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七妮在池塘边钓鱼,斑驳的阳光透过树荫落在她身上。
“妮儿还真有闲情逸致。”陶十五看着自家姑娘那怯意的样子好笑的说道。
“怎么样钓上来鱼了吗?”沈氏看着没进池塘一半的鱼篓道,“这鱼不大呀,只有巴掌大。”
“钓的是情趣,我又不吃,一会儿将它们放了。”陶七妮笑眯眯地看着他们说道,“坐,桌上有凉白开。”
沈氏提着茶壶说道,“妮儿要吗?”
“我不渴。”陶七妮回头看了一眼沈氏说道。
沈氏倒了两杯水,递给了陶十五一杯,坐在竹椅上看着她道,“我们睡觉,你就在这儿钓鱼。”
“这凉快。”陶七妮头也不回地说道。
“不怕蚊子咬啊!”陶十五关心地看着她说道。
“我种了驱蚊草,所以这院子没有蚊子。”陶七妮放下手中的鱼竿,直接转过身看着他们说道,“睡一觉起来,气色看着好多了。”笑了笑又道,“等搬了新家,睡炕在好好的补补觉。”
“那个妮儿这种水稻,咱不会呀怎么办?”陶十五轻蹙了下眉头看着她说道。
“不会就学呗!多简单的事。”沈氏随口说道,将喝完的茶盏放回了竹桌上。
“娘说的对,我也得学。”陶七妮温润如玉的双眸看着他们说道。
“你还用学啊!”陶十五有些吃惊地看着她说道。
“看爹说的,我又不是无所不知,对于没见过的,我当然要学了。”陶七妮食指蹭蹭鼻翼笑着说道,“只不过我学的比较快而已。”
“这倒是。”沈氏眸光温柔地看着陶七妮说道,“这一路咱可是看着她学过来的,试验的都不知道失败多少次了。”
“爹可以先种别的呀!”陶七妮眸光温柔地看着他们微微一笑道,“种咱会种的。”
“可以吗?还是要以粮食为主。”陶十五想了想说道,“咱种的可不能填饱肚子。”
“有荒地不怕,能种。”陶七妮闻言笑了笑说道,“爹就是闲不下来。”
“这一闲着就觉得空落落的。”陶十五将手里的茶盏放了下来,“我来试试。”走到陶七妮身前道。
陶七妮腾开了地方,“这是蚯蚓做的饵料。”指指脚下的小盒子道,“将它们挂在鱼钩上。”
“知道了。”陶十五笑着点点头,兴致勃勃的钓鱼,“说起来,这是我第一次钓鱼耶!”
“爹没抓过鱼吗?”陶七妮惊讶地看着他说道。
“我说的是钓鱼,鱼倒是抓过,那也得上交给地主老爷。”陶十五头也不回地说道,“咱还是在逃荒路上第一次吃鱼。”
“以前不知道,后来看了这《大燕律》才知道,地主打死佃农,比杀普通人要罪减一等。地主对佃农可以鞭笞驱使,视为奴仆。”沈氏漆黑的双眸看着她说道,“咱以前只是觉得世世代代为奴很正常的,这周围的人都是这么过来的,现在知道了原来律法也是这么规定的。”
“说真的,要不是跟着义军了,咱到死都不知道白面馍馍啥味道。”陶十五回头看着她说道。
“好日子在后头呢!咱不想那些苦日子了。”陶七妮如玉一般暖暖的双眸看着他们温柔地说道。
“嗯!要想。”沈氏眨眨如水般的双眸看着她说道,“想起以前的苦,才会珍惜现在的甜。”
“您这是忆苦思甜呢!”陶七妮闻言微微勾起唇角莞尔一笑道,“要不要我挖些草根咱来回忆,回忆。”
“我好想吃不下去。”沈氏想了想砸吧了下嘴道,“除非它是甜的当水吮吸。”
“呵呵……”陶七妮闻言摇头失笑。
“你别笑,真的,我现在看着那树皮。”沈氏指指陶七妮身后的大树道,“我就想咱当初是怎么吃到肚子里的。”深沉的双眸看着她说道,“也许是像你说的饿极了,那真是什么都能啃。”
“我一定多种粮食,不会在让咱们饿肚子了。”陶七妮清澈正直的双眸看着他们保证道。
对粮食的执着超乎想象,刻在骨子里了。
末世的她没有粮食,吃喝都是营养液,对于真正的粮食或者是美食只是画册上看到的插画而已,并没有他们这般虔诚饥渴。
即便在逃荒路上,干旱最严重的中原,她凭借自身的能力,也能让自己和他们活的很好。
“咱们一起,还是先学会种水稻。”陶十五质朴的满是风霜的脸看着她憨憨的一笑道,忽然想起来道,“这回不会在走吧!你这一走都是一年半载的。”
“没有大的事情,应该不会了,这个说不准。”陶七妮轻笑出声道,“人生总有意外。”
“那这一次咱们不会再挪窝了吧?”沈氏眨了眨眼看着她问道。
“哦!这个呀!我不知道,咱说了不算。”陶七妮笑呵呵地看着他们说道,“怎么这里不好吗?”
