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 383 章 正文完(无刀)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第 383 章 正文完(无刀)

作者:顾四木 字数:2548 书籍:(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延载十一年,冬。

  神都洛阳。

  是日雪飞玉屑,风度银梭。

  这一年上皇居所神都苑内的山茶,开的明如烈火。

  晨起,姜握从屋外拾起了几朵掉落台上的山茶花,回到屋内后,就放在窗下的玻璃水瓮中,见火红的花朵在水面沉沉浮浮。

  她与上皇依旧在窗前榻上对坐。

  案上的红泥小火炉上温着微滚的参茶,两人隔案倚着同一条贯穿于炕桌下长条熏笼,一个在看书,一个在看拜帖。

  虽说外头在下雪,日头并不是很亮,然而雪光四耀,如同冰雪琉璃世界一样,倒也明晃晃一片。

  姜握手底下,有厚度可观的一摞拜帖待阅。

  准确来说,是拜寿帖——去岁是上皇的九十岁寿辰,她比陛下小一岁,今年正好轮到她的。

  晨起,她还再次吃到了陛下亲手煮的寿面:都无需去小厨房,就在这屋内令人支起炉子,用小铜吊煮了一小锅荞麦面。面上只撒了一把冬日里少见的小青菜,恰时窝了两个荷包蛋并几片薄薄的鸡肉卷。

  这些年,上皇很注意养生,饮食多讲究有营养但清淡,主食多粗粮。

  姜握倒是不必拘着,但为了陛下的养生大计,她凡是要吃诸如薯条、烤肉、麻辣肚丝等刺激诱人食物,就躲去小厨房吃完,然后给陛下带一点点回来。

  *

  吃过长寿面后,姜握就开始看厚厚的近百封拜帖——就这数量,还是府上长史已经筛选过的。

  都是大司徒这些年较为亲近的,发过朱牌的人之拜寿帖,府里才送了过来。

  姜握挨个拆来看。

  她没有特意挑,然而随手从匣子里抽了一封出来,就是特殊的一封——

  “大司徒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1]

  姜握忍不住将读了一半的拜帖翻过来扣在桌面上。

  其实这些年,由于她的官位权柄,褒赞她的诗词歌赋实在不少。尤其是姜府接到的行卷、拜帖、自荐书——那既是求宰相青眼,欲仕途亨达的,自是谀美之辞甚多。

  姜握早些年就已经能脸不红心不跳,听人滔滔不绝夸自己三千字了。

  就算是谀辞话句太多,或是太肉麻,姜握也能做到哪怕内心尴尬症犯了,但面上也云淡风轻,一派从容高士,然后适时打断。

  然而方才,姜握才看了几十个字,却忍不住要缓一缓。

  无它,因这封拜帖是出自李白。[1]

  上皇原本坐在一旁,手里拿了一柄龙纹放大镜看书。忽见姜握将一张拜帖倒扣桌面,不由搁下自己的书,从桌上取过拜帖去看。

  不过她没看出什么异常来,毕竟在上皇看来,这封拜帖夸的还稍嫌不够(字数不够)。

  于是上皇看了一眼上拜人,李白。

  花笺上还画了闪亮亮太白星的星辰纹路。

  上皇索性自己开念

  :“大司徒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海内豪俊,奔走归之,若得品题,则为脱颖而出、龙蟠凤逸之士……”[1]

  姜握听眼前人读出李白的赞颂之辞,更觉得不好意思,伸手去夺陛下手中的拜帖。

  上皇往后略仰了仰避过,继续读完才笑道:“他这话也没错。”如今天下才子文章,皆欲得大司徒点评。

  这也是过去无数先例凝结而成的声望。

  用这拜帖里的话说,‘今人一登相门,则声价百倍。’

  姜握:坏了,我成门了。

  天下诸多觉得自己是真龙的‘鱼才子’们,都想来越一越这座姜门。

  姜握好容易从上皇手中取回了拜帖,放回了匣子中,准备跟李白其余寄回的诗稿放在一起——如今还不足十五岁的李白,正在真·仗剑走天涯。他师父裴旻外放安西都护府为官,他也跟着往上阳宫递了请假条,拎上剑随行出发。

