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末试锋 第235章 “奸臣”温体仁?

《明末试锋》第235章 “奸臣”温体仁?

作者:温风如歌 字数:1789 书籍:明末试锋

  朱由检长叹一声,道:“为警示后来的文官武将,朕决定惩罚如下:山西巡抚戴君恩失一城,保一城代州城,大捷,北上援代州激战一场,败退而回,革职留籍。”

  “大同巡抚胡沾恩、宣府巡抚焦源清遣戍。”

  “三镇总兵,山西镇总兵睦自强革职、大同镇总兵曹文诏、宣府镇总兵张全昌二人遣戍。”

  “监视中官山西镇刘允中回宫、大同镇刘文中、宣府镇王坤亦充净军。”

  “宣大、山西总督张宗衡,革职遣戍。”

  朱由检皇命下达,张凤翼只好跪地道:“臣,遵旨。”

  礼毕,起身后,躬身缓缓退了出去。

  这次是建虏犯疆,宣、大、山西三镇守臣失机之事,所定罪责皆是由兵部主导,刑部辅之。

  朱由检望着缓缓退出去的张凤翼,心里告诫自己,自己是对的,乱世用重典、破鼓用重锤,不如此,百官不知警醒!他已经看够了文恬武嬉,文臣满口仁义道德,整天风花雪月,卖弄诗词;武臣血勇全失,得过且过,浑浑噩噩。但他也是知道,他还得靠着这些人维持朝廷运转,维持江山社稷。

  想到这里,朱由检眼中光彩一暗,胸中觉着憋闷不已,不由得长叹一声,吐出一口浊气。

  ……

  京师内城。

  一座高门大院宅院之中,一位清癯的老者在院中背着手仰望着天空,不时地长叹一声,摇摇头。很长一段时间后,才转身返回自己书房之中。

  书房摆设十分简单,除了书,还是书,一张桌子,一把太师椅,桌子上面摆着常见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这就是朝廷首辅温体仁的家中办公书房。

  温体仁坐在太师椅上,抚着下颌上的山羊胡须,闭目沉思着。半天以后,才睁开双眼,心中已是有了决定。

  “来人。”

  门外有事听候的本家贴身亲随温成,听到声音立即推门走了进去,低头垂手立于一边,等候温体仁发话。

  温体仁看了一眼跟随自己多年忠心不二的温成,肃声说道:“去城外大营去一趟,请周参将来府中一叙,老夫想要见见他。”

  温成低头应道,“小人这就去办。”

  他跟着老爷从浙江乌程出来,也学会了谨慎二字,做人做事皆是低调无比,古人云,宰相门前七品官,可他这个首辅亲随就是上街办事、采购,也是处处忍让,不敢摆一点架子。

  他心里知道,自从崇祯六年六月老爷进内阁首辅后,愈发的谨慎小心起来,官场如战场,党争恶斗不断,攻讦、构陷之事常有,一不小心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想到这里,温成叹了口气,搞不明白老爷为什么还要当这个官,即辛苦劳累又担惊受怕,还不如学有些人回乡做一个悠闲的耕读之人。

  温成加快了脚步,去请那位周参将,能让老爷说请的一个人,少之又少,他不敢怠慢半分。

  城外,周大虎在帐中静静休息,这时有亲卫报告有人自称是首辅门下,来见大人。

  “哦。”周大虎一听有些意外,自己本来就想来一趟京师,去见一见这个被明史说成的“奸臣”,也同时是在任最长的崇祯一朝内阁重臣。

  “让其进来!”周大虎吩咐道。

  “是,大人。”亲卫应声说道,随即退了出去,让拜访之人进来。

  温成刚才在外见到了大量军马和精兵悍卒,其势甚威,带着一身杀气,走进令人胆寒。心中不由想到,果然,不愧是能够击败凶残建虏的军伍之兵。

  进了帐中,见过大世面的他,冷静的环视一眼帐中,见只有一人,便知道这就是自己要找的人,低头躬身一礼道,“小人温成拜见参将大人,我家老爷温首辅想见一见参将大人,过府一叙,还请周参将一去。”

  周大虎凝眉看着温府派来的人,彬彬有礼,没有一丝嚣张跋扈,心中对温体仁的小心谨慎有了更高的理解。

  周大虎拱手一礼,温笑着说道,“首辅大人有请,末将甘之如饴。还请来使稍等片刻,容我换身衣服再走。”

  “大人请便,小人出去等候大人。”随即知趣的退了出去。

  片刻之后,周大虎一身便服走了出去,点了几名护卫,就随温成向城中快速走去。

  路上,周大虎脑中过着温体仁的有关资料。

  《明史》中说温体仁机深刻骨,怀私植党,误国覆邦。

  这些周大虎都是不认同。崇祯之亡,史学家早已有一致的定论,明亡始于万历,二百多年的弊端积累,最后爆发一时一朝,天灾人祸叠加于一起,除非能抓住每次机会不失误或者知道历史走向,一一早做准备对应化解,才能有一些希望。

  大明内阁不是一级朝廷机构,只是虽然身居内阁,其头衔却均以尚书为尊,嘉靖以后,朝位班次才均列六部之上。

  景泰年间,王文以左都御史进吏部尚书后进入内阁,自此后,诰敕房、制敕房俱设中书舍人,六部承奉意旨,内阁权力才力压六部而上,但其局限性很大,其权利受到司礼监太监和皇权压制掣肘,很不稳定,权利大小全部在与皇帝的信任的大小。

  事无大小,内阁都要秉承皇帝的旨意行事,内阁仅属秘书机关,无宰相之名,也无宰相之位,更无宰相之责。基本上都是文学侍从翰林院之臣出身,入阁后权力之大小,只决定于票拟被采用的情况,军国大事、官员任命人事,皆由皇帝定夺,理想抱负根本施展不了。

  因此后人就以温体仁在内阁在任时间最长长达八年,就扣上尸位素餐、阴险狡诈、机深刺骨、察颜观色、揣摩上意、拨弄是非、落井下石、排除异己、挟威自专,一利不兴、一害不除等等贴其身上。

  何其冤也?温体仁首辅期间,大明不曾亡,几乎剿灭流贼,在此期间,卢象升、洪承畴、孙传庭、杨嗣昌等一批领军文臣能臣拔擢上来委以重任,而其死后,首辅接连因党争内斗而换人,朝廷状况江河日下,一天不如一天,死后数年大明就完了,两相比较,谁优谁劣?一比就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