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下再看,现在正在修改……
“陛下,我回去就处理这件事…”孙来福是真的不清楚现在军队中出现的这种风气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所以他想要回去好好查一下,然后再向李明启汇报。
“不用了,锦衣卫已经查出来了。”李明启看完锦衣卫后续的汇报之后,打断了孙来福的话。
“我不希望国防军变成某些人的私人军队,也不希望某些军官在国防军中摆什么官威!”
才一年呀!一年就能出问题,看来还是思想教育不成功的体验。
因为觉得都是同胞,所以李明启也没有搞保护伞青年团那样的教育。
只是让锦衣卫们在军队中尽量宣扬就行,他们最主要的任务是收集情报,然后由参谋部根据汇报上来的情报展开对国防军的微调。
因为都没有经验,所以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出问题是难免的,所以李明启对孙来福也没有过度的苛责。
这件事情其实很简单,一开始也就是国防军中的某个连长借助职务之便摆架子抖官威。
由于没有重视这件事情,导致了以后所有的基层军官都出现了这种风气。
换句话说,那多出来的三分之一物资消耗是少部分的军官们干的。
士兵们顶天也就是浪费几口粮食,但军官们就要奢侈多了。
用罐头养宠物这只是常规操作,还有人收取钱财为那些战斗中被抓到的敌人打掩护。
比如在俘虏名单上划去几个名字之类的,这才是李明启发火的原因。
等孙来福离开之后,刘有才犹豫着说道:
“万岁爷,现在官员们选拔之后都在专门的学院学习一段时间才上岗,我觉得国防军也可以这么办啊。”
看着刘有才脸上的犹豫,李明启笑着说:“虽说文武分治,但有好的建议就提出来,只要不是不懂装懂我都能听进去。”
刘有才给出的这个建议让李明启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他一直一来想的是军校学生毕业之后才能去当军官,但现在国防军的军官都是战功升上来的。因此军校的建立是一拖再拖,学习全靠军官们自觉。
却一直忘了军队中的军官也可以去军校中进修,这个顺序问题一变,立刻就有了解决办法。
“卫明啊,你先从锦衣卫中选出一些有这方面经验的人才出来,我准备先亲自教一些军校的老师出来。”
“再从保护伞青年团中找一些进步白,让他们将来跟国防军的军官一起学习。”
等李明启说完之后,刚才一直没有说话的吕卫明马上点头表示明白。
其实从锦衣卫中挑人已经是李明启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了,因为锦衣卫的培训可是一点不比保护伞青年团低。
至于让保护伞青年团的人跟国防军一起学习,这是因为想要用这些保护伞青年团的良优秀风气来治一治国防军中的歪风邪气。
以后只要不是战时,那么刚升职的军官就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才能去上任。
并且参谋部要下放到连一级,并且要跟锦衣卫互相配合。
解决完了国防军的事情之后,李明启突然想起了那个应天府的张镇长,于是他喊住正要离开的吕卫明,说道:
“那个张镇长的事情查的怎么样了?”
吕卫明只是在脑海中思索了一下之后,就从随身携带的文件夹中找出了关于张镇长的资料。
接过来看了几眼之后,李明启的脸上竟然露出了惊奇的神色。
“这个张镇长竟然还是卫国公崔建国的亲戚?”
其实说他们是亲戚确实有些牵强,但谁叫那个让崔建国一心想要归隐旧金山的小寡妇也姓张呢?
四舍五入这不就是卫国公崔建国的亲戚吗?
想着这个曾经当过摄政王,后来因为自己的横空出世而打算着归隐的明白人,李明启不禁摇了摇头。
都这么久没见了,竟然还能被张镇长给扯上关系。((?_?))
锦衣卫情报显示,张镇长希望在新明帝国给那些在伪清混不下去的太平天国成员找条退路。
但他没想到的是,这些早就对皇权缺乏敬畏之心的家伙们,竟然能干出联合白人矿工的事情出来,于是这就让他坐了蜡。
但不管他是什么想法有什么苦衷,李明启还是那句话,工作时我不看你的过程,我只看结果。
但现在张镇长给出的结果就是那帮犯了职业病的太平军成员,刚被新明帝国从矿场救出来,回头就想着搞事情。
所以李明启只能对张镇长说声不好意思了,谁叫你撞枪口上了呢?
别说他只是勉强跟崔建国扯上点关系的亲戚,就算是崔建国干出这种事来,李明启也只能挥泪斩马谡了。
眼看着又解决了一件难事,李明启的心情也好上不少。
但刚刚下船的斯宾塞心情可就不是那么美丽了。
“我说过了,我是被你们的皇帝给请过来办厂的,我是客人,所以你们就是这样对待客人的?”
剧烈的摇晃了几下铁丝网围栏后,斯宾塞十分沮丧的走到墙边坐了下来。
他们一行人刚下船就被锦衣卫带着明协军给接走了,经过简单的等级之后,其余的人才们都被安排进了各自的研究地点。
比如那些懂得造船的人才,直接被皇家研究院的战舰研究组给拉走了。
至于那几个精通染料研究的化学家,则是被锦衣卫亲自带走,安排进了单独的区域展开了关于从染料中提取药物的研究。
这种用染料进行实验的研究,开始于1908年,一个叫欧立希的人在一次给细菌染色的实验中,发现了某些染料可以杀死细菌。
然后又经过了606次认真的筛选之后,终于发现了一种可以有效杀死梅毒的药物,这就是‘—二胺基二氧偶砷苯’。
染料中还可以提取出其它的药物,比如1932年,德国化学家合成了一种名为‘百浪多息’的红色染料。
这种染料本来没什么,但是同年一名德国生物化学家杜马克,用‘百浪多息’这种染料治好了因为手被刺破引起感染,恶化成了败血症的女儿。
说了这么多,李明启只是想要从染料中提取原始版的‘磺胺’而已。
虽然这个东西因为对肾脏以及肠胃的副作用大,并且容易导致各种结石,以及过敏带来的各种后遗症,并且在二十世纪中后期,就已经被各种复方磺胺所替代了。
但是对于现在的医药研究领域一片空白的新明帝国来说,这是能补充一块技能树的重要步骤。
并且研究出来的初始版磺胺也不会浪费,它们会被包装成另外的样子销往欧洲。
让欧洲的那些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脱离病痛早日战胜各种炎症。
虽然有亿点点的后遗症,但是对于这些人来说,李明启相信他们是不会介意的。
李明启是谁?他可是
1935年初,杜马克发表论文报告了他应用“百浪多息”的效果。当时许多学者对这种染料在试管内无杀菌作用,而在动物及人体内竟会有如此大的功效,莫不感到惊讶与迷惑,因此纷纷对这种奇妙的红色染料进行研究。不久,法国特利弗尔等研究认为,上述染料的抗菌消炎作用,是由于它在体内分解为氨苯磺胺(简称磺胺)的缘故。他们将“磺胺”进行动物实验,发现对链球菌的疗效与“百浪多息”相同,于是磺胺的名字迅即在医学界广泛传播。其实,氨苯磺胺早在1908年就被化学家合成了,可惜它的医疗价值当时没有被人们发现,因而默默无闻了20多年。磺胺迄今仍然是消炎杀菌的重要“武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