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逆水行周 第七百一十四章 他山之石(续)

《逆水行周》第七百一十四章 他山之石(续)

作者:米糕羊 字数:2192 书籍:逆水行周

  建筑工地里,一个接近完工的高台状主体建筑顶部,建筑工人们正在搭建一个巨大的半球体木架,这个木架看去就像一个倒扣在建筑物顶端的大碗,亦或是个巨大的穹庐,远远看去十分显眼。

  半球体木架底端,工人们以木架为依托开始砌砖,有官府吏员在现场监工,看着工人给砖块抹水泥,又有人专门监督工人搅拌水泥。

  工部官员钱诜看着眼前这巨大的半球形木架,又看看手中的设计图纸,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巨大的“穹庐”,耳边回荡着对话声:

  “请问,期货交易所怎么走?”

  “看那边,看到那个大穹庐了没有?那里就是了。”

  “喔,多谢,多谢!”

  他收回遐想,看着眼前这“丑陋”的穹顶结构,又看看隔壁不远处那屋顶有着明显修补痕迹的期货交易所,叹了口气。

  这哪里是什么穹庐哟,分明是坟包....

  钱诜对砖石砌起来的穹顶结构没有好感,认为这玩意的形制和陵墓差不多,更适合逝者“居住”,活人居住或活动的场所,不该有这玩意。

  但是,想想日后都是些市侩商贾在这新的期货交易所里进出,他心情好了许多。

  并州州治晋阳,有期货交易所,其主体建筑和各交易大厅均为木结构,自开业以来就热闹非凡,随着期货交易量的快速增长,交易所变得人满为患。

  而木结构建筑容易失火的隐患,也在一场意外失火之中暴露出来。

  所幸,因为扑救及时、人员疏散及时,那场大火没造成太大的人员、财产损失,但是心有余悸的当地官府和商会,下定决心在新建一座更大的交易所时,采用砖石结构。

  正好,有司从罗马国引进该国特有的石结构建筑技术,与中原这三十多年发展出来的砖石结构建筑技术糅合,开始了别具一格的“中西合璧”建筑风格,就用在并州新的期货交易所上。

  届时一个偌大的“穹庐”出现在晋阳城里,绝对会格外显眼。

  从各地涌入晋阳的外地客商,将很容易找到交易所所在地,而不是像以前那样,问路都要问个半天。

  钱诜满怀恶意的想,等这丑陋的新交易所建成,晋阳百姓一定会把这建筑称作“坟包”。

  再看向眼前半球形的木架,他觉得颇为遗憾:若是按照“正常”(中原)风格修建,新并州期货交易所一定会成为晋阳的新地标。

  奈何,朝廷要推广砖石建筑,说是加强建筑防火能力,也省得隔三差五就要替换腐烂、虫蛀的木梁。

  所以钱诜等坚持“正常建筑结构”的官员,只能放下成见,开始研究砖石建筑中的“穹顶”、“拱券”等建筑结构。

  砖石结构建筑大量采用“拱券”结构来承受建筑重量,不会用到大量木梁,所以没有防虫、防火的问题,这就是新期货交易所看中的优点。

  又因为穹顶结构能够在采光、内部空间上取得合理平衡,加上后期会在穹顶内壁刷白色腻子,甚至可能贴上金属箔,反光效果不错,所以成了新期货交易所建筑的一大“看点”。

  但想要将“看点”变成现实可不容易。

  如今正在施工的这个半球形的穹顶,施工难度较大,设计难度同样不小。

  穹顶就像是一个倒扣的碗,碗底(穹顶圆心)有圆洞,以此采光,这种建筑结构还需要拱券结构来支撑,设计起来十分麻烦。

  穹顶结构施工前必须要作精密的数学计算,整个结构体内大小部件的受力要能达到“平衡”,不然沉重的穹顶会造成底下支撑它的圆形墙体开裂,然后整个“碗”就会砸下来。

  所以穹顶结构施工时,是先用较轻的木材做成半球形的支撑结构,然后从底部砌砖。

  等砖结构稳定之后,木架子就可以移走,然后在穹顶内部进行结构加强,并且抹上灰浆、腻子,再在内、外部进行装饰。

  穹顶从设计到施工,都要容不得差错,所以无论是设计方还是施工方,都不敢有一丝马虎。

  双方都有监工在工地值守,官府也派出吏员现场监督施工,三方见证这座建筑从无到有,倒不是因为无聊而打发时间,而是防止出现意外、穹顶垮塌后,能够分清楚责任:

  穹顶垮了,是设计上的问题,还是施工不当导致的问题。

  施工确实有难度,但为了采光和拥有广阔(相对)的室内大厅空间,建筑者们不得不“铤而走险”。

  不过一旦顺利建成,穹顶式结构建筑,远远看去十分漂亮。

  当然,在钱诜看来这种结构很丑陋,与其说是穹庐,不如说是坟包,不过也有许多人却觉得非常好看,觉得穹顶结构有异国风情的感觉

  有这种感觉并不奇怪,因为穹顶结构建筑本来就罕见于中原建筑,这种在极西之地罗马国十分流行的建筑样式,是砖石建筑的代表结构。

  中原的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罗马国的建筑多以石结构为主,所以各自发展出不同的建筑技术体系,罗马国大量运用穹顶、拱券结构以及水泥,其建筑技术被有司引入中原后,让中原的建筑家们颇有感悟。

  尤其是水泥在建筑施工中的用法。

  水泥,是一种新的建筑粘合剂,大概是在三十多年前出现于山南安州、黄州,然后慢慢普及开来。

  但是,罗马国早就有类似的建筑粘合剂,因为其国内有大量火山,而火山灰就是很好的水泥主料(主要成分)。

  罗马国的石结构建筑技术炉火纯青,据说早在中原还是前汉时,就已经开始用“混凝土”修建大型建筑,这可比只有不到四十年“水泥使用史”的中原要强,所以值得学习、借鉴。

  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钱诜知道这个道理,但他认为罗马国的石砌建筑技术再精妙,也只是“石头”,还是中原的建筑技术最好。

  木结构建筑确实容易失火,如今随着砖瓦、水泥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砖结构或者砖石结构建筑拔地而起,建筑结构越来越迫切的防火需求,使得工部不得不考虑设计、修建更多的砖石建筑。

  那么,两者结合,让建筑有木结构那飞檐走壁的漂亮外观,又有砖石结构的坚固内在,不就两全其美了?

  所以钱诜认为,罗马国的建筑技术适当借鉴即可,绝不能喧宾夺主。

  而且穹顶建筑太丑陋,一旦建起来其风格和周边建筑格格不入,甚至在堪舆上也可能有负面作用,所以这种结构学学就好,偶尔修一两座建筑,点缀些异域风情即可。

  想着想着,钱诜的思绪越飞越远,他想起工部前不久收到的命令,要设计新式结构的殿堂建筑,这样的建筑要考虑防火、耐用,不能用木料做承重梁,限定在砖石结构。

  不用木料做承重梁,意味着要大量用到拱券结构,这样的建筑,统称为“无梁殿”,若设计成功,各地官署都要陆续改建。

  朝廷有如此考虑,是省得各地官署隔三差五就闹出雷劈失火、年久失修摇摇欲坠的事情来。

  若此事为真,对于钱诜等工部官员来说,倒是不错的扬名机会,不过万一搞砸了....

  钱诜看向眼前的工地,再次腹诽:这么丑的坟包,就让商贾们去用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