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第543章 脸都不要了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总的来说,我大清如今上有索特那那样的国柱擎天,下有八旗子弟踊跃卫国,内乱平定,外邦和睦,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处于战争状态的敌人,算得上是咸同中兴初步达成了。

  可就在杏贞一手抓邢根,一手准备祭祖告天的时刻,一个叫做奥斯曼突厥的国家,忽然对我大清宣战了。

  杏贞真像是拉屎到一半被憋了回去那般难受。

  老实说,突厥这个东西,杏贞还是比较了解的。

  老阿史那家的嘛,和她老叶赫那拉家也差不多,都是在中华北部那嘎达混的。

  但当朝会上,索特那王爷献上从《大明时报》上裁剪下来的苏丹照片,杏贞观看之后,露出了老人公交车手机.jpg的表情。

  “这是突厥人?突厥人不是应该和索爱卿你这样的蒙古人差不多,都是大脸盘子,长相忠厚老实的吗?”

  杏贞皱着眉头将照片横看竖看,怎么都觉得不对劲,“这突厥人狎面犰目,面若番鬼……莫不是伪附的吧?”

  伪附这事杏贞也熟悉啊!

  当年她们满人祖宗不也伪附的大金国女真人吗?

  作为化外野人,给自己找个祖宗,不磕碜。

  可问题是,咱满人好歹也要点脸,认的祖宗至少长相八九不离十吧?

  这帮子奥斯曼人怎么回事?

  脸都不要了?

  饶是向来以睁眼说瞎话如吃饭喝水一般的一干满清众臣们,也都看不下去了。

  “奴才以为,此突厥乃是伪突,不足为信。”

  兵部侍郎完颜崇厚出奏道,“此等蕞尔小邦,当遣一浩然正气的鸿儒为使节,当面怒斥其君,令其幡然悔悟方为上策。”

  自从丢了天津老巢,在政治上已经完全被杏贞党玩弄于股掌之间的鬼子六冷眼旁观。

  他倒是知道奥斯曼突厥是个什么东西。

  那可是个大国!

  能与英法俄奥谈笑风生的!

  不过嘛,如今鬼子六已经在英国洋行里存了大半身家,准备事不可为就想办法去香港,乃至浮海出国了。

  上什么狗屁高原,那是蠢人才想出来的法子。

  人嘛,一旦心态改变,有了火星视角,看待问题的思路也就会不同了。

  虽然姓爱新觉罗,但这大清国是生是死,于我奕欣已经无关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作为朝廷上为数不多能说上话的明白人,鬼子六选择了闭口不言,冷眼旁观。

  最终杏贞拍板,将有内阁大学士,礼部尚书李鸿藻为主官,完颜崇厚为副官,出使欧罗巴诸国,顺便去训斥一下无理的伪突可汗。

  ·

  历史上,清朝第一次向欧洲派遣使者是1876年。

  出访者是被骂成二鬼子的郭嵩焘。

  郭嵩焘出访的时候,送别的老学究们送上四书五经,希望他能去教化洋人,让洋人不要如此野蛮。

  但很显然,郭嵩焘并没有很好的完成任务。

  他在国外的种种行为,被清流们一致攻讦。

  什么穿洋装啦,什么行洋礼啦,什么学洋文啦,统统都是十恶不赦的罪过。

  更有保守文人写对联讽刺:“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在这场清流盛宴中,跳得最欢的几人之一,就是一辈子和洋务派对着干的大儒李鸿藻。

  李鸿藻者名字看上去和李鸿章像是胞兄弟似的,实则是一对水火不容的政治对头。

  连带着,李鸿章的好友郭嵩焘也被他视为同党,恨不得杀之而后快。

  不过,如今的大清和历史上的大清已经截然不同了。

  作为湘军元老之一的郭嵩焘,如今正在李鸿章的幕府之中。

  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利用《大明时报》、《皇家地理》等开源情报研究国际大势,以便能早日找到一块可以复制左宗棠经验的土地。

  江南不是久居之地,去外海封王才是正路。

  李鸿章经过逆子的点拨,已经大彻大悟。

  所以郭嵩焘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再帮清朝去出使。

  相反,和李鸿章斗了一辈子,把郭嵩焘骂成通洋汉奸的李鸿藻,这一次却临危受命,担任起了去教化洋人的重担。

  他的级别可比郭嵩焘高多了,是和李鸿章一个级别的大员。

  所以李鸿藻出访西洋,是堪比1896年李鸿章出访的极高规格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因为历史上,郭嵩焘去欧洲,主要是因为“滇案”。

  简单来说,就是云南百姓打死了一个企图在中缅边境非法测绘,探查道路的英国公使翻译,从而引起的友邦惊诧。

  李鸿章与威妥玛在山东烟台签订中英《烟台条约》。

  清政府将“凶犯”正法,并开埠赔款之后,派郭嵩焘去向英国人道歉。

  而这一次,除了不知道哪儿蹦出来的伪突搞事情,最主要的是,清廷也要去向英国人赔罪,顺便尝试一下连洋制明的新方案。

  这次清廷要赔的罪可比“滇案”中死的一个公使翻译要大的多。

  这一次,英国公使死了一个参赞,二十多个武官,死的比朱富贵在天津杀头的还多。

  这当然不是因为杏贞支棱起来,袭击了英国公使馆,而是一场意外。

  至少清廷以为是意外。

  那是去年的事情了。

  两年多前的杏贞三十大寿上,英国公使阿礼国被粘杆处献上的罗马酒具深深震撼,认定在中国某处应该有当年罗马远征军留下的遗址,

  根据他的研究,认为这处遗址应该在甘肃某处。

  于是,在去年胡乱之前,他让自己的心腹,英国驻华公使馆参赞赫伯特秘密组织了一支两百多人的考(掠)古(夺)队,前往丝绸之路古道探索。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将会提前30年发现敦煌莫高窟,解开尘封一千多年的宝藏。

  那么他们虽然没有找到罗马人的宝藏,也会大赚一笔。

  甚至他们还有可能就把敦煌壁画指认为罗马风格的作品也不一定。

  但意外终究还是发生了。

  朱富贵派锦衣卫秘密保护的文化古迹可不仅仅是兵马俑和安阳殷墟。

  一些发现年代近,发现难度低的文化遗迹,都是驻守有锦衣卫的小规模分队的。

  在莫高窟,便有一支10人的作战小旗。

  二十多个英国大兵,外加几十个印度士兵,若是正面冲突,对于10个锦衣卫来说确实十分凶险。

  但在风沙漫天的敦煌荒野,以有心算无心,锦衣卫北镇抚司特战队的小伙子们有一百种方法玩死他们。

  最终,苦等了一年多依然杳无音讯之后,阿礼国知道自己的盗窃队伍怕不是已经尸沉沙海了。

  为了掩盖自己公器私用,并造成财产和人员损失的事实,阿礼国先发制人,恶人先告状地指责满清政府,因为没有妥善处理好天津教案,导致中国人对于外宾的仇恨情绪加大。

  这是自己外出郊游的同事遇到袭击的最直接原因。

  阿礼国贿赂了国会议员,通过了对清政府战争的威胁和最后通牒。

  因此这一次,满清不得不派出一位有分量的高官,前往伦敦进行商谈。

  杏贞给出的口谕是,尽量不赔银子。

  朝廷实在没银子了。

  割地的话,长江以南,五岭以北,外加朝鲜、越南,随便英国人割。

  首推江宁,英国人想要的话,可以打包安徽。

  前一秒还高喊着雪域高原寸土不让的我大清,瞬间便变得无比大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