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绣或是透绣都要用到镜子。
但这两种绣法都是难度极高的活计,北方很少有绣娘习得此技,所以那牙人才会如此惊讶。
睛雯只管了一眼那牙人,就傲然转开头去不看她,将那牙人气了个倒仰,磨着牙道:"倒看你能绣出什么来。”
却见睛雯运针如飞,她根本无需去描那花样子,似乎花样早就在她心中,只需要偶尔将样子与绣出来的结果比对一下即可。
然而晴雯在下每一针时,都需要看一眼镜中的情形,似乎这一幅绣作的背面也极其紧要,不能出现半点瑕疵。
时光飞快流逝,待到下午,日头西斜的时候,睛霎面前的绣架上,绣出来的花卉与行草字数,已经赶上了其他人,且她所挑选的丝线,颜色搭配得格外雅致,仿佛是一幅唐宋元明时的名家画作。
这晴雯却又突然停手,不再飞快地运针刺绣,而是又讨了一柄小刷子,去那绣出的字迹上,将那丝线一点点地剔出细绒,再将这些细绒的方向理顺,看起来那字迹便真的有了笔锋,似乎与用毛笔蘸着浓墨写出来的字迹一模一样。
很快天色渐黑,到了掌灯时分。那牙人喊了让众人停手,绣娘们纷纷停下手中的针线,伸手扶腰背,揉揉后颈。
唯有晴雯忙着将她所绣的绣架立起,将绣架上绷着的丝缎两面现给人看——只见那幅薄而通透的浅色丝锻两面,都是精工绣出的花卉与题字,毫无差别,也毫无瑕疵。除了那牙人,就连其她绣娘见了,都目瞪口呆,连连赞好。
睛雯那双巧手是一向被人夸的,此刻她也毫不在乎周围绣娘们赞赏与羡慕的眼神,只是得意洋洋地望着那牙人,不说话。
那牙婆赶紧笑道:“晴姑娘一手好伙计,主家见了一定赏识。你且稍等等,主人家马上就出来了。”
就在这时,远处回廊尽头传来一个年轻女声,正一边说话一边往这边过来。就听她道:“江南那边,织机改良一定要提上日程。毕竟天幕上说过的……”
睛霎一呆:这位她还真认得。
“那不是薛大姑娘吗?”
远处快步走来的年轻姑娘停下与身边管事的交流,将视线转过来。她一时没能认出睛耍,是她身边一个模样俏丽的大丫鬟凑过去提醒,宝钗才将晴雯认了出来,顿时又惊又喜地走上前,道:“真没想到,你竟然从贾府
里出来了。”
晴雯连忙向宝钗行了礼,然后转向宝钗身边那个大丫鬟,见不是别人,正是金钏儿。
此时此刻,两个姑娘都是面面相觑——金钏儿与晴雯,她们两人都是被天幕预言,将来会死在王夫人手下的,然而两人也都是没想到,竟然会在宝钗这里聚头。
那名牙人见到睛雯竟然是认得宝钗的,连忙上来献宝,指着晴雯绣出的那一幅成品对宝钗道:“姑娘果然有识人之明,认得的都是手最巧的绣娘。”
宝钗看了晴雯绣的成品,一时也感慨不已,道:“我该想到的!你从小跟着荣府里老太太,见识自然胜过她人一筹。老太太那幅 '慧纹' ,你也应当是见过的,又见过宝玉写字画画,知道该如何绣这些也不奇怪,只是……”
只是昨天天幕上一说,今日就在府外头见到了晴雯,而且穿着如此素净的衣裳,到绣坊来找差事……
宝钗又看看身边的金钏儿,心想:这晴雯与金钏儿又不一样。当日金钏儿是担心留在王夫人身边,不知道哪一天就被摔了。而自己又是因为天幕指责自己对金钏儿太冷血,才把金钏儿要过来的。
而晴雯,竟是甘愿舍弃荣府里那般优渥的生活,跑出来到个绣庄里寻差事做。
“晴雯,你愿来我这绣庄里做活吗?”
睛雯便似插葱似的在宝钗面前福了福,行了一礼,道:"只要薛姑娘不嫌弃晴雯笨手笨脚的,又不会说话……"她见身边那牙人使眼色,赶紧将自己身上揣着的身契取出来,要递给宝钗。
谁知宝钗连忙摇手道:“不,我不要你的身契。你是我雇工的自由身,每日有工钱,绣品卖得好了还有分红,你赚来的钱都自己收着…我管你吃住,可好?”
晴雯听见,喜得只拍手,连连点头,笑道:“好!这可太好了!”
晴雯做惯女红,所以深知她们这样的人一双手需要保养,若是她像在多浑虫家里那样,日常劳作,洗衣做饭都亲自动手的话,那用不了多久,她那一双手就会变得粗糙无比,没法儿再驾驭最细的丝线和最精致的绣品了。
所以宝钗意意管她的食宿,对晴雯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
这时,宝钗才在那牙人的陪伴下,慢慢看着其她绣娘绣出的成品,有的尚可,有的不行,有的虽然工夫还未到,但颇有灵性,
看起来是可造之才……
睛霎陪着宝钗——看过去,宝钗有时候会问晴雯的意见,俨然是将晴雯当成是个刺绣的行家,令晴雯一时得意不已。
“没想到宝姑娘竟然起心开一家绣庄。”
宝钗听晴雯提起,便笑答道:"这是家里本来就有的产业,但是近两年没人打理,就不怎么赚钱了。我原本已经有计划要将这里裁撤掉,另外再设别的营生。但是昨儿个受那天幕启发……”
晴雯本是极聪明的一个人,而且她的命运与昨天那次天幕息息相关,因此晴雯昨夜几乎是将能记起来的每一个字,都在心里回想一遍,又咀嚼了一遍。
所以此刻宝钗一提,晴雯便明白了宝钗的意思:"难道宝姑娘想要经营'慧纹'?"
