝不会出什么差池,也请殿下务必谨慎。

  另一封书信,却是写给长孙冲的。

  事实上,他在水寨之中,巡视的乃是整个百济、天津等一带海域,经常需要在百济驻留,和长孙冲也算是经常见面,这个曾经的少年郎,经过在百济这段时间里的磨砺,已经开始渐渐能够独当一面,变得越发的成熟稳重了。

  不过……这事实在过于机密,他思索了许久,都觉得势必要经过长孙冲的途径进行中转。

  长孙冲这个派往百济的钦差,百济上下所发生的事,是怎么也隐瞒不了他的。

  只是显然……娄师德对长孙冲还是略有一些不放心,担心长孙冲有所疑虑。

  因而特意写了一封长信,表明了这件事的利害关系,一旦事泄,后果难以预料,这既是朔方郡王殿下的安排,自有他的用意,眼下当务之急,是一定要想尽办法保密。等货物运到了百济进行之后,那么此后的事,就要拜托长孙冲了。

  最后再三嘱咐,此事极为机密,决不可向其他人多言,哪怕是百济人,也要有所防范。

  让人将信送出去后,娄师德这才松了口气,他又起身,来回踱步,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想着的却是这件事可能发生的漏洞,以及未来能否有补救的可能。

  …………

  百济、仁川。

  仁川港占地百里,此地几乎为汉商们所有,在这里,汉商们早就建立起了港口,除此之外,大唐水师,也在此处建立起了水寨。

  因而,这里常年居住的,有从大唐来的商人、僧侣,还有水兵,停泊在海湾里,是各色的舰船,此时风和日丽,海鸥盘旋,一艘艘舰船的桅杆林立。

  在这里,商贾和军民们在此修筑了一座小城,数万商贾和军民,便带着家眷在此居住。

  起初来此定居的时候,不少人还有许多的担心,可是很快,他们意识到,这里的生活并不比想象中的糟糕。

  在这里,奉行的乃是大唐的律令,作为钦差的长孙冲,以及水师衙署,还有负责刑狱的大唐掌狱官,包括了下面的文吏和武吏,都是唐人,所有的起居用度,也大多都是商船自天津港运来的。

  离开了仁川港,可以和百济的贵族以及官员还有地主们进行交涉,彼此谈一些买卖,而在仁川的买卖利润,本就丰厚,毕竟……大唐来的货物,往往奇货可居,而自百济的特产,也可运回贩售。

  最重要的是,百济人和汉人本就文字相同,只是口音有所不同罢了。

  现在许多的百济人都开始纠正自己的口音,希望能多的能和唐商进行交流。

  这里有大唐的百济商业总会。

  这总商会是唐商们一起推举而出的,负责直接和百济的朝廷进行交涉,若是遇到了商业纠纷,也能确保唐商的利益。

  正因为如此,大家都认为这里的买卖好做,而且居住的环境,和大唐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仁川这里,距离百济王都并不远,水师的都督,或是钦差长孙冲,又或者是商会的人物,几乎每隔数月,便会抵达王都,与百济人进行交涉。

  当然,现在长孙冲的职责,除了管理仁川之外,其中最大的义务,便是纠劾百济百官。

  他设置了一个监察司,弹劾百济各地不法的官吏。

  前些日子,监察院便查出了百济国右伊燕演贪墨的事,事情闹的很大,最后这燕演被百济王斩首示众。

  要知道,右尹在百济,已算是副宰相的高位了,而这燕演,又出自百济最大的世族燕氏,这种家族在百济,对国政的影响很大。

  燕演也是百济最大的反唐派人物,认为百济只有亲近高句丽,方可确保自己的地位。

  而监察院当即查出了他不少的事,先是仁川商会下设的一个报纸,也就是当下百济国里最盛行的百济日报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而后,监察院亲派人前往这位燕演的府邸,查出了大量的黄金和欠条,得到了足够的证据之后,监察院会同七十多个百济上下的大臣和郡守进行上奏,历数了燕演二十多条罪状。

  最终……燕演下狱,在议罪的时候,原本这百济王还希望能够只罢黜燕演的官职,不过监察院认为应该秉公而行,需以儆效尤,最终斩首。

  骤然之间,百济国内一片肃然。

  现如今,已有不少大臣前往仁川,可比前往王都要勤快了。

  不少地方郡守,几乎都以能够和长孙冲有书信往来为荣,不少对于朝局的看法,也都是先行和仁川这边进行交涉。

  听闻百济王对此很是不满。

  可这又如何呢?