  时不时会有诗词、文章、游记寄回来。

  数量之多,让姜握怀疑他虽然年纪不到,但大概是偷着喝酒了,毕竟‘李白斗酒诗百篇’嘛。

  姜握又随手抽出了一张拜帖,这次是陈稳的……

  她继续看拜帖,上皇武曌则也翻起自己的书——

  依旧是她们年少时就常看的《汉书》《后汉书》。

  正看到一段汉明帝见阴太后旧时器服,因物在人不在,怆然动容而书:“岁月骛过,山陵浸远,孤心凄怆,如何如何!”*

  上皇合上书卷,心中细念此句。

  岁月骛过,山陵浸远。八字道尽岁月如潮奔流而去。

  不过……

  她抬起头看向身畔人。

  见姜握正像一只屯粮的松鼠摆弄松果一样,认认真真整理自己的拜帖匣子,上皇隔桌而观,不由一笑。

  她并非孤心凄怆,不知如何。

  晌午的时光悠然而过。

  至午,窗外瑞雪初停,烟云净尽。

  **

  是夜。

  洛阳德政坊。

  杜审言与妻子薛凌去看过还不足三岁的小孙儿。

  薛凌如今正在礼部为官,对大司徒九十岁的寿辰宫筵所知颇多,因此小声问道:“既是在宫中举宴,当日必是大场面,我真怕孩子吓到哭闹起来。”

  杜审言立刻摇头:“怎么会,这孩子聪明懂事的很。”

  “也是。”薛凌不免带上了抑制不住的喜色:“且大司徒特意提了,让咱们带着孙儿杜甫过去——你说咱们的孙儿会不会也是神异之才?就如大司徒从前一眼看中的其余孩子似的。”

  杜审言虽也迈入老年,都有了花白的胡子,但依旧保留着一种从年轻时就有的自信:“你想多了,大司徒只是看中我罢了。”

  见妻子一脸无语,杜审言举出了非常强有力的例子:“你忘了?当年闲儿出生,也是襁褓之中,大司徒就送了他一块玉佩,说将来传之子孙。”

  “当时你还觉得

  闲儿将来有大出息呢,如今看怎么样呢?”杜审言还蹦出了一个新鲜词汇:“可不是外头说的啃爹?”

  薛凌:……

  杜审言总结发言:“可见大司徒看重的是我。”

  论起来,杜审言倒不是如从前英国公李敬业一般盲目自信,说话还是比较有根据的:他,杜审言,字必简。年纪轻轻进士及第,考中官后还未及去做,就被大司徒(时姜侯)特特选中为巡按使书令史,随行纪察天下事。

  之后,更是考入上阳宫历史专业,历任史馆主事、国子监祭酒、历史学院的副院长等诸多要职……

  同时,他还是一位颇为出名的诗人。

  虽然没有‘四杰’那么出名,但他也是‘四’之一呢——

  他的诗文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江湖人称,不,文坛同道都称他们为‘文章四友’。

  综上所述,杜审言断定:将来,他妥妥会在史册上拥有一段记载,成为大司徒慧眼识英雄的又一佐证!

  *

  虽然杜审言夫妻说话声音压小了,但还是吵醒了床上的孩子。

  小杜甫揉了揉眼睛坐起来:“阿翁,太母。”

  见糯米团子一样乖巧的孙子,杜审言心情更好,也不走了就坐在床边儿说起了两年前的往事——

  那时小杜甫才出生不久。

  因见婴儿不断啼哭,杜审言就主动抱起孙子哄道:“好孩子,别哭了。有我这样的祖父,你有什么可哭呢?你可知,便是将来你资质平平,也可在史书上有一笔记载:杜审言之孙。”

  这都保底啦!

  他如实哄着孙子,但不知道为什么,孩子哭的更大声了。

  杜审言:唉,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想到两年前的事儿,杜审言不由带笑伸手摸了摸未足三岁孙子的头:“将来要好生读书、作诗、记史,不堕乃祖威名才是。”

  薛凌已经听不下去提前走了。

  唯有小杜甫眼睛亮亮,乖乖点头:“好。”

  **

  姜握的九十寿辰宴筵过后的夜里,上皇是早入睡了,倒是姜握还没有睡着——如今两人有些反过来了,毕竟她的精力一直稳定不变,而上皇到底是有了春秋。

  姜握披衣掌灯坐在桌前,托着掌心的红色骰子看。

  这并非她系统中那一枚红色骰子。

  那是拿不出来的。

  如今她手上托着的这枚,是当年陶姑姑和李师父先后故去,她心中难过,以朱砂涂成以宣悲意的一枚。

  后来皇帝见了觉得此骰红的刺目,就给她拿走,装在一个荷包中收了起来。

  当时姜握也没注意到。

  直到上皇搬到神都苑后,偶然一日,姜握翻抽屉找荷包扇坠佩戴上朝,才翻了出来。

  灯下细看,这骰子上涂的朱砂色,都略有些褪掉了——

  她早与孩子们说过,将来,陛下仙逝后她当随陛下而去。

  唯一可虑依旧是,当她捏碎那枚红色的骰子,她将要去向何方,又能否再与武姐姐,与所有故人相见。

  这是个安静的冬夜。

  无风无雪。

  姜握想:一定会再见的。

  她一向是个运气很好的人,不是吗?

  -------

  (正文完)

  (建议开一下这一章作者有话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