宝钗顿时叹道:“好你个机灵的姑娘啊!怎么就将你藏在贾府里了呢?这真是太屈才了。没错我想要重振这间绣庄,正是想要仿着‘慧纹’,绣一些精致的绣品。”
宝钗一边说,一边挑,已经将其余那些绣娘中,手艺尚可且有灵性的全都挑了出来。
最后她对晴雯道:"我留你在这里,未必要你亲自绣多少,而是要你多多指点这些和你一样的姐妹,让她们也能绣出像'慧纹'那般的精品,你可愿意?"
还没等晴雯答话,宝钗也似有满腹的心事想要找人倾吐一般,自顾自说下去。
“昨日天幕上说到咱们的纺织业,确实是真知灼见。如今南方纺织业虽然兴旺,但就是仗着人工便宜,一向还是用那些老式的织机。然而外头的洋布洋料子成本已经越来越低,质地又坚实耐用,眼看咱们自己的织机就要比不过了。”
"所以改进织机,降低成本乃是当务之急。然而如此又势必裁撤人工。所以我就想着,慢慢将人工都引向这些 '无法用机器替代'的活计上来,借着洋人眼馋咱们丝绸刺绣的机会,将咱们的绣料卖给洋人,去赚洋人的钱……”
睛要万万没想到宝钗竟然有这么一番大道理在背后,她一时半会儿没听懂,只晓得宝姑娘志向远大,要去赚洋人的钱。
“宝姑娘愿意收留晴雯,已是感激不尽,”晴雯经历了天幕那一出之后,说话已渐渐能做到圆熟有礼,不再那么锋芒毕露了,“只是姑娘干万莫嫌弃我
脾气不好。”
宝钗正色道:"怎么会?只是,你需要听我劝你一句:发怒伤身,但凡你听过天幕上赞我懂得一丁点儿养生,就也该听我一句劝儿,不要时常动怒生气。”
睛雯听着直抿嘴,心想这宝姑娘也真有趣,竟将天幕上夸她的话也用来给自己脸上贴金———不过,连天幕都赞过的,这确实很可信。
就听宝钗继续道:“你需知道,这世上,懂你的人自会容忍你、宽待你,但不懂你的人会认为你狂傲,认为你掐尖要强,从而嫉妒你、诋毁你。要避免这些不必要的麻烦,就要少发脾气,动气之前,先想一想后果。”
睛雯听着宝钗的话,——时只觉得双眼发热:可不是吗?昔日在怡红院里,宝玉和其她丫鬟,懂得她,明白她没坏心,所以多次容忍了她的坏脾气,即便吵过了嘴,之后也能把话说开;而暗中使坏的总是那些外头的人。但是外头那些人小动唇舌,却也是能要人命的。
“多谢宝姑娘教导!”晴雯这回再没觉得好笑,而是端端正正地向宝钗福了福,郑重向她致谢。
这时有个管事模样的人匆匆进来,对站在一旁的金钏儿说了几句,然后就转身出去。
金钏儿脸现喜色,上来对宝钗说:“姑娘,之前这绣庄里收藏的‘仿慧纹’已经卖了一幅出去,得了这个数。”
睛霎就见金钏儿冲宝钗伸出右手五枚手指,也不知道是多少,但是金钏儿不是个眼皮子浅的丫头,想必不是个小数目。
宝钗闻言也很振奋,笑道:"果然有人吃这一套。"
她想了想,又道:“只是这个名字还不够好,’仿慧纹’。咱们得自己有个响亮的名号才是。该叫什么好呢?那天幕上倒是提过几个名字, ‘顾绣’张绣’ ‘韩媛绣’ ’韩媛” ……”
金钏儿拍马屁,道:“那就叫‘薛绣’?”
宝钗噗嗤一声笑了:"又不是我绣的。"
她看了一眼睛雯,心道若是这个丫头,晓得自己的家乡姓氏,以睛霎的名姓来命名,倒是无不可。
“叫‘闺绣’!”
晴雯忽然冒出这样一个提议。
>
宝钗一听,也觉得好:"这叫什么来着的?谐音梗?"闺绣',来自闺秀。确实是个很响亮的名号。”
她想到这里,唇角情不自禁地浮上笑容,道:“如今虽然‘闺绣’还及不上那‘慧纹’的水准,但往后咱们的人越来越多,绣得越来越好,总有一日也会在这刺绣名家中占上一席之地。”
睛要想了想道:“若是教绣娘们一起像 ‘慧纹’那样绣,最好的方法是让她们亲眼见见 ’慧纹'。荣府里老太有一副绝佳的,几年前我亲眼见过一次,只可惜就那么一副,现在总是想借,也未必能借得出来。”
宝钗却笑:"这个倒不用太操心。 '慧纹' 世所罕有,但林家有好几件。"
原来那位兰心惠性的慧娘,乃是姑苏人氏,与林家是同乡。所以林家所藏的"慧纹",较之别处都要多些。
"我昨日见过林妹妹,已经定下来能从她那里借到几件。你们就等着大开眼界吧!"
*
正当宝钗与晴雯在谈论着从黛玉那里借“慧纹”来观摩的时候,兼兰兰正在她住的旅店房间里,望着一副十六件的小幅围屏发呆。
“难道是……难道这竟是……‘慧纹璎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