  毕竟无论再不满,也总比沦为阶下囚的好,月初的时候,长孙冲去探望过这位百济王,百济王还是拿出了极高的礼节,进行招待,当着百官的面,他拉着长孙冲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位大唐钦差的感谢。

  一切都很融洽,并没有市井之中所传言的那样,百济王成日在宫中饮酒痛骂唐使。

  百济日报,也大篇幅的报道了这件事,认为这是大唐和百济关系的新篇章,乃是上国与藩属国和睦相处的典范。

  不过……长孙冲现在最有兴趣的,还是为百济国设计一套新的制度了,他希望能够增加百济国的相权,而减少王权对于朝廷的过分干扰。

  这一点,长孙冲和商会的会长有过仔细的讨论,商会的会长乐见其成。

  毕竟,大王是靠血缘来延续的,这是不可控的存在,他们天然认为,百济国乃是他的私产,因而对于大唐,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抵触的情绪。

  可是百济的令尹们就显然不同了,他们是百官之首,能否最终得到治理百官的权利,本身就是各方博弈的结果,这样的人,往往比较顺从,而且尽力愿意与仁川方面多加配合,在许多官吏的提拔人选上,也会极大的尊重仁川方面的建议。

  最重要的是……仁川这里,可以搞垮一个令尹,但是却总不好更替一个百济王。

  前者只需靠着日报,以及监察院的监督,即可对其造成巨大的压力。而后者,也并非没有逼迫其禅让的可能,可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现在百济日报里,每日大篇幅报道的就是关于当前令尹施政的好处,而对于百济王,却多有几分讥讽之处,大量关于百济宫廷里秘闻,不知何故泄露出来,以至于这百济国的臣民们对这本是敬若神明的百济王,多了几分可笑滑稽的感觉。

  当人们开始对于宫廷越来越不尊重,便是王权崩塌的时候。

  百济王对此,显然怒不可遏,宫廷以及宗室的大臣们,更是惶惶不安。

  反观那百济的令尹和百官们,居然出奇的沉默。

  显然……虽然日报里大量的秘闻揭露,令百济王很是难堪,可这却是大大的加强了令尹以及百官们的权力。

  在这监察院里,几乎每日都能从各种渠道搜集到大量的讯息,这些讯息既有宫廷中的秘闻,还有百济百官们的各种资料,以及他们的各种倾向。

  有的资料和讯息,直接封存起来,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见光,可有的讯息却是事先抛出,达到某种震慑的效果。

  长孙冲如今对于自己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甚至有人说,长孙冲才是这百济的真正国王,当然……这只是一些市井流言,一笑置之即可,毕竟……他是绝不会真正的走到前台的。

  右尹燕演被整垮之后,新的右尹人选,百济那边已经送了过来,监察院甄别了人选,过了几日,这位从前的户部长史,则亲自到了仁川,和长孙冲进行了详谈,等此人回到了王都的时候,右尹的任命,便通过宫廷下达了。

  长孙冲对于自己现在的境况,是十分的满意的。

  以至于他每每在和自己的父亲长孙无忌来往的书信里,都大谈自己在百济独当一面时的想法。

  这也让长孙无忌大大的放了心,示意他在百济好好的干,磨砺之后,迟早会召回长安。

  只是……就在长孙冲打算继续给百济王一个大惊喜,让日报给百济王制造一个巨大丑闻的时候。

  这时……一封书信,暂时让百济国的政局稳定了下来。

  准确的来说,是两封书信,一封来自于长安的陈正泰,一封则来自娄师德。

  两封书信,长孙冲大抵都看过了。

  而后,他端坐着,轻轻皱眉。

  早有书吏给他奉上了自天津带来的茶叶所炮制的茶水。

  长孙冲只下意识地呷了口茶,一副若有所思的神奇。

  此时的他,早不是当初的雏鸟了,如今身上已多了几分旁人所没有的稳重。

  这是在百济历练出来的,外间的人称他为百济隐王,他每日都与百济的百官和贵族们打交道,要确保这些人对于大唐的敬重,长孙冲言行举止,都必须得有威仪。

  过了好一会,他才放下了书信,接着深吸一口气,而后立即将这两封书信点燃烧毁。

  等看着书信彻底烧成了灰烬之后,他才道:“来人,安排一下,三日之后,推掉一切不必要的安排,本使要去港口巡查。”

  进来的书吏,诧异地道:“明公,现在港口熙熙攘攘,若是明公前去,只怕……”

  长孙冲只是淡淡地道:“无妨!”而后顿了一下,又道:“对了,将扶余威刚叫来,我有事要交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