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程荷花喜欢新家
“你们掉进钱眼里了?”不舍得出钱的村里人问道。
“照顾孩子不要钱,你来照顾?”路过托儿所的刘嫂子翻白眼,“孩子有多闹腾你又不是不知道,一天三文钱,清静悠闲一整天,多好的事儿!”
刘嫂子怀孕了,肚子微凸。
她说:“我的孩子生下来,我是要扔进托儿所的,之前我照顾大壮,白天他闹,晚上他也闹,差点把我活活地烦死。”
那个不想出钱的村里人没了话了。
三文钱也是钱,他舍不得花。
不止是他,程氏宗族里也有不舍得花钱将孩子送去托儿所的。
但各人有各人的选择,在程玉夏看来,托儿所为大部分族人解决了烦恼,这是好事。
除了托儿所,程氏宗族的食堂也成功地开办起来。
在两个作坊和砖窑工作,能领取去食堂免费吃饭的饭票。
负责食堂的大厨,是程氏宗族里出了名的,善于煮饭做菜的巧媳妇,手艺不比张宝娟差,干活还利索。
人们在食堂里吃过几次大锅饭,被食堂的饭菜征服了,懒得回家自己做饭,直接在食堂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
莫说普通族人,就算是程玉夏一家,也懒得回庄子吃午饭。
一家人在私塾的食堂解决早餐和午餐,在宗族食堂解决晚饭,只需回庄子里睡觉。
孟晚发现程玉夏等人不爱回庄子吃饭了,说:“我觉得我好像有点多余。”
之前程玉夏一家住在泥砖房,家务是孟晚一手解决,饭菜也是孟晚做的。
搬到庄子后,家务和饭菜都有仆人做,孟晚尽管监督仆人和做工的人们完成了庄子的改造计划,可她在改造做好后变得闲暇。
她是一个实在人,没有干多少活,不好意思拿程玉夏开的工钱。
不必孟晚说,程玉夏也知道孟晚闲着没有事做,想了想,问孟晚:“你读不读书?想读书就去私塾读一阵子书吧,我免除你的束脩。”
孟晚想着张宝娟写的对联,答应了。
俗话说,技多不压身,能认字写字没坏处。
感到不适应的人不止是孟晚一个,改了李姓的程荷花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本来,她是寄住在大爷家的。
她改了姓,大爷大娘催着她搬到榕树村,她问过七姑婆,带着打补丁的衣服和一些生活用品,住进了老程家隔壁的泥砖房,那是程玉夏一家住过的房屋。
分给程荷花的,是半张床——她要和别的程家女孩共用一张床。
不过,床是挂着蚊帐的架子床,两个女孩一起睡,不拥挤,甚至有点宽。
比李大爷家的木板床好多了,夏天不怕蚊子咬。
程荷花很喜欢新家。
新家用不着看大爷大娘的脸色过日子,用不着照顾难缠的堂弟堂妹,用不着干那些永远干不完的家务活。
她只需读书,打扫卫生,去食堂打饭吃即可。
多舒服的日子啊!
程荷花在被子里滚了两圈,脸蹭着被褥,不愿爬起来。
她开始感谢李大妈了,要不是李大妈,她现在还在大爷大娘家挤着破木板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