“好是好,就是感觉跟这里格格不入似的。”沈氏歪着脑袋想了想道。
“入乡随俗,回头我给你找找史书,地方日志,了解一下咱脚下这片土地,你就不会有陌生感了。”陶七妮笑容暖暖地看着他们说道。
“好好好!”沈氏忙不迭地点头道,“还有啊!他们说话跟咱不太一样,咱要不要学啊!”
“入乡随俗自然是要学的。”陶七妮努着嘴点点头道,“不过我们最好学官话,那是到哪儿都用得上的。”
“官话?”陶十五惊讶地看着他说道。
“按理来说就是天子脚下的话。”陶七妮看向他们说道。
“燕京城那些达官贵人可不会说汉语。”陶十五想起来道。
“这个我回头问问姚大公子,不过他说话咱们能听懂,也会说,问题不大。”陶七妮想了想看着他们说道。
“看来咱们要学的还有很多。”沈氏清明透亮的双眸看着他们说道。
“活到老,学到老。不就是学嘛!学呗!”陶十五眸光发亮,浑身充满干劲儿道,对于到来新地方的彷徨一下子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鱼咬钩了。”陶七妮点着陶十五身后的鱼钩道,鱼鳔一上一下的。
陶十五赶紧转过身子去,“咋咬钩了,这么久没动静,我以为鱼饵早就被吃了。”说着提起了鱼竿,将扑腾的鱼给钓了上来,“啊!这幺小啊!有我两根手指粗吗!”
“那就放了吧!”沈氏想也不想地说道,“开剥一下也没多少肉,麻烦。”
“行,放了它。”陶十五将鱼竿放在池塘边的支架上,拿着鱼线将乱扑腾的小鱼从鱼钩上取下来,放回了池塘里。
“这鱼是你喂养的吗?咋这幺小。”沈氏秋水般的双眸看着她问道。
“不是,这池塘是活水,跟外面的河道通着的,这鱼是自己跑进来的。”陶七妮指着外面说道。
话音刚落就听见铃铛的声音,“哪里来的铃铛声?”沈氏眨眨眼看着她问道。
“有人来了。”陶七妮站起来笑道,“我这院子不小,有人来的话敲门我听不见,干脆门上拴了个铃铛。这不听见了。”边走边说道,“我去看看谁来了。”
话落消失在他们眼前,陶七妮打开院门,“连嬷嬷,好久不见,你还好吧!”
“姚夫人。”连嬷嬷朝她福了福身道。
陶七妮避开了她的万福礼,双手抱拳回礼。
“姚夫人这使不得。”连嬷嬷脸色微变看着她说道。
“有什么使不得的,咱们之间那需要俗礼啊!可是一起经历生死的。”陶七妮眸光温柔地看着她说道,“在我这里您可是长辈。”不等她说话,“连嬷嬷这是来干什么啊?”
“哦!”连嬷嬷想起来道,“我家小姐让我来给陶老爷和夫人送日常用品、衣物的。”
“快进来,快进来。”陶七妮闻言侧身让开,让连嬷嬷一行人顺利的走了进来。
“这么多啊!”陶七妮惊讶地看着他们抬进来的四口箱子道。
“里面还有姚夫人和姚先生的换季衣服。”连嬷嬷边走边说道,“都是我家小姐一针一线亲手缝的。”
陶七妮闻言心思微动,“这个钟姐姐,改日我说说她,那么忙,干嘛还要自己动手,外面有成衣铺子,我买就好了。”
“小姐说啦!外面的成衣铺子哪有我家小姐做的好。”连嬷嬷笑得满脸如花似的道,“这衣服都是棉布做的,外面可没有。”
“我还没问呢?今年棉花如何?”陶七妮边走边说道。
“好着呢!今年将士们又有棉衣穿,棉被盖了。”连嬷嬷高兴地说道,“不知道这金陵冷不冷。”
“冷,下的雪一点儿不比北方少,阴冷,阴冷,外面冷,屋里也冷。”陶七妮夸张的打了个寒颤道,“连嬷嬷要做好过冬御寒的准备。”
“多谢姚夫人提醒了。”连嬷嬷眸光慈爱地看着她说道。
“妮儿,谁来了?”沈氏走过来看着她们道,看见连嬷嬷福了福身道,“连嬷嬷怎么来了?”
“陶夫人。”连嬷嬷冲她行个万福礼,这家人还是老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