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夕月赶车走了一夜,天亮蒙蒙亮的时候实在太累了,就将马车停在路边。
拴好马,又拿出小半袋草料喂马,然后就爬进马车。
她先给邬天朔检查一下,确定没有哪里冻伤了,这才缩在他身边睡一会儿。
但是睡也不敢睡的太沉,迷迷糊糊的听见路上有马车路过,乔夕月就马上醒过来。
天已经亮了,是个大晴天,可仍旧冷的要命。
掀起帘子就感觉干巴巴的冷风吹的脸发疼。呵出的气都是白色的,嘴角好像都要跟着冻住了一样。
这天寒地冻的根本找不到洗漱的水,乔夕月就抓把雪搓了搓脸。
冰冷的雪融化成雪水,刺的乔夕月太阳穴一跳一跳的疼。
不过倒是让她迅速就清醒过来,立即解了缰绳赶着马车上路。
这次走到晌午时分,在一个镇子歇脚。
乔夕月连客栈都没住,就直接找了间药铺,进去抓药。
卖药的掌柜见乔夕月买的都是好药,那热情就不用说了。
乔夕月就问:“这药是给我夫君用的。请问您这里有没有好大夫,帮我给他再瞧瞧?他一直昏迷不醒,我这心里也是着急。”
“有啊,这药铺的坐堂医是我三叔。”掌柜的说:“老人家快七十了,之前还在国医堂做过大夫呢。”
“那太好了。”乔夕月立即露出喜色,道:“还请问,您这里可有闲置的客房吗?我想租一间,请您家的老大夫给他好好治疗。要不我们去住客栈,也是来回的折腾。”
掌柜的一想,他三叔那么大年纪了,确实不方便出诊。
开药铺本来也是救人行善,店铺后面也有空房,不如就租给她好了。
两下说定了,乔夕月叫药铺的伙计帮她把邬天朔抬进后堂。又去问掌柜的:哪里有车马行。
掌柜的就问:“您这是……要卖马匹?”
“嗯。”乔夕月说:“怕身上的钱不够,何况这马每日的饲料也是一笔开销,卖了马车专心给我夫君治病。若是他治好了,以后也不用出门坐马车了。”
掌柜的倒是觉得有道理,就给她指了方向。
这马车虽然是乔夕月悄悄弄出来的,可她在当初的那间车马行交了不少的押金,足够抵这辆车了。
走之前也给那赶车的伙计不少小费,真心不算是亏了他。所以现在卖车也是正常。
车马行里人特别少,也是因为年关将近没什么生意。
乔夕月把车赶到门口说是要卖,老板还不大想买。最后给了个十分低的价钱。
乔夕月犹豫了一下,就问:“那我用这辆马车,跟您换一辆驴车怎么样?”
“呦,姑娘您这是骂人啊。”老板急了,说:“我虽然给的价钱低,可也算是合理。现在没什么人雇车,我买了你的马车就得白费草料养着这匹马。可您说用马车换驴车,好像我是故意压一截价钱,我可没做那黑心的买卖。”
“不是,您误会了。”
乔夕月勉强带着笑,说:“马要喂饲料,我也养不起。驴子相对来水没那么精细,吃的随便点就行。再说天气转暖,我也用不着这么厚蓬的马车,所以真心想换一下,没别的意思。再说,差价您找给我就行了,也不是说您就爱占便宜,我也没吃亏。对吧。”
其实老板压低价钱就是想占便宜,被乔夕月这么一说,他反而有点不好意思。
想了想,老板道:“要不这样,折中一下马换成驴子,车我叫伙计给你改改。蓬子上那些零七八碎的东西撤下去,能挡风就行。你给个手工钱,马换驴子的差价补给你,咱俩都不吃亏,谁也没占便宜。”
“行,就这么办。”乔夕月立马同意了,就问:“那车几天能改好?”
“三四天吧。”老板说:“也是现在没有什么活,几个手艺人一起做更快。要是平时,改辆马车怎么也要五六天呢。”
“那我三天后来问,如果好了就牵走。”乔夕月说完,和老板算了算帐,差价给找回了点。
其实这样乔夕月也是亏的,但她本来就是想换掉这辆马车,亏了也愿意。
让这老板占了便宜,如果有人顺着马车找来他会遮掩点,应该不会把自己暴露出来。
回到药铺,掌柜说的那位三叔已经来了。
老人年近七十却精神矍铄,一双眼睛很是明亮。
乔夕月很尊重有本事的人,即使她自己懂医术,既然张口求人就要放低姿态。
老人给邬天朔检查了一般,眉头却皱了起来。
乔夕月就问:“老先生,我夫君有什么情况不对吗?”
“不是不对,是很好。”老大夫又问:“可有药方?能否让我一看?”
“药方没有,但是我可以写下来给您看。”乔夕月笑了,说:“您是想问问这药方谁开的吧?不瞒您说,是我。”
“姑娘懂医术?”老大夫吃惊的看着乔夕月,又问:“那这每日针灸,通脉舒络?”
乔夕月道:“也是我。”
“哎。”老大夫叹了口气,说:“您这是在打趣我么,姑娘的医术高过老朽,怎么能给这位公子看病呢。”
“您误会了。我是真的想请您帮我看看,他的情况是否在好转。”乔夕月道:“我夫君一路都是昏迷的,我也没有更好的法子了,心里总是没底。”
所谓“医者不自医”,对于至亲至爱也是如此。
乔夕月担心邬天朔的伤情,即使用了最好的药、每日仔细针灸活络,却也难免提心吊胆的。
老大夫点点头,道:“若我判断的没错,这位公子不出三个月定能大好。而且我发现他现在也有细微的反应,只是头部瘀血堵塞脉络,反应有些迟钝,还需要好好调养。”
“好,我明白。”乔夕月总算是舒了口气。
老大夫起身准备离开,又想起一件事,回头问:“姑娘这针灸的手段实在高明,有几招我看着还有些眼熟。不知姑娘师父是哪位高人?”
乔夕月一听就明白了,笑着说:“我以前去过京都城,有幸见过国医堂的堂主敏夫人。只见过几面而已,但敏夫人医术高超,对我指点一二则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