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农门小药娘:将军,我当家! 第521章 沈兴义的难事

《农门小药娘:将军,我当家!》第521章 沈兴义的难事

作者:渔眠 字数:1742 书籍:农门小药娘:将军,我当家!

  “草药不是年前才卖了吗?你咋还有?”

  李家二舅“嗨”一声:“年前收的和我今儿送来的不一样。”

  “宝来干两样事儿啊?还让你们多种草药?”

  李家大舅听着不对劲,瞪了二舅一眼,才跟人解释:“这草药是小桑让我们种了试试,也不知道能不能活,就没让你们种。”

  陈家湾的人放心了,顺嘴问了一句:“啥价钱啊?”

  李家二舅才要说话,就被李家大舅给抢了先:“跟年前一样,还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宝来也不能收高了吃亏啊。”

  村里人听着是这么个理儿,也就没在哟。

  地里活多,大家都忙活呢。

  陈家湾家家户户有了牛,还找了长工干活,地里全是人。

  陈老汉家的人一下地,还是把所有的风头给抢了。

  三头牛呐。

  连着犁啥的都做了三份,那锄头更是几十把,看得村里人直流口水。

  有人忍不住找老陈家打听,陈老汉就乐呵呵道:“买的。”

  “哪儿这么多钱呐?”

  陈老汉眉眼都是笑:“我闺女医馆挣的,她钱一来,我就拿来买了这些。嘿,三头牛干起活来快不少。”

  陈家湾的人听得心痒痒。

  瞅瞅人家闺女,多有本事啊,给家里置办了那么多农具。

  再看看自家差不多年纪的傻孩子,不是上树掏鸟蛋就是下河摸鱼,成天上蹿下跳正事不干。

  不少人家找了长工,也不想孩子闲着,一股脑给送到村学去了。

  为啥要送村学?

  那不明摆着读书好吗,人小桑为啥这么能挣钱?

  读书识字了呀,这才能学医,拜个好师傅,双手双脚往家里扒拉钱呐。

  自家孩子傻是傻了点,送去读书识字总是好的,万一哪天开悟了,也给他们扒拉钱回来咧。

  孩子一多,村学坐不下不说,郑先生一个人教不过来了。

  沈兴义收束脩高兴,被郑先生找的时候就犯愁。

  他愁得都睡不着了,想来想去,只能找儿子想法子。

  沈大郎忙得脚不沾地。

  白天在县城医馆,又是帮着抓药,又得帮陈小桑打下手,炮制理中丸。

  晚上回来,就一头扎进书房不出来。

  沈兴义一个月下来,也就吃饭的时候能看几眼儿子。

  他原本想着吧,吃饭的时候跟沈大郎说几句话,可沈大郎吃饭跟打仗似的,他还没开口呢,儿子饭吃完跑了。

  沈兴义坐在门槛上,一口气接一口气叹。

  陈小桑去厨房,瞅见他在叹气,洗完手出来,他还坐在门槛叹气。

  陈小桑走过去,跟他并排坐在门槛上““兴义叔,你看什么呢?”

  “看地。”

  “地有什么好看的,叔,我带你去看我做好的理中丸吧?”陈小桑高兴地提议。

  沈兴义用脚尖把地上的石子踢开,站起身,拍拍裤子上的灰,对陈小桑道:“走。”

  陈小桑做好的理中丸就放在她屋子里,一颗颗圆圆的丸子放在簸箕上。

  陈老汉为了方便,特意找了木匠给她打了个架子,能同时放四个大簸箕晒药材。

  “你们忙活一个月,就为了这个?”沈兴义看来看去也没看出名堂来。

  陈小桑应道:“你别小看它,治病效果很好的。”

  效果好,就能多卖钱呐。

  沈兴义问她:“这个能卖多少钱呐?”

  “我还没想好,明天找傅老爷说说才能知道。”

  沈兴义感叹:“小桑什么事儿都能做成,到叔这儿咋就这么难呢?”

  陈小桑听出不对劲:“叔,你遇着什么难事儿了?”

  这几天把沈兴义急得不行,这会儿被陈小桑一问,他叹气:“村学又来了三十多个孩子。”

  “哇,叔又收了好多束脩!”

  沈兴义叹口气:“收束脩是好事,可郑先生一个人忙不过来了,我一时又找不着先生。”

  之前请郑先生,还是有魏先生推荐才找来的。

  这会儿,让他去哪儿请先生。

  “原来是这样呀。”陈小桑感叹:“兴义叔真不容易。”

  有人理解,沈兴义可就打开话匣子了:“还不止呐,学生多了,学堂坐不下,还得建新学堂。”

  “兴义叔没钱吗?”

  “叔有钱,我这些日子打猎,得了不少钱,加上新收上来的束脩,钱不老少。”

  对着未来儿媳怎么能说没钱呢?

  沈兴义拍拍自己的口袋:“鼓着呐!”

  陈小桑道:“那就再建一间学堂,请位先生嘛。”

  沈兴义指指自己的脸:“你看看你叔这一脸凶相,能招哪个工呐?”

  这种事儿要解决起来太简单了。

  陈小桑拍胸口:“兴义叔放心,这事儿我帮你找人干。”

  “真的?”

  “真的,只要你有钱出,就能把事办成。”

  办这事儿还真不难。

  学堂太小?请人做嘛。

  老陈家别的没有,人特别多。

  别人怕沈兴义?那就不让他出面,让她爹出面不就得了。

  有钱挣,陈老汉不说二话。

  村学他又不是没建过,这回还能带着长工自己干,更方便。

  等地里的活儿忙得差不多了,他带着七十多号人,四天就把学堂给垒起来了。

  至于先生嘛,沈兴义不认识,沈大郎认识的读书人多呀。

  沈大郎记得县学有个家境很贫寒的童生,便去请了。

  当天,提前拿到一个月工钱的童生,把钱留给家人后,就来了陈家湾。

  陈小桑这会儿才发觉,以前空空荡荡的村学,竟然已经有八十多个学生了。

  除了她认识的不少陈家湾的孩子,还有附近好几个村子的孩子。

  她拍拍沈大郎的胳膊,老气横秋道:“大郎哥,你家也要发了。”

  沈大郎瞅一眼她的手,给她泼一盆冷水:“负债五千两,发不起来。”

  “发得起来,等我理中丸卖给傅家,就给你分钱。”

  陈小桑特大方。

  谁让沈大郎是她见过的人里悟性最好的人呢。

  只要她教一次,就能学会。

  比如做理中丸,得先把那些草药都给炮制好,才能磨成粉,用蜂蜜搓成丸子。

  草药不同,炮制的法子就不同。要是教几个树,她少说得教个四五遍。

  沈大郎就省心多,干活又快又细致,比带有基础的天冬还省心。

  陈小桑第二天就坐上沈大郎的牛车,去了